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教授治學小語

2021-02-06 新史學1902


高華

說起人的因素,人們必然說起蔣經國。他確實是臺灣現代化、民主化的重要推手。王鼎鈞先生呢,他難道不也是推手嗎?他在臺幾十年的文字耕耘,把青春和汗水都灑在了這塊土地,不僅是為了謀生,更是寄託了自己對臺灣、對大陸的理想和追求,他在這裡有壓抑也有喜悅,正所謂冷暖自知。如今他不悲不怨,以坦然豁達的態度重拾那幽長的歲月。他說在年輕時不滿意當時的社會,以為只有社會主義能解決問題,後來又相信美國的資本主義能解決社會主義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又是失望,「奈何奈何!前面再也沒有一個什麼新的主義了!」


王鼎鈞

學歷史是要靠內驅力,外力推動是沒用的,生產線、流水線的方法是學不好歷史的。所以我從不去拉學生讀碩讀博,更沒有那種「導師癖」,而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願,再脫鉤,也都行,絕不阻攔。

學歷史的要有歷史的眼光,而不是那種庸俗的急功近利者,或者等而下之,以此混進身之階者。
我們看看,有多少當年紅極一時的論著,最後被時間所淘汰?湯志鈞的能留下,夏東元的能留下,范文瀾的能留下,陳恭祿的能留下,可那一大堆各種新編近代史,哪一個能經住時間的洗刷?當然,現代人管不了那麼多,在世時好吃好喝,有權有勢就行,於是生活也很公平,人們很快就忘記了他,更忘記了他當年的論著。



周恩來與翦伯贊(左二)、范文瀾(左三)等人談話


最重要的是史學研究者應具有一種思想境界,這更不是讀「理論和方法」就能獲得的。它包括:視野,遼闊的視野,大氣,目光貫穿於中外,貫穿於過去、現在和將來,不是眼觀鼻、鼻觀心。理解現實生活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歷史的各種現象。所謂察古觀今,樂在其中對知識的追求和興趣,用馬克斯·韋伯的話來說,「如果你不能從學問中獲得陶醉感,那就離學術遠一點」。對人,對人類基本問題的詩意的關懷。


馬克斯·韋伯

擺脫功利的思想境界,視野,關懷,接觸和觀察社會、生活,閱讀體會,師徒交流,學友間的交流和切磋,加上歷史學的「家法」的訓練,悟性的提高,歷史學要長期積累、閱讀,閱讀中有體會。優秀的書要反覆讀,每次讀後都有感悟。我以為這才是正確的歷史學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立志以歷史學研究為職志的學習者或研究者的生活方式。

史華慈


史華慈對人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認識,不那麼自負,這是很了不起的。還有就是史華慈知性的追求,他無固定的方法論。我一再說,不是學了方法論就能成為歷史學家的。關鍵在於要有關切和預設。「可能是這樣」即預設,也可稱之為猜想。猜想要有史料基礎,已經有了大概看法即預設,預設會不斷修正的。史華慈還有跨文化研究的優勢,他對蘇俄的政治和思想史有深入的了解,而中國20世紀政治的母本是蘇聯。他有相當的思想性,他的作品有濃厚的人文色彩。歷史乃研究人與社會、環境的關係。如果沒有人,政治史就枯燥乏味。千萬要注意對人的關切,人非常複雜,有不確定性。歷史學中要有人文精神底蘊。


史華慈著作

歷史的書寫是高度自由,歷史是:(1)過去發生的事實,(2)史學家對過去歷史的重建。讓我們去感知、認識。史學家要有思想性,要有能力去看懂材料,檔案不是唯一的。要了解社會的眾生態,比如日記、隨筆很重要,日記乃重要的材料,比如《吳宓日記》。歷史書寫當然有主觀性,所以歷史學非科學,觀察角度不同則呈現出不同的東西。

學歷史是否會汲取教訓,這是很難說的。我們讀史寫史,往往著眼於「鑑往知今」,但是人類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忘性大,事實上,我們人類很難從過去的錯誤中汲取教訓,所以還是餘英時先生說的對,學史讀史有助於我們理解人性,或者說,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教訓中豐富人性,增長智慧,從而提升公民意識。

