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021-02-11 微笑媽媽family


微笑媽媽family

責編:葉18 作者:愛妙妙

編輯:磊磊 設計:磊磊



在初春,我們選擇了私密的汗蒸屋來梳理和母親的關係。在這裡,你我萍水相逢,褪去外殼,敞開內心,一起療愈彼此。

多年後,翻看照片,看到當年的你,穿著汗蒸服,包著羊角頭巾,就那麼光著腳丫子,和一眾萍水相逢的姐妹們圍桌而坐,訴說著自己的母親,你的嘴角微微上揚,回憶如潮水湧起。我想這就已經足夠詮釋這次雅麗秘密會的意義了。

對於30+的女人來說,梳理和母親的關係,尤為重要。你在向上追溯與母親關係的時候,也在審視著自己的婚姻觀,更在向下梳理與孩子的關係。你還是母親眼裡的孩子,你卻也已經成為了孩子的母親。在這個輪迴般的紐帶上,你是核心,你是承上啟下最重要的那一環。

今天,我們在這裡淚水與汗水交織,心裡滿含愛,卻不談孝道,不唱讚歌,洗盡鉛華後收穫的是自我成長和如何給出更好的愛……

你已經30+,卻至今未婚,同齡女友的孩子都已經上幼兒園,你成了一個另類。你說你表面被動,實則主動地選擇了單身,這樣就可以不用離開父母。你和媽媽成了連體嬰,你從未離開過媽媽,從未自己一個人生活過,從未考慮過什麼是真正的獨立,你和媽媽的互相依賴已經習以為常。爸爸的突然病重,讓你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長大,必須獨立,意識到是時候要和媽媽說再見了。

一直享受媽媽的呵護,和媽媽關係的過度親密,影響了你的成長和獨立。需要自己做決定的事情,你卻習慣性用「我媽媽說」,你漸漸成了一個大嬰兒。

在應該形成獨立人格和正確婚姻觀的時候,媽媽強勢的影子遮住了。而媽媽在你的感情世界中佔據了全部,你似乎不需要用別的感情去填補。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單身,婚姻都是女人一輩子的課題,無法逃避。反觀80後的婚姻問題,追根到底還是出在與母親、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上。尤其是母親對女兒的影響,註定成為你婚姻的自帶基因。

這世界上的愛情,都是兩個獨立的人彼此間靈魂的相遇。所以,想要收穫愛情,必須先獨立。好在,你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慢慢走也沒關係,我們可以等你。歡迎來到成人的世界,這裡的生活更精彩!



你生了寶寶後,想讓孩子的飲食起居,一切細節都按照你的想法來。無奈,並不是你一個人帶孩子,你和媽媽經常因為各種育兒觀念不一樣而爭執。你想停止爭執,但又離不開媽媽的幫忙,還要依賴媽媽給自己帶寶寶。

我想說,也許多年前,在一歲多的時候,媽媽就給你斷奶了,但是一直到現在你精神上卻還未斷奶。不管是你,還是你身邊的女友,遇到事情,找媽媽幫忙;有了困難,讓媽媽解決;甚至結婚後,還帶著老公天天到媽媽那吃飯;這樣的事例太多。

離開父母獨自生活是最好的「精神斷奶」和成長機會。也許你在考上大學遠赴他鄉時,因為對未來充滿了新鮮,並沒有覺得離開媽媽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但是,當你生了寶寶,一個小嬰兒的吃喝拉撒擺在你面前,真正的責任才落到肩上,突然發現,對媽媽前所未有的依賴。而這才恰恰到了你真正精神斷奶的時候。

媽媽在年輕時,生活所迫,也許並沒有姥姥或者奶奶幫忙帶孩子,也照樣將你撫養地很好。現在,你卻跟她講如何科學育兒,怪我無理,沒有爭吵才怪。

所以,與其一直爭執,不如拋掉依賴,自己帶娃。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你才能迅速自我成長,更充分實現母親的角色,更專注思考自身的成長,完成從孩子到成人的蛻變。

