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靠票房第一的成績,吳京無法扛起中國第一導演的大旗!
想要扛起中國第一導演的大旗,票房不但要高,獎項也要拿的足夠多,同時獎項的分量也要足夠重,同時要有殿堂級的電影。
票房
根據貓眼提供的數據,在票房這方面,吳京可以說是完勝,吳京,累計票房達到了245.16億元。但考慮到其中有幾部電影,只是主演,不是導演,比如《流浪地球》《金剛川》等,如果也統計進去,未免對其他導演不公,畢竟張藝謀早已不再出演電影。但吳京一部《戰狼2》拿到了56.8億元的票房,位居華語電影最高票房,吊打一切華語電影。
馮小剛累計票房83.21億元,張藝謀累計票房71.08億元,姜文累計票房39.49億元。雖然票房不能說明一切,但是在票房方面,吳京可以說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導演。但是想要成為中國第一導演,看的不僅僅是票房,還有傳播力和影響力。也就是所謂的獎項。
那麼在票房方面,吳京穩贏,馮小剛第二,張藝謀以微弱的差距落後於馮小剛,但贏了姜文。姜文最後一名。
獎項
和票房相比,在某種程度上,獎項更能說明一個導演的能力。直白的說,一部電影或許能夠帶來很高的票房,但是並不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也不說它就是好電影,比如《小時代》系列,雖然票房高,但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爛片。
張藝謀獲得的獎項很多,一頁紙根本列不完。如果算上提名和入圍,這個世界上含金量比較高的幾大獎項,張藝謀的電影都入圍過。
張藝謀的獎項
1985年,作為攝影,張藝謀憑藉《黃土地》拿到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第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成為一線攝影師。
1986年,張藝謀轉型當演員,憑藉《老井》拿到了金雞獎、百花獎、東京國際電影節三料影帝,尤其是最後一個,他是中國第一個拿到A級國際電影節影帝的人,那一年還是1986年。
1987年,張藝謀導演處女作《紅高粱》面世,1988年拿到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又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拿到的最高獎項。在國內更是拿到了金雞獎、百花獎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堪稱獎項收割機。比較遺憾的是導演獎拿到的不多。
1991年,張藝謀憑藉《大紅燈籠高高掛》拿到了威尼斯飲食獎,義大利大衛獎,百花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獎,同時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這是張藝謀第二次入圍。
1992,張藝謀憑藉《秋菊打官司》拿到了金獅獎最佳影片和影后,金雞獎最佳影片等獎項,尤其是讓鞏俐拿到了影后獎項,證明自己導演、攝影、主演很厲害之外,也證明了調教演員也很厲害。
此後,張藝謀的佳片不斷,比如《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紛紛面世,斬獲了無數獎項個,更是將張藝謀的大名揚名世界,直到《英雄》的面世,將張藝謀的導演之名推到了一個高峰。
《英雄》在2002年拿到了2.5億元的票房,佔據了全年總票房的四分之一,全球票房拿到了1.77億元美元,在海外擁有眾多的粉絲。《英雄》為張藝謀收穫了眾多榮耀和影響力,這是之前那些電影所沒有帶來的,雖然以前的電影獲得了很多獎項,但是沒有一部帶來像《英雄》一樣的影響力。
