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金庸小說中評選最令人厭惡的正派人士,神拳無敵歸辛樹夫婦必然榜上有名。其實客觀來說,他們這對夫婦肯定不能歸入反派,大家對他們討厭,更多是因為以正派視角去看待他們。
這對夫婦的出場是通過他們的徒弟引出的,梅劍和與孫仲君應仙都派閔子華之邀,共同到南京向金龍幫幫主焦公禮尋仇,這期間兩個人各做了一件事,孫仲君將送信的羅立如胳膊斬斷,而梅劍和則將袁承志從太白雙英處偷回伏辯、謝書撕毀,由此可以看出兩人心狠手辣、飛揚跋扈的性格,尤其是孫仲君,孫仲君外號飛天魔女,一個名門正派弟子得了如此外號,後來孫仲君和梅劍和通過交手得知袁承志的身份,卻不認這個師叔,可謂狂妄自大和目無尊長,後來金庸又通過洪勝海告訴讀者,洪勝海的義兄向孫仲君求婚,孫仲君當場割了此人的兩隻耳朵,洪勝海不忿,帶人抓住了孫仲君要逼她跟義兄成婚,結果歸二娘趕到,當場殺了在場所有人,只有洪勝海逃脫,而洪勝海家中的妻兒老母,也被歸二娘和孫仲君殺了個乾淨。
有其徒必有其師嘛,至此,護短狂魔歸辛樹夫婦的形象就躍然於紙上,歸辛樹夫婦一出場,歸二娘隨口一口就當著青青的面叫夏雪宜是怪物,又強詞奪理責罵袁承志,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不好,隨後和袁承志荒山比武,歸辛樹此時不過和袁承志見過一兩面,已經記得袁承志差點想弄死他了。
歸家夫婦和兩個徒弟的再次出場,是為了體弱多病的歸鍾找藥材,歸鐘身子弱來自於歸二娘在懷孕時與人動手傷了胎氣,懷胎時還跟人大打出手,這也著實顯得歸二娘性格太過暴躁。人家蓋孟嘗孟伯飛好好過個生日,歸家一行人大鬧一場,當面嘲諷人,全場賓客得罪個七七八八,雖然是為了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幾乎把人孟伯飛的兒子孟錚當場打死,絕了。
總而言之,這對夫婦行事霸道,放縱徒弟惹是生非,溺愛兒子,不管兒子胡鬧,待人傲慢無禮,在碧血劍時期還有一個師父壓著,尚能聽幾句教導。
責任更多的還是歸二娘,歸辛樹此人性格木訥寡言,其實不是那種喜歡惹事兒的性格,個人推測他學武的時候真就單純只是練武,然而穆人清一生只收過三個弟子,每個弟子資質都是精挑細選,想來歸辛樹也必然是天資過人,加上用功紮實,就練出了一身常人無法企及的武藝,後來在江湖上闖蕩,靠著拳頭就解決了幾乎所有問題,同時憑藉武功又儼然成為江南武林的領袖,那這個木訥不喜言的高手,自然而然的就更多的憑藉武力行事了,再加上老婆脾氣暴躁,就出現了碧血劍時期的情況。
穆人清也責備歸辛樹,你跟師弟動手為何下手如此之狠?要知道當時歸辛樹對袁承志單純就是切磋,結果還是出手狠辣,只能說習慣成自然。
穆人清訓斥一次後,歸辛樹其實是有所改變的,鹿鼎記裡歸辛樹幾次對武林人士出手,其實都手下留情了,比如對徐天川只是隨手把他推走,讓他到那裡「玩兒去」,對柳大洪只用了五成力,放碧血劍時期,這倆人可能都被歸辛樹那沒輕沒重的拳頭打死了。
然而穆人清的訓斥,歸辛樹也就聽下去了這部分,另一部分更重要的當成了耳旁風:
穆人清道:「你性子向來耿直,三十年來專心練武,旁的事情更是什麼也不多想。可是天下的事情,並非單憑武功高強便可辦得了的。遇上了大事,更須細思前因後果,不可輕信人言。」歸辛樹道:「是,弟子牢牢記住師父的教訓。」
只可惜穆人清三十年前就料到了歸辛樹在未來可能因為輕信人言出事兒,歸辛樹卻沒把師父的囑咐當回事兒。
到了鹿鼎記時代,穆人清已死,他們就是江湖上輩分最老的一代,同時因為歸辛樹自己在碧血劍和鹿鼎記都是頂尖高手之一,加上老婆和兒子都是當世一流(不過除了劉培生外,幾個徒弟都挺愛惹事,死於非命也不是不可能,在鹿鼎記中就沒再出場了),近乎是橫行天下,講理這一家挺蠻橫無禮,講打基本沒人打得過,而且智商不夠,好聽奉承,於是就出現了他們一家三口在吳三桂的忽悠下去把吳六奇給殺了的事情,然後得罪人的本事數十年如一日,當天地會跟沐王府爭論明朝哪個皇帝繼位,歸二娘倒好,一張口就說崇禎就是辣雞你們別爭了,一句話得罪兩家人。
歸二娘道:「趕走韃子,那是一等一的大事,至於誰來做皇帝,咱們可管不著,反清是一來要反的,復不復明,不妨慢慢商量。大明的崇禎皇帝,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陳近南和沐王府群雄向來忠於朱明,一聽所言,都是臉上變色。
最後,為了以死謝罪(從這方面說還是有些俠義精神),歸辛樹又決定入宮行刺皇帝。其實以歸家三口的武功,如果是平日,殺皇帝大概率是做得到的,韋小寶是皇宮的御前侍衛副總管,他對皇宮的日常防備力量無疑是了如指掌,他基於皇宮的日常警備力量,認為一天一夜過去,康熙多半已經被歸家三人殺了。
但歸家確實是倒黴,康熙在吳三桂起兵後便立即將侍衛增加三倍,接了韋小寶的警告後又再加調內班宿衛,而又被韋小寶忽悠,稀裡糊塗地把瘦頭陀和毛東珠殺了,這也讓他們直接暴露,而以為殺了皇帝大功告成的歸辛樹一家,覺得愧對吳六奇其實是想過用性命補償的,相應的也沒那麼大的逃生欲了,這也是他們死戰到底,一直殺侍衛不跑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