你6歲時,父母離婚了,媽媽生氣時,總要挾你,要拋棄你,對你的心理造成了不可治癒的創傷……

你的媽媽總是眉頭緊鎖,並用「溫柔的反語」給你滿天的壓力,讓你內心極度敏感和脆弱……

你的媽媽在你青春期談戀愛的時候,使勁招數拆散你和戀人,讓你陷入情緒低估,一度以自殺抵抗……

原來我們的媽媽都不是完美的媽媽,或多或少在童年時代給我們留下內心的陰影。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當媽媽,在怒斥孩子的語氣中猛然驚醒,小時候媽媽也曾這樣呵斥自己,一半傷感,一半自責:「再也不要這樣當媽媽!」面對孩子無理取鬧,家裡一地雞毛,茫然無助、暗自垂淚:「我怎麼不會當媽媽?」結婚、生子後的每一次碰壁,都會讓我們想起:原來媽媽曾經這樣不容易!原來在我們心裡強大如天的媽媽,也曾不會當媽媽!原來媽媽小時候,也曾受過姥姥的傷……

當我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成熟,她對我們的擔心減少了,對我們的尊重變多了,我們的理解和原諒也請及時跟上吧!

你身上有沒有媽媽的影子?

你說媽媽對醉酒回家的爸爸大發雷霆,結果自己老公醉酒回家的時候,你也同樣忍不住大動肝火……

你說媽媽討厭爸爸回家很晚,結果自己現在也討厭老公回家很晚……

你說媽媽從來不會表達,結果自己現在就是另一個她,面對一件事情腦子裡想法很多,卻說不出口……

你說你討厭媽媽當年對你犯錯後的嚴厲訓斥,結果現在你卻在重複著一樣的行為,對自己孩子犯了錯誤,同樣嚴厲訓斥……

是的,這樣的事情太多了,越長大發現自己越像媽媽,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樣「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沒錯,這是一種從母親那裡繼承來的隱形人格,是你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外化。它時刻在提醒你,跟自己孩子的相處要十分警醒,不要把從母親身上繼承來的問題再傳遞到孩子身上。因為你現在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創造一個家庭文化。如果這些問題不在你這裡終結,它們就還要繼續傳遞到孩子身上。在這個三代輪迴中,你是想存在的問題繼續輪迴下去,還是美好的品格繼續輪迴下去,關鍵的決定權握在你手裡。

這是我們梳理與母親關係的積極正面的投射,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孝,更是你人生的遺產和財富。這才是我們去追尋和母親關係的最終意義。

@老段31:

為人母的我們在面對日益老去的母親,少了頂嘴多了放空,而雅麗秘密會給了我們理性的思考和分享,剝繭抽絲,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真正地說聲再見!收穫最大的是吳小說的界限,愛越界也許就是負擔和傷害,問自己之於父母之於哥嫂之於孩子之於愛人真是愛之深,界之失,百爪撓心的糾纏真是自找的!

感謝可愛的你們讓我們放下心結,放開懷去愛媽媽!感謝你們成人達己,也希望所有的人兒永葆開放好奇的心靈,走出自我,互相成就生命的多樣,同時保有內心的寧靜。

@愛魚的小魚:

雅麗秘會上,我第一次把自己的心攤開來,把最柔軟脆弱的東西講出來,那一刻,我輕鬆了很多,覺得自己不再是孤獨的。這裡,不是膚淺的抱怨,也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自說自話,可貴的是,大家能放下壓力,在不失去客觀的前提下對自我的梳理,傾聽朋友們的感悟,然後,放下偏失的「我執」,理性地認識自己,自我覺察,自我成長……

那天的話題是圍繞「我與母親的關係」,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就像一個逃不開的輪迴,母親是愛我的,一路上學考研工作到現在。但這中間有我對母親無數次的反抗,對峙,妥協,再反抗,再對峙…奇怪的是,儘管大多是以我的妥協收場,但不平之後,我卻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母親的種種想法,像被施了魔咒一樣……

