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必須要講理,對待孩子應該平等,別做不明事理的父母

2021-01-17 騰訊網

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二胎政策提出後,很多家庭都生了二胎,那麼二胎父母心裡會不會對兩個孩子有親疏遠近之分呢?可能每個父母的表現不同,但都會有自己更喜歡的一個孩子,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公平,父母要明確這一點,並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行為,不要有太過明顯的偏向,否則就太不明事理了。不少家長從小就偏向,到孩子長大以後表現的就更為明顯,這不是愛孩子,反而會毀了兩個孩子。

小涵和老公結婚5年,有個女兒3歲,小涵和婆婆一直沒有什麼往來,老公是婆婆的二兒子,一直不受重視,婆婆從來也不和他們親近。但前不久,婆婆卻帶著大兒子一家到小涵家裡住,說是很久沒見想孫女了,其實是因為大兒子失業,家裡沒錢了,大兒子啃老,婆婆就啃上了二兒子,一家人蹭吃蹭喝不說,大兒子的兒子還搶小涵女兒的玩具,把女兒弄哭了好幾次,小涵說了那個孩子幾句,婆婆就不樂意了,說都是一家人何必計較這麼多。

每個當父母的,都會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即使孩子長大了,在父母眼中也依然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但是父母應該學會轉變自己的思想,就算自己想要一輩子照顧孩子,也不可以把自己對孩子的責任轉移到另一個孩子身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不應該被其他人的生活所束縛,即使這個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意識到下面這三點,不要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讓孩子誤入歧途。

1、家長要把孩子當做獨立個體進行培養。

家長要知道孩子只是家長生命的延續,並不是家長的一部分,要把孩子當做獨立個體,讓每個孩子都可以自己做決定,自己成長。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把一切都替孩子準備好,要讓孩子自己經歷一切成功、失敗、挫折、喜悅以及痛苦。

2、家長要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家長應該對孩子一視同仁,不要有明顯的親疏遠近之分,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他們都應該得到父母的疼愛。如果家長偏心,那麼不受寵的孩子可能會對另一個孩子產生敵意,而另一個孩子在溺愛中也無法成長起來。

3、家長不要替孩子包攬一切。

家長不能總是替孩子承擔一切,這樣孩子是不會長大的,家長要讓孩子承擔一切,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孩子犯錯要承認錯誤,要自己承擔後果,長大以後更是如此,不要讓孩子覺得有家長的保護。

家長要用正確方法教育孩子,不偏愛、不溺愛,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成為有前途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與認可。

