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不信三事,富不交兩人」,有什麼道理?古人的告誡

2020-12-23 風蕭品史

《別董大二首》: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一一個流傳至今的國家。在這5000年的歷史中,我們的老祖宗經歷許多事情,他們也總結出很多經驗,他們將這些經驗變成俗語告訴給後人。一些老祖宗的教誨,對於如今我們為人做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俗語:「窮不信三事,富不交兩人」,有什麼道理?古人的告誡。

窮不信三事

窮不信三事,說的是一個人在貧窮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理智,即便身處貧窮,但是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的財富,並且還不要做以下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跟風隨大流,一個人即便家裡再貧窮,也不要因為貧窮而變得非常的虛榮。生活貧窮,使得我們可能在平時日常開銷要上要仔細考慮,花錢不能大手大腳。但這些並不意味著自己比其他人低很多,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客觀條件,要理性的進行消費。不要跟風隨大流,進行一些好面子的消費,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除了花銷之外,比如說別人在進行一些創業行為的時候,我們也不要跟風,隨大流去進行創業,或者進行一些其他的活動。要理性的思考自己是否適合幹這樣事情,理性的思考這件事情帶來的後果。做事要理性,不然的話,結果可能會讓我們完全無法預料,甚至無法接受。

第二件事情就是一夜暴富,這裡的一夜暴富,並不是說存在這種一夜暴富的現象,而是一種思維。對一個人來說,做白日夢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變得更加愉悅,但白日夢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每個人都想過自己可能一夜暴富,不過大家要知道,一夜暴富雖然存在,但並不是一個概率非常大的事情。如果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一夜暴富上的話,我們會一事無成,甚至對自己之後的生活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

那些幻想一夜暴富,最終卻一無所有的人有很多。比如說我們在看到一些法制案件的時候,有很多賭徒他們在剛開始可能獲得很多資金,通過賭博讓他們們一夜暴富。但他們在一夜暴富之後,並沒有選擇去合理利用這些錢,反而一擲千金,將其再次用於賭博,之後卻落得個傾家蕩產的下場。

第三件事就是高回報的事情,高回報的事情就意味著有高的風險。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可能有一些風險,但高風險就意味著這件事情對你的消極影響會很大。對一個事情最好的投資的狀態,應該是你有能力承擔這個投資的風險,可以得到它的回報,前提是你必須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而那些一般高回報的事情,其風險是高到普通人無法承受的。所以我們在進行高風險投資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為這些投資可能會對你造成一些非常消極的影響。

富不交兩人

富貴不交二人,是說我們在富貴的時候,經常發現許多之前可能和你沒有什麼交情的人會過來和你交往。在這群人中,有兩類人,我們是不應該和他交往的。第一種就是趨炎附勢的人,於普通人來說,尊嚴是非常重要。但對於趨炎附勢的人來說,他們並不在乎他們的尊嚴,只要他們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願意出賣自己的尊嚴。那些趨炎附勢甚至兩面三刀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他們為了尊嚴可以放棄一切,在你最富貴的時候,他們會巴結上來。但當你落魄了,他們可能也是第一個落井下石的人。

第二類人就是心中狹隘的人,我們常常會遇到那種見不得別人好,總是嫉妒他人的人。其實人們可能在或多或少的時候都會嫉妒,但極度嫉妒別人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在你富貴的時候,別人會嫉妒你。一些朋友羨慕你是正常的反應,但一些人嫉妒你,甚至對你做一些小動作的話,那麼最終是會使得你的利益受到損害的。

結語

這兩句話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通過簡單的話語,老祖宗就告訴我們,我們在貧窮的時候,或者在富貴的時候應該怎麼做,應該怎樣為人處事。這些俗語雖然非常簡單,但卻包含了非常大的道理。我們在了解這個俗語的時候,不要只了解其表面,更要了解其內在,將其作為我們平時待人接物的一個準則和一個參考。

