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澳大利亞的真面目:歐洲罪犯流放地,屠盡土著自立為王

2020-12-20 光環財經

來源:遠方青木

澳大利亞的面積非常大,達到了769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只比中國小一點。

中國的原住民是中國人。

美國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

那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是什麼人?什麼民族的?叫什麼?

99%的人,都不知道。

因為為澳大利亞土著呼籲的人,太少了。

1

英國罪犯來了

盎格魯-撒克遜人是近代史上借工業革命崛起的一個龐大民族,又稱為英格蘭民族。

國力強大之後,英國在全球範圍內擴張殖民地,國土膨脹到了一個不可想像的地步,號稱日不落帝國。

但本國的人口,跟不上土地膨脹的速度,這導致英國各殖民地非常的缺人。

沒有人願意離開繁華的英國,背井離鄉去那些殖民地裡搞建設。

為解決北美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英國通過了法案,將處刑的罪犯輸送到北美充當勞力。

既可以完成殖民地的建設,又可以減少處刑罪犯的數量,體現出英國政府對人民的「慈愛」,簡直是一舉多得。

就這樣,大量的罪犯被送到了北美,並逐漸完成了美國的初始建設。

1776年,北美13個殖民地宣布獨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和英國爆發了長達8年的戰爭。

1786年,英國戰敗,被迫承認了美國的存在。

從此,英國不再將罪犯輸送到美國作為勞力。

長期外運罪犯的渠道突然中斷,英國的監獄裡很快就人滿為患。

正好在1770年,英國的庫克船長發現了澳洲大陸,並在這塊土地上插上了英國的國旗。

於是,英王喬治三世將澳大利亞,定為英國新的犯人流放地。

1788年,第一批英國殖民船隊登陸澳大利亞,帶來了736名罪犯,建立起的第一個殖民地,就是雪梨。

截至1868年,英國向澳大利亞運送了接近16萬罪犯,依靠這些罪犯及其後代,建立起了今天的澳大利亞。

但原來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居民們,可就慘了。

澳大利亞那堪比中國這麼大的土地,你不會以為之前沒有人住吧?

有人,而且屬於大洋洲黑人的一個分支。

當然,後來是沒有人了,都換成白人了。

2

被滅族的塔斯馬尼亞人

澳大利亞土著的文明程度極為落後,還處於石器時代,依靠捕獵為生,只懂得簡單的石器和木器的製作。

因此,土著的分布極為稀疏,以數百人的規模組成部落,到處逐水草而居。

所以在白人建立殖民地的早期,土著和英國人基本不相往來。

但是當英國人站穩腳跟並開始擴張之後,事情就不一樣了。

土地是有限的,現在英國人想要,你說怎麼辦?

土著人如果自願離開,那沒事。

如果不肯離開,還「惡意抵抗」,那就只能殺了。

但土地和生存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原住民不可能無止盡的離開,因為無處可去。

整個澳洲的原住民,據史學家估計約在50萬左右,他們的抵抗也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而且流放到澳大利亞的罪犯幾乎都是男性,整個澳大利亞的男女比高達9比1。

為解決生理需求,白人罪犯們大量抓捕當地的土著女性,且肆意虐殺,這激發了巨大的仇恨和矛盾。

根據編年史家尼爾·布萊克記載:

「通夜和土著婦女睡覺,而如果這個女人給他染上了梅毒或者不管怎麼得罪了他,那麼也許等不到第二天中午就會被他用槍殺死,我聽說這種事情決不是難得發生的。」

不斷有落單的白人被土著擊殺。

為解決問題,1826年澳大利亞總督亞瑟宣布「在合法情況下白人可以殺死土著」,對土著掀起了戰爭,因為白人可以自己隨意定義什麼情況是合法的。

這次大屠殺,史稱:「黑人戰爭」

被殺的最慘的,就是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南端的一個島嶼。

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島,但實際上非常大,高達6.78萬平方公裡,海南島(3.5萬)+臺灣島(3.6萬)合起來也差不多只有那麼大。