就像文刀留說的,我和母親已經盤根錯節地糾結在一起,我漸漸忘了我們本應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是兩個不同的女人,有自己的生活要去經營,甚至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和心理歸屬,我懶惰地把母親是否贊同視為行為的標準,並將其包裝為我對母親的孝道,沉溺在其中…造成了在心理上對母親的依賴。

其實,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只是缺少了一個點醒自己的機緣,或是一點勇氣,這個過程可能就像你把衣服一件件剝開,最終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可是你只有接受這個自己,覺察自己,然後才能做出改變。

給自己好的愛,給家人好的愛,這條路上,我已經在努力,你呢?

@方圓皮雕:

今天參加雅麗秘密會。活動主題」媽媽,我想對你說」。一提到這個,心裡更多是愧疚,辜負了她對我的期望。從青春期的叛逆和做了很多過激行為,到如今完全理解她,這是一個自我治癒的過程。世上沒有完美的媽媽,每個人和媽媽都有或大或小的矛盾。這種關係好似小病灶,不嚴重,但隨時隱隱作痛,不徹底根治,最後會發炎化膿。現在我對圓圓的教育,自認為出於愛,覺得她小,擔心她不懂,事事囑咐,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媽媽的嘮叨。從我做了媽媽後,越來越能理解了媽媽,她用她的方式愛著我,當我一切都好,自己獨立了,她的擔心越來越少,尊重自然越來越多。最後我想說,圓圓5歲了,我愛她愛了5年。我今年31歲,媽媽愛我愛了31年。她的愛更綿長濃厚……

@孟噹噹:

我媽就是我言傳身教的老師。回想我跟我媽這近三十年的交往中,她教給我最優質的品質就是為人要善良,但對我影響最大的,也是最糟糕的,是不會表達。她從來不表達自己,我就是另一個她,我也幾乎不會。

我從來不知道跟自己的母親做朋友是什麼感覺,不知道跟她手挽著手散步逛街談心是什麼感覺,就是一起逛街,我們也是各走各,我從來不知道母親抓著我是什麼感覺。她有事情從來不跟我談不跟我商量,反而會回過頭來怪我什麼事也不跟她說。因為我不會說,我不知道怎麼表達,我想說的時候會在腦子裡高速過濾這件事很多遍,把所有能預見的可能性都過一遍,等我說出來了,等待我的,往往就是一句「行啊,你覺著這麼辦對就行,不管了」,沒有任何結果和回應。我不會對她說對不起,也不會表達我愛你,真的就是平淡到心如止水的狀態。

但我在努力學著去改變。也許她這個年紀已經沒有了學習和改變的能力,但是我有,她不跟我交流,但也不能阻擋我跟朋友們交流,我要後天的學習改變我自己,她接受或不接受,我得表達我自己。以前我一直都是扯著嗓子喊媽,現在我會叫媽媽;以前不管誰對誰錯,基本都是選擇冷戰,過後沒幾天就淡忘了,回到正常生活軌道上,現在我會學著道歉,「對不起媽媽,是我不對」就是這些簡單的話,我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會說出口。我不是冷冰冰,我只是沒有方向不知道如何說。母女都相互愛彼此,只不過我和她的方式有摩擦。我要愛她多一點,愛的多的一方,必然要改變自己付出更多。

欄目簡介:


「雅麗」的來信——線上來信,線下密會致力於成為中國主婦解憂雜貨鋪。

「雅麗」的來信四季主題預告:春季,我們梳理和父母的關係,從母親的子宮裡發芽;夏天,我們喚醒和愛人的關係,讓婚姻燦若夏花;秋天,我們和寶寶一起,收穫秋的果實;冬天,讓我們安靜下來,與自己展開一場對話。

雅麗信箱:15921817@qq.com

線下活動:聯繫源頭溪水:zyx110701

加入雅麗的來信微信群:平臺回復「來信群」

特別鳴謝:

