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卻不知後半句,那才真正體現周瑜胸襟

2021-02-23 世界華人富翁俱樂部
一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點上方藍字關注.

在中國古典作品的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群眾基礎可謂是最強的,因為它最是雅俗共賞,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大學教授,都可以從《三國演義》中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從中受到啟發,甚至於明朝末年的時候,滿清騎士就是以此作為兵法教科書來指導作戰。


正是因為《三國演義》有著如此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書中有很多的故事也都廣為流傳,關於周瑜的就有「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氣周瑜」等等,尤其是在「諸葛亮三氣周瑜」這個故事中,周瑜儘管運用自己畢生所學,竭盡全力去運謀籌劃,但是最終卻依然一無所獲,甚至於為諸葛亮做了嫁衣裳,以至於被氣得箭傷復發,年僅三十六歲就英年早逝。


在去世之前,周瑜本是率軍要為東吳去取益州,結果收到了孔明的信,信中陳述種種周瑜不可得益州之情狀。周瑜本來極為憤怒,但是在看完信以後卻是沉默了很久,嘆息一聲就給孫權寫信交待後事,寫完信以後就昏迷。等到醒來時就接連大叫了幾聲「既生瑜,何生亮?」隨後吐血而亡。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上天既然生下了我周瑜,為何又要生下他諸葛亮呢?」潛臺詞就是為何要讓一個才華遠勝於我的人,來在各方面壓制我,讓我在各種事情上都束手束腳,不能夠有所成就呢?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相對狹隘的心理狀態,雖然這在很多時候都是人之常情。


《孫子兵法》中說「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意思就是說善於作戰的人,會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不會讓對手得到可以勝利的條件,我之所以能夠勝利並不是因為對手足夠弱小,而是因為我剛好比對手更加強大,而周瑜自己的才華其實已經非常強大,但是卻去怪諸葛亮的才華更加強大,並不是「善戰者」所為。


所以周瑜的這句話在千百年來,也是作為心胸狹隘不能容人的典型而遭到了眾多的嘲笑,這主要是因為人們並不知道「既生瑜,何生亮」的後半句,那就是「君未歸,孤何安」,這句話與前半句緊密相聯,兩者在一起才能夠體現出周瑜真正的胸襟,並非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狹隘,反而非常的大氣。


「君未歸,孤何安」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說「具有如此才華的諸葛亮,至今還沒有歸於我東吳,我又怎麼能夠安心呢」,可見周瑜在臨終之前所考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才華被比下去,而是因為在自己國家之外還有著如此傑出之士,卻是作為敵手而不能為己所用以至於憂心忡忡,他所考慮的一直都是從家國天下出發。

