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紅牛IPO:東鵬特飲2019年銷售40億,含有白砂糖和咖啡因!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講壇

日前,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鵬飲料」)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如果東鵬飲料能夠順利上市,這將是首家知名能量飲料企業敲開A股的大門。

資料顯示,東鵬飲料的主營業務為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涵蓋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以及包裝飲用水三大類型,不過,能量飲料(東鵬特飲)才是公司的主導產品,近年來佔東鵬飲料總收入的比例在95%左右。

能量飲料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7年葡萄適(Lucozade)作為第一代能量飲料於英國出現,1966年紅牛誕生於泰國,在此之後,各種能量飲料陸續問世。

2002年怪獸飲料(Monster)於美國上市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進入21世紀以來,能量飲料逐漸風靡於歐美各國。能量飲料目前已發展成為飲料行業重要的細分品類,並呈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

如今,東鵬飲料旗下東鵬特飲,與紅牛、樂乎、體質能量、戰馬等構成了中國能量飲料行業的主要版圖,而東鵬特飲也被稱為「山寨版」、「抄襲版」的紅牛。

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而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這讓行業內知名品牌受益匪淺。

以東鵬飲料為例,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8.44億、30.38億和42.0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各自約為2.96億、2.16億和5.71億元。

此前,東鵬飲料號稱2018年銷售50億元,可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存在很大的水分,且與銷售超過200億元的紅牛比起來,有著很大的差距,業界人士調侃:「被甩出好幾條街呢!」

東鵬飲料方面表示,公司作為能量飲料的先行者之一,致力於推動能量飲料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成功塑造了廣大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東鵬特飲」,然而相對單一的產品結構使得公司經營業績對能量飲料的銷售依賴程度較高。

據悉,東鵬飲料起步於廣東地區,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已建立了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廣東區域銷售收入佔東鵬飲料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六成以上。

雖然東鵬飲料也在積極開拓廣西、華中、華東等市場,廣東區域收入佔比不斷下降,已從2017年66%左右降至2019年60%左右,但整體而言,東鵬飲料在廣東區域的銷售佔比仍然較高,銷售區域較為集中。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東鵬飲料還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尤其是在華南市場和三四五線市場,但產品尚未完全滲透到北方市場。

據了解,能量飲料含有一定能量並添加適量營養成分或其他特定成分,能為機體補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釋放和吸收,一般具有「抗疲勞」、「提神」等功效,這也是能量飲料區別於一般飲料的重要特性。因此,能量飲料產生的功效是產品本身的核心價值體現。

從職業分類上看,能量飲料的主力消費軍是工作時間較長的司機、藍領工人、快遞員、醫護工作者等,不過,也在逐步擴大至白領、學生等更多的消費群體。

同時,消費場景也從加班、熬夜、運動後等各類「疲勞」場景逐漸擴展到聚會、旅行、日常保健等更為休閒的消費場景,部分能量飲料品牌開始贊助遊戲電競、音樂節等活動,開發了新的消費場景,更加符合消費年輕化的趨勢。

業內人士告訴《五穀財經》,消費群體的持續擴大、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以及品牌不斷豐富是中國能量飲料消費水平不斷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

隨著能量飲料市場的興起,較高的毛利率也吸引了眾多參與者。近年來,部分知名企業紛紛推出了新型能量飲料產品,如統一旗下的夠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煥醒源等,但此類產品在國內銷量較小。不過,隨著新入局者加大渠道鋪貨、品牌營銷,也是不可以小覷的。

另外,以80後、90後、00後為主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營養、健康和新鮮的產品,這也制約著能量飲料的發展空間。

「能量飲料中含有白砂糖、牛磺酸、咖啡因,這些因素過多食用、長期飲用,對人的身體是有潛在危害的,」一位營養領域的專家告訴《五穀財經》,未來將是奶及奶製品的天下,其他飲料企業必須推出符合消費趨勢(營養、健康)的產品,才能夠打破發展瓶頸,「旺仔牛奶、營養快線、可樂,都是因為在營養和健康上不足,近年來收入基本停滯了,企業只能被迫創新升級,或是推出新品。」

據生命時報等主流媒體報導,根據美國一項新研究,短時間內飲用大量能量飲料會令血壓升高,危害心臟健康。

研究員薩欽沙教授表示,能量飲料中含有咖啡因、糖、牛磺酸和人參提取物等,其健康風險不能僅歸咎於咖啡因,應進一步調查究竟哪種成分是「罪魁禍首」。他說:「公眾應該意識到能量飲料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QT症候群患者來說,能量飲料會帶來巨大的健康危害。」