島上的原住民,約2萬人,被後人稱之為塔斯馬尼亞人。

1804年,白人首次在塔斯馬尼亞建立殖民地。

1826年開啟黑人戰爭後,這個島上的原住民被大肆屠殺。

到了1835年,整個島上的原住民只剩下了200多人,其餘均被屠殺一空。

在良知人士的呼籲下,澳大利亞政府給這最後的200多人留下了一條活路,他們被集中起來,送到了弗林德斯島,實行監獄式集中管理。

1847年,這200人死的只剩下了11人,於是被送回了塔斯馬尼亞島。

1871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男人死了,名為威廉·蘭尼。

1873年,整個塔斯馬尼亞族只剩下了一個女人。

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女人死了,名為楚格尼尼。

至此,塔斯馬尼亞人被滅族。

楚格尼尼是塔斯馬尼亞南部一個土著酋長曼加那的女兒,出生於1803年,白人建立殖民地的前一年。

1829年,楚格尼尼的母親、姐姐被白人水手殺害,叔叔被白人士兵射殺,而楚格尼尼本人被一個白人木材商綁走強暴。

她的丈夫在試圖拯救她時,被白人木材商虐殺。

在被送回塔斯馬尼亞島時,面對全族僅剩下11人的現狀,她嫁給了威廉·蘭尼,和他相依為命。

1871年威廉死去時,英國科學家認為這些土著的屍體可以有助於解開人類從猿進化成人的秘密。

於是威廉的墓被挖開,頭被切開。

有人拿走了威廉的手和腳,有人拿走了耳朵和鼻子,還有人割下了威廉的皮。

因此楚格尼尼非常害怕自己死後也遭到肢解的命運,於是她死前反覆要求把自己火化,骨灰撒入大海。

但她的要求被無視了

1876年,楚格尼尼去世之後,英國科學家迅速的趕到,將其屍體掘出。

用手術刀把楚格尼尼肢解後,她的骨骼、皮膚和頭髮,被分別送到了不同的研究所,其屍體和骨骼,被分別製成了標本,在博物館中展覽。

足足展覽了接近100年。

這就是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的命運。

3

白色的澳大利亞

自澳大利亞殖民地建立以來,白人殖民者一直秉承著「白澳」理念。

澳大利亞必須是「雪白色」的,絕對不能存在任何有色人種和混血人種。

這種白澳理念一直持續到了1972年。

為什麼今天沒有人為澳大利亞原住民喊冤。

因為純種的澳大利亞原住民已經基本上被殺光了。

今天還剩下的所謂澳大利亞原住民,實際上都是當初白人殖民者姦污土著女性留下的後代。

但實際上這些混血兒也違背了「白澳」的理念。

所以這些混血兒的命運也非常悲慘,他們被定義為土著人,而非白人。

因此澳大利亞政府當局有權利從任何家庭中強行帶走混血兒,集中起來進行所謂的「教育」和隔離。

從1870~1960年,累計有接近10萬混血兒被帶走。

但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當局的統計,到1933年,包含混血兒在內的所有土著人,累計也就只有7萬人。

1967年,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決,來決定這些混血兒到底是人,還是動物。

根據全民公決的結果,混血兒被定義為人,不允許肆意侵犯和滅殺,並被授予了澳大利亞公民的權利。

今天你看到的澳大利亞土著,基本都是這些混血兒的後代。

但即便如此,他們如今也大多都在作著各種最低賤的工作,社會地位基本等同於流犯,人均壽命比澳大利亞人的平均值低了足足15年。

至於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文化和傳統,那早都沒有了,所有的原住民都已經被融入到了主流社會中。

自然,也就沒有人為原住民喊冤了。

所以今天沒有幾個人知道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歷史,因為他們的聲音實在是太弱小了。

甚至還有白人嘗試為澳大利亞政府洗脫。

極端的白人民族主義者帕特尼西亞·科賓,居然寫了一篇文章,說整個澳大利亞的土著,其實只有700人。

白人來到澳大利亞之後沒有殺害過任何原住民,反而拯救了他們,大大擴充了澳大利亞土著的數量。

和中國差不多大的澳大利亞,在白人來之前,總共只有700人活著。

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4

什麼是蠻夷?

