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官司纏身,東鵬特飲撿漏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半年多前遞交招股說明書的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集團」),IPO有了最新進展。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今年11月19日,在等待擬於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中,東鵬集團排隊位於第87位,審核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

東鵬集團的主營業務為飲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拳頭產品為能量飲料東鵬特飲。

根據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統計數據,2019年東鵬特飲以15%的市場份額,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排名第二;開創能量飲料先河的紅牛,因佔據5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如果一切順利,東鵬集團有望依靠東鵬特飲成為A股能量飲料第一股。

不過,通過梳理東鵬集團招股說明書等信息,支點財經發現,該公司存在產品結構單一、新品知名度偏低等問題,即使上市成功,要守住市場老二的地位也非易事。

紅牛陷多年官司,東鵬特飲「撿漏」

東鵬集團能有如今的成績,離不開其實際控制人林木勤。

事實上,東鵬集團原為深圳老字號國有飲料生產企業。2003年,東鵬集團瀕臨倒閉。時任銷售總經理的林木勤,便買下了公司的品牌和生產設備,將東鵬集團從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林木勤在進入東鵬集團之前,曾在一家合資飲料企業工作十年,擔任過基層生產線領班長、生產部長、技術開發部長、銷售部長等職位。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支點財經,這家合資飲料企業其實就是華彬紅牛(紅牛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因此林木勤對功能飲料行業非常熟悉,他選擇了與紅牛進行差異化競爭,「首先是通過塑料瓶裝與紅牛金罐裝進行區分,同時通過成本控制降低產品價格,主要針對腰部消費人群發力。」

譬如,在包裝方面,東鵬集團官網信息顯示,東鵬特飲有易拉罐、紙盒包裝,以及250ml和500ml塑料瓶等四種包裝。

在價格方面,支點財經於11月23日在京東查詢的價格顯示,紅牛24瓶250ml罐裝價格為148元,東鵬特飲24瓶250ml瓶裝價格僅為61.8元,價格不到紅牛的一半。

紅牛與東鵬特飲在京東上的價格對比

有意思的是,2016年,林木勤的老東家華彬紅牛與授權方因商標授權問題對簿公堂,至今仍未有明確判決結果,並導致華彬紅牛工廠自2019年處於半停產狀態,相關產品在多地下架,也讓東鵬特飲迅速發展壯大。

華彬紅牛律師陳若劍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相關糾紛已致使華彬紅牛損失工業產值20多億元。

另一廂,東鵬集團的營業收入,從2017年28.44億元,增加至2019年42.09億元。

因此,有業內人士評價稱,紅牛的內部矛盾讓以東鵬特飲為代表的第二梯隊,迎來了絕佳發展機遇,並因此「撿漏」成功。

產品單一門檻低,「群狼」相爭勝負難料

東鵬集團也時刻面臨公司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

東鵬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其主營業務收入由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非包裝飲用水三部分組成。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能量飲料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均在90%以上。

近年來,雖然東鵬集團極力拓展其他產品線,譬如在非能量飲料板塊推出了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冬瓜汁飲料、清涼茶、菊花茶、乳味飲料等多款產品,但相比東鵬特飲,市場知名度偏低。

在非包裝飲用水板塊,市場也未完全打開,今年上半年相關銷售收入不到2000萬元。

對此,東鵬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提示,目前公司對能量飲料的銷售依賴程度較高,雖然公司近年陸續推出其他產品,但整體銷售規模相對較小,短期公司仍存在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風險。如果能量飲料行業市場環境出現惡化、消費者偏好發生改變,以及相關行業監管政策發生不利變化,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的確,在能量飲料市場,紅牛仍是一家獨大,佔據能量飲料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一旦紅牛「內鬥」問題解決,對東鵬特飲和其他競爭者來說,絕不是好消息。

此外,緊跟在東鵬特飲之後,背靠達利食品(3799)的後起之秀樂虎,和東鵬特飲僅差了5%的市場份額。

達利食品也有意進一步搶佔能量飲料市場,今年下半年,樂虎一直在繼續增強渠道的滲透和終端的開發。

還有不少企業也想在中國市場分食這塊蛋糕,可口可樂推出了魔爪,百事推出了佳得樂,大冢製藥推出了寶礦力等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華彬紅牛創始人嚴彬自2016年新創立的能量飲料戰馬,發展勢頭頗猛,2019年銷售額達13.3億元,已佔據市場份額的4%。

2019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份額

東鵬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還指出,大家都搶著涉足,與能量飲料門檻不高有關。

這是因為能量飲料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牛磺酸、咖啡因、維生素B6、維生素B12、賴氨酸、肌醇等。成分相對明確,使得後進入者能快速複製出產品。

毫無疑問,能量飲料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東鵬特飲能否守住「老二」的地位猶未可知。