參考資料:《別董大二首》

相關焦點

  • 不管貧窮還是富貴記住這句俗語:「窮不信三事,富不交兩人」
    比如我們有句老話:窮不信三事,富不交兩人,這句話的「三事」、「兩人」,大家知道是哪些嗎?如果真的明白這句話的內涵,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少走許多彎路。圖片:老一輩劇照一、窮不信三事貧窮真的很可怕,雖然我們不講究物質至上,提倡勤儉節約的美德,但是如果一個人貧窮到口袋裡摸不出一個鋼鏰,那麼他的信念也會被消磨掉。
  •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古人的金玉良言!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古人的金玉良言!說起貧窮與富有,自古以來這樣的貧富關係都是存在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生活中不乏富有之人,更不缺乏窮人。當然!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千萬不要放棄自己做人的底線以及尊嚴。
  • 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改門是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俗語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這話有什麼道理呢?這改門和遷墳,都是風水學中的大學問,這玩意兒就是玄學,你要說有啥科學道理,完全沒有。但你要說打心眼裡不信吧,真遇事兒了,又不得不慎重。古人相信風水,有「陽宅一門值千金」的說法,體現出了門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現代人有了更多的科學知識,雖然不再一味相信風水,但你看那些大型工程,施工之前都要進行一番勘測,一個小區、一個工廠,大門的方位,朝向,都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也廣為人知。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親身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能流傳到現代。其實原因正是太過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話句句在理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其中的三、六、九又有哪些特殊的含義?理解了這句俗語,就知道什麼是物極必反和否極泰來了。豪不過三我們首先來說「豪不過三」,豪指的就是豪氣,現代人稱一個人有錢,經常說對方是「土豪」。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現在還有用嗎?聽了反正不吃虧
    不過,這位著名軍事家、西楚霸王項羽卻因為不明白「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道理,最後落得個楚歌絕唱、烏江自刎的結局。中國人善於總結社會規律和相關經驗,並編製成朗朗上口的諺語用於警示自己和告誡後人。我們常說的「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便是較為經典的俗語。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的俗語,已經是時代拋棄的「習慣」了,在當時有當時的道理,是人們經過大量的實踐經驗積累出來的「真知灼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已經不再適用,或者有了新的含義。
  • 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古人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 古人講究有道理嗎? 青龍白虎在傳統文化到底代表什麼,大多數人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無所知,人云亦云。當然,也有一些半桶水風水先生,把風水之越描越神秘,越說越迷信。對於古代傳下來中的神靈,祥瑞方面的人們記得不多,惡煞方面的卻容易銘刻於心,成為習俗禁忌。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俗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語言簡單,甚至有些粗糙,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引人深思的。俗語文化包羅萬象,其中有養生、生活經驗、為人處世的道理,裡面分門別類,知識體系也是巨大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想必大家聽說過,就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
  • 「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古人的經驗,有道理嗎?
    古人傳承下來的經驗俗語講,「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賣豆腐」,這些古人傳承下來的經驗,是有道理的嗎?而俗語中的螺究竟為何物呢?螺就是我們手指頭的指紋,而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紋路都是千奇百怪的,螺就是紋路是一圈一圈的像漣漪一樣。「一螺窮」又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人過四十,富不交兩人,窮不管兩事」,是什麼意思?
    過去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人過40,富不交2人,窮不管2事」,40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少了青春的懵懂,多了成年人的沉穩。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30歲前成家立業,到40歲就有了主見,不會被人左右,不會輕易相信別人。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的存在,就說明這個俗語在農村是很有道理的,是受人們歡迎的喜歡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道理,是理所當然的。那麼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呢?~~兔子和蜜蜂都是養殖業。這兩種養殖業,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養殖的環境條件不同,殖成本的不同,養殖的技術不同,就會形成了養殖的門檻。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農村人養兔子,兔子吃的食物,可以去山上採摘兔子菜給兔子吃,甚至平時有種植花生,用花生葉曬乾也可以餵養兔子;兔子居住的地方,只需要一個大籠子或是家裡廢舊不用的儲物室。總體上,養兔子的成本不高。窮人養了兔子,不僅自己可以有兔子肉吃,也可以賣兔子。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窮人本來就窮了,又養兔子會更窮。
  • 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哪三件事?老祖宗的勸誡不能忘!
    中國人講究人丁興旺,認為先成家後立業,成家的重要性比事業還要高,要想人丁興旺,家庭和睦,老祖宗費了很多心思,不斷的摸索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延續到今天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句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這三事都指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有何深意,令古人如此避諱?
    01古代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錢財的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句,但這句話是有什麼深意,令古人如此避諱。02除了溫柔鄉和賭場之外,老祖宗還告誡我們在發跡之後也不要回到自己的故鄉。這又是為何呢?如《史記》中寫到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如果富貴以後不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向親朋好友展示一番,那麼又有誰能知道自己如今的錦繡前程呢?
  • 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啥意思?古人的告誡
    古人對於生活有著自己的總結,在農村地區廣為流傳的俗語就是古代村人的觀點和勸誡。這些俗語其實是史書忽略的角落,逐鹿中原、天下興亡是丹青卷的主旋律,至於鄉閭間的事,除了奇聞怪談,連載入州府或郡縣的地方志都辦不到。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人過五十,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晚年會過得舒坦一點
    俗語說:「人過五十,窮不管二事,富不管二人」;若能做到晚年會過得舒坦一點,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在今天是否還有用呢?    窮不管二事  自打「貨幣」這個東西出現以來,人們不再以物易物,對於「窮富」的看法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個普遍的看法:「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 俗語「貧不串親,富不串鄰」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聽聽老農怎麼說
    眾所周知,在我國民間有很多通俗易懂的俗語。它們都是老一輩人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用於指導和教育後輩人如何更好的生活。這些俗語沒有太過深奧的語言,通常朗朗上口,易於傳頌,而且形象生動,讓人一聽之下就能記住。
  • 俗語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對動物上門的講究
    俗語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對動物上門的講究在古代,人們生產力低下,很多家庭最值錢的東西可能就是一頭豬一頭牛。所以人們就很看重這些家禽家畜,隨之也就有了很多關於家禽家畜的俗語,比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今天說的這個俗語也是和家禽家畜相關的,是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這句俗語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首先來看「豬來窮」,豬來窮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豬來自己家裡,那麼自己就會變得貧窮,很多小夥伴不禁會有疑惑,豬來到家裡那豈不是白賺一頭豬,那為什麼會變得貧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