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最好的哄睡催眠音樂既不是小海馬也不是鋼琴曲,而是:
別著急關閉頁面,怎麼好法,聽我一一道來
我知道有的媽媽擔心自己嗓音不好聽、五音不全,或者有家人同住,會不好意思給寶寶唱歌,但是,等你真的了解到媽媽唱歌的好處,你就會大膽唱出來了!
小人人zuo起來,一會兒要抱,一會兒要拍,一會兒還要走,抱著娃走到一半小海馬的音樂停了,不敢彎腰不敢伸手夠更不敢坐,眼睛瞪著床中央的小海馬恨不得能從眼裡伸出金箍棒來戳它的肚皮……或是躺床上正拍著音樂停了,回頭一看,小海馬放床腳了,一邊保持節奏上半身穩定著繼續拍,另一邊瑜伽般伸長腳去各種勾勾勾小海馬……
換成藍牙小音箱如何?一會兒沒電了,一會兒音樂跳走了來了曲hippop,一會兒連著手機忘記關了,好不容易剛哄睡著,音響把聊天語音直接給播放出來了,一姐們正大喊「有沒有人約宵夜!」直接把寶寶喊哭……
以上畫面有沒有很熟悉?有沒有很無奈?
這時候,媽媽的歌聲就顯示出優勢了,隨開隨關,時長可控,曲庫任選,音量大小隨心調,再不用擔心夠不著小海馬和擔心藍牙音箱突然發瘋了!
節奏自由、曲風多變哄睡嘛,最重要的就是講究節奏不是?然而我有個槽不得不吐:小海馬為什麼每首歌的節拍都不一樣啊?!每換一首歌就要重新打拍子,有時候還只能打到弱拍上,學音樂的強迫症媽媽真是傷不起啊!
有了媽媽的歌聲,那一切就簡單多了,節奏自由、曲風多變
寶寶鬧騰得厲害的時候,需要大力安撫,媽媽們可以來曲節奏感強烈的兒歌,抱著寶寶還可以邊拍邊踏歌。
慢慢平靜了,可以慢慢放緩節奏和音量,過渡為睡眠曲,隨之抱走的腳步也慢慢停下——站定——慢搖——不搖——放床!
放床後有點小驚醒,趕緊加快節奏和音量,密集地拍拍拍,待寶寶平靜下來,輕聲唱——哼唱——越來越慢——成功入睡!
TIPS:其實有時候不用換歌,同樣的一首歌也可以唱出不同的效果來,比如:
是不是比上網去下載各種版本的音樂,然後費力吧唧地弄到手機裡,再連著音響放出來簡單方便多了?有沒有愛上你自己?:D
讓寶寶平靜,安撫力滿格其實,除去各種方便快捷的優勢,媽媽的歌聲帶給寶寶的安慰感和安全感,才是最有優勢的地方,是任何其他產品都無法代替的。
很多媽媽在孕期就會給寶寶唱歌,其實這時候孩子的聽力已經發育,等到出生以後,他就可以從無數的聲音裡,準確的分辨出媽媽的聲音,並且感到安心。沒有胎教的媽媽也不用擔心,隨著產後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小人人們一樣可以記住媽媽的聲音。
因此,當小人人鬧瞌睡、入睡難、睡眠不踏實的時候,聽到熟悉的媽媽的聲音,就會更容易平靜下來,感覺到安心、安全和踏實,就能更好地進入夢鄉。
媽媽們也可以嘗試用固定的曲目來哄睡小人人,比如《小星星》、《小燕子》這類旋律簡單、溫馨、舒緩的歌曲,讓小人人也養成對「催眠音樂」的條件反射,哄睡效果會更好呢。
自由填詞,freestyle走起哄睡路漫漫,小人人也求新求變,真是苦了媽媽們。這時候,媽媽的歌聲就有了更多的優勢了,填新詞、多互動、時不時再來段freestyle,小寶寶也樂意聽呢!
有的媽媽會說,我不懂音樂,我不會自己寫歌怎麼辦?其實很簡單,固定一兩首寶寶喜歡的歌,然後把寶寶的名字填進去,把你願意唱的故事填進去,比如說,我家Mon Mon最喜歡聽《小毛驢》——「我有一隻小毛驢,從來也不騎」,有時候我就會給他改成「我有一個小MonMon,睡覺最乖乖」,是不是很簡單?還有《搖籃曲》更是百搭:「睡吧睡吧,我親愛的MonMon,媽媽陪著你,永遠不分離」……
還可以來段帶感的rap:大MonMon~小MonMon,好MonMon~臭MonMon,我家的~乖MonMon,睡覺覺!
哈哈,拋磚引玉,大家可以一起來試試。
怎麼樣?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真的好處多多,是不是秒殺小海馬和藍牙音箱大曲庫?
快跟我一起唱出來吧,明年咱們就可以一起去參加好聲音了!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侵刪)
沒在半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細數超級睡渣變天使這1年的心酸路。從腸絞痛到夜醒10次,高需求寶寶是怎樣的存在?
又是5點?你家寶寶比鳥兒還起床早嗎?夏季早醒到底怎麼破?
斷夜奶的最佳年齡原來是?你斷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