為了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近年來,東鵬飲料不斷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及推廣,上市了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等新產品,進一步拓寬了消費群體,豐富了產品線。

但是,東鵬飲料方面也承認,柑檸檬茶等其他系列產品的整體銷售規模相對較小,短期公司仍存在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風險,如果能量飲料行業市場環境出現惡化,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紅牛官司纏身,東鵬特飲撿漏
    東鵬集團的主營業務為飲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拳頭產品為能量飲料東鵬特飲。根據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統計數據,2019年東鵬特飲以15%的市場份額,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排名第二;開創能量飲料先河的紅牛,因佔據5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如果一切順利,東鵬集團有望依靠東鵬特飲成為A股能量飲料第一股。
  • 功能飲料勢頭強勁,紅牛勁敵東鵬特飲受追捧
    功能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廣義的功能飲料包括能量飲料、運動飲料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飲料。能量飲料一般是指能夠為人體補充能量,起到提神抗疲勞功效的功能飲料,比如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東鵬特飲維生素功能飲料都是典型的能量飲料。
  • 1年賣出50億,與紅牛激烈廝殺:東鵬特飲衝刺上市,你會喝它嗎?
    年營收50億東鵬飲料集團成立於1987年,是深圳市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最初以生產涼茶和水飲料為主,但公司業績一直很不理想。上世紀80年代,功能飲料開始嶄露頭角,跟風輩出。9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的紅牛銷售火爆,很多人嗅到商機,東鵬飲料集團在1997年推出仿製品東鵬特飲。但是,佔儘先機的紅牛發展迅猛,眾多功能飲料都活在其陰影裡,東鵬特飲也不例外。
  • 東鵬特飲IPO前業績暴增:上市意圖遭存疑 突圍勝算幾何?
    招股書顯示,在開啟IPO前一年(即2019年),東鵬特飲淨利潤暴增,同比增長164%;且在遞交招股書的前一周,東鵬特飲進行了報告期內最「壕」的一次分紅3.6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木勤大約可拿走其中的2.03億元。那麼,上市公司上市前業績暴增是否正常?
  • 「招股說明書解讀」東鵬特飲-中國能量飲料民族品牌
    從2016年起,中國能量飲料龍頭-紅牛陷入品牌爭奪官司。紅牛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已經開始就「紅牛」這一品牌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無論與該情況是否存在強關聯,但紅牛的銷售急轉直下,銷售額從2016年巔峰時的271.7億元,下落到2018年的200億元。
  • 東鵬飲料攜東鵬特飲衝擊IPO 產品結構單一 償債能力低於同行
    東鵬飲料主要產品包括東鵬特飲、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包裝飲用水等,其中東鵬特飲是主導產品,目前,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東鵬飲料已形成廣東、安徽、廣西等輻射全國主要地區的生產基地,共有1000餘家經銷商,銷售網絡覆蓋全國近100萬家終端門店。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到2011年,紅牛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恐怖的87%,在全國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紅牛中國累計銷售超過300億罐,總銷售額將在今年超2000億人民幣。嚴彬幾乎憑一己之力開拓了這一本來可能不存在的市場。於是戰馬成了中國銷售額最快突破10億的功能飲料,但2019年,華彬集團收入236億裡,紅牛佔了223億,只有13億是戰馬貢獻的。從打官司開始,中國紅牛就陷入了增長停滯,年銷售額長期徘徊在190-230億之間。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第三種是泰國紅牛2019年授權中國內地生產的,配方中含有西洋參;背後是泰國天絲集團。另外,紅牛除了有中國版和泰國版外,還有奧地利版。這幾種紅牛在配方上有些許不同,奧地利紅牛還有碳酸,就是帶氣的。2003年,來到中國的第9個年頭,紅牛銷售額破10億;2005年至2015年,紅牛從每年銷售不足2億罐漲到55億罐。到2011年,紅牛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恐怖」的87%,在全國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
  • 功能飲料江湖鏖戰:脈動不在狀態,東鵬特飲欲執牛耳?
