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當父母老去,自閉症孩子該何去何從?

2020-08-26 水清慢語

今年是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

電影一開場就將一個沉重的話題擺在我們面前:21歲的自閉症(孤獨症)青年大福(文章飾)被父親(李連杰飾)帶到海上,計劃一起結束生命。

大福水性好,這場悲劇才得以終止,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逐漸知曉父親不得已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自己身患肝癌,晚期,已無力照顧大福。


此後,父親為了給大福找一個託養機構,費勁心思,四處奔波。孤兒院嫌大福大,養老院又嫌大福小,精神病院一言難盡,天地之大,竟沒有一個地方屬於未來的大福,李連杰將那種絕望、焦慮和無助刻畫得很到位。


終於,經老校長介紹的一家民辦機構,承諾只要機構能辦下去,就會有大福的容身之地。不放心的父親還是想要多做一些,教大福煮雞蛋、乘車、拖地,一遍一遍,不厭其煩。

為了讓大福適應沒有自己的生活,父親甚至用生前最後一段時光,為他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大福,你要記住啊,爸爸就是那個海龜。」電影最後,當大福趴在海龜身上遊泳,我的眼淚停不下來……


電影用了很多筆墨刻畫父親這個偉大的形象,站在親情的角度,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十年前,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也正是這感人至深的父愛。

十年後,作為一個在公益領域工作了幾年,實際接觸過自閉症家庭的工作人員,除了深切感知到自閉症家長極大的壓力之外,我也真正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當父母老去,自閉症孩子該何去何從?

在第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雨人》中,雷蒙(重度自閉症,達斯汀·霍夫曼飾)父親過世後,給他留了一大筆信託基金,還有一個專門的基金管理團隊,用於保障未來的生活。

這是一種可以借鑑的方法,尤其是對於重度自閉症孩子,但前提是父母要有足夠多的金錢,還要有值得信賴的信託體系。


那對於經濟上沒有那麼寬裕的家庭來說呢?對於那些一戶多殘的家庭來說呢?大家還記得湖北腦癱少年鄢成的故事嗎?

父親被隔離6天後,鄢成17歲的生命永遠終結在疫情的陰霾之中。鄢成的弟弟是自閉症,母親在多年前自殺,父親終日照顧兩個殘障孩子,只能靠低保勉強度日,這樣的家庭,拿什麼來信託呢?

《海洋天堂》的結局是:大福得到了一份在海洋館的的保潔工作,可以自主生活。

電影對大福的工作場景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個小畫面,卻指出了自閉症群體的最好歸宿: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


雖然自閉症人士普遍敏感、易怒、焦慮、容易情緒失控、行為刻板,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

比如,學會一個工作流程後就會成為自己的習慣,哪怕再枯燥,他們也能做得津津有味。

比如,只要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只要適應了工作節奏,他們的流動性很低,比普通員工穩定得多。

但是自閉症人士,以及其他心智障礙群體的順利就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尤其是專職的就業輔導員的支持,這種就業模式被稱為「支持性就業」。

在許多國家,支持性就業是一種成熟的支持模式,通過就業輔導員為心智障礙者提供直接支持和建立自然支持系統等方式,幫助中輕度心智障礙者在融合、常態環境中實現就業。

在國內,支持性就業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也有一些實踐經驗。在一個自閉症人士的身上,支持性就業是怎麼實現的呢?就業輔導員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職前培訓

職前培訓主要是指自主生活能力訓練和職業素養提升。

在《海洋天堂》中,大福的父親教他用鑰匙開門、認識錢幣、學習購物、練習坐公交車等,其實都是自主生活能力訓練,這是能夠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的重要基礎。


自主生活能力應該從小就在家庭層面培養,但是國內家長目前還比較缺乏這個意識,很多家庭對孩子過度保護。因此,很多自閉症孩子在崗前培訓階段往往需要就業輔導員對這方面進行專門訓練。

而職業素養提升主要是在就業輔導員的引導下,幫助自閉症人士認識工作、樹立責任意識、建立工作規範、學習社交禮儀等,並通過模擬面試、實際操作等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

