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灑哪裡,青春都會落幕。來吧,灑這裡,反正一起上路。
——電影《觀音山》主題曲歌詞
大渡河大峽谷第一次走出深閨,是因為《中國國家地理》的選美中國,在這次「選美」中,它名列中國最美十大峽谷第八名。其後,範冰冰主演的《觀音山》把這裡選作外景地,再一次展示大峽谷之美。
《中國國家地理》給予了大渡河大峽谷極高的評價:這是一個曠世深峽,也是一個絕塵幽谷,兩側壁立千仞、如畫如雕,堪與三峽雄峻風光媲美。她的曠世之美,還養在深閨中,少為人知。
高路川攝
空中飛奔的短褲攝
大渡河大峽谷西起四川漢源縣烏斯河,東至樂山市金口河區,全長約26公裡。谷底寬一般70至200米,局部小於50米,谷肩最大寬度約8公裡,最大谷深達2600米。其連續完整的峽谷長度和險峻壯麗程度,世所罕見。
高路川攝
在大峽谷兩岸衍生出眾多支溝,更是深不見底、窄如刀縫,最著名的奇觀是老昌溝一線天。沿一線天一直到溝心,幾公裡風光堪稱奇絕。
進出大渡河大峽谷很方便:沿河有省道306線(金烏公路)和成昆鐵路並行,山上有二戰時修建的樂西公路。大峽谷現為非開放區域,外國人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有圖為證。
主要景點
當地人把大渡河大峽谷分上口和下口,金口河區是下口,漢源是上口。
【峽谷入口】
大渡河峽谷金口河方向入口,有一觀景臺,立有一大型石碑,由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碑名。此前碑名為大渡河金口峽谷,現已改為大渡河峽谷。
【關村壩站】
關村壩火車站位於大峽谷中的金口河區勝利村,橋隧相連,可謂成昆鐵路的經典之作。電影《觀音山》曾在此取景。
1965年修建時,裝藥388噸,一次爆破39萬多立方米,夷平山頭,填平深谷,造就了這個全國罕見的橋隧相連的洞中火車站,關村壩車站也被稱為「一炮炸出來的火車站」。
【鐵道兵博物館】
桑清攝
鐵道兵博物館坐落在關村壩火車站旁,是全國唯一一座以鐵道兵為紀念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依山而建,館外弧形牆上插著無數個鋼釺。原鐵道兵政委、開國上將呂正操題寫館名。
館後青山上,矗立著全國鐵道兵聯誼會捐建的「成昆鐵路建設紀念碑」。
【一線天橋】
大峽谷中有一條長達幾裡的大裂縫,名叫老昌溝。溝的兩邊平行相峙,山壁陡峭,直插雲天,溝深達200餘米,寬僅50餘米,人稱「一線天」。
一線天橋在成昆鐵路關村壩站和長河壩站間,是跨越老昌溝的一座鐵路石拱橋。1966年7月開工,花了55天,用5000塊大石頭修建。橋長63.14米,主拱跨度54米,是成昆鐵路上跨度最大的橋梁。
後來,為防止飛石,在一線天橋上加了「帽子」,穿了「衣服」,表面看已不是過去的石材。
【白熊溝】
張兵攝
zq0726攝
白熊溝在大渡河北岸,是大峽谷著名景觀,全長約7公裡,直抵大瓦山南麓,沿途深邃清幽,風景奇絕,與大瓦山構成一幅天然的神奇畫卷。
白熊溝從成昆鐵路白熊溝橋下進溝,如果進入白熊溝,最好幾個人一同前往,並帶好需要的裝備和物資,注意安全。
【古路村】
在大峽谷的崇山峻岭間,散落著數十個村落,其中位於懸崖絕壁上的彝族村寨——古路村是最為險峻的村落之一。
江宏景攝
以前,古路村村民只能靠雙手攀著幾乎垂直的陡巖或巖上的樹藤才能上下山。漢源縣陸續投入40多萬元,在絕壁上炸出了一條長約3公裡、垂直高度近1公裡的騾馬道通到古路村。
如果要去古路村,停車在一線天橋,從公路邊一條騾馬道開始攀登,爬山到斑鳩咀,再到古路村,大約三個半小時。這條路也是觀看成昆鐵路的絕佳路線。
【深溪溝大橋】
老蔣攝
穿過深溪溝隧道,駛過深溪溝大橋後,就能在橋頭看到一個觀景臺。這裡有一塊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的巨型石碑,由漢源縣、金口河區、甘洛縣三地政府此立。站在深溪溝大橋上,可以看到在不足百米的峽谷兩側,巖壁垂直插入大渡河河床。
【烏斯河鐵索橋】
老蔣攝
在成昆鐵路烏斯河站附近, 一座破舊的鐵索橋高懸在大渡河上,連接烏斯河鎮和河對岸的叢山峻岭。此處無景點標記,也無停車場,只能將車停在省道306路邊,走小路下去。
周邊景點
大瓦山、五連池
大瓦山海拔高3236米,是我國最大的桌狀山,也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山腳,五個碧波蕩漾的天然湖泊相依相偎,拱衛著恰似「諾亞方舟」的大瓦山,被美國自然科學家貝伯爾稱之為「世間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園」。
回復金口河,可查閱更多大瓦山、五連池內容
老蔣攝
住宿
遊客可在大峽谷兩端的金口河區或漢源縣城住宿,峽谷內的關村壩有農家樂和招待所,可住宿。長河壩住宿一般。烏斯河雖有賓館,但條件比漢源縣城和金口河區差。推薦金口河區大峽谷賓館、關村壩一線天賓館(三星級農家樂)。
自駕線路
線路一:從成都出發,經成樂高速、樂雅高速到達峨眉山後,再沿省道306線經峨邊到達金口河區,繼續往上遊行駛數公裡,即可到達金口大峽谷。全部車程約4小時多。
線路二:從成都出發,經成雅高速、雅西高速到達漢源,再經省道306線到達烏斯河,即進入峽谷。約280公裡,車程4個半小時。
峨邊—金口河、金口河—烏斯河—漢源均為二級公路,其餘全部為高速路,路程路況良好,但進入峽谷後應注意落石,謹慎行駛。
老蔣攝
附記
大渡河大峽谷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時命名為金口大峽谷,漢源、金口河兩地為此爭論不休,各有依據。近年,兩地已統一將此峽谷叫作大渡河大峽谷。
——自駕四川——
我們一起,重新發現四川之美
★ 如何關注?
長按圖片,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點擊標題下「自駕四川」
★ 如何查閱?
回復景點所在地的縣名,查閱相關景點
回復國道,查閱四川國道路況
點擊標題下「自駕四川」進入首頁,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閱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