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海洋天堂》:耐心的「父愛」,連「孤獨症」孩子都能治癒

2020-11-17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海洋天堂》這部電影是我很早之前就看過的了,而且看了不止一遍,我還記得我在上學時期看的一遍的時候,電影最後片段讓我哭的稀裡譁啦的。

哦哦,不好意思,還沒有來得及說這部電影的大概內容:

這是一部很應俗的電影,是薛曉路執導,李連杰、文章、桂綸鎂等人主演的電影,獲金爵獎最佳影片提名,上映時間已經有十年之多,在豆瓣上的評分還是保持在高分行列。

電影中,剛過21歲生日的大福是個孤獨症患者,他的父親父親王心誠在妻子去世後,一個人將大福養大,而一次檢查中得出自己身患肝癌的噩耗,自感時日無多,如何安置大福的未來是王心誠最放不下的牽掛,在一開始他甚至有和兒子一同赴死的想法,但還是被兒子的求生欲望所打破。王心誠試圖將大福送回培智學校,但是學校、福利院一連串的拒絕令他倍感失落。王心誠急於教會大福生存的技巧,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總的來說,《海洋天堂》講述的並不是多麼複雜的故事,而是身患絕症的父親,為了守護孤獨症的兒子,付出所有的故事。

而站在現實的角度對這部電影進行解讀,我想給大家傳遞的一個理念是:

耐心的父愛,連孤獨症的孩子,都能被治癒。

一:來自星星的孩子

因為媒體們這些年對"來自星星的孩子"的宣傳,公眾對於孤獨症遠比過去了解,卻又在了解過程中,情不自禁地添上了一些美好的想像:孤獨症兒童都是高智商,雖然和他人交流困難,但是會成為大科學家。

而事實是,真實的孤獨症患者,更有可能是像王大福這樣,不僅僅是社會交流、語言發育等方面的功能障礙,更伴有精神發育遲滯。

精神發育遲滯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患者智能、社會功能等低於正常同齡人。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是其主要表現。

電影中的王大福,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坐車,甚至不會開門,全無他這個年齡應有的基本生活能力,並且還有擺手的刻板動作,就是非常真實的寫照。

王大福不僅天生患有孤獨症這一疾病,他所成長的家庭也是殘缺的,母親在生下她後因為無法面對這難過的事實,不久後便撒手人寰,父親王心誠可以說是又當爹又當媽,一把屎一把尿把患有孤獨症的兒子拉扯大,直到王大福的21歲生日。

二:父親的自私與無私

電影一開始向我們呈現的是一片蔚藍的大海,海上有一隻小木船在緩緩滑行,在無邊無際的大海襯託下,顯得多麼的渺小。

而坐在小木船上的父子倆就是我們的電影主人公王心誠和王大福。

只見父親王心誠將自己的腿會讓兒子的腿用繩子捆在了一起,看到這裡我們觀眾也隱約知道這是什麼用意,而患有孤獨症的王大福卻表現的渾然不知。

在捆好繩子後,父親王心誠對兒子說了一句:"兒子,我們走吧。"便拉著孩子縱身一跳,墜入了深海。

是的,這是由父親主導的一場自殺,可是由於兒子王大福從小便跟著在海洋館工作的父親長大,天性水性就好,很快他就受到本能的驅使,將捆綁在兩人腿上的繩子解開,帶著父親一起浮出水面。

自殺未果後的王心誠帶著兒子回到家,在吃飯的時候,他對孩子進行了提問:"那繩子是不是你解的?""你是不是不想跟爸爸一起走啊?"

然而患有孤獨症的兒子並不能很明確的理解並給出答案,但從他的面部表情和細微動作也可以看出,他是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什麼的,所以顯得有些驚恐和逃避,這讓父親王心誠看了也很難過,情緒激動地上前迫使兒子與自己對視,繼續問:"你不走,爸走了,誰來管你啊!?"

看到這裡,還覺得王心誠這個父親有些自私的觀眾可能就一頭霧水了,而隨後的劇情就解釋了他問這句話的原因。

原來他突然被檢查出患有肝癌,而且已經是晚期階段,醫生的意思是時日不多了,這讓身為單親父親的王心誠感到很恐慌,但他不是為自己的病感到恐慌,而是擔心自己要是病逝了,患有孤獨症的兒子要怎麼生活?