開創了國產大片的先河,打造了中國電影全球票房紀錄,入圍金球獎和奧斯卡,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也就從這裡開始,張藝謀喜歡上玩大投資大場面,往後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長城》等都是延續一樣的套路,可是沒有一部再續《英雄》的輝煌。張藝謀的名聲也慢慢衰落,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讓世界驚豔中國文化底蘊的同時,也看到了張藝謀的導演之能,至此張藝謀被網友冠以國師之名,但凡此後我國需要大場面的開閉幕式,還得找張藝謀。
馮小剛的獎項
說完張藝謀,就是馮小剛了。其實在獎項上面,馮小剛和張藝謀的成就差不多。張藝謀是攝影出身,馮小剛先是幹的美術助理,此後轉做編劇,後來是導演。當編劇期間,拿過金雞獎的最佳編劇(集結號,我不是潘金蓮),金馬獎的最佳改編劇本(天下無賊),當導演也拿過金雞獎、百花獎和金馬獎的最佳導演獎(我不是潘金蓮,),當演員也拿到過影帝(老炮兒)。
直白的說,馮小剛不管是當導演還是編劇,亦或者演員,都拿過不少獎項。但是他缺少A級國際電影節的獎項,比如坎城等。這一點張藝謀就拿到了,姜文也拿到了。
姜文的獎項
說到獎項,姜文要遜色一點,因為他不是高產的導演,所以在獎項上面無法和張藝謀、馮小剛比。
姜文憑藉《春桃》《芙蓉鎮》先後兩次拿過百花獎的影帝,憑藉《讓子彈飛》拿過金馬獎的最佳改編劇本獎,憑藉《鬼子來了》拿過坎城金棕櫚獎、評審團大獎等。
吳京的獎項
吳京,不要說了,雖然票房很出色,但是獎項不多。多數是提名,《戰狼2》拿到了百花獎的影帝,華表獎的影帝,還有一些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總的來說,雖然《戰狼2》獲得了一些影帝和導演的獎項,但是說實在的,這部電影究竟如何,大家心裡有數。
不可否認,《戰狼2》是部優秀的電影,但要選一部能夠代表中國的電影,張藝謀有兩到三部作品可選,馮小剛也有兩到三部,姜文更不說了,但是吳京沒有幾部。
那麼在獎項方面,張藝謀穩贏,馮小剛緊隨其後,姜文排在第三,吳京最後一名。
影響力
影響力的判斷依據有很多,但今天單說代表作,早年間,吳京在香港參演了很多電影,出彩的影片也不少,但多數是動作片,觀賞性不錯,但是思想性就差了一點。哪怕到了導演時期,吳京也偏向於動作,少於思想。所以說到代表作,吳京也有《戰狼》《流浪地球》等等,都不錯,但是少了一片佳作,這個所謂的佳作,就是劇情沒有硬傷,較為合理,目前來看,能夠稱得上吳京代表作的大概就是《流浪地球》了。
張藝謀的代表作就很多了,早期的《活著》《秋菊打官司》事業巔峰期的《英雄》,後期的《歸來》等等,都算得上張藝謀的代表作,有觀賞性的,有思想性的,護城河比吳京寬。
馮小剛雖然是喜劇片出身,但是佳作也不少,我比較中意《一九四二》和《甲方乙方》,尤其是前者,大概因為我是河南人的緣故吧,當然了《唐山大地震》也不錯,但沒有《一九四二》來的震撼。但是綜合來看,馮小剛雖然開創了賀歲檔的先河,但是論影響力要弱於張藝謀。
在影響力上面,姜文能夠與張藝謀一較高下,憑藉的就是《讓子彈飛》,《讓子彈飛》讓很多網友奉為神作,從演員、劇本、導演、服道化等方面上,《讓子彈飛》確實是神作,僅憑藉此片,姜文就比吳京厲害,雖然票房沒有《戰狼2》高,但是姜文類似此片的作品太少,沒有張藝謀高產。所以在影響力方面,姜文和馮小剛持平,輸給了張藝謀,贏了吳京。
總結
綜合來看,在這四人中,真正能夠成為中國第一導演的大概只有張藝謀了,當然這是我的看法。吳京雖然近幾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導演的第二部影片刷新了票房,導演的第三部影片直接創造了歷史,即使《戰狼2》取得的成績有環境因素使然,但是吳京的成就還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最起碼,最近幾年,沒有人能夠打破《戰狼2》的票房。
但是說到地位,吳京還是不如張藝謀、馮小剛和姜文的。但這不是說明吳京不明,只是吳京年輕罷了,這也是吳京的優勢。再加上這些年吳京對青年電影的扶持,也比他們三人做的要好。所以我覺得目前來看的,地位最高的是張藝謀,但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卻是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