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矯枉過正的女權主義電影《內戰前》

2020-10-04 斌哥話電影

這段被刻在美國歷史恥辱柱上的往事,美國人最不願回憶。正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 福克納所言,「那段歷史從未消失,它甚至還未過去。」

最近的一部黑人電影《內戰前》仿佛又撕開了美國人記憶中的這個瘡疤。

影片中黑人女作家維羅尼卡所做的種族歧視的噩夢竟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

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維羅尼卡跟閨蜜聚餐後告別,上了一輛計程車後便遭到陌生人的綁架。

醒來後,她發現自己竟成了棉花種植園的黑奴伊登。白天摘棉花,晚上成性奴。

她親眼目睹自己的同胞遭白人奴隸主的虐待,被套馬的繩子套住脖子後遭槍殺。

懷孕的女黑奴忍受不了白人的欺凌而上吊自殺。

為了生存,她忍氣吞聲,尋找機會逃走。結果發現這不過是白人種族主義者布下的一個圈套,操控和玩弄黑人的恐怖遊戲。

該片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才6.4。但斌哥覺得影片也並非乏善可陳,立意新穎,將種族問題移植到情景遊戲的角色扮演中去呈現。

儘管內戰前白人對黑奴的剝削和壓榨已塵封於歷史,逐漸被人們淡忘,但影片中,白人種族主義者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搭建一個類似內戰前的南方種植園,將綁架來的黑人換上農奴服裝,進行欺凌,壓迫和屠殺的模擬遊戲,其實是故伎重演。

表面上看是還原一段罪惡的歷史,白人黑人各司其職,扮演自己的角色,但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是現代美國社會中種族歧視的無孔不入。

哪怕維羅尼卡成為了黑人女性中的人生贏家,也不代表她就在白人為主流的社會中擁有話語權。

現代美國社會,人們避談種族問題,但種族歧視的嚴重性卻比內戰前更加甚囂塵上,只不過手段更加模糊和隱蔽。維羅尼卡所處的現實處境被籠罩上一層不容樂觀的濾鏡。

那評分低,究其原因,斌哥不妨來說說。

首先,題材的不討好。

講述南北內戰題材的電影中,評分最高的是1939年費雯麗和克拉克 蓋博主演的《亂世佳人》,評分高達9.3分。其次是8.7分的《被解救的姜戈》和8.2分的《為奴十二年》。

《亂世佳人》雖然是以內戰為背景,但講的還是一個三角戀的愛情故事。愛情是一個放之四海皆認同的主題,這是吸引觀眾的原因之一,演員本身的氣質和塑造角色的魅力也是影片成功的關鍵。

雖說內戰只發生在美國,只能引發美國本土觀眾的爭論和探討。對內戰不熟悉的海外觀眾而言,該片無法引發太多共鳴,但《被解救的姜戈》和《為奴十二年》在挖掘種族矛盾這個主題的角度上足夠深刻有趣。

唯獨該片做得有些不倫不類。既沒有涉及太多情感牽絆,也沒有著力描述女主為爭取平權所做的努力,而是淺薄的用種族歧視的筐去做膚色的區別對待。

其次,臉譜化的角色。

一方面是無限放大黑人艱難的生存處境,另一方面則把白人都描述成迫害論者,這種極端的處理手法讓角色臉譜化。

作為黑人女性的榜樣,女權主義戰士,生活中的維羅尼卡仿佛是一隻靈敏的獵犬,敏感的嗅出周圍的種族主義腐臭味。

白人快遞員給她送來鮮花,她問對方誰送來的,對方根本沒理她,轉身就走了。維羅尼卡的眼神似乎在傳遞「你這個瞧不起人的種族主義者」的訊息。

維羅尼卡詢問白人女前臺,突然電話響了,前臺用一個別出聲的手勢阻止對方提問,並在掛斷電話後,用不懷好意的眼神注視尷尬的維羅尼卡。

就連電梯裡跟一個白人小女孩打招呼,也被對方警告說話要小心。

前面的各種細節鋪墊之後,情節突兀的推向綁架維羅尼卡的事件中,綁架的理由被簡單的處理成黑人同白人之間敵對的種族關係,絲毫沒有觸及到種族矛盾深層次的真實原因。

另外,影片宣揚「女性以暴制暴」的觀點其實是歪曲了Me Too運動的真實本質。

2017年10月,遭受製片人哈維 韋恩斯坦性侵犯的女星艾莉莎 米蘭諾等女性發起的運動,呼籲有過類似經歷的女性勇敢發聲,說出自己的慘痛經歷,並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並貼上Me Too的標籤,藉此引起社會的關注。