相關焦點

  • 世人只知既生瑜,何生亮 卻不知後一句更為經典?
    熟知三國歷史的人可能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這六字長嘆來源於時任東吳的大都督周瑜。說完這句話之後,周瑜就離開了人世。
  • 周瑜臨終前所說「既生瑜,何生亮」,並非心胸狹隘,關鍵在後兩句
    亂世三國,英雄輩出,作為謀臣志士,諸葛亮首屈一指,除此之外,還有諸多英雄豪傑,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東吳將領周瑜。長久以來,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周瑜一直是一位心胸狹隘,嫉妒賢才之人,甚至於在他彌留之際,因為心中不服諸葛亮,而喊出了那句一直被我們所熟知的話:既生瑜,何生亮。
  •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更經典,你聽說過嗎?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小說《三國演義》最廣為人知的故事,它說的是年輕氣盛的周瑜被老辣的諸葛亮氣的吐血而亡,臨死前留下一句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為何會說出這樣的遺言?和諸葛亮有何關係
    簡單來說,魯肅和周瑜的根本目標是相反的,魯肅一心一意輔導孫權,將東吳發展好,而周瑜只想將孫權擠下去,同時把東吳發展好。這一點差異在原著中就能體現出來,魯肅與周瑜兩人,在孫權面前對諸葛亮的態度完全不一。魯肅認為,東吳一定要團結諸葛亮,而周瑜卻認為「既生瑜何生亮」。
  • 「既生瑜何生亮」人人皆知, 其實還有後半句, 諸葛亮聽後悲傷不已
    後人評說,如果他不死,三國天下將會二分,他就是周瑜。周瑜字公瑾,因此世人又稱呼他為周公瑾。周家世代為官,周瑜出身富貴,同時儀表堂堂,又於音樂上很有天分,是當時江東不可多得的翩翩少年郎。當時孫堅發兵攻打董卓,將兩個孩子和妻子獨自留在家中。周瑜十分仰慕孫堅,他主動提出要讓出家宅給孫堅家眷居住,以保孫堅後方安寧。
  • 周瑜真是氣量小,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還原周瑜真正的死因
    由於《三國演義》之中,身在東吳的周瑜被羅貫中醜化,成為了諸葛亮的陪襯,因此世人大多認為周瑜是氣量小,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由於周瑜中有箭傷,因此他每次被氣急攻心時,會「大叫一聲,金瘡迸發」,在舊傷復發下,加上心有不甘,最終口吐鮮血,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最終鬱鬱而終。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專家:兩人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周瑜被抹黑了
    關注本平臺後,,尤其是周瑜臨死時那句「既生瑜何生亮」,讓人感慨不已。《三國志·周瑜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寧圍既解,乃渡屯北岸,剋期大戰。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要知道赤壁之戰後到周瑜病死這兩年時間
  • 既生「勒」,何生「亞」——一位民族英雄的博大胸懷
    此後不久,周瑜不治身亡,年僅36歲。對於周瑜之死,羅貫中如此描述:「(周瑜)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瑜亮二人皆有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才華,但在數次明爭暗鬥之中,周瑜始終處於下風。周瑜至死不服,所以便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嘆。
  • 「既生瑜何生亮」,歷史上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和周瑜鬥智鬥勇的片段讓人印象深刻,為了置諸葛亮於死地周瑜是費勁了心思。然而在小說裡無論周瑜怎麼折騰最後都敗給了諸葛亮,因此周瑜在臨終之時嘆息道:「既生瑜何生亮」。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對於諸葛亮的存在是很介意的,甚至在他的言語之中還有生不逢時遇到諸葛亮的感慨。
  • 瑜亮之幸
    「您知道周瑜他媽叫什麼名字嗎?」 「喲,這可不知道。」 「諸葛亮他媽呢?」 「怎麼淨問怪問題!」 「告訴你吧,周瑜他媽的大名叫『既』,諸葛亮他媽的大名叫『何』,不是有個成語是『既生瑜,何生亮』嗎!」傳統相聲《歪批三國》中有大致這麼一段,很生動,讓我對成語「既生瑜,何生亮」的印象更深刻了。中國是個偏愛喜劇的國度,即使在京劇中周瑜吐血而死,但觀眾感受到的卻仍是喜劇氣氛——我們為諸葛亮的勝利而高興。
  • 既生瑜何生亮,玖月奇蹟銷聲匿跡,為什麼成不了奇蹟?
    一個傳奇,一個奇蹟,現在傳奇倒是真正成為了傳奇,大街小巷廣場舞大媽們全都被他們所徵服。他們出的歌曲基本上人人都聽過,並且能夠哼上兩句。但是我們反觀玖月奇蹟,這個奇蹟仿佛已經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並且還被曝出假談的醜聞。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諸葛亮三氣周瑜可信度有多大?
    而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而死深入人心,特別是周瑜臨死時那句「既生瑜何生亮」悽涼的令人唏噓。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演義,其三分真實,七分虛構,故事很多都是虛構。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火攻計」、「借東風」等等,其風頭直蓋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周瑜。而赤壁戰敗後,諸周兩人直接Pk中,諸葛亮料事如神,處處料敵於先,結果完爆周瑜,三氣周瑜使其最終慘死。
  • 周瑜竟然比諸葛亮更厲害
    2、戰略:周瑜:9分;諸葛亮,5分網絡配圖周瑜和諸葛亮在軍事上比諸葛亮還是下風。周瑜的謀略,一是體現在赤壁戰前的分析,一是體現在他予孫權書裡的取蜀之見。能體現諸葛亮謀略的只有一個隆中對,徵漢中和取蜀攻略則是由劉備,法正等人完成。隆中對先天不良,存在著很多問題,毛澤東作為軍事大家,曾經評點說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見其高下。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背的最大黑鍋。羅貫中這老頭子壞滴很,在寫《三國演義》時堅持「一個凡事」的方針,即天下凡是不姓劉的,要麼被黑,要麼做墊背,前有曹魏孟德,後有東吳公瑾。最最最離譜的是,原本「性度恢廊,大率為得人」的周瑜,在《三國演義》裡卻變得小肚雞腸,對孔明各種羨慕妒忌恨,設計陷害不成,反被孔明「三氣」,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活生生被氣死。彌留之際,周瑜還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這樣自愧不如、嫉賢妒能的嘆息。到了今天,這句話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形容強者和弱者不能共存的俗語。
  • 盤點《灌籃高手》中四對既生瑜何生亮的對手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是《三國演義》中,周瑜對諸葛亮的評價。而在體育競技中,當有兩個實力相近的選手出現對決時,觀眾往往會對失敗者產生這種惋惜的評價。現實中出現過很多一時瑜亮的對手,比如林丹和李宗偉,費德勒和納達爾。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下《灌籃高手》中四對既生瑜何生亮的對手。
  • 最強王者既生瑜何生亮 演繹三國風流人物
    周瑜,字公瑾,廬江周氏人,長壯有姿貌,精音律。21歲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建安十三年,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奠定「三分天下」之基礎。縱觀周瑜生平,論出身,乃頂級門閥,與君主相交莫逆。相貌世人皆稱美周郎,論智謀,赤壁之戰,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論藝術修養,又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詞。其性度恢廓(寬容豁達),心血繫於東吳,忠義一生。
  • 有誰不信「既生瑜何生亮」之說 三國周瑜英雄一世卻被小說毀了名
    三國時期的名將周瑜,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因為他的名字始終與民間智慧大師、神仙級別的諸葛亮聯在一起。 那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一舉使周瑜成了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專用符號。
  • 揭秘: 周瑜死因為何, 真如小說中被諸葛亮活活氣死, 含恨而亡?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三國之中最讓人難忘的就是諸葛亮和周瑜二人一決高下的情景,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周瑜是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物,而且更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處處想和諸葛亮比一個高低,最終呢周瑜的計謀都被諸葛亮識破,反被諸葛亮算計一番,後來被活活氣死,最終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不甘心的一句話就死了,可惜也是一代英才就這樣隕落了。
  • 周瑜與諸葛亮的恩怨,這個時期才開始,還搭上一位猛將的性命
    緊接著的「三氣周瑜」,後果比前兩次要嚴重很多。周瑜想出了「假途滅虢」之計,企圖借出兵益州之際奪取荊州。這個計策自然也沒有逃過諸葛亮的眼睛。周瑜率軍進入荊州境內後,立即被團團包圍。諸葛亮又寫信嘲笑周瑜,周瑜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於馬下。臨終之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