你對這些事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青青留言,青青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陳青青說育兒】文章,青青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陳青青說育兒,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平行教育要求父母平等對待孩子
    走好人生每一步父母用平行教育法教育孩子,就要把孩子看成與自己平等的人,因此,要從思想上要樹立起,孩子是獨立的民事主體的觀念,只有這樣,父母才能讓孩子充分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婚姻關係作為民法調整的對象,父母子女,就都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他們在民事活動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父母要注意,這裡的平等,是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是對孩子平等對待和平等保護。
  • 父母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才是給他們最好的愛
    而是說,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平等的對待男孩和女孩,讓他們擁有一樣的權利,一樣的生存空間,一樣的就業機會,一樣的家庭責任。但是男女地位要獲得真正的平等,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漫長的過程當中,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努力改變這個社會的現象,給我們的女兒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避免與孩子有隔閡,父母要做的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平等的交流
    國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個非常錯誤的前提,那就是認為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不理解父母這麼做的用意,也不知道體諒父母的辛苦。基於這個原因,很多父母在教育的時候完全不去考慮孩子本身的感受,按照成年人獨有的判斷幫助孩子,規劃他的生活。
  • 經常被父母吼著「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南風效應」在處理親子關係時也同樣適用,教育孩子應該用南風徐徐吹動的「柔」而非北風寒風凜冽的「剛」。02父母在「吼孩子」時要怎麼做呢?01一小時對話沒有哪個父母想要吼孩子,每個父母都是知道吼孩子並不是一件優秀的教育方式,也都是希望能夠控制好自己脾氣的,在控制脾氣這件事上,往往父親能夠做的很好,而媽媽,尤其是全職媽媽就比較難以控制自己的脾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王詩齡掛李湘電話,家長和孩子是平等的,都應該互相尊重
    其實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不應該表現的太強勢,首先孩子犯了錯,第一件事不是說她,而是問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家長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一味的責怪孩子是沒有用的,孩子只會更加生氣,要引導孩子明白事情的對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由青島少女弒母想到的,平等和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逼成「仇人」
    父母的意願是好的,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是往往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不會害了她,只是他(她)現在不理解而已,就要求孩子根據自己的心願和願望去做,只有孩子聽自己的,按自己給他(她)規劃的人生路去做,以後孩子的人生路就會更加圓滿。甚至採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做,其實這都是適得其反的。
  • 教育孩子不是越快越好,父母應該降低期待和要求,給孩子快樂童年
    科技日新月異,世界千變萬化,但是教育孩子卻要「慢慢來」。對待孩子的學習,許多家長都非常著急,也特別煩惱。如果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打罵責罰是主流,學習成績是全部,孩子所有的言行舉止,只要和中考高考沾邊兒就是正確,和休息娛樂相關就是「叛逆」,那麼我們的孩子,如何能感受到來自父母、家庭的善意和溫暖?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話要一句一句講。
  •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爸
    三,給父親的八點建議 1、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教育孩子的責任。下班了一定要回家,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會更優秀。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孩子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的教育不當造成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 3、教育孩子的前提,要首先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
  • 還在天天給孩子講人生道理?別落伍了,精英父母都這麼做
    聰明的父母,不會經常給孩子講大道理父母為孩子著想,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教育不是養貓養狗,它裡面有許多細節要注意,任何一方面出現問題,都會讓教育失效,或者偏離航向。正確教育方式應該怎麼做,我們暫且不談,先來看看,一直跟孩子講大道理,會出現哪些弊端?1.越說越不聽話大家首先要明確一點,現在的孩子跟過去可不一樣,他們非常聰明,也就是說,我們經常念叨的那些大道理,其實他們心裡都清楚。
  • 父母管教的兩個關鍵期,千萬別只和孩子做朋友!
    小果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之後,老師把情況反饋給小果的父母后,他們並沒有因為孩子膽小而責怪她,而是開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放下父母的權威姿態,經常與小果一起玩耍、做遊戲,用朋友的方式鼓勵她,用各種方式激發小果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 孩子從不向父母說心事?想要良好溝通,要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
    孩子說話的時候,容易打斷孩子當孩子和父母說話,正說得頭頭是道的時候,父母卻打斷孩子了,覺得孩子的分享太多了,不耐煩孩子的分享;有時候父母甚至覺得孩子說話沒有抓住重點,於是打斷了孩子,教孩子怎麼來說話,哪些詞沒有用對應該要怎麼用;當孩子發表對某一件事的看法,很有可能孩子的認知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於是父母總是習慣性地打斷孩子說話,急於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應該怎樣想。
  • 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拒絕溝通?這8點父母要注意!
    其實,我每次考得不理想,或者在學校裡犯了錯,我都能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如果爸爸媽媽可以心平氣和地跟我溝通,我一定會改的,誰會不想自己變得優秀呢?」「為什麼有些事情連爸爸媽媽自己都做不到,卻總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我們看到父母犯錯,給他們指出來,還會被誤解為頂嘴,他們總會吼叫著教訓我們,覺得這就是在教育我們。在他們眼裡,好孩子似乎就是什麼都要聽父母的。」
  • 孩子不孝順,可能是「仇親期」沒教育好,年輕父母別再踩坑了
    孩子「仇親期」渴望獲得父母尊重,但又不會表達,就會有這樣的表現其實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不同的叛逆期,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青春期,又稱仇親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與父母同是成年人的身份,應該是平等的關係。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但是又不懂得表達,只能與父母「對著幹」,表示反抗。
  •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應該管教的時候必須嚴格
    在教育孩子時,從不給予溺愛,該管教的時候必須管教。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說不得打不得罵不得,這就是父母教育沒有落實好的結果。沒有不會學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在對孩子的品行培養時,很多父母陷入了誤區,覺得太過嚴厲會打壓孩子的積極性。但其實是嚴厲錯了方向,郭德綱對兒子的嚴格,體現在對兒子言行舉止上品格的教育,以及兒子對待自身相聲事業的認真態度。老郭的嚴厲,是在塑造兒子的素質和德行以及對抗壓力的能力。
  • 孩子偷東西了,父母應該怎麼辦?
    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除了在自己身上尋找,更多的是要靠對孩子的觀察和了解。我們不僅僅是要讓孩子了解偷東西是不對的,更應該弄明白這一行為背後潛藏的深層次原因。而把對這些問題的探究都丟給警察來做,並不現實。偷東西固然有錯,但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還有沒有比報警更好的方法呢?
  • 為什麼不能打罵孩子?父母必須要知道的3個根源
    孩子的所有缺點和錯誤,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成員互相對待的錯誤方法。02父母打罵孩子的根源在哪裡?我認為有3個原因原因一:每個打罵孩子的家長都在模仿自己家族中幾代人的方式。父母在模仿自己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憑著從自己父母那裡獲得的自己小時候的模糊經歷就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如果一個蛋糕師沒有經過培訓,他是不會冒險開蛋糕店的,但是新父母可以做冒險。
  • 老母雞能做的就是愛孩子,但人類應該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學到很多知識。許多家長意識到教育孩子不僅是學校的問題,也是家庭的重中之重,一個家庭的未來是怎樣的,在孩子們身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很多人說我們喜歡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天才,但我們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
  • 孩子叛逆不服管教,父母可用「非暴力溝通」,讓孩子更聽話
    不輕易下定論孩子突然間變得不聽話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這時候父母不應該只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應該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入手。父母首先應該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突然變得不聽話,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父母太早對孩子的事情下結論,那麼很有可能會存在冤枉孩子的情況,導致孩子覺得父母不明事理,也就不願意聽從父母的管教了。
  • 作為孩子的父母,您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嗎
    我身邊有個家長,六歲的閨女周末兩天的時間要參加6個興趣班的培訓,包括舞蹈、小提琴、鋼琴、書法、口才和英語,我很佩服這個小姑娘,但是,我也很心疼她,孩子的童年被剝奪,更多的是練習和上課,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真的好嗎?
  •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錯誤行為
    我們家長教育孩子,應該注意正確的教育方法,避免使用錯誤的做法,尤其是以下的錯誤做法。千萬要避免。 01.當著孩子面吵架 對孩子來說,父親是天,母親是地,而當「天地大碰撞」時,留在孩子心中是永恆的「天塌地陷」般的恐懼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