濟南沐府88℃寶石汗蒸體驗場


本周發稿通告

 周一【女性】 雅麗的來信 作者:文刀留

 周二【活動】 雅麗秘密會總結稿 作者:愛妙妙

 周三【親子】 二胎養成記 作者:小茹子

 周五【生活】 和美麗做朋友 

你笑起來如此燦爛,關注我們會更好看O(∩_∩)O

入群:做女人不將就,養孩子不將就,寶寶吃飯不將就,請在平臺回復「入群」。

入站:濟南站,新疆站,鄭州站,請在平臺回復「入站」

聲明:微笑媽媽刊發文章均為原創,或已獲授權。任何媒體轉載,請務必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021-01-1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郎平
    白浪是那郎平的女兒,你看出來了嗎?後於1992年,他們的的女兒白浪出生,白浪從小在美國長大,她也繼承父母優秀的基因,高達189,比郎平還要高五釐米。白浪為了扮演好年輕時的媽媽,也是在一個月裡瘦了30斤。這可把郎平心疼壞了。而在問道白浪扮演自己媽媽年輕的樣子,覺得能打多少分,白浪當時也是自豪的說,100分。是啊!正應力那句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後來問道郎平本人時,對自己女兒的評價也是一樣的:你就是我!這應該是最好的讚美和認可了吧!大家覺得鞏俐和白浪扮演的郎平和郎平本人像嗎?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 一張合影見證「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30多年後女兒「重走」媽媽青春...
    原標題:一張合影見證「長大後我就成了你」30多年後女兒「重走」媽媽青春路,在國貿大廈拍攝相同姿勢照片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5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袁曄)「30多年前,媽媽抱著八個月大的我來到深圳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媽媽抗擊非典女兒迎戰新冠
    李佳辰是國家援鄂醫療隊的一名90後護士。17年前,她目送媽媽出發抗擊非典。17年後,她也在戰疫一線。一封封穿越兩地的家書,講述著母女兩代人的選擇和堅守。這位正在忙碌的護士就是李佳辰,而今已經駐守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快一個月了。李佳辰至今還清晰地記得,2月10日凌晨三點,她剛剛結束在武漢的第一個夜班,就收到了媽媽發來的微信。
  • 愛來得剛剛好,「媽媽,長大後我背你」!
    「寶貝,您長得真快,長慢點呀,媽媽快抱不動你了」。「媽媽,別擔心,長大後我抱您,我抱得動您,我也背得動您」!老母親只覺得兩眼一陣熱,心裡暖暖的。二胎剛開放,媽媽也是高齡,沒時間猶豫,您成為我們家的一員。
  • 感恩母親:小時候你是我的榜樣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年近古稀的倪紹琴查過房後,在電腦前書寫病歷。她是醫生,以致於在女兒的童年裡「缺席。」在女兒朱京津的童年記憶中,母親總是很忙,只要電話響起,母親必須趕到醫院,晚上還要值夜班。偶爾,朱京津會和母親一起上班,陪著母親寫病歷。   看到母親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的樣子,朱京津心生崇拜,在她的內心裡也萌發了一個心願,長大後要成為像母親一樣的人。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觀學子)
    這首歌,學子們唱著唱著,好像慢慢地懂了——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聽著聽著,這才恍然發現,聽懂的時候早已離巢。
  • 父親節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因為,在我眼裡,父親一身警服的模樣就是最帥的,雖然他總是一連幾個晚上不回家……漸漸地,我長大了,我也實現了兒時的理想。今年春天,父親光榮退休了。老爸,我會接過您手中的旗幟,繼續您的步伐。長大後,我就成了您,是我一生值得驕傲的事。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021-01-09 2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孫莉曬大女兒多多美照:長大後你就成了我
    孫莉曬大女兒多多美照:長大後你就成了我10月24日,孫莉曬出一組大女兒的美照,配文:「長大後你就成了我。」,稚氣未脫的臉上也有了少女的模樣,和媽媽越來越像了,「天吶 還以為第二張是莉姐 真的真的。」「我還以為是孫老師 怎麼長得一模一樣。」「哇,爸爸去哪兒中那個暖心的多多大姐姐真的成大姐姐了,氣質滿滿。黃施主,以後嫁人有的是你哭。」粉絲評論說。
  • 致敬警察節|長大後 我就成了你
