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臺灣人必須記住抗戰 不明事理的也不少

2021-01-17 搜狐網

  抗日戰爭勝利、二次大戰勝利,不覺就70 周年了。世界各國都在籌劃舉辦盛大的紀念儀式,這段慘痛的歷史絕對不能忘記,人類不能經歷又一次的抗日戰爭、世界大戰,它會帶來全球性的毀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個簡單的道理人人都認同。

  二次大戰的兩大元兇:德國與日本,經過了70年,都在二戰之後平穩快速地復甦,成為經濟大國。但在對於自己曾發動毀滅他人的戰爭的罪行,二者的態度有差異。

  歷來德國戰後的領導人,對二次大戰的罪行表達了真誠的歉意與悔意,專注於經濟發展,不做軍事擴張,成為歐盟的重要領袖。日本當局卻一直不願意面對這一段慘痛歷史,不向受殘害的鄰國道歉,最多只表示「遺憾」,賠償更不用談了。其領導人還定期親赴「靖國神社」祭拜甲級戰犯。日本教育部刻意改寫教科書,將70多年前的侵華史實輕描淡寫之,說成有正當理由的出兵,粗暴否認曾經發生過「南京大屠殺」,說「在南京的戰爭中」只殺了三萬人。

  日本安倍首相赴衝繩參加紀念衝繩戰役,那是太平洋戰爭雙方有慘重傷亡的惡戰。日本領導人懷念他們在那場戰役中傷亡的戰士,至於中國和東南亞其他地區上千萬的犧牲者,對他們是「無感」,日本當局還努力改寫歷史事實,給他們的下一代洗腦,可謂用心險惡。

  在地球村生活,尊重善待左鄰右舍是最起碼的條件。萬不可自私自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事事總是想到顧到自己,不惜以他人的痛苦來促進本身的幸福,更自以為高人一等,覺得只有他們才配與歐美人平起平坐,其他人都屬於「支那豬」之流。日本右翼常懷這種由極度自卑感而演變成的畸形自傲,形成深度的思維偏差,造成他人或自己的重度傷害,能不慎哉?

  世界上任何稍微有點良知的人,都不會贊同日本軍國主義者及其繼承人的想法和做法!然而不明事理,或是明明知道這些惡行卻「擇惡固執」的人,在臺灣有不少,有的還當上了臺灣的縣市長。

  他們罔顧是非,睜眼說瞎話,指臺灣的慰安婦多是心甘情願去當營妓、隨聲附和說南京大屠殺是「杜撰」、臺灣沒有參加過抗日戰爭……就差公開高呼天皇萬歲了。真的令人浩嘆再三!

  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又有新發現。1943年,日軍追擊受創的國民黨73軍,國軍敗退到湖南益陽廠窖鎮,傷兵約7000人,換上民服混入湖南、湖北兩省兩萬名難民中。追趕到的日軍就地進行大屠殺,以炮彈、火彈、機槍猛轟,再挨家挨戶把人揪出來用刺刀屠殺。今天在那場屠殺中存活下來的不到30人,為廠窖慘案做見證。

  有倖存者回憶,一陣機槍打來,大家一直跑,不知跑了多久,腳都破了,夜裡想到河裡洗洗腳,一踩進去,還以為踩進牛糞裡,凝神一看,全是凝結的人血。據統計,1943年5月9日至12日,日軍在廠窖殺害軍民三萬多人、傷三千餘人、強姦婦女二千多人,燒毀房屋三千多間,炸沉、燒毀船隻二千五百多艘,有五千多具屍體泡在水裡,船槳無法划動。

  萬萬不可忘記這些事,不是怨恨不是心存報復,我們對誠心的懺悔者懷有寬恕,對不認錯的人則必須保持警惕。要牢牢記住二次大戰、抗日戰爭,防止人間慘劇的再度發生。

  (作者為臺灣電影導演)

http://star.news.sohu.com/20150707/n416279094.shtml star.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07/07/content_1584612.htm report 1504 抗日戰爭勝利、二次大戰勝利,不覺就70周年了。世界各國都在籌劃舉辦盛大的紀念儀式,這段慘痛的歷史絕對不能忘記,人類不能經歷又一次的抗日戰爭、世界大戰,它會帶來全