崗位開發

經過全方位的評估與培訓,就業輔導員就可以與企業對接,根據自閉症人士的特點,匹配合適的崗位,通常情況下,企業需要對工作內容做一些簡化和調整。

在《海洋天堂》中,大福的父親有針對性地教他清潔海洋館地面,並向老闆提出能不能給大福一份保潔工作,這其實也是一個匹配崗位的過程。


由於國內專職的就業輔導員短缺,一些上崗工作的自閉症人士是通過私人關係得到工作機會的。

但是,由於缺乏專業評估與支持,一部分自閉症人士做著並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容,因為達不到要求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被動離職,甚至因為無意中被傷害造成對工作的長期恐懼。

密集支持

所謂密集支持,就是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1-3個月,就業輔導員到自閉症人士工作的企業,開展全天候的支持。通過拆解工作步驟、建立工作流程,並手把手指導,幫助自閉症人士熟悉工作任務。

在《海洋天堂》中,從就業維度來講,實際擔任密集支持角色的是大福的父親。關於如何清潔地面,父親從洗拖把開始,再到拖地的技巧,一點一點教他。

在現實中,父母直接進到企業給予支持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專職就業輔導員的介入。


就業輔導員還需要協助自閉症人士與部門主管、同事溝通,幫助其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除此之外,就業輔導員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建立自然支持。何為自然支持呢?就是就業輔導員退出後,有人可以在必要時刻為自閉症人士提供幫助。

在《海洋天堂》中,鈴鈴(桂綸鎂飾)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自然支持者,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給大福一定的支持。


不過,像電影中這樣自然生發的支持者畢竟是少數,因為對自閉症缺乏了解,大部分人對這個群體持排斥態度,需要就業輔導員一對一溝通,慢慢培養自然支持者。

漸退、跟蹤支持

等到自閉症人士能夠自主完成工作任務,就業輔導員會逐漸退出工作場所,但這並不意味著結束。

工作場所總是充斥著很多不確定。

例如:部門人事調整,在我們看來很正常,對自閉症人士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就業輔導員及時介入協調關係。

例如:因實際情況,工作內容需要調整,這對於自閉症人士是一個更大的挑戰,意味著他要重新學習、適應一個新的工作流程,這種時候通常需要就業輔導員再次進到企業開展密集支持。


針對自閉症人士的支持性就業雖然充滿挑戰,但是卻有深遠意義。

對於個人來說,自閉症人士在工作中創造了社會價值,實現了自我價值,不再是社會的負擔。

對於家庭來說,孩子可以自主生活、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未來多了一份保障,緩解了父母的焦慮。

對於企業來說,接納自閉症員工,有助於營造多元、包容的企業環境,有利於建立正向的企業文化。

對於公眾來說,他們和我們不一樣,但從生命的尊嚴來說,我們都一樣,尊重生命的多元性,才是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該有的樣子。

希望有更多的自閉症人士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也盼望有更多的企業打開大門,迎接這些特別但同樣有價值的員工。

愛的海洋,就是天堂。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讓愛來,讓「礙」走,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吧。


作者簡介:

水清,典型雙魚座姑娘,愛幻想,愛生活,做有意思的事情,寫有溫度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在平凡的日子裡尋找光與暖。