於是也就發生了開場的自殺事件,其實是一個父親的無奈之舉罷了。

你說他是自私,確實,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想要帶著孩子一起離開。

但也不能否認出發點是無私的,因為處於父親對孩子的愛,不忍心將患有孤獨症,沒有生活能力的是在獨自留在人世間。

自私和無私,其實都是源於愛。

三:父親的耐心

孩子得了孤獨症?他不一定是天才,卻一定是需要你陪伴與撫慰的小寶貝。

在決定利用剩餘的時間鍛鍊兒子王大福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後,王心誠便開始了漫漫康復路。

在培養方面,很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王大福都是呈現零基礎狀況,在這個過程中,同一個簡單的動作可能要重複數十甚至上百次,兒子王大福都不能掌握,這讓他感到很挫敗和焦躁,也有情緒失控的指責:"這麼簡單,你怎麼就學不會呢?!"

而事實上,是真的學不會。

因為大腦功能受損,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簡單的技能,如吃飯穿衣等,在孤獨症患者眼裡,卻無異於上青天。

康復訓練是孤獨症患者症狀改善、提高生活質量最有效的辦法,實際操作起來,卻並沒有那麼容易,需要絕對的耐心。

所以雖然有過急躁,王心誠還是耐下心來指導。

孤獨症患者在情緒方面也是很陰晴不定的,因為他們更多的是遵從自我的感受,這一點在電影中也有體現,比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即使,好朋友玲玲耍雜技需要用到球,大福就從別人那裡搶了球,想送給玲玲,被莫名搶了球的普通人不理解,進而引發了衝突,直到王心誠趕到。

因為球被父親拿走,情緒失控的王大福便憤怒的張嘴咬了他。

成年人的咬合力真的不容小覷,更何況是情緒激動情況下更甚,然而王心誠理解兒子,即便手已經被咬出血,他還是阻止了其他人想拉開他們的想法,耐心的把兒子抱在懷裡,安慰道:"沒事沒事。"

四:愛本身就是奇蹟

故事的最後,奇蹟沒有發生,父親王心誠因為癌症發作而離開這個世界。

而經過了耐心培養下的王大福也終於慢慢學會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出門,進而可以一個人坐公交,從收養他的機構自己坐車到到爸爸上班的海洋館。

雖說沒有奇蹟的發生讓父親得以陪伴孩子更長久的瞬間,但其實王大福的轉變和能力提升也是一個奇蹟的表現。

這個奇蹟就是父親對他的耐心和愛。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出現一些矛盾,當然做父母的不會小氣到和孩子一番計較,每次對孩子訓斥之後也是自己後悔,不過每一次的爭吵所留下的心理陰影是不容忽視的。

可不論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親子之間出現了隔閡,我們做家長的也都應該更主動一些去化解矛盾,尤其是很多寶爸們給我說自己和孩子之間總是顯得很生分,其實說到最後還是互動和溝通方面的問題。