「二十年內無歷史」。如果站在一個長時段的角度來審視,這些話都不無道理,距今較近,治史者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寫出「信史」的難度確實很大,況且對距當下不甚遠的過去,史家也需要一個沉澱思考的過程,所以我一般把自己研究的時限放在四、五十年前或更久遠的過去。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文章合為時而著」,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又都是相對的時間的概念,它們構成了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歷史之流,治史者感時閱世,青燈黃卷,上下探究,所得所獲,用一定的規範和格式表達出來,即所謂「歷史學」或「歷史編篡學」。歸根到底,歷史學終究去不了敘述者的主觀性,所以歷史學乃人文學,非「社會科學」也。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時代的任何一本史書,都只能是一家之言,完全真實的歷史可能永遠無法還原。

這些文章都留有自己 「閃爍記憶」的印記,正是個體生命和歷史的交融,才使我寫下了這些文章。我所希望自己的,就是儘量約束主觀性,力求做到客觀,盡最大的努力去追尋那段真實的歷史,而在這個過程中,個人所能做的其實十分有限,也就是把過往的歷史現象當成研究的對象,去敘述、分析它的生成和演化的過程,並提供一些個人的見解。我常想,我和我的一些朋友都屬於過渡年代裡過渡性的那類人,在我們的前面,有群星閃爍的先哲前輩,在我們的後面將會有更多受過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訓練的青年才俊,也許未來張力一旦消失,我的這些文章就可歸類於「歷史考古學」了,這是我們那一代人的宿命,也是我的宿命,我會繼續走下去。

高華教授著作

歡迎關注北師大出版社「新史學」公眾號

回復關鍵詞查看相關內容:

北大 | 燕大 | 侯仁之 | 洪煨蓮 | 老課本 | 黃興濤 | 梅貽琦 | 清華 | 陳平原 | 辜鴻銘 | 楊念群 | 胡適 | 國學 | 嶽南 | 史語所 | 傅斯年 | 北平 | 沈從文 | 二戰 | 舊上海 | 科舉 | 概念史 | 沙龍 | 羅志田 | 甲午 | 錢鍾書 | 中研院 | 趙園 | 文革 | 太平輪 | 黃克功 | 吳清源 | 高倉健 | 蕭紅 | 蘇格蘭 | 紅高粱 | 莫言 | 李鴻章 | 張蔭桓 | 沙俄 | 史景遷 | 茉莉花 | 馬戛爾尼 | 普契尼 | 圖蘭朵 | 何懷宏 | 沈崇 | 張愛玲 | 夏志清 | 葛兆光 | 何兆武 | 楊天石 | 蔣介石 | 蘇聯 | 韓鋼 | 鄧廣銘 | 劉浦江 | 本雅明 | 康德 | 馬勇 | 宋美齡 | 費正清 | 羅威廉 | 裴宜理 | 陸揚 | 劍橋中國史 | 田餘慶 | 劉志琴 | 米蘭•昆德拉 | 劉再復 | 桑兵 | 戴季陶 | 孫中山 | 啟功 | 葛劍雄 | 海德格爾 | 曾彥修 | 申報 | 馬忠文 | 戊戌變法 | 漢娜·阿倫特 | 高峰楓 | 湯志鈞 | 勒高夫 | 黃道炫 | 儲朝暉 | 費俠莉 | 楊國強 | 趙世瑜 | 黃仁宇 | 尚小明 | 袁世凱 | 新清史 | 吳天墀 | 何茲全 | 張壽安 | 王汎森 | 石守謙 | 朱滸 | 章開沅 | 古斯塔夫·勒龐 | 法國大革命 | 蘇成捷 | 方維規 | 張充和 | 餘英時 | 汪朝光 | 蔣百裡 | 胡恆 | 李碧妍 | 難民潮 | 李伯傑 | 屠呦呦 | 王奇生 | 沈衛榮 | 蒙文通

