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治癒系動漫——《蜂蜜與四葉草》。首先想說的是阿久和森田的叔叔。第二季裡阿久的金髮散落在肩上,沉思的側面、輪廓也很好地勾畫出她日漸成熟的感覺,很靜、很清澈的憂鬱。上一幕印象深刻的還是阿久蜷成小小一團無聲哭泣,說著不希望森田回來、只希望他努力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的阿久,想回鄉間好好畫畫的阿久,一個人沉思的阿久,其實真的是一個核心很堅定純粹的寶貝。阿久的聲優選得太好,已經清澈明亮到一聽就要想起波光粼粼的感覺,其中又帶著明朗。
森田的叔叔。如果你真的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只有你能完成的事,但一定有隻屬於你的無可替代的風景。這樣想很難吧。「努力向著光的地方奔跑,不要讓黑暗的感覺跟上來。」想起了高中時,傍晚在無計劃的情況下,一路從縣城的學校跑回到20多公裡外的家,所以對竹本的心情很能理解,誰都有年輕的時候,誰都有說走就走的一刻,無論是以前或者是現在。
還有蜂蜜與四葉草裡最喜歡的一幕,Morida牽著Ayumi送她回家。夜晚的河堤,清冷的月,和手心傳來的溫度,剛哭過的Ayumi。幸福的一體兩面沒那麼容易發生時間很長,天地很寬,他們終分散,但那時很暖。
說實話,曾經因為情節不是按自己希望的那樣走而無法看第二季,N年後竟然心平氣和地看完了。原來無法放下的堅持在時間面前真的不算什麼啊。曾經以為自己過不去的坎驀然回首也不過如此;曾經自私地希望大家都維持現狀,不要變,可是終要面對成長和別離。所以,要堅持自己所選擇的,相信自己所堅持的,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由失敗帶來的心理定勢對自己的限制。
很莫名的,從以前我對這句臺詞印象很深刻:「我時常想,聲音能記住多久呢……」但當時我只能無病呻吟無法感同身受。直到不久前的某一天,我越來越少夢見和想起逝去的家人和親人,媽媽的笑臉、外婆的細語……我開始不知不覺,像臺詞上寫的那樣,不安和慌亂,如果,像尋夢環遊記那樣,最終忘掉一個人,會先忘記她的臉龐還是忘記她的聲音?
其實,最近無論聽什麼以前歌看什麼以前的書和電影,對於創作者想表達的東西,都會有許多感同身受的地方和新的感觸、恍然大悟,有種繞了一大圈,終於明白了的感覺。或許以後,我的每個人生階段,都會這麼持續下去——不斷地否定自己再肯定自己,一點點地分解剖析自己,再重新拼接構建自己。
動漫的最後,迷茫不知該走向何處,該做什麼的竹本,選擇了遠行。見過世界盡頭的竹本,心裡仿佛更寬廣,也更有了勇氣。儘管這在一開始並不是一場尋找自我的遠行,而只是單純地想看看自己能走到哪。卻讓他真正的找到了自我,也更有了勇氣。世界的盡頭是什麼樣呢?是四年前漠河北極點看到的那一幕吧。天地廣闊,到達的那一刻,滿心只有震撼和歡喜。而到今天,才有了來過世界盡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