澳大利亞土著之所以被殘忍屠殺,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落後。

白人殖民者根本就沒有把原住民當人看過,認為他們是野獸,是猿和人進化的中間狀態。

在這種理論的支撐下,殺原住民和殺豬宰牛沒有任何區別,也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

但有一點大家要清楚。

在西方文明的認知裡,中國不是什麼「天朝上國」,而是「未開化的蠻夷」。

中華文明也不是世界的主流文明,而是「邊緣文明」。

現在的中國人還能活著,並且是站起來活著。

純粹是因為他們打不過而已。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的由來:歐洲罪犯流放地,屠盡土著自立為王
    登陸後當地的土著人和英國人爆發衝突,土著黑人被部分屠殺,派穆爾威就是土著人反抗殖民者的領袖,但後來他被白人殺死,這裡終成為了英國人的地盤。 薅羊毛與淘金者 英國把那麼多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亞,從起初的改造罪犯放羊產出羊毛到後來的開礦,淘金者。
  • 英國為何把16萬罪犯流放澳大利亞?原因有點好笑
    文/快哉風澳大利亞真的是由罪犯建立的嗎?這事,要從英國人說起。圖:罪犯建立了澳大利亞?數萬年來,土著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澳大利亞,分成數百個部落過著遊牧生活。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分別發現了澳洲,但上岸考察的結果很失望:土地貧瘠,沒有黃金,不適宜殖民。
  • 16萬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亞,就能說澳大利亞是罪犯的後代建立的?
    提起澳大利亞,很多人的腦海裡首先浮現的是雪梨大劇院,這是澳大利亞的標誌,當然,我們有這種印象,也與我們所學的課本有關。不過,對於那些對澳大利亞歷史了解比較多些的人來說,可能腦海裡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感覺:澳大利亞是不是罪犯們的後代?這個國家真的是罪犯們建立的?我們來說一說這件事。
  • 以種族歧視為國策,澳大利亞道歉了嗎?
    對土著的滅絕與隔離18世紀以來,英國一直將北美當作罪犯流放地,但隨著北美殖民地的獨立,尋覓新的罪犯流放地成了英國的當務之急。1786年,為了緩解本土監獄人滿為患、暴力不斷的壓力,英國宣布澳大利亞為新的「海外監獄」用來流放刑事犯、政治犯等。
  • 以種族歧視為國策,一個民族滅亡,澳大利亞道歉了嗎?
    凸顯出澳大利亞執法人員的武器不止指向他國異族,連一國同胞也不放過。又或者他們並未將土著居民看做自己的同胞,畢竟,澳大利亞的歷史就是一部澳洲土著居民的「種族滅絕」史。  對土著的滅絕與隔離  18世紀以來,英國一直將北美當作罪犯流放地,但隨著北美殖民地的獨立,尋覓新的罪犯流放地成了英國的當務之急。
  • 澳大利亞殘酷歷史:歐洲殖民者用鐵鏈鎖著當地土著,強迫無償勞動
    據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採訪中稱澳大利亞沒有奴隸制度,這一言論隨即引發眾怒。數千名活動人士指出,雖然奴隸制在澳大利亞從來就是不合法的,但是罪犯、澳洲土著和太平洋島民都曾經是強迫勞動的受害者。他們分享了一些19世紀的老照片,土著居民都被鐵鏈鎖了起來。
  • 澳大利亞是罪犯建立的國家嗎?它是如何成為英國罪犯流浪地的?
    根據內政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統計,僅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因刑事犯罪而被捕的人數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達到31309起。短短37年,犯罪率竟然增長了將近七倍!而由於當時歐洲啟蒙思想正在蓬勃發展,人道主義廣泛流行,所以英國無法再像之前一樣通過擴大死刑範圍的方式來處理罪犯過多的問題。
  • 澳大利亞面積堪比中國,為什麼沒有原住民?
    為解決北美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英國通過了法案,將處刑的罪犯輸送到北美充當勞力。既可以完成殖民地的建設,又可以減少處刑罪犯的數量,體現出英國政府對人民的「慈愛」,簡直是一舉多得。就這樣,大量的罪犯被送到了北美,並逐漸完成了美國的初始建設。1776年,北美13個殖民地宣布獨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和英國爆發了長達8年的戰爭。
  • 英國人對澳大利亞土著的屠殺真是慘絕人寰!
    非洲完全不同於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一直與歐亞大陸保持著持續的、只是有時頗微弱的聯繫。然而,歐洲人對非洲的侵入卻比對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亞的侵入要緩慢得多。  在其他新發現的大陸被開發和殖民後,非洲依然為"黑暗大陸"達數世紀之久。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非洲還只有沿海邊緣地帶和內地少數孤立地區為外人所知。
