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朗誦:魯迅《阿長與〈山海經〉》

2020-12-22 四季美文

阿長與《山海經》

作者:魯迅 朗誦:曹燦

《阿長與〈山海經〉》誦讀:曹燦

16:50來自四季美文

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都這樣稱呼她,似乎略帶些客氣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長。我平時叫她「阿媽」,連「長」字也不帶;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我們那裡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麼姑娘的。什麼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於不知道她姓什麼。記得她也曾告訴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後來她回去了,我那什麼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於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

雖然背地裡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麼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裡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係。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蓆子上,又已經烤得那麼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長媽媽生得那麼胖,一定很怕熱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吧?……」

母親聽到我多回訴苦之後,曾經這樣地問過她。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席。她不開口。但到夜裡,我熱得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想,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許多規矩;這些規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自然要數除夕了。

辭歲之後,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意使用。睡在枕上,看著紅包,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刀槍、泥人、糖菩薩……。然而她進來,又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了。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麼?你要記著,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說別的話!說過之後,還得吃一點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麼,一年到頭,順順流流……。」

夢裡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我忽而記得了——

「阿媽,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於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裡。我大吃一驚之後,也就忽而記得,這就是所謂福橘,元旦闢頭的磨難,總算已經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給我的道理還很多,例如說人死了,不該說死掉,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裡,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此外,現在大抵忘卻了,只有元旦的古怪儀式記得最清楚。總之:都是些煩瑣之至,至今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生過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對我講「長毛」。她之所謂「長毛」者,不但洪秀全軍,似乎連後來一切土匪強盜都在內,但除卻革命黨,因為那時還沒有。她說得長毛非常可怕,他們的話就聽不懂。她說先前長毛進城的時候,我家全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煮飯老媽子看家。後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那老媽子便叫他們「大王」,——據說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訴說自己的飢餓。長毛笑道:「那麼,這東西就給你吃了吧!」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還帶著一條小辮子,正是那門房的頭。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後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輕輕地拍著胸脯道:「阿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

我那時似乎倒並不怕,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個門房。但她大概也即覺到了,說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

「那麼,你是不要緊的。」我以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炙瘡疤。

「那裡的話?!」她嚴肅地說。「我們就沒有用麼?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牆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

這實在是出於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於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佔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後。那時就極嚴重地詰問,而且當面叫她阿長。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麼呢!

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這渴慕是從一個遠房的叔祖惹起來的。他是一個胖胖的,和藹的老人,愛種一點花木,如珠蘭、茉莉之類,還有極其少見的,據說從北邊帶回去的馬纓花。他的太太卻正相反,什麼也莫名其妙,曾將曬衣服的竹竿擱在珠蘭的枝條上,枝折了,還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屍!」這老人是個寂寞者,因為無人可談,就很愛和孩子們往來,有時簡直稱我們為「小友」。在我們聚族而居的宅子裡,只有他書多,而且特別。制藝和試帖詩,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卻只在他的書齋裡,看見過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籍。我那時最愛看的是《花鏡》,上面有許多圖。他說給我聽,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現在不知道放在那裡了。

我很願意看看這樣的圖畫,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尋找,他是很疏懶的。問別人呢,誰也不肯真實地回答我。壓歲錢還有幾百文,買吧,又沒有好機會。有書買的大街離我家遠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間去玩一趟,那時候,兩家書店都緊緊地關著門。

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麼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

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吧,我還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

此後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於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緻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吧。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裡永安她的魂靈!

【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

【朗誦簡介】曹燦,1932年12月生於江蘇南通,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消費者協會理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老藝術家委員會副主任、四代藝術團副團長、北京市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會長、北京市老藝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理事、北京市東城區第十、十一屆人民代表、曹燦藝術學校校長。

