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簡稱「唐」,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是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句麗駐蹕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稱。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山主要地方特產:
1、唐山麻糖
唐山麻糖是河北唐山傳統的地方名點。呈薄片狀,口感綿軟,微脆,老少皆宜。有400多年歷史,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
唐山麻糖已經有400多年歷史,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原產於曹雪芹的老家——冀東唐山豐潤的七樹莊。
唐山麻糖形似團花,薄如蟬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黃,鬆軟酥脆,香甜適口。發明麻糖的「廣盛號」開始只是靠炸排叉(麻葉),後來發展到蜜汁排叉,再後來就發明了唐山麻糖。
2、唐山棋子燒餅
棋子燒餅,顧名思義,就是像象棋子那麼大的燒餅,經過數次改良以後,很快就遠近聞名,成為唐山地方獨有的風味美食。
唐山棋子燒餅是唐山市的特產,因狀如小鼓、個似棋子而得名。使用大油和香油合酥,包肉、糖、什錦、臘腸、火腿等多種餡心,表面有芝麻,色澤金黃,裡外烤制酥透,肉餡鮮香,酥脆適口不膩,便於保存。
在唐山的風味美食中,棋子燒餅是與唐山麻糖相媲美的傳統食品。2019年,棋子燒餅製作技藝入選《唐山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3、唐山「萬裡香」燒雞
萬裡香燒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河北菜。始建於1944年,位於唐山市路南小山繁商區。是一家集食品的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綜合股份制企業。也是唐山市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銷售網絡遍布唐山、秦皇島、天津等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萬裡香燒雞創始於1944年,是唐山馳名的傳統食品。是以唐山萬裡香老字號傳統風味為基礎,採納了全國「十大」名雞之特點,取其之優,經多次調整配料,改進工藝,終於研製成功即不同於原萬裡香傳統風味,又不同於全國「十大」名雞之風味,其特點是「形似琵琶、色澤、香爛適口、香醇甜嫩、味道純正」,迄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傳統風味而馳名。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博採眾家之長,經幾十次反覆試驗,創出了獨具風味的萬裡香燒雞,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和偏愛,一些海外賓客也對萬裡香燒雞交口稱讚。
4、樂亭缸爐燒餅
樂亭缸爐燒餅起源據考證始於清光緒年間,有一位叫「石老化」的麵點師傅,在樂亭北關開了個麵食發貨鋪,同時也經營吊爐燒餅、包子等,當時為了更好地利用做肉包子的下腳料、肥肉和白菜幫兒,制餡做燒餅,放在吊爐裡烤制,由於物美價廉十分暢銷,之後他又幾次改進,增添肉餡,添加大蔥和各種調料,加工細作「缸爐燒餅。
20世紀30、40年代「缸爐燒餅」以樂亭東街左家燒餅鋪最佳,因那稱吊橋,所以又稱「吊橋燒餅」。
5、樂亭劉美燒雞
劉美燒雞——自清末至民國初年,樂亭人在東北經商、習商的很多,隨著迎來送往活動的日益頻繁,縣城及集鎮的飲食業也日漸興隆起來。
據縣誌記載:至「七·七」事變前,縣城飯館有34家,各集鎮24家,趕串集的小飯攤多達120個。為招攬顧客,各家都苦心經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或創出了自己獨特的風味食品,如吊橋缸爐燒餅、岑科餃子、劉美燒雞等,都是名噪當時的美味小吃。不僅本地群眾喜食,而且還成為人們饋贈親朋的禮品,在京東特別是東北一帶也頗負盛名。
怎麼樣?唐山五大美食有誰都吃過?感覺如何?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