只要家長多一些時間和精力去觀察和陪伴孩子,孩子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自然也就會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家長們不必採取強硬的態度去逼迫孩子,那樣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我是一個分享知識的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解讀《海洋天堂》:耐心的"父愛",連"孤獨症"孩子都能治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海洋天堂》這部電影是我很早之前就看過的了,而且看了不止一遍,我還記得我在上學時期看的一遍的時候,電影最後片段讓我哭的稀裡譁啦的。王心誠急於教會大福生存的技巧,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總的來說,《海洋天堂》講述的並不是多麼複雜的故事,而是身患絕症的父親,為了守護孤獨症的兒子,付出所有的故事。而站在現實的角度對這部電影進行解讀,我想給大家傳遞的一個理念是:耐心的父愛,連孤獨症的孩子,都能被治癒。
  • 電影解讀:第二部丨海洋裡的至暖親情——《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是由薛曉路執導,李連杰、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等主演親情電影。而他的兒子大福是個孤獨症患者,沒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從海邊回去後,父親反而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要在「走」之前,給兒子找一個生存之地,還要教會大福怎樣獨立生活。影片中通過「父愛如山」這個點,幾度讓人潸然淚下。大福的母親,在大福年幼時,媽媽到海中遊泳,卻再也沒有上岸,永遠地留在大海中。
  • 佳片 |《海洋天堂》:無關孤獨症 只因父愛太深
    《海洋天堂》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孤獨症患者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夠觸動心弦,不僅僅因為孤獨症患者所面臨著巨大的生存阻礙,更是因為父愛太過於深重。薛曉路的成功之處在於將渺小的生活情境擴大化,使故事更真實動人。文章飾演的自閉症男孩,讓我們感受到了自閉症患者內心柔軟又溫柔的一面。李連杰這一次不再是武林高手,而是一位絕望無助的父親。
  • 海洋天堂:最深的愛給與眾不同你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被人稱為「星星的孩子」這些患者不會跟人溝通交流,他們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也沒辦法獨立生活。孤獨症的三大核心症狀:01社會交往:不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當爸爸病痛躺在沙發上,大福卻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啃著蘋果。就連爸爸去世大福也是不悲不泣,獨自在欣賞著花兒。
  • 《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願愛 融化孤獨
    導語:時隔10年,我看懂了《海洋天堂》。還記得第一次看《海洋天堂》的時候,是十年前這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現在回想起那個時候的自己根本沒有看懂這部電影。今年是《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也是我走進特殊教育學校的第一年。我再次重溫了《海洋天堂》。《海洋天堂》講述了一位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的故事。
  • 李連杰催淚佳作:最偉大父愛,是在生命最後時刻託舉兒子登上天堂
    這句經典的臺詞出自影片《海洋天堂》,電影是一部歌頌偉大父愛的溫情電影,由李連杰、文章、桂綸鎂等實力派演員共同主演,講述了一個在生命最後時刻的父親,不惜拼盡全部力氣守護孤獨症兒子的催淚故事。二、《海洋天堂》中,其中有兩個讓人感觸頗深的長鏡頭,在情緒渲染到位的同時也展現出了樸實又厚重的父愛。
  • 樸實父親《海洋天堂》—「你要記住,爸爸就是那個海龜」
    有關父愛的電影一直不少,今天推薦大家的電影是由李連杰,文章等人主演的《海洋天堂》。這部電影真的很優秀,它不僅僅歌頌父愛,它還提到了一個熱點問題---「自閉症」。在兒子大福的世界裡,水是他最好的朋友,這個能像海豚一樣暢遊的孤獨症患者也無法離開水族館,在水族館,大福結識了善良的雜技女子玲玲,在父親和玲玲等人的幫助下,大福也掌握了生活基礎,
  • 《海洋天堂》:當父母老去,自閉症孩子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 電影一開場就將一個沉重的話題擺在我們面前:21歲的自閉症(孤獨症)青年大福(文章飾)被父親(李連杰飾)帶到海上,計劃一起結束生命。大福水性好,這場悲劇才得以終止,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逐漸知曉父親不得已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自己身患肝癌,晚期,已無力照顧大福。
  • 袁弘發萬字帶娃日記,像極大頭兒子動畫:父愛如山,能治癒你一生