    「未來的路,你們年輕人放心去拼搏,爸媽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新的一歲,新的開始,我會像爸爸一樣做好本職工作的。」劉麗莎說,人民警察節是全社會對廣大人民警察的肯定和關心,她會像即將退休的爸爸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崗位,為平安建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 四川醫生孫穎:小時候我驕傲有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原來,2004年,孫穎考入位於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14年學成歸來就職於省人民醫院。在武漢一呆,就是十年,談到對武漢的感情,孫穎說:「是武漢人民培養了我,這一次我必須回去,我必須要報答他們。」疫情發生後,孫穎一直想著儘自己的努力做點事情。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來看這個一級英模與女兒的故事
    「我的女兒親眼看著我當警察後受傷遇險,卻毅然選擇了當警察,朝著她的理想奮鬥,我很自豪,也很欣慰。」張保國這樣說道。是什麼讓張汝佳戰勝父親受傷遇險帶來的恐懼去傳承父輩的初心使命?是什麼使張保國甘願讓女兒冒自己曾經冒過的風險選擇當一名人民警察作為人生追求?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即將到來之際,記者採訪了張保國、張汝佳父女,聽他們分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 14歲的黃憶慈多多被媽媽孫莉在網上曬照 長大後你就成了我
    黃磊不時會在微博更新和多多的一些日常生活照片,看著多多一天天的長大,大家看到原來你個可愛天真的小姑娘,慢慢變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大姐姐,平時會幫爸爸媽媽帶著小妹妹玩。多多不僅長得越來越像孫莉,越來越漂亮,讓大家看到都覺得看到孫莉一樣,是啊,爸爸媽媽的基因強大,孩子也變得好好看。
  • 酷爸萌娃|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曼曼:我爸爸什麼都會修!很厲害!宸宸:我爸爸會釣魚,是釣魚高手。Sissi:我爸爸跑得像豹子一樣快!淇淇:我爸爸是個「大廚師」,會燒好吃的菜給我吃。長大了,我想成為一名...喜喜:長大了,我想成為一名特警。sissi:長大了,我想成為一名老師。宸宸:長大了,我想成為一名警察。
  • 我長大了,媽媽變小了.
    最好的讚賞,是你每晚的陪伴01正午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棗樹葉子
  • 崇州版「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看視頻雷芳(中)、雷洪(右)、胡靈(左)三代師生在一起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兩代師生迅速結對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他甚至把辦公桌搬到雷芳老師旁邊,就為了方便請教。我要像兩位雷老師一樣,一輩子做一個好老師,為孩子們成長做出貢獻。」
  • 劉雨昕的故事:小時候將媽媽當偶像,長大後成了媽媽的偶像
    劉雨昕的故事:小時候將媽媽當偶像,長大後成了媽媽的偶像劉雨昕悄悄的把自己的一張畫放入媽媽的口袋裡,附在媽媽的耳邊說道:「媽媽,你想我了,就拿出來看一看吧。」這是劉雨昕的媽媽講述的劉雨昕小時候的故事,那時,媽媽由於經常外出演出,懂事的劉雨昕沒有阻攔媽媽,而是自己畫了一張自己的畫像,放入了媽媽的口袋裡,讓媽媽想自己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而當媽媽演出回來後,劉雨昕又在媽媽的桌上放了一張紙條,這張紙條上寫著:「媽媽,你是我的驕傲。」
  • 流水線二代:「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流水線二代:「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圖文/ 吳峻松中國復甦的三十年,從珠三角起步。珠江三角洲繁雜的水道和田野間,億萬尋找夢想、尋求生計的人們用雙手無數次重複的勞動種下了數不清的工廠和高樓。三十年間,從政治運動中走出來的60後70後,投入另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生活。
  • 【感恩父親節】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感恩父親節】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020-06-21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