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女性成為抗疫一線的重要力量。她們是妻子、是母親、是女兒,更是戰士。李佳辰是國家援鄂醫療隊的一名90後護士。17年前,她目送媽媽出發抗擊非典。17年後,她也在戰疫一線。一封封穿越兩地的家書,講述著母女兩代人的選擇和堅守。
這位正在忙碌的護士就是李佳辰,而今已經駐守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快一個月了。李佳辰至今還清晰地記得,2月10日凌晨三點,她剛剛結束在武漢的第一個夜班,就收到了媽媽發來的微信。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三批國家援鄂醫療隊成員 李佳辰:就問我是不是下班了,然後我就震驚,我媽還在遠方陪著我,等著我下班給她報個平安。
李佳辰的媽媽韓金香,是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長,2003年曾參加抗擊非典。這次疫情爆發後,她鼓勵女兒支援武漢,但孩子真到了前線,她卻忍不住擔心。她把對女兒的愛和牽掛寫了下來。
「小丫頭,今天是你在武漢的第一個夜班。非典時那個在電話裡為我彈奏《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小女孩已經成長為戰士。閨女,防護服穿得是不是規範?你對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如何傳遞溫暖?閨女,堅持住,你正在用智慧與汗水與病魔開展搏戰。」
△媽媽韓金香寫給女兒李佳辰的信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三批國家援鄂醫療隊成員 李佳辰:特別感動,17年前我媽在非典的時候,那時候我雖然還小,不是特別理解我媽去幹嘛了,但是我也很擔心她。然後17年之後,就換成是我媽特別擔心我。
帶著媽媽的叮囑,李佳辰每天奮戰在重症病房。她一個人要照顧五六名患者,輸液、打針,負責他們的生活起居,幫他們做心理舒緩。工作中,她會經常想到媽媽信中提醒的「如何給病人傳遞溫暖」。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三批國家援鄂醫療隊成員 李佳辰:對於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平時就會多關心他們,冷不冷,需不需要再加被子。對於那些比較焦慮的病人,我就會指著監護儀上的數字,安慰他們現在氧合挺好的,生命體徵也平穩,安靜下來好好呼吸,就會感覺舒服的多。
儘管每天都要直面風險,但她覺得護佑生命就是她的職責所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三批國家援鄂醫療隊成員 李佳辰:有一個阿姨上著呼吸機,就一直在跟我重複說一句話,「你們是救我命的,謝謝你」——就覺得特別感動。深有感觸的李佳辰,在工作之餘也給媽媽寫了一封回信。
親愛的老媽:
如今,我也像當年的您一樣,肩負使命,站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放心吧老媽,我定會不辱使命,照顧好我的病人。
放心吧老媽,我會時刻牢記你的百般叮嚀,照顧好自己。
放心吧老媽,你的女兒已長大。
如今,李佳辰所在的北大第一醫院醫療隊接診的65名重症患者中,已有46人康復出院。
【來源:手機人民網新聞列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