相關焦點

  • 憶高華
    那時候他已經查出得了癌症,聽範泓老哥說,因為治病,高華教授賣掉了房子,因為有些藥沒有辦法報銷。當時我就表示,吃飯時要由我來買單。範泓老哥明白我的意思,沒有和我爭執。他給高華先生打了電話,我們一起去高華家裡去。房子不大,印象中書也不多,範泓老哥解釋說,高華做研究,都是靠圖書館裡的資料,所以家裡書並不多。當時聊了些什麼,現在都不太記得。然後是到了飯點下樓吃飯。
  • 楊奎松:悼念高華
    想到高老師正是學術成熟期,很多思考都未付諸文字,和高老師的學生商量後,希望能有一兩位同輩學人與他長聊幾次,每次都錄下聲音,既為高華老師留下他的思考,也為學界少些遺憾。因此,他們分別聯繫了秦暉和我,秦暉老師已經答應儘快前去南京,想知道我近期是否方便來做這件事情。凱平的來信讓我很吃驚。因為不久前我還和高華通過電話,一兩周前他還表示想要我幫他在華東師大再招一位他認為很不錯的博士考生。
  • 劉晨:山雨欲來風滿樓:悼念高華去世一周年
    高華(1954.05~2011.12.26) 南京大學歷史系原教授,當代極富盛名的現代史專家。    作者:劉晨    起初,我並未意識到今天是高華先生去世一周年的日子,而是通過一位朋友的提醒,才知道歷史上的今天,還有這麼一個故事需要我們去尊重和懷念。至少,已經不同於去年的悼念形式,而是繼續通過回憶,通過可以倚靠的記憶來對高華先生有一個緬懷的心境。
  • 熊景明:千山我獨行|憶高華
    方在兩周前,高華家屬幾次接到病危通知,他特意不讓告訴朋友。我心裡明白,打電話講講八卦新聞,說起《看歷史》雜誌舉辦的評獎活動。他問我,去年是竹葉青酒贊助,今年他們找到哪裡資助了。「我的天,高華,你怎麼所有事都記得那麼清楚!」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但怎能接受如此清醒的頭腦將停止工作。傳書「小劉批評我疏懶了,我沒有呵。」「當然,你一直勤奮。」2010年深秋,高華在上海做手術,切除近一半肝臟。
  • 齊崧:談高華
    高華《碧玉簪》高華先生字實秋,原籍金陵。生於民前四年。屈指算來已經有三十四「公歲」了。自幼嗜平劇。天賦歌喉。15歲時初露演於南京青年會。第一次即挑大梁演大軸,戲碼為《女起解》。同臺者尚有楊畹農先生,演倒第三《坐宮》。及長,藝大進。對於程腔,心領神會,扮相秀麗,颱風極佳。
  • 新聞界丨賣血般的寫作予生命以意義:專訪《守夜人高華》作者袁凌
    袁凌的這篇《守夜人高華》,最終獲得騰訊2012年度特稿寫作獎暨南方傳媒研究年度致敬。4月3日,作者袁凌坐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辦公室,告訴記者,自己跟這位史學家有著深深的共鳴,當時眼看大家把高華寫了一番,卻沒傳達其思想,他在高華逝世次年寫下此文。這是一篇很特別的文章,回憶起《人物》雜誌副主編林天宏曾經這麼對他說:「一般的記者不會這麼寫,因為他們不下判斷。」
  • 趙榮琛先生談程派名票高華
    我們今天談程派的諸多傳人,有一位是邁不過去的,他雖然是票友,但卻赫赫有名,他就是程派名票高華。青年高華百度詞條對高華的介紹是這樣寫的:高華,男,京劇票友。字實秋,南京人。早年曾拜王瑤卿、梅蘭芳為師,與程硯秋介乎師友,而程派造詣至深,甚於趙榮琛。
  • 日語高考風向: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2019年會(鄭州)|小語易考
    會議首先由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河南分會名譽會長王鐵橋教授做主題報告,他就當前我國高考日語的發展和教育部對高考語種的政策做了介紹,並對高校應該採取相應對策等提出了建議。王教授指明國家對高考日語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日語教材、師資力量、考試方法、政府管理、社會關注度、日語學生的發展,都面臨著新機遇!
  • 丁文廣教授: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成就我們的未來|治學大家談
    2月9日,我非常榮幸地受到了校長嚴純華院士和副校長潘保田教授的邀請,讓我為《治學大家談》專欄投稿,以便與同學們分享我的讀書心得、治學故事、成長經歷,旨在讓大家「身在家、心在校,思上進、求學問」,感受師長魅力,弘揚蘭大精神。
  • 從此,國內再無高盛高華?!
    好了,這下真的要和 高盛高華 say bye了~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要來了!華爾街之王「駕到」再見,高盛高華!高盛搶先一步,率先取得高盛高華的100%股權...而事情是這個樣子:就在這幾天,彭博社突然報導稱高盛已與在華的合作夥伴達成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剩餘的49%股權!也就是說高盛高華的100%股權都被高盛順利拿下了…
  • 心存小語山河——迎峰而歌|一位教研員的小語山河
    那時候,解老師初出江湖,剛剛成為教研員,溫泉小學是他閃耀葫市小語星空的第一站。第一次見到他,是在校長辦公室。因為要籌備現場會,路放主任和解老師來到了溫泉小學,當時的解老師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印象,也不知道他是做什麼的,只看到一個瘦高瘦高的男老師,頭髮有點長,清癯的面龐,一直默默的沒有說話,跟在路放主任身邊,那麼普通平凡不惹眼。現在回想起來,好像穿著一件藍夾克?!
  • 華僑、高華和留學生
    在疫情開始在美國英國和澳洲逐漸惡化的時候,留學生和 「高華」 開始取代歐洲華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先說說 「高華「,因為前段時間反對聲浪的高潮就是由兩名分別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的 」高華」 掀起的。其實按照澳洲入籍的時間要求,她在外生活應該超過十年以上,肯定知道這樣對待警察在當地會是一個什麼下場,這種行為只能用 「高華心態「 來解釋了。另一邊則是黎女士所表現的那種極端利己了,也坐實了網上對華人精緻利己、兩頭討好的負面評價。到了這幾天,留學生成了境外輸入病例的主要來源,也是最受到關注的海外華人群體。
