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間十殿閻王中,為啥閻羅王最出名?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善良!

2021-01-14 考拉讀歷史

陰間十殿閻王中,為啥閻羅王最出名?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善良!

說起神鬼傳說中陰間的主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閻羅王。其實按照神鬼傳說,他只是陰間中的一個閻王,除此之外,還有多達九個閻王。正如人們只知道四帝中的玉皇大帝一樣,對於陰間中帶著皇帝冠冕的天子,通常人們也僅僅是對閻羅王比較了解。當然人們也聽說過十世閻羅,也知道還有其它九個閻王,但卻根本叫不上他們的名字。那麼就有人要問了,既然這些閻王都徒有虛名,為何不讓閻羅王一個人掌管陰界呢?

其實這個問題還真是說到了點子上,我們從閻羅王的來源就可以明白。當年他出現在神鬼傳說中,還是因為受到佛教的影響。我們知道早在東漢的時候,佛教就開始傳入中國了,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作為一位佛教神祗而存在於我們的神鬼傳說。我們中國人向來講究先入為主,因此這位閻王帶給我們的印象是十足的震撼,他使得當時迷信的人們知道了一個道理,人死了是要到陰間的,到了這裡就要聽他的掌管。

到了晚唐的時候,就有人開始對他的形象進行加工,為了突出陰曹地府的陰森可怕,當時的文人就造出了十層地獄的說法。這地獄的樓層越蓋越高,讓他一個人管這麼多的樓層,很可能就會出現紕漏,於是那些文人就為他找了助手,一個負責一層地獄。儘管這樣劃分下來,閻羅王的工作是不忙了,但是老百姓卻不願意接受了,因為這十世閻羅也太多了,名字太多老百姓也不願意去記,所以久而久之,受眾度最高的還是原先的那一個閻羅王。

後來的神鬼傳說又有了新的發展,這個時候有人發明了一個叫做地藏王菩薩的人物,他的作用可不是來給閻羅王當勝手的,而是專門司職超度惡鬼。人們一看,這個人來頭真大,完全是要取代閻羅王的節奏啊。有了地藏王菩薩以後,閻羅王的地位就變得愈發尷尬,儘管他在民間擁有很大的名氣,但大家都知道,他在陰間的地位可是今非昔比、大不如前,因為地藏王菩薩已經把他原先的地位給取代了。事實上,儘管人們知道他的地位被降低了,但始終能夠接受的陰界閻王,還就是閻羅王。

關於他在民間受寵的原因,無外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他的傳說更容易深入人心。不管那些閻王是來搶班奪權的,還是真心實意來幫忙的,但他們都缺少讓人們容易記住的故事。人們對於自己能夠記住的故事才會印象深刻。比如當初的鐘馗,人們就很喜歡。他本來想參加科考,結果屢試不第,後來就另闢蹊徑,沒想到考上了武舉,卻因面目可憎而不受皇帝喜愛,甚至剝奪了他的武狀元,他氣的當場撞死在皇宮大殿裡,因此死後才專讓司職捉鬼,這樣的故事多麼生動,所以才會受到人們的喜歡。

第二個方面就是因為包拯。在很多人的傳說中,包拯活著的時候在陽間審案,死了的時候還跑到陰間去審陰司,這既符合人們對於包拯的頌揚,也符合人們對於陰間閻羅王的期許。在古代的三俠五義小說中,為了申請"狸貓換太子"的案件癥結,包拯還巧妙施計,假扮閻羅王審起了郭槐。而到了另外一些小說和影視劇作中,則乾脆將包拯變成了白天審了陽案、晚上審陰司的通神人物。其實在人們的觀念中,包拯這個人公正不阿,長得又嫉惡如仇,完全能夠鎮得住壞人、降得了惡鬼,因此才會將他移植到閻羅王身上,這樣陽世化解不了的冤案,到了陰間還有包拯幫著審完,能夠伸張正義。

第三個方面還是閻羅王的遭遇受到了人們的同情。他身上的權力被分割給十個人使用,這種看似分擔壓力、實則是降職使用的措施,就讓歷朝歷代的人們紛紛憤憤不平不已。而他在第一殿供職期間,還心存善意,把有冤屈的人主動送回陽間,也使得陰界大發雷霆,將他降職使用,送去掌管第五殿。這樣的閻王形象,當然既受人們認可,更受人們同情,因此從情理上更願意去接受他。