    在這之後,馬特希茨按照許書標的老套路,一邊瘋狂贊助體育賽事,一邊大力推廣紅牛,後來,紅牛覆蓋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再後來,馬特希茨以2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95億元)的身價在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列前60名。
  • 這款飲料一年賣出40億成行業第二
    這款飲料一年賣出40億成行業第二不得不提的是,咱們中國人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強大」的。2010年左右,山寨手機滿天飛,安卓蘋果都是能夠出現;而後來還有我們的模具廠—眾泰汽車,靠模仿保時捷而走紅!甚至連雨傘都有人仿造,當然,這些靠模仿的品牌都是火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歷史的塵埃。
  • 東鵬飲料衝刺IPO:特飲大瓶一年22億,檸檬茶「王炸」出擊!
    2018年,500ml大瓶裝連翻數番營收近7.99億元,2019年再度增長170%至近21.67億元,業已成為東鵬飲料銷售增量的主要來源;大瓶崛起為主力規格,也讓東鵬特飲在年產飲料噸數方面與紅牛快速縮小了差距,畢竟,一支大瓶特飲相當於兩罐紅牛。
  • 紅牛勁敵東鵬特飲,為何如此受年輕人喜愛
    近些年,伴隨國民愛國意識的提升,崛起了大批國產優質品牌,尤其一些質量過硬又引領時代的國產老字號品牌更是受到熱捧,而東鵬特飲就是其中佼佼者。 為什麼東鵬特飲能夠如此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
  • 國產功能飲料新霸主,一年賣出40億,紅牛樂虎迎來最大勁敵
    說起功能性飲料,大家毫無疑問想到紅牛。有數據顯示,紅牛在國內的功能性飲料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了一半,在市場上獨佔鰲頭。就在市場一家獨大情況下,有一家國產功能性飲料崛起,它的名字叫——東鵬特飲。截止到今天,東鵬特飲年銷售額已經突破40億大關,成功登上功能性飲料第二的寶座。
  • 紅牛的「備胎」,華彬的「後手」,戰馬能戰否?
    戰馬飲料是華彬集團於2017年正式推出的自由品牌能量型維生素飲料。以2019年華彬對外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功能飲料板塊整體銷量額236億元,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1%。由此不難看出,紅牛板塊在華彬的整體業務中貢獻最大,而作為替補產品的戰馬,則仍是以「備胎」的身份在培養階段。
  • 80後創立的元氣森林估值已達20億美金,挑戰紅牛、力壓農夫的「外星...
    2020年,對於飲料行業來說,是一個「資本元年」,號稱「水中茅臺」的農夫山泉成功問鼎H股,作為農夫山泉的實際控制人,鍾睒睒也做了「半天的首富」;同時,被稱為「山寨版紅牛」的東鵬特飲,也公開了招股說明書,試圖敲開A股的大門。
  • 行業老二東鵬飲料IPO,年收入42億元
    本次ipo東鵬特飲擬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募集14.9億元,其中8億元用於華南和重慶西彭生產基地建設,3.7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推廣,7521萬元用於信息化升級建設,3147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2億元用於總部大樓建設。
  • 年輕就要醒著拼,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
    近些年,伴隨國民愛國意識的提升,崛起了大批國產優質品牌,尤其一些質量過硬又引領時代的國產老字號品牌更是受到熱捧,而東鵬特飲就是其中佼佼者。   為什麼東鵬特飲能夠如此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
  • 市場現三款「紅牛」,2020年功能飲料市場要變天?
    魔爪轟轟烈烈進入中國市場,佔據商超陳列的大半,大有和紅牛平分天下的架勢;卡拉寶傳出斥資2億美金打造中國市場的信息,開始大肆的擴張;東鵬特飲也一躍而出奠定自己行業第二的地位,銷量達到50億……而這一切的導火索都是紅牛商標問題。
  • 東鵬飲料IPO衝刺:一年賣出24億瓶 廣告營銷的貢獻有多大?|產業新股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東鵬飲料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8.41億元、30.21億元、41.92億元、24.59億元,呈逐年增長態勢,其中能量飲料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7.35億元、28.85億元、40.03億元、22.73億元,佔公司總銷售收入的比例為96.28%、95.51%和95.5%和92.43%,儘管東鵬飲料近年來陸續推出由柑檸檬茶等其他系列產品,但整體銷售規模相對較小
  • 東鵬特飲招股欲消耗近4億元開啟營銷大戰?2020年功能飲料集體重建...
    能量飲料的亂局,東鵬特飲的機遇?事實上,從2016年起,紅牛陷入品牌爭奪官司。紅牛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就已經開始就「紅牛」這一品牌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無論與該情況是否存在強關聯,但紅牛的銷售急轉直下,銷售額從2016年巔峰時的271.7億元,下落到2018年的200億元。與之相反,東鵬特飲在此期間卻取得了長足的增長,從2018年到2019年,東鵬特飲的營收從28.4億增加到41.9億元。同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其市場佔有率則進一步提升至15%,但仍然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