內容來源:支點財經

作者:岑經

相關焦點

  • 功能飲料勢頭強勁,紅牛勁敵東鵬特飲受追捧
    一提起功能飲料,很多人都會想到「紅牛」、「東鵬特飲」。在傳統觀念中,這類功能飲料多半是用來在工作加班、考試複習時提神醒腦。那麼功能飲料與普通飲料到底有什麼不同,擁有什麼成分和功效?功能飲料有哪些?
  • 1年賣出50億,與紅牛激烈廝殺:東鵬特飲衝刺上市,你會喝它嗎?
    9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的紅牛銷售火爆,很多人嗅到商機,東鵬飲料集團在1997年推出仿製品東鵬特飲。但是,佔儘先機的紅牛發展迅猛,眾多功能飲料都活在其陰影裡,東鵬特飲也不例外。東鵬特飲能夠在眾多仿製品中脫穎而出,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他就是林木勤。
  • 獨家:東鵬特飲「再來一瓶」被訴不兌換索賠 董事長林木勤服嗎
    公司為推廣產品,開展「再來一瓶」有獎促銷活動,但在商家接受消費者獎蓋兌換後,東鵬特飲公司一直未支付其相應的產品,不知董事長林木勤怎麼看?東鵬特飲被訴拖欠十幾萬瓶飲料運營商財經網從該文書獲悉,東鵬特飲公司為推廣其產品「東鵬特飲維生素功能飲料」,開展了「再來一瓶」有獎促銷活動。
  • 「招股說明書解讀」東鵬特飲-中國能量飲料民族品牌
    今天我們主要來分析中國能量飲料品牌—東鵬特飲。從2016年起,中國能量飲料龍頭-紅牛陷入品牌爭奪官司。紅牛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已經開始就「紅牛」這一品牌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無論與該情況是否存在強關聯,但紅牛的銷售急轉直下,銷售額從2016年巔峰時的271.7億元,下落到2018年的200億元。與之相反,東鵬特飲在此期間卻取得了長足的增長,從2018年到2019年,東鵬特飲的營收從28.4億增加到41.9億元。根據查詢結果,東鵬特飲於2020年4月16日重新申報上市材料,未來有望成為A股能量飲料第一股。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冷冰冰的數據背後,是官司纏身的無奈,是投鼠忌器的人心。現在嚴彬不敢再為中國紅牛大舉砸錢投入廣告宣傳,如果官司結束,品牌授權被泰國人「一鍋端」,都是白白給他人做嫁衣。縮編、停產、被挖角、裁撤辦事處、官司階段性失利……中國紅牛一邊扛著市佔第一的「紅旗不倒」,一邊風雨飄搖。
  • 功能飲料江湖鏖戰:脈動不在狀態,東鵬特飲欲執牛耳?
    1997年,借著紅牛的東風,東鵬特飲正式面市,但因為不是東鵬集團的主打產品,並且常年被質疑是「山寨紅牛」,東鵬特飲的業績一直不太理想。 進入2000年以後,飽受公司制度束縛的東鵬集團在紅牛猛烈的攻勢下毫無還手之力,加之內部管理不善,東鵬集團連年虧損,幾乎到了破產邊緣。
  • 山寨版紅牛IPO:東鵬特飲2019年銷售40億,含有白砂糖和咖啡因!
    資料顯示,東鵬飲料的主營業務為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涵蓋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以及包裝飲用水三大類型,不過,能量飲料(東鵬特飲)才是公司的主導產品,近年來佔東鵬飲料總收入的比例在95%左右。能量飲料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7年葡萄適(Lucozade)作為第一代能量飲料於英國出現,1966年紅牛誕生於泰國,在此之後,各種能量飲料陸續問世。2002年怪獸飲料(Monster)於美國上市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進入21世紀以來,能量飲料逐漸風靡於歐美各國。
  • 紅牛勁敵東鵬特飲,為何如此受年輕人喜愛
    近些年,伴隨國民愛國意識的提升,崛起了大批國產優質品牌,尤其一些質量過硬又引領時代的國產老字號品牌更是受到熱捧,而東鵬特飲就是其中佼佼者。 為什麼東鵬特飲能夠如此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
  • 東鵬特飲IPO前業績暴增:上市意圖遭存疑 突圍勝算幾何?
    深圳一家7-11便利店內功能飲料區,僅東鵬特飲為瓶裝且售價最低記者 隋娉娉 楊仕省 深圳報導看到東鵬特飲IPO的消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紅牛。前有強敵紅牛 後有追兵樂虎在東鵬特飲逐漸攀升的日子裡,對手也越來越多。中沃旗下的體質能量、華彬旗下的戰馬、達利旗下的樂虎、可口可樂旗下的魔爪,再加上東鵬特飲、紅牛……大多數消費者或許都很難說出這些產品的箇中差別。
  • 東鵬飲料攜東鵬特飲衝擊IPO 產品結構單一 償債能力低於同行
    東鵬飲料主要產品包括東鵬特飲、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包裝飲用水等,其中東鵬特飲是主導產品,目前,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東鵬飲料已形成廣東、安徽、廣西等輻射全國主要地區的生產基地,共有1000餘家經銷商,銷售網絡覆蓋全國近100萬家終端門店。
  • 美國大火的飲料,在中國卻「水土不服」,銷量還不如東鵬特飲