來看看維羅尼卡是如何踐行「以暴制暴」。

白人發現她要逃跑,她就用鐵鏟將對方打暈後,將他拖入木屋後反鎖並放火燒死。

綁架她的女白騎馬追殺,卻被她撂倒,她選擇了白人對付黑人的相同方式,用繩套套住對方將其拖拽數百米之後撞向木板使其斃命。這就是硬核的以其道還治其身,這些做法是不是很女權有過於女權。

維羅尼卡在演講中兜售黑人被邊緣化,反對被同化的觀點,而她的實際做法卻被她的理論所打臉。

跟閨蜜去白人常去的酒店住宿用餐,被安排在靠牆的位置,就應當用白人所表現的態度去拒絕,活得像白人一樣嬉笑怒罵,用個體外在的優越感來掩飾整個黑人群體的不被待見,這些就是被同化的典型症狀。展示黑人的自信是沒錯,但卻表現得用力過猛。

影片並沒有帶領我們一窺鏡頭背後貧富差距懸殊,社會階層固化,制度化痼疾這些引發種族歧視的深層次原因。

美國社會掙扎在種族歧視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沒有療方也不見希望,上到美國政府下到普通民眾,對這個問題基本算是放棄治療的打算,更別指望一部影片的力挽狂瀾。影片始於高喊口號,終於無計可施。