這樣,經過歷朝歷代的民間藝人加工創作的閻羅王形象,開始變得與人們渴求公平、希望公正的願望相互契合,使得他的形象也更加的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十殿閻王之閻羅王、卞城王,前者大公無私,後者專懲怨天尤人者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時期中,不僅上古時期充滿了神話色彩,各朝各代也會有著不同的傳說。俗話說「天上有神仙看眾生,地下有閻王掌管死後事」。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大家比較關注的十殿閻王之閻羅王和卞城王:閻羅王掌管著地府十殿中的第五殿,又稱「閻羅天子」,相傳姓包,生於陰曆正月初八。
  • 冥界十王(中)第四殿 五官王 第五殿 閻羅王 第六殿 卞城王
    傳說中這位閻王,經常皺眉瞪眼,民間又叫他—仵官王。從名字上看似乎與人間的仵作有點關係。傳說姓呂,但沒有傳說他是何人轉世,五官王的形象是在左手在膝前握念珠,右手持笏放在膝間。根據這個形象以及查找相關資料推測他的本體可能是普賢菩薩。
  • 中華神邸文化:陰曹地府裡的十殿閻王是怎麼分工的
    閻羅王本來是古印度神話裡的人物,後來這說法被佛教沿用。傳入中國後,有人結合民間傳說,將閻羅王細化為「十殿閻羅」,即陰間有十位大王,分居十殿,主宰地獄輪迴。這十位閻王,有著明確的分工和嚴密的工作流程。1.
  • 十殿閻羅之五,閻羅王
    都說地府有十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十殿閻羅,第五位閻羅王 圖片來自網絡閻羅王,亦稱「閻王」、「閻羅」、「閻王爺」、「閻魔王」、「閻羅大王」,為陰曹地府中第五殿的殿主冥王,是中國古代宗教神話信仰中的一尊陰間神祇,傳說為掌管人間地獄眾生靈壽命生死的鬼王
  • 【第十一殿閻羅王】
    要說地府啊,其實無非就是十殿閻王、四大判官、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這些大伙兒也都知道。 這裡邊的判官咱們以前聊得不少,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大伙兒也都熟悉,但十殿閻王說起來,大伙兒可能不知道都哪十位閻王。 有人說十殿閻王一說乃是由印度佛教傳至中土,很難找到本土的原型。
  • 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哪個厲害?
    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最初都是從佛教那裡傳來的。一、閻羅王原先在佛教裡面,閻羅王是冥界唯一的王。閻王,即琰摩、琰摩羅。意譯十殿閻王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有兄妹雙王之說,稱兄治男魂,妹治女魂。以閻王作為陰間的主宰,掌管地獄輪迴,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
  • 盤點日本動漫與國產動漫中最受歡迎的「閻羅大人」,你最喜歡誰?
    小閻王,是新一任鎮守靈界的統治者,平日裡待在靈界的他一直是幼童的體型,因此很多粉絲都將他成為「奶嘴閻羅」或「豆丁閻羅」。小閻王在靈界雖然是最高統治者,但由於常叼著奶嘴,所以在屬下的面前總是威嚴盡失,即便小閻王為了這件事總是十分惱怒,但屬下們卻總是跟哄孩子一樣哄著他,而屬下這樣的態度也讓小閻王越想越氣。
  • 【木偶書館】第十一殿閻羅王
    要說地府啊,其實無非就是十殿閻王、四大判官、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這些大伙兒也都知道。 這裡邊的判官咱們以前聊得不少,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大伙兒也都熟悉,但十殿閻王說起來,大伙兒可能不知道都哪十位閻王。 有人說十殿閻王一說乃是由印度佛教傳至中土,很難找到本土的原型。
  • 為什麼十殿閻羅裡閻羅王的熱度最高
    因為…在某個時期以後,閻羅天子是由包大人所擔任,並且在十殿中的第一殿,但包大人審判犯人總是發善心,就把一些可憐冤魂放還陽間抱怨,於是就被安排在第五殿了。現在看來,地府可並非只是有十殿閻羅掌控的,而是和我們現在的組織機構的相仿,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人掌管,要問地府誰最大,這個說法就很多了,比如說權力大一點的有掌管七十五司、十八地獄的東嶽大帝、掌管五方鬼帝的酆都大帝,直到佛教在我國生根發芽時閻羅王這個「舶來品」才被推舉為地府之尊。
  • 十殿閻羅還是地藏王菩薩?
    十殿閻羅也叫閻羅王、閻魔王、閻羅,意譯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現,佛教沿用這一說法,稱閻王為管理地獄的魔王。據《問地獄經》載,閻王從前是毗沙國的國王,在與維陀始生王的戰爭中因兵力不敵而立誓,願為地獄之主。