相關焦點

  • 《山海經》雜談之一:重溫魯迅經典「阿長與《山海經》」
    說起《山海經》這個書名,還是從魯迅先生的文章裡看到的。中學期間,教科書裡入選了不少魯迅的文章,當時不管是懂與不懂、喜與不喜都已不重要了,因為一到考試最憎恨的就是「魯迅」。「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魯迅為什麼要這樣寫?表達了作者當時什麼樣的情感?
  •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 學習指導  這位保姆長得醜陋,不識字,又愚昧、迷信,連真名實姓都不為人所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以乳頭為目,以肚臍為口,操盾牌、大斧繼續揮舞,與黃帝再決雌雄。山海經插圖(ppt):袋子似的帝江  《山海經》中能歌善舞的神鳥:  南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沌無面目。(《山海經 西山經》)
  • 阿長與山海經 | 魯迅
    只有祖母叫她阿長。我平時叫她「阿媽」,連「長」字也不帶;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我們那裡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麼姑娘的。什麼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於不知道她姓什麼。
  • 名篇系列 |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知識(PCK)的擇定與建構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知識(PCK)的擇定與建構《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印行的《朝花夕拾》,共收錄了魯迅先生的十篇回憶性散文。魯迅這部唯一的敘事散文集,「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在「溫馨的回憶,理性的批判」中,有學前的快樂、發蒙的反感、求學的艱難與趣味,亦有對各色人思想陋習及社會弊端的評判。
  • 七年級下【名師課堂+知識梳理】09《阿長與山海經》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 李承懋:信任是最期待的愛——讀《阿長與山海經》有感
    這本書的名字叫《山海經》。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我居然和魯訊一樣,深深地著迷於《山海經》。小學四年級那年,我第一次閱讀《山海經》,與《山海經》中的「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相遇。最讓我著迷的是「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 鐵塔文韻 | 長媽媽與《山海經》「聯姻」後的民族魂——《阿長與<山海經>》的思考
    對於魯迅來說,《山海經》不只是一本書,而是另外一個世界,是他渴望突破束縛,尋求一個新天地的希望所在。[2]但有誰能滿足「我」這個少年生命成長的需要?就在這樣絕望中,阿長挺身而出,給「我」帶來了朝思暮想的《山海經》。我原本就不曾期待過她,「她並非學者」,字都不識,「說了也無益」,不過是「既然問了,也就對她說了」,作者並不抱任何希望。
  • 阿長與山海經
    只有祖母叫她阿長。我平時叫她「阿媽」,連「長」字也不帶;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我們那裡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麼姑娘的。什麼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於不知道她姓什麼。
  •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第二講:讓魯迅念念不忘的上古奇書《山海經》(上)
    講中國神話,不能不提到《山海經》。1926年,對四十六歲的魯迅來說,是頗為艱難的一年。這一年的上半年,他輾轉多家醫院避難,下半年,他因為支持學生運動受到北洋政府通緝。不得已,魯迅只好南下,任廈門大學教授。十二月,他又繼續南下到廣東做中山大學的教授。這一年,魯迅惆悵滿懷,陸續寫了十餘篇回憶性的散文。其中,他在一篇《阿長與<山海經>》的文章中深情回憶了自己家的女工阿長為自己尋覓《山海經》的經過。
  • 周作人:阿長的結局
    順便來一講阿長的死吧。
  • 藝術家曹燦逝世 「小喇叭」到「曹燦杯」德藝雙馨
    年後,著名表演藝術家曹燦昨天15時18分在京病逝,享年87歲。消息一出,無論是當年聽著「曹燦叔叔」廣播節目長大的老觀眾,還是如今因為「曹燦杯」而愛上朗誦藝術的新一代,無不感到悲痛和不舍。 令人欣慰的是,「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大賽負責人王丹堅定表示:「『曹燦杯』將會永遠堅守著老爺子的意願,一直辦下去!」
  • 《山海經圖》版本這麼多,該看哪一本?
    《山海經》,以及清代郝懿行撰寫《山海經箋疏》等。在整體畫面的表現上,明清的《山海經圖》仍然保留有《山海經》古本粗獷、古樸、寫意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這些版本的《山海經圖》,還原了《山海經》古圖的風貌。但是,明清的《山海經圖》和古圖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
  • 《山海經》被質疑了3000年,或被證實!不是神話是真實歷史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山海經》可以說是最令人困惑的一本奇書,也是上古三大奇書之一。《山海經》古時稱為《山海圖》,相傳原本是帝禹和帝啟時代的世界地圖,後來由於原圖的失傳,僅有原圖的注釋和說明保存了下來,因此後來就被稱為《山海經》。
  • 魯迅保姆「長媽媽」:熱心而愚昧,撫育魯迅兄弟,看戲時急病去世
    魯迅出生時,已經家道敗落,仍是紹興城裡的大戶人家,僱幾個傭人是沒問題的。魯迅家僱傭的傭人之中,最有名氣的是「長媽媽」。長媽媽在魯迅斷奶時來到魯迅家,幫助魯迅母親和祖母撫育魯迅和四個弟妹(魯迅有一弟一妹夭折)。「長媽媽」這個稱呼,曾讓魯迅納悶不已。
  • 魯迅三兄弟筆下的「長媽媽」
    後來才知道,是魯迅家以前有個女傭人身材高大,人稱「阿長」。後來,「長媽媽」補了缺,人們還是習慣上稱她為「阿長」或「長媽媽」。 長媽媽四十歲左右來到魯迅家做傭人,在魯迅家工作十幾年,見證了魯迅三兄弟的成長,在魯迅三兄弟筆下,都寫過這位「長媽媽」。
  • 魯迅兒時最心愛的寶書—《山海經》原來這麼美
    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魯迅《阿長與〈山海經〉》有著這樣千奇百怪的內容,對於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豐富的孩子來說,無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也難怪幼年的魯迅先生對繪圖的《山海經》念念不忘,視其為「最心愛的寶書」。
  • 內容光怪陸離,朝鮮國號來自此書,《山海經》到底都寫了什麼?
    不過,畢竟歷史太久遠了,所以有些古籍即使是我們的祖先寫的,現在我們看著都是光怪陸離,比如這麼一本書,中國人都聽過,但應該並不特別清楚這到底是本啥書,這本書就是《山海經》。《山海經》這本書啊,很好讀,對於青少年來說,很容易讀,連魯迅先生都在《阿長與山海經》中懷念自己的童年時,都回憶到自己童年時對於這本書有著很濃厚的興趣。那這本書到底是講什麼的呢?
  • 還記得曹燦叔叔嗎?《新來的小石柱》播講人於今天去世,享年87歲
    這部小說曾給我們帶來深深的震撼,而小說播講人的名字,也深深地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他就是曹燦。而就在今天(2020年1月8日),我們從「曹燦藝術團」剛剛得到消息,我國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小說播講人曹燦,於2020年1月8日下午15點18分去世,享年87歲。
  • 《山海經》並非虛構?現發現一「神獸」,被證實其真實存在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奇書,記載了上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和地理風貌。其中記載了一些神奇荒誕的遠古神話,像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熟知的傳說,也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奇珍異獸。《山海經》有一篇記載 ,有一種名為旋龜的異獸,說其「狀如龜,鳥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