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2020#NB轟紅#短視頻大賽9月亞軍作品,由金沙沙選送的《餘姚土布製作技藝》。
「蕭蕭經緯動鳴車,一夕秋風指鬢斜。織女黃姑相見後,燈前齊紡木棉花。」清代餘姚文人張羲年在《姚江竹枝詞》中生動地描繪了餘姚村婦紡紗織布的場景。
美輪美奐的攝影風格、古色古香的光影布置,短片呈現了餘姚土布製作的全流程,展現了餘姚土布在當下的傳承與發展。
作為一種具有濃鬱地域特色的紡織技藝,代代相傳的餘姚土布製作技藝在中國源遠流長的紡織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並在2011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土布的主要製作環節有籽棉加工、拖花錠、紡紗、撥紗、漿紗、調紗、搖魚管、經紗、織布及清洗等。其中最關鍵的是經紗這道工序中的第一個步驟」經線」。非遺傳承人王桂鳳老人織的這種斜紋花布就要用到630多根各色花線,經緯交錯,極其繁複,繞錯一根就得重新製作。
散發古老氣息的織布機,伴隨王桂鳳老人織出了許多樣式新穎、花色繁多、質地細緻的新土布,見證了傳統手藝的代代相傳。
人來人去,光陰流轉,餘姚土布這一製作技藝在傳承中不斷收穫著一段段佳話。傳統技藝的傳承,是歷史文化的留存,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