  • 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首家外商獨資券商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源:上海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從高盛高華證券獲悉,高盛集團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提升至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有望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目前,高盛高華的股權結構為高盛集團持股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49%。今年3月,高盛集團宣布已獲證監會核准,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由33%升至51%。高盛亞太區聯席總裁李廉在談到對高盛高華實現絕對控股時說:「這是高盛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著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
  • 外資獨資券商躍躍欲試 高盛已啟動全資控股高盛高華收購程序
    早在2019年8月19日,高盛集團就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擬將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持股比例提高至51%。此前,高盛高華為北京高華證券控股的合資投行子公司,由高華證券持股67%,高盛亞洲持股33%。至今年3月27日,高盛集團正式宣布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核准,將在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 「這是我們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具體來說,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以著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
  •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張婷婷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證券時報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
  • 高盛啟動收購高盛高華100%股權程序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記者12月8日從高盛獲悉,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高盛的中國戰略計劃曾概述,未來將擁有中國公司100%的所有權,加強現有業務,擴大現有市場以及人才、技術投資。
  • 外資獨資券商浮出:擬購高盛高華全部股權,高盛稱已達成協議
    12月8日,有市場消息稱,高盛集團已達成協議,收購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盛高華」)100%的股權。對此,高盛新聞發言人對澎湃新聞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或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券商。
  • 高盛申請獲得高盛高華的100%所有權
    (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一份內部備忘錄,總部位於紐約的高盛正向中國監管機構申請獲得高盛高華(Goldman Sachs Gao Hua)的全部控制權,並已籤署協議,將收購其對這家合資企業尚未擁有的49%股份。
  • 彭碧蓮小語工作坊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送教活動走進華鑫學校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彭碧蓮湘西小語工作坊(A444)第二次線下研修活動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學語文送教送研活動在花垣縣華鑫學校隆重舉行2020年11月22日—23日,彭碧蓮湘西小語工作坊(A444)第二次線下研修活動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學語文送教送研活動在花垣縣華鑫學校隆重舉行
  • 修心小語(修心篇)
    修心小語一、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見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人生如戲,我們投入的卻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