相關焦點

  • 對熊孩子以暴制暴則是矯枉過正
    輿論不該以洶湧的惡意對待熊孩子,這種戾氣算不上正義;老師也不該矯枉過正,用這種帶有侮辱方式的懲罰,對男孩「公開處罰」,畢竟以暴制暴、以牙還牙絕非良策。強迫孩子去體驗被吐口水之人的遭遇,可能是讓孩子體諒他人,再也不敢朝他人亂吐口水,但這是以人格被侮辱為代價。這樣做常常會適得其反,受到反暴力的孩子不僅不能更感知他人的痛苦,還有可能留下心理陰影,變得更加暴力。
  •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
    麥可貝導演《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麥可貝自從17年的《變形金剛5》讓派拉蒙賠了不少錢後,派拉蒙直接宣布把麥可貝系列的《變形金剛6》砍了重啟。可是麥可貝這次又有個新老闆,就是最近幾年花費巨資拍攝自己網站電影的Netflix。幾年前,可能真的沒人會想到一個看視頻軟體能自己拍劇,而且還花費上億美元拍攝一部根本不在院線上映的電影。最重要的是,它有好萊塢6大電影製片廠沒有的優勢,就是開放「導演的創作自由」。
  •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今年最「暴」的麥可貝電影,但是~~~也就只有爆炸了
    要說這個月最期待的上線電影,麥可貝和死侍的在Netflix12月13號上線的《鬼影特攻:以暴制暴》必須提名麥可貝導演《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麥可貝自從17年的《變形金剛《鬼影特工:以暴制暴》的劇情就是一個億萬富翁假死召集其他六個擁有特殊本領的「死人」,在全世界充當蝙蝠俠,拯救於人民水深火熱之間。
  • 由《虎膽追兇》看以暴制暴
    兩者區別在於,警察可以用法律授予的暴力行為來打擊犯罪,而這一次他是以平民身份,在通過警方追兇無望的情況下,以暴制暴地為妻女復仇,伸張正義。對於追兇與復仇的渴望,最終點燃他心中的怒火,他在醫院從1名病人那偷走了一支格洛克17手槍,然後開啟了白天用手術刀救人,晚上練習用槍殺人的日子,然後就開始了以暴制暴的追兇復仇之路。
  • 以暴制暴真的對嗎?
    現如今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讓許多地方前一秒發生的新聞後一秒就能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新聞,其中既有讓人感動的,但同時又有讓人憤慨的。而那些看完令人憤慨的新聞,往往描寫的是壞人做壞事逍遙法外,而好人卻只能是受欺負而無可奈何。
  • 《靈異事件:以暴制暴》是一部很有麥可·貝風格的電影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是一部2019年的Netflix原創電影,可在Netflix在線觀看,由麥可·貝執導,"死侍"瑞安·雷諾茲、戴夫·弗蘭科和本·哈迪主演。故事講述了六位身懷絕技的億萬富翁在成立地下間諜團隊後,自願對抗危害社會的邪惡罪犯的故事。
  • 《馬粥街殘酷史》以暴制暴?
    而片中賢洙為了喜愛的女生練習吉他,一起火車旅行,通過電臺傳達心意,也讓人不禁感嘆,這就是青春啊~但是,這部電影絕不是一部簡單的高中青春電影。電影花了很大的筆墨來展現韓國學校中的校園暴力問題。同學之間,前後輩之間,師生之間,甚至老師之間。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是韓國教育的主要問題之一。這一問題其實一直延續至今,對於老師合法體罰的行為,我至今不敢苟同。
  • 麥可·貝新作《鬼影特攻:以暴制暴》,「荒腔走板」的邁式娛樂
    評價票房雙雙下滑正式離開《變形金剛》宇宙,邁導的下一步還是大型動作片一宗,只不過這次是原創作品且也未再尋覓五大影業的高額資助,反而這1.5億成本及電影發行是由線上串流的NETFLIX擔綱負責給予最大的發揮額度,當然,《鬼影特攻:以暴制暴》依然很麥可·貝式娛樂性很夠,可我想也到此為止了。
  • 影評:電影《心理罪》,抵制以暴制暴,邪不能壓正
    導語今天說的電影,是改編自一部暢銷犯罪小說故事,《心理罪》由很多知名的演員組成共同的團隊,小編是因為帥氣幽默的鄧超才去看的。這個犯罪者會為了這些犯人精心策劃一場專屬的死亡秀,手段極為變態殘忍,讓城市的人都知道以暴制暴的城市之光會制裁這些壞人。兇手的理念與死亡筆記本的夜神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可以歸類為虐殺類的正義魔人,打著為民除害的道德制高點去肆意發洩心理的惡念。所以警察怎麼可以讓這位城市之光胡亂違法呢,並且有些人根本罪不至死,他們做錯事自有公道,自有法律進行懲戒。
  • 香港「犯罪片」巔峰之作,忍無可忍對壞人以暴制暴,結局極度舒適
    而結局處,周潤發忍無可忍、對「反派壞人」張耀揚以暴制暴的名場面,發洩掉了不少觀眾心中的憤怒與憋屈,也造就了極度舒適的觀感。01.他有著難以摒棄的江湖習氣:「嗜賭」且大男子主義;但他為人處世也講究情義,俠骨熱腸、幽默樂天。
  • 香港「犯罪片」巔峰之作,忍無可忍對壞人以暴制暴,結局極度舒適