");}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必須要講理,對待孩子應該平等,別做不明事理的父母
    可能每個父母的表現不同,但都會有自己更喜歡的一個孩子,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公平,父母要明確這一點,並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行為,不要有太過明顯的偏向,否則就太不明事理了。不少家長從小就偏向,到孩子長大以後表現的就更為明顯,這不是愛孩子,反而會毀了兩個孩子。小涵和老公結婚5年,有個女兒3歲,小涵和婆婆一直沒有什麼往來,老公是婆婆的二兒子,一直不受重視,婆婆從來也不和他們親近。
  • 臺灣媒體聚焦大陸抗戰閱兵 電視臺實況轉播力拼收視
    臺媒聚焦大陸抗戰閱兵。(臺灣聯合新聞網相關報導截圖)  於今天10點正式登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不僅在大陸引發全民愛國熱情,也受到臺灣媒體積極關注。  「想看大陸閱兵嗎?這些網站有網絡直播。」臺灣聯合新聞網今早最新報導中,就特別為臺灣網友搜羅、整理出通過視頻、文字,對閱兵儀式進行實況轉播的網站連結。
  • 抗戰跟臺灣無關?臺灣學者反駁:當年5萬臺灣人赴大陸參戰
    然而,如今島內部分人卻聲稱「抗戰跟臺灣沒關係」。對此,臺灣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在接受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反駁,這種論調是一種「愚民」宣傳。「不少臺灣人以閩籍身份參加抗戰」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島內有一種論調,抗戰跟臺灣沒關係,您怎麼看?
  • 臺灣人過的這麼多節日竟都與抗戰有關
    島內也有媒體批評說,如今的軍人節祭典只剩個形式,不如取消算了。在民進黨看來,軍人節是個「外來節日」,跟臺灣沒關係,他們怎可能誠心去紀念?跟大陸一樣,臺灣「九三軍人節」也是為了抗戰勝利。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向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遞交降書,次日起中國政府決定放假三天,來慶祝這次來之不易的勝利。後來,9月3日便成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 考慮不明事理的團長,早做準備!
    考慮不明事理的團長,早做準備!其實就目前naxx的裝備,法師6t3的強度沒有散件高,但是很多團長不懂,就算是懂也怕散裝法師搶dps太狠!三件流蹭人家特效不香嗎?憑什麼讓你蹭?讓你打的他們分不到錢?想多了,以後都是成套t3的法師組一個團,組什麼人是由團長決定的,不是團裡的法師決定的!
  • 帝吧又去臺灣了 臺灣小編熬夜刪留言 自稱我們「抗戰勝利」
    「帝吧出徵,寸草不生」,去年1月,因周子瑜事件,帝吧攻陷臺灣媒體臉書專頁,還跑到蔡英文臉書留言洗版,讓粉絲專頁一度癱瘓。
  • 紀念抗戰| 馬英九演說:抗日戰爭始於甲午、始於臺灣
    近年來,大陸當局主張對日抗戰並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要從民國20年的「九一八事變」起算,將局部抗日概括納入。如果這個主張成立,對全體中國人來說,1894年的甲午戰爭就已經是抵抗日本侵略的起點了,史稱第一次中日戰爭。而對我們臺灣人民來說,早在「九一八事變」的36年前,臺灣人更已經投身對日抗戰了。這場抗戰,發生在清光緒21年(1895年)5月至11月,史稱「乙未戰爭」。
  • 抗戰版「小虎隊」分道揚鑣,《臺灣往事》開播獲贊
    由張克輝同名原著改編、崔亮執導,左小青、劉以豪、張書豪、侯彥西等主演的青年抗戰劇《臺灣往事》正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熱播。
  • 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紀念這一重要日子時呼籲兩岸中國人汲取歷史教訓,團結起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這樣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等團體7日在臺北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表示,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今年也是臺灣抗日125周年。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2020-10-22 23:27:11多位兩岸各界與會代表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兩岸同胞要弘揚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指出,兩岸同胞要牢記臺灣光復歷史,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捍衛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 《臺灣往事》今日結局 抗戰版"小虎隊"多年後歸家