相關焦點

  • 國內首部關注自閉症群體的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
    今年恰逢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這是國內首部關注自閉症群體的電影,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更多公眾開始認識自閉症。電影講述了李連杰飾演的父親王心誠,與文章飾演的22歲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大福相依為命的故事。當王心誠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如何安置兒子便成為他最大的心願,絕望的爸爸帶著大福幾近絕望,只得將最後的希望寄託給海洋館館長。
  • 海洋天堂:最深的愛給與眾不同你
    從《雪豹》《海洋天堂》文章的演技一直都是毋容置疑的,為了這個角色文章特意是觀察了自閉症患者,《海洋天堂》剛在香港上映的時候不認識文章的人還以為導演組真的找了個患有自閉症來。可見從動作到眼神他真的演活了自閉症。02父愛的偉大與情深整部電影就像海洋一樣平靜,波瀾不驚、風輕雲淡,沒有太多的跌宕起伏甚至爸爸王心誠的葬禮都是點到即止,沒有過多的渲染悲傷。
  • 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題材電影《海洋天堂》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所以推一部關於自閉症題材的電影《海洋天堂》,讓我們一起來關愛自閉症這個群體。圖源水印《海洋天堂》於2010年6月1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由薛曉路執導,李連杰、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等主演親情電影。
  • 害怕「長大」的自閉症:「星星的孩子」未來應該怎麼辦?
    自閉症孩子還有未來嗎?將來能夠做什麼? 孩子需要終身照料嗎?我們老了他該怎麼辦? 養育一個自閉症孩子,生活註定很艱難? 想要照顧孩子的同時擁有自己的生活,可能嗎?
  • 《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願愛 融化孤獨
    導語:時隔10年,我看懂了《海洋天堂》。還記得第一次看《海洋天堂》的時候,是十年前這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現在回想起那個時候的自己根本沒有看懂這部電影。今年是《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也是我走進特殊教育學校的第一年。我再次重溫了《海洋天堂》。《海洋天堂》講述了一位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的故事。
  • 《海洋天堂》,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同時讓人更了解自閉症患者
    很多人都知道,李連杰大部分電影都是以武打為主的,作為一個武打劇情來說,他的功夫也十分了得,但是他卻有一部沒有任何武打戲的電影,就是《海洋天堂》,這部電影除了他以外還有文章,兩個人扮演的是父子,讓很多人看了以後都非常感動。
  • 製片人江志強、導演薛曉路為什麼拍《海洋天堂》
    今年恰逢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這是國內首部關注自閉症群體的電影,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更多公眾開始認識自閉症。
  • 身患絕症的父親該如何教導患有自閉症的兒子?
    大福就似一個精靈自由地徜徉在這片藍色的天堂裡。《海洋天堂》是導演薛曉路執導的一部影片,2010年在大陸上映,李連杰飾演父親王心誠,文章飾演兒子王大福。影片的開頭,藍色的大海上飄蕩著一片孤舟,王心誠在大福腳上繫上綁著繩子的石頭,帶著他從船上一躍而下,他們的生命本該就此結束,可是大福像海中的遊魚一般,救了自己和父親。也許有人會說王心誠自私,他擅自剝奪了大福活著的權利,可是再想一想,這也是他對大福的一種愛。
  • 《我的影子在奔跑》: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
    艾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較輕的自閉症,此前我們在《海洋天堂》、《雨人》中都有各種精彩不等的詮釋,愛、理解、寬容和支持才能走出自閉和孤獨。《海洋天堂》裡是李連杰和文章的悲情父子檔,《雨人》則是達斯丁·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的陌生兄弟檔,無一例外,當他們被關上了社交這扇窗之後,心一定有靈犀,於是他們的世界就有著相當的不平衡。
  • 五部關於自閉症的電影,走進「星兒」的世界 ,星星的孩子不孤單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不關注周圍的世界,不願和人對視,不願講話,他們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自閉症兒童,也被叫做「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的眼神如星星般閃亮清澈,卻從不與人交流,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中國有200多萬自閉症孩子「居住」在遙遠的星球上,遠遠地俯視地球,等待合適的溝通「信號」,來成就一場「星際」旅行。