  • 中元節說鬼——閻羅王到底是什麼鬼|文史宴
    大家恐懼的閻王到底是什麼「鬼」?閻王,又叫閻羅王、閻魔王,是大家公認的陰間之王,統領冥界,掌管生死。其實這個閻羅王並非中國本土產物,根據南朝僧人記載:「閻羅王者。昔為毗沙國王。與維陀始生王共戰。兵力不敵。因立誓願為地獄主。」
  • 根本不是閻羅王,而是西天靈山的一位菩薩!
    閻羅王有莫大的權力,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而在西遊記中,像這樣的閻羅王卻有十個,他不是地府老大,他甚至還只是個打工的,投了簡歷來地府上班的。他們都有閻羅王、秦廣王、轉輪王等等。 真正的老大是誰呢? 這就是來自西天的與觀音菩薩同等級的菩薩——地藏王菩薩。
  • 地藏王和閻羅王,誰才是地府真正的掌權者?很多人都沒猜對
    在小說《西遊記》中,神仙的職責劃分的很明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管轄的地盤。比如東海龍王就管轄東海那一片領域,天蓬元帥只負責天河水軍,而孫悟空的弼馬溫,就只能管轄天馬。如果越權,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但在地府中,很多讀者就有點懵了。因為地府既有閻羅王,又有地藏王。
  • 連「閻羅王」都不願收的4個狠人,個個都家喻戶曉,你認識幾個?
    閻王亦稱「閻羅王」,佛教中掌管地獄的神,受《西遊記》影響,中國人一直覺得閻王是中國的神,實際上他源自印度,是印度教太陽神的兒子,也是第一個死亡的人類,他死後承擔起為死者尋找歸宿的重任,最後找到了冥界,就成為了冥界最大的人。
  • 東海龍王和閻王初見悟空,為何都叫他上仙?這個稱呼的含義是什麼
    孫悟空第一次到東海龍宮串門時,在蝦兵蟹將面前自報家門,他是來自花果山的孫悟空,是東海東王的老鄰居,兩分鐘以內,這句話被傳到了龍王的耳朵裡,接著,龍王做出了讓手下側目的事情,他居然和悟空諂媚著說——東海龍王敖廣急忙起身,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出宮迎道:「上仙請進,請進。」
  • 西遊記裡的十殿閻王,和傳說中的泰山府君,二者什麼關係
    《西遊記》中,閻王首先帶有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烙印。華夏早期的冥界觀念體系,在《西遊記》中留下了非常明顯的痕跡。十殿閻君的名號,多與中國特色的姓氏搭邊,而第七殿泰山王則是直接由泰山府君的傳說嬗變而來。泰山府君是華夏文明中最早的冥界和地獄主,初現於山嶽信仰崇拜的相關鬼神傳說裡。
  • 地藏經中的十殿閻王
    閻王是梵文的音譯,也可稱閻羅王,也稱閻魔王。即琰摩,琰摩羅,音譯為「縛」,縛有罪之人。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皇帝,有兄妹雙王之說,兄治男魂,妹治女魂。唐代時,就有天帝冊封閻王,由其統率五嶽陰兵之說,同時也有地獄分為十殿,十殿合稱十殿閻王。
  • 十殿閻王都有哪些人?他們姓甚名誰?又是怎麼當上閻王爺的?
    首先啊,十殿閻王的職位不是終身制的,他是和凡間官員一樣可以任免的,老柳文中是現在傳說中的十殿閻王,也就是現在還在當的,像一些已經轉行的咱就不管他了。  他本來是個縣尉小官,在有此平亂中戰死,蔣子文多次顯靈,據說有人看到他在馬路邊上乘白馬,還有隨從跟在左右,簡直比活著的時候還舒服,於是孫權封他為鐘山之神,並將鐘山改名為蔣山。  據說曾在淝水之戰中曾展現神跡,也多次顯靈解救旱災。所以南朝皇帝對蔣屢屢封贈,在南齊東昏侯時,甚至被封為帝。民間傳說,他後來被改封到了陰間,成為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秦廣王。
  • 十殿閻王只是幹活的
    傳說中,人死後會下陰曹地府,接受閻羅王的審判,罪大惡極者將打入十八層地獄。陰間負責審判的閻羅共有十位,每一位都掌管一殿,分工明確,按部就班,共同將陰間治理的井然有序。那麼像這樣一套高效的地府班子是怎麼建立的呢?
  • 歷史當中三大文臣,去世以後成為地府閻王,那麼第四位閻王是誰?
    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迷信社會當中,衍生出比較複雜的神話體系,例如道教的神仙體系就是一個非常宏偉龐大的,由於中國的神仙太多,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拜哪一位神仙了,但是在這些神仙裡面都有一個特點,很多神仙的原型都凡人,例如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最後將很多凡人冊封成為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