    該劇講述了林清文(劉以豪  飾)、周紹禎(張書豪 飾)、莊是耕(侯彥西 飾)三位青年在日據時期的中國臺灣,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依舊懷抱著愛國之心、毅然選擇反抗壓迫而投身革命的燃情故事。自該劇開播以來,這三個莽撞熱血的少年的成長故事也讓很多觀眾期待滿滿,正能量的勵志主線搭配三位臺灣男主角的清新顏值和真摯演技,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共鳴,許多網友都戲稱三位青年是抗戰版的「小虎隊」。
  • 《臺灣往事》今日結局,抗戰版「小虎隊」多年後歸家
    由崔亮執導,左小青、劉以豪、張書豪、侯彥西等主演的青年抗戰劇《臺灣往事》將於今日19:30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正式迎來大結局。該劇講述了林清文(劉以豪 飾)、周紹禎(張書豪 飾)、莊是耕(侯彥西 飾)三位青年在日據時期的中國臺灣,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依舊懷抱著愛國之心、毅然選擇反抗壓迫而投身革命的燃情故事。自該劇開播以來,這三個莽撞熱血的少年的成長故事也讓很多觀眾期待滿滿,正能量的勵志主線搭配三位臺灣男主角的清新顏值和真摯演技,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共鳴,許多網友都戲稱三位青年是抗戰版的「小虎隊」。
  • 金馬影帝柯俊雄病逝,臺灣當年拍抗戰影片,他是最紅男一號
    柯俊雄縱橫臺灣影壇52年,累積近200部電影作品,今年10月27日柯俊雄最後一次公開活動,抱病出席支持臺產片活動,當時他雙頰凹陷、走路緩慢,差點讓人認不出來,不過柯俊雄展現仍樂觀抗癌態度,稱自己不怕死,「反正電影中已死過好幾次」。
  • 遠離不明就裡,就勸你大度的人
    01遠離那些不明就裡,勸你大度的人看完這4分鐘對老郭的採訪,好書君發現,原來老郭就是一個活的很敞亮的人。當接著問及郭德綱對當年的傷害能否釋懷的時候,老郭只說了一句話:要離那些遠一點。傷害就是傷害,他怎麼能平白無故的被忘記和消失?你明明傷害了我,我又不傻,幹嘛要忘記?
  • 97歲臺灣抗戰老兵被迫抗戰,闊別家鄉77年,母親墳前祭拜失聲痛哭
    97歲臺灣抗戰老兵被迫抗戰,闊別家鄉77年,母親墳前祭拜失聲痛哭。眾所周知,1931年,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我國東北地區,並且成立了偽滿洲國。後來,日軍陸續製造多起事件。終於在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了盧溝橋事變,於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侵華戰爭,一共歷時了14年之久。
  • 10名臺灣退役將軍來江重走抗戰路
    5月28日,臺灣退役上將季麟連一行10人來江,重溫八年抗戰走過的艱辛路程。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旭陪同參觀。
  • 抗戰遺族三部曲:一九四九渡臺灣
    在海上狂風巨浪的颱風天氣中顛簸了兩天後,「金剛輪」在臺灣基隆港緩緩靠岸,「遺族學校」四百名師生下船上岸,從此在臺灣島上落地生根。二十歲的南京小夥子陶基強是這四百人之一,他的父親陶耀鑫,軍政部兵工署軍械司上尉科員,抗戰期間因公殉職於重慶。陶基強上岸後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們去照相館合拍了一張照片,題字為「流浪中的一群」。
  • 愛奇藝看好臺灣市場建分站 政策不明陸資左右為難
    花費重金購買臺制戲劇、請來臺灣TVBS前總經理楊鳴掌舵,都是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深耕臺灣視頻市場、推動兩地行業合作的努力。龔宇說,目前愛奇藝擁有付費會員1000萬人,免費會員上億人,臺灣是愛奇藝成立6年來首個分站。   大陸視頻行業領軍者愛奇藝為何選中臺灣?龔宇解釋說,除了臺灣是大陸之外最大的華文市場,也因為愛奇藝與臺灣製作人有多年合作經驗,看好臺灣市場。
  • 老照片:抗戰時期中國童子軍,請記住那些有名無名的抗日小英雄吧
    相信現在上了歲數的人都曾經看過,故事是以抗日戰爭為題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敘了孩子王嘎子在我地下黨工作者的幫助下,不斷成長,最終真正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八路軍小戰士的故事。抗戰時期,童子軍不光是八路軍裡有,其實國軍裡也有,1937年上海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國軍800勇士血戰日寇,當時四行倉庫被圍,800人堅守了一天,沒有援軍,11個孩子組成的童子軍,冒死給將士們送來3車食品,15歲的楊惠敏看到陣地周圍都是日本的太陽旗,當夜孤身泅渡蘇州河給國軍將士們送來了一面大國旗,第二天凌晨,當國旗在倉庫屋頂升起,蘇州河南岸的無數百姓對著國旗高呼「國軍萬歲」!
  • 從《八百》到《八百壯士》,強烈推薦「臺灣四大抗戰經典」
    今天要展示的是,臺灣版《八百壯士》並不是一部孤立的影片,它不像大陸版的《八佰》,就只有這一部,別無可說的。臺灣版《八百壯士》是「臺灣四大抗戰經典」中的第二部,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從上映時間上,自1974年至1977年四年間,臺灣連續拍了四部抗戰題材的影片。而且,這四部都成為了經典。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四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