    儘管在當年,成龍的《龍兄虎弟》拿下了年度港片的票房冠軍、《A計劃續集》同樣表現不俗;但相較之下,周潤發勝在「全面開花」——監獄片《監獄風雲》、愛情片《秋天的童話》、暴力美學佳作《英雄本色2》、恐怖片《鬼新娘》、喜劇《精裝追女仔》都位列年度票房榜的前十。1987年周潤發的成功,離不開林嶺東導演的兩部「風雲」。
  • 以暴制暴,熱血復仇10部電影
    《老男孩》 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應該綁在一起討論,但《老男孩》幾乎是集以暴制暴、心理變態、扭曲結局,所有復仇電影經典元素集於一身的神作,導演打破了善惡的天秤,甚至也打破了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關係,一開始我們以為這是一場復仇,卻沒想到是一場反覆仇,而復仇手法又是如此的高明,第一名當之無愧。
  • 《掠奪者》:霸氣硬漢電影,以暴制暴,激烈刺激
    《掠奪者》:霸氣硬漢電影,以暴制暴,激烈刺激 文:姜春康 好萊塢動作警匪懸疑燒腦年度大片,以暴制暴,生死無間!最值得驚嘆的就是《掠奪者》強大的明星陣容,以及流動迸發的男性荷爾蒙,硬漢雲集十分吸睛。 影片一開場,匪徒訓練有素配合默契,手法極盡專業老到,全部速戰速決,輕易得手之後,卻故意槍殺銀行員工,留下一絲線索「直指真兇」。FBI探員、本地警探步步追擊,卻總是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
  • Netflix 史上最昂貴電影鬼影特攻:以暴制暴給你滿滿的飛車爆炸大餐
    前幾年的年終巨片是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主演的奇幻動作電影《光靈》(Bright),去年是珊卓布拉克 (Sandra Bullock) 的驚悚恐怖電影《蒙上你的眼》(Bird Box),而今年聖誕節?看來是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集結影帝們的歷史黑幫大片《愛爾蘭人》(The Irishman),但不只如此。
  • 一箱以暴制暴、熱血復仇的電影大全
    《老男孩》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應該綁在一起討論,但《老男孩》幾乎是集以暴制暴醒來後,他發現自己患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他只能記住十幾分鐘前發生的事情,為了讓生活繼續下去,更為了替慘死的妻子報仇,他憑藉紋身、紙條、寶麗來快照等零碎的小東西,保存記憶,收集線索,展開了艱難的調查。
  • 能動手儘量別吵吵 十部以暴制暴的熱血動作電影
    能動手儘量別吵吵 十部以暴制暴的熱血動作電影
  • 《鬼影特攻:以暴制暴》爆炸美學呈現!
    《鬼影特工:以暴制暴》的劇情就是一個億萬富翁假死召集其他六個擁有特殊本領的「死人」,在全世界充當蝙蝠俠,拯救於人民水深火熱之間。賤賤飾演的1號是一個億萬富翁,團隊所有的開銷和計劃由他負責。其餘隊員有開車、醫生、間諜、狙擊手、跑酷 還有一個是來搞笑的。幫助一個國家發動政變來推翻暴政,沒毛病,美國現實中也喜歡幹涉別人內政。
  • 「以暴制暴」的韓國動作犯罪電影,為何套路滿滿卻屢試不爽
    一部喜獲奧斯卡「大滿貫」的《寄生蟲》,標誌著韓國商業電影獲得了「世界創意之都」好萊塢乃至西方世界的充分認可。這不僅是「自揭其短」的《寄生蟲》的一次勝利,更是韓國商業電影的一次狂歡。逐漸趨於成熟的韓國商業電影,最具看點和爆點的,除了以「黑政府」作為抓眼球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之外,每年都不乏動作犯罪題材的商業大作。與始終沉浸在「警匪困獸猶鬥」的港產電影比起來,韓國動作犯罪題材電影更廣泛、更敢拍,也更有深意。
  • 「清華學姐」事件:以暴制暴是對正義的踐踏
    如此簡單地以暴制暴,是真的正義嗎?以暴制暴是在人類文明尚未開化時形成的共識。在樸素的以暴制暴正義觀裡,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已經成為人的本能。因此,在「清華學姐」的熱點出現後,網友的第一反應便是:既然你在不明是非的前提下,讓一個無辜的人遭受「社死」的橫禍,那你的代價便是受到等價的「社死」懲罰。可「從來如此,便對麼?」
  • 影片《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韓國首映式(2)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12月3日 (外代二線)(6)影片《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韓國首映式 12月2日,影片《鬼影特攻:以暴制暴》導演麥可·貝出席首映式新聞發布會。 當日,影片《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韓國首映式在首爾舉行。該片將於12月13日在韓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