  • 「自閉症患者究竟是不是白痴?」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殘酷的答案
    說起關於自閉症的電影,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有美國的《雨人》,國內拍攝最成功和最具影響力的是《海洋天堂》,前者通過講述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哥哥雷蒙和弟弟之間打破原有的疏離父母傾盡一生也要為護其自閉症兒子一生周全,可是這種周全卻在現實面前處處碰壁,難上加難。
  • 佳片 |《海洋天堂》:無關孤獨症 只因父愛太深
    某天突然意識到父親鬢角斑白,脊梁再不及曾經那般挺拔;或是當我們為人父母,才明白這份愛究竟有多沉重;再或是有一天父親離我們遠去,我們卻沒來得及說一句:「爸爸,我愛你。」《海洋天堂》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孤獨症患者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夠觸動心弦,不僅僅因為孤獨症患者所面臨著巨大的生存阻礙,更是因為父愛太過於深重。薛曉路的成功之處在於將渺小的生活情境擴大化,使故事更真實動人。
  • 孩子必須對父母有用?為照顧自閉症哥哥,他成了「工具人」
    新劇中,金秀賢飾演的文康泰是一名精神病院的護工,父母雙亡,獨自照顧罹患自閉症的哥哥,過著犧牲奉獻的人生。這部劇不僅僅講述了男主與女主之間相互救贖的愛情故事,同樣打動人的還有男主與「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哥哥之間的溫暖的兄弟情誼。
  • 李連杰《海洋天堂》演老爸 棄武從文爭金爵影帝
    本報駐北京記者 梅春豔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6月12日舉行,昨天組委會在北京公布了主競賽單元和亞洲新人獎的入圍名單,李連杰(在線看影視作品)的新片《海洋天堂》有份角逐「金爵獎」。
  • 樸實父親《海洋天堂》—「你要記住,爸爸就是那個海龜」
    有關父愛的電影一直不少,今天推薦大家的電影是由李連杰,文章等人主演的《海洋天堂》。這部電影真的很優秀,它不僅僅歌頌父愛,它還提到了一個熱點問題---「自閉症」。影片的故事很老套,講一個得了晚期肝癌的父親如何努力給患自閉症的兒子找一個好歸宿,可是影片勝在細節充實,圍繞父親工作的海洋館和兒子的遊泳才能鋪排出一系列支線情節,通過情節的展開,父子之情被渲染的戳人淚下。
  • 自閉症孩子眼中不老的妮妮姐
    如今,已從事自閉症兒童康復工作14年了。 寒來暑往,徐光妮直接治療的個案家庭達上百個,成為自閉症孩子們眼中不老的「妮妮姐姐」。 年輕姑娘勇戰世界難題 頭一次聽說自閉症這個詞,徐光妮準確地記得是2003年某天報紙上看到的。
  • 哪些機構和活動可以幫到「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專題
    你們不孤單,那些溫暖的關愛: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源自電影《海洋天堂》。此項計劃是聯合全國範圍的民間服務機構形成網絡工作模式,為腦癱、自閉症、罕見病等貧困的特殊類型兒童提供救助。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將致力於改善公眾長期對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的歧視及排斥的觀念,營造包容與接納的環境氛圍,促進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庭享有有尊嚴、無障礙、有品質的社會生活。為特殊兒童服務機構及家長組織提供資助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其更好的為特殊需要兒童服務。
  • 2020年壹基金藍色行動 李連杰攜電影海洋天堂主創再次回歸
    幫助自閉症人士融入社會和有質量的生活,更需要有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和社區支持。 雖然自閉症將伴隨終身,但儘早、及時、持續的科學幹預,對自閉症孩子的情緒及行為控制、與人交流、身體運動功能、親子關係方面有著積極的改善,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 兒童影院|《海洋天堂》:從海洋到天堂,父親的愛從未離開
    這就是大福——電影《海洋天堂》裡的一名自閉症患者,讓我們一起走進大福和爸爸的世界。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大福(文章 飾)與父親王心誠(李連杰 飾)坐在一隻小木船上緩緩前行,在無邊無際海洋的映襯下,他們顯得如此渺小。父親將自己的腿與兒子的腿用繩子捆在了一起,「兒子,我們走吧。」他們縱身一躍,墜入了深海之中…
  • 深圳海洋開設海豚伴遊班 關注自閉症兒童
    記者了解到,深圳海洋世界於2001年開始關注自閉症兒童,開辦了一個特殊的項目:海豚伴遊。海豚伴遊輔助康復訓練作為深圳海洋世界的「公益之窗」,主要是通過與海豚遊玩的方式治療自閉症兒童。海豚伴遊的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國,研究學者認為海豚所發出的超聲波對人的中樞神經有很大的刺激,對病患神經有激活作用。深圳海洋世界利用館內資源開展了這個國內首家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