    不得不說,父愛到位只是一個家庭的基礎,父愛滿滿才是一個家庭的幸運,而父愛如山不僅是家庭的美滿,更加是孩子一生的幸運,當然也是妻子的好福氣。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相信袁弘會做得越來越好。很多大人放不下心態,只會在孩子面前擺出父母的高高姿態,就連陪伴孩子,也都抱著「我是大人,我處處來教你」的灌輸方式,雖然陪伴不缺席,但是少了很多溫情的瞬間。孩子對情感的感知、渴望,比大人想像得要豐富得多,他能夠感受到你的陪伴之中給到的情感有多少、距離感有多大。
  • 父親節丨我永無止息的愛 是你永恆的天堂
    「我有時候覺得,孤獨症也挺好的,這樣我走了,大福不會傷心。」 ——電影《海洋天堂》對於普通孩子,父親是偶像、是英雄;對於孤獨症孩子,父親也許是他/她們一輩子陪伴。2020年正值《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從海洋到天堂一位47歲的父親
  • 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題材電影《海洋天堂》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所以推一部關於自閉症題材的電影《海洋天堂》,讓我們一起來關愛自閉症這個群體。圖源水印《海洋天堂》於2010年6月1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由薛曉路執導,李連杰、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等主演親情電影。
  • 兒童影院|《海洋天堂》:從海洋到天堂,父親的愛從未離開
    這就是大福——電影《海洋天堂》裡的一名自閉症患者,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福和爸爸的世界。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大福(文章 飾)與父親王心誠(李連杰 飾)坐在一隻小木船上緩緩前行,在無邊無際海洋的映襯下,他們顯得如此渺小。父親將自己的腿與兒子的腿用繩子捆在了一起,「兒子,我們走吧。」他們縱身一躍,墜入了深海之中…
  • 目前孤獨症終生無法治癒 四歲之前是最佳幹預期
    這些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孤獨症患者,往往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懂「外界」的行為規則,「外界」也因為不了解而無法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需求。看似「怪異」,甚至帶有攻擊性和破壞力的行為,也常常讓孤獨症患者被人們疏遠、歧視。目前,尚無藥物可對其進行有效治療,是一種無法治癒且伴隨終身的疾病。
  • 夜上海·影音|缺陷並不可怕 不同亦能共處
    顏值爆表可笑起來總讓人感覺悲傷的文康泰,因從小就被賦予了「要照顧哥哥」的人生重擔,從未有真正一日能做自己,仿佛他生來就被捆綁於某個使命。兒時一次大爆發,他衝著母親嚷「文康泰是屬於文康泰」的,可隨著慢慢長大,他連「嚷」都不再出口。
  • 《蝸牛不放棄》解密「孤獨症」
    和張雁一樣與孤獨症耐心地彼此琢磨的中國家長還有很多。  這個群體尤其是媽媽群體中,抑鬱是一種多發的情緒,彼此間同情、同理地傾聽是他們相互支持的重要方式。有些媽媽是基督徒,有些是佛教徒,但根據張雁的觀察,大部分的媽媽沒有太明顯的信仰。「其實最開始支持我們去做一些事的,就是生命本能,是母性。我的孩子怎麼了?我要怎麼去幫孩子?」張雁說她們都是「孩子教」信徒,願意為孩子努力創造更好的未來。
  • 電影|《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    剛過21歲生日的大福(文章飾)是個孤獨症患者,父親王心誠(李連杰飾)在妻子去世(其實是因為無法忍受兒子這種病)後,一個人將大福養大,如今王心誠身患肝癌,自感時日無多,雖然樓下開小賣店的柴姨時常給這對父子無私的幫助,但如何安置大福的未來還是王心誠放不下的牽掛,他甚至有了和兒子一同赴死的想法。(下圖王心誠腳上繩子綁著石頭,想和兒子一起石沉大海)
  • 《給爸爸的信》《海洋天堂》同是李連杰飾演爸爸,哪個感動了你
    「讓他殺死天底下所有的壞人,告訴他我和媽媽什麼時候都支持他」……而李連杰的另一部戲《海洋天堂》,則和文章演繹了一個得了晚期肝癌的父親如何努力給患自閉症的兒子找一個好歸宿的苦情戲。這部影片更是煽情,圍繞父子情深這條主線,再現一部「爸爸再愛我一次」。
  • 孩子沒事就看電視?當心兒童電視孤獨症!
    可是,如今,齊齊上幼兒園剛剛幾個月,問題便接踵而來了。幼兒園老師反映,齊齊在幼兒園裡幾乎不與小朋友交往,集體活動更是不參與了。他與人很少有眼神的交流,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一樣。老師覺得,和同齡的孩子比,齊齊的表現有些不對勁,建議齊齊媽媽帶著齊齊到心理諮詢中心去諮詢一下。
  • 10部親子電影,陪伴孩子一起「發現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的生活都並非一帆風順,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經歷當回事,面對困難和挫折,唯有不斷蛻變和成長,讓生命爆發出戰鬥力,去擊敗一切。《海洋天堂》愛的海洋,就是天堂。海洋天堂一位父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耐心,才能獨自把孤獨症的兒子撫養到21歲。
  • 「父親節快樂」5部電影展示多樣的父愛,總離不開孤獨而深沉!希望你...
    冰心說:「父愛是沉默的。」所有的父親,在剛硬的外表下都有一顆溫柔的心。在孩子們的心中,自己的父親又是什麼模樣的呢?片中父親堅韌的品質,能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5海洋天堂適合年齡:5歲以上豆瓣評分:7.9分電影看點:孤獨症兒童最後推薦一部國產電影,兒子是個孤獨症患者,需要時刻監護。然而父親突然查出罹患肝癌,時日無多還沒有為兒子找好出路,他甚至生出帶兒子一同赴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