    有一款美國飲料在全球市場銷量都非常好,但是到了中國卻水土不服,銷量不盡人意,比不上國產品牌東鵬特飲,為什麼這款飲料在中國沒有人喝呢?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其中的原因吧。魔爪能量在美國很吃香,在中國卻不行一說起功能飲料,大家會想到紅牛、脈動、東鵬特飲、樂虎等等。在美國的功能飲料市場,有一款飲料可以和紅牛媲美,它就是魔爪能量。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表示,從最初的商標之爭到現在的渠道之爭,可以看出天絲布局中國市場的決心,但從功能飲料行業角度來說,華彬仍然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而天絲推的紅牛安奈吉市場反響平平,目前無法對華彬形成明顯衝擊,考慮到訴訟還沒有最終結論,天絲只能先用新品試水,一旦官司局勢明朗起來,天絲最終奪回商標,雙方的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 國產功能飲料新霸主,一年賣出40億,紅牛樂虎迎來最大勁敵
    說起功能性飲料,大家毫無疑問想到紅牛。有數據顯示,紅牛在國內的功能性飲料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了一半,在市場上獨佔鰲頭。就在市場一家獨大情況下,有一家國產功能性飲料崛起,它的名字叫——東鵬特飲。截止到今天,東鵬特飲年銷售額已經突破40億大關,成功登上功能性飲料第二的寶座。
  • 品牌商標「中國紅牛」到底歸屬於誰?
    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上,紅牛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王者。但是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紅牛並不是一家本土品牌,而是泰國天絲的子品牌。成立於1995年的「泰國紅牛」因其獨特的配方而在東南亞大熱,於是創始人許書標將目標瞄準了龐大的中國市場。
  • 東鵬特飲招股欲消耗近4億元開啟營銷大戰?2020年功能飲料集體重建...
    能量飲料的亂局,東鵬特飲的機遇?事實上,從2016年起,紅牛陷入品牌爭奪官司。紅牛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就已經開始就「紅牛」這一品牌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無論與該情況是否存在強關聯,但紅牛的銷售急轉直下,銷售額從2016年巔峰時的271.7億元,下落到2018年的200億元。與之相反,東鵬特飲在此期間卻取得了長足的增長,從2018年到2019年,東鵬特飲的營收從28.4億增加到41.9億元。同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其市場佔有率則進一步提升至15%,但仍然位居第二。
  • 跨界營銷怎麼玩 東鵬特飲給你答案
    前段時間,東鵬特飲與廣汽傳祺玩了一把「破圈營銷」。這場活動參與人數達到1510萬人次,真正取得了1+1>2的效果。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東鵬特飲「年輕就要醒著拼」與廣汽傳祺「敢夢想、勇擔當、恆進取」的品牌理念不謀而合,並且東鵬特飲本就是一款抗疲勞、提神飲料,其主要目標消費群體也都是開車人群,因此雙方此次的跨界合作在用戶圈層上實現了進一步的共享。
  • 抖音營銷戰大賞,這個夏天屬於東鵬特飲
    近日,東鵬特飲在抖音上的一系列活動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深扒其背後的操作,或許能夠給品牌在抖音上的營銷帶來不小的收穫。此次東鵬特飲選擇延續去年「累了困了醒醒吧」的話題,直接關聯「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廣告詞,在用戶熟悉的話題基礎上續熱並注入新鮮內容。
  • 中國紅牛前途未決,但600億元的功能飲料藍海激戰已開打
    長三角地區一個運動飲料品牌創始人嚴明告訴懶熊體育,「大家都很關心紅牛的官司,關心紅牛如果下去之後誰坐第一把交椅。」 不過,也有品牌否認自己的加碼與紅牛有關,比如在2016年換成與紅牛相似金罐包裝的東鵬特飲。「今年確實整個功能飲料前所未有地多,」東鵬特飲市場總監羅宇鋒對懶熊體育表示,「東鵬這兩年發展比較迅速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年輕化道路做得比較好。」
  • 年輕就要醒著拼,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
    近些年,伴隨國民愛國意識的提升,崛起了大批國產優質品牌,尤其一些質量過硬又引領時代的國產老字號品牌更是受到熱捧,而東鵬特飲就是其中佼佼者。   為什麼東鵬特飲能夠如此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
  • 飲品:獲資本青睞 農夫山泉東鵬特飲加多寶爭相上市
    1、東鵬特飲衝刺IPO4月24日,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東鵬飲料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001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投資額14.93億元,主要投向「生產基地建設」「營銷網路升級及品牌推廣」「信息化升級建設」「研發中心建設」及「總部大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