  • 澳大利亞人都是「罪犯的後代」?這麼說確實不太公平
    這可能是幾個月來,我看過的最爽的一句話了。澳大利亞確實愛折騰,不管啥事總喜歡蹦出來,秀一秀存在感。至於他們為啥喜歡這麼折騰,像「嚼過的口香糖」一樣讓人討厭,很多專家學者都已經分析過了,咱們就不扯了。這篇文章,聊聊當年澳大利亞的罪犯們。
  • 這部電影讓你看懂澳大利亞
    曾娶土著妻子,視大舅子為手足。後妻子患病,因醫院拒收土著人而病死。 牧場經理弗萊徹(Fletcher)告訴莎拉兇手是土著人喬治王(King George),而事實上他為了一己私利,不僅殺死老闆,嫁禍於喬治王,還將牧場的牛偷偷送給當地的牛肉大王卡尼。
  • 英國澳大利亞兩國聯繫何以如此緊密?
    然而實際上,早在6萬多年前,澳大利亞當地就有土著居民居住繁衍。然而,由於孤懸於南半球的汪洋大海之中,澳大利亞對外交通聯繫不便,當地土著與外界交流甚少,僅僅與北邊居住於印尼群島的居民有少量交流,因此,他們的文明程度極為落後,長期處於石器時代,僅僅依靠捕獵打漁為生,只懂得簡單的石器和木器製作。低下的生產力,造成澳大利亞土著在廣闊的大陸上分布極為稀疏,多數是數百人的規模,逐水草而居。
  • 澳大利亞土著原住民是中國人汪大淵最早發現的
    大洋洲上最大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一個土著民族,他們寬鼻子、厚嘴唇、深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膚、波浪狀的頭髮,非常有特點。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亞四面環海。這些形象特殊的土著人真的是這裡的原住民嗎?有些史書記載說是歐洲人先發現了這些土著人,其實不然,最早發現他們的是中國人汪大淵。
  • 澳大利亞人的祖先都是囚犯嗎?聊聊澳大利亞是怎樣誕生的
    因為澳大利亞曾經是英國流放犯人的地方,但事情有這麼簡單嗎?澳大利亞人真的都是罪犯的後代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一起看看澳大利亞是怎樣誕生的。殖民澳大利亞在西方,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就有流放這種懲罰,在18、19世紀的英國將其發揚光大,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囚犯以這樣的方式「出國旅行」。
  • 在種族壓迫和父權主義的壓迫下,澳洲土著婦女如何追求平等權利?
    澳大利亞的土著婦女他們的生活十分的壓抑,對他們壓迫的不僅僅的父權制度,還有種族主義。在20世紀以後,隨著他們民族意識的覺醒,土著婦女與當地的族人一起共同為爭取自己的公民權利不斷鬥爭。一、在澳大利亞,土著婦女需要承受的壓力不僅僅是來自於種族歧視的,還有本身社會的父權主義的壓迫,這些壓力讓土著婦女一直淪為社會底層的人,她們的人身利益完全無法得到保障,更別談公民權利。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之一,在1788年的時候,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了這塊土地,然後,英國人就將這裡作為了罪犯的流放地。
  • 澳大利亞土著的悲慘命運:種族被趕盡殺絕,最後一位族人仍被解剖
    但這樣的生活也讓澳大利亞的發展十分落後,1606年的時候一個荷蘭人發現了這片大陸,並為其取名為新荷蘭。在別的國家已經利用先進的航海技術發現新大陸的時候,澳洲土著們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年代。
  • 澳大利亞,在歷史包袱與現實的選擇題中精神分裂
    作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他們在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上與母國仍有非常深的聯繫,澳大利亞人仍然視英國為自己的母國,並且澳大利亞有一條鄙視鏈 ,這條鄙視鏈上只有一個鄙視對象,就是美國。為什麼呢?因為美國通過獨立戰爭建國之後,澳大利亞人認為美國的行為是背叛祖國,對此深深不齒。而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出息了的「兒子」,應該以更加的忠誠來為母國分擔更多。
  • 歐洲人的可恥明信片:殖民地之王,摟土著婦女合影
    十九世紀末,來自殖民地的明信片在歐洲大陸廣泛流行。明信片裡的白人都是殖民地之王,土著則被定義為「野蠻落後和富有異國情調」,尤其是大量對非洲婦女充滿性意味的可恥圖像,從而吸引歐洲白人參加海軍或到殖民地工作。
  • 偷奸耍滑,盲目排外,這國一些人竟以祖先是罪犯而感到光榮
    其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澳大利亞作為一個主流移民國家,是很多亞洲人首選的移民目的地之一。然而,澳大利亞的排外卻十分普遍。澳洲人有一種骨子裡的排外意識,他們不但排斥和歧視亞洲人,甚至歐洲移民和美國人,帶口音的紐西蘭人都在他們的歧視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