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號上映的電影《只有芸知道》,是馮小剛導演暌違大熒幕兩年多的最新作品。不同於上一部電影《芳華》的時代特徵,或者說主旋律色彩,《只有芸知道》是一部簡單、真摯的愛情作品。
在我看來,《只有芸知道》雖然用了《芳華》中的男女主角:黃軒、楊採鈺,但它本身的風格,和《芳華》區別很大,甚至非常不同於馮小剛以往的任何作品,可能因為之前看過的馮氏喜劇多些,這部電影我覺得還是比較悲情的。
早期聽說電影來自真實故事改編,很是感人,但我在觀影過程中,首先體會到的是現實的殘忍,疾病對於一個家庭的破壞力,遠比我們想像的恐怖。無論多麼相愛的人,最終不能在一起的這個結局,過程再怎麼美好,都令人難過。
《只有芸知道》一開始,是男主一個人放下婚戒的情景,其實就這短短的一個片段,就已經告訴了觀眾,這部電影會以某種傷感的結局作為句點,這在拍攝手法上,也是一種很大膽的方式。
也許,從一開始,女主芸就知道會是這個結局,所以最初和風相遇時,她才不敢靠得太久。好在上天垂憐,不僅讓他們在一起,還給了一個幸福的「家」,有房東林太,有服務員梅琳達,還有忠實的狗狗布魯斯……
《只有芸知道》總體以倒敘的方式,展開男女主海外生活的故事。雖然預知了悲情的結局,但整個過程中,不論劇情,還是電影中呈現的生活景致,都讓人看著很舒服。司空見慣的愛情主題,兩人一狗外加一家餐館,質樸的生活讓人感到特別真實,仿佛這不是電影,而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
影片結尾女主去世,雖然已有所料,但也不免感傷良久,這個結局也真正演繹出了那句:半路上被留下來的那個人,才是真的苦」,這令人忍不住多次落淚。明明是部平凡樸素的愛情片,可是裡面的每一幀,都讓人為之動容,親情、友情、愛情……
馮小剛在這樣的悲情故事中,用了很多美好的襯託,比如把狗狗當孩子一樣養,比如對於鯨魚的喜歡,甚至比如遠離塵囂、世外桃源一般的住所,都是對這段感情的另一層註解。
最終電影的結局,看到鯨魚躍出水面後,船夫給老婆打電話,以及男主黃軒滿滿的回憶,都令人很難不動情。
有觀眾說,這樣的故事,這樣的結局,竟然是真實故事改編,令人有些詫異,不太相信這種事情能夠存在。
但其實,在我看來,不論社會怎樣變化,現在的愛情怎樣的現實、多麼的物質,但是,真實的愛情「故事」確實是永遠存在的。很多時候,我們也在感情中有著諸多懷疑,但如果你最終依舊選擇相信,相信美好的存在,那麼,你、我們就極有可能是那份美好中的一分子。
導演能把這樣一個現實版的終極愛情故事搬上熒幕,且不說票房怎麼樣,這份執著本就讓人肅然起敬,故事本身喚起了我們對於愛情這個詞本源的思考。
成年人大多都有過懷疑愛情的時候,人也會在當時或者很長時間都異常頹廢、沮喪,但《只有芸知道》中的「純愛」,沒有把這份沮喪一直延續,它無形中給了觀眾很多溫暖,以及向上的力量。再比如,看完這部電影,你更加懂得了珍惜眼前的這個人,這又何嘗不是電影本身額外產生的作用呢?
最後值得一提的,還有《只有芸知道》中的歌曲。每每聽到這個歌詞:「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風對雲喊,再抱緊點,那是雲在說,來生再見」,都令人覺得刻骨銘心。譚維維的聲音,總讓人深陷,久久無法自拔。
不論是否相信過愛情,不論是否還相信愛情,在「相愛的那天」,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交付所有的真心,哪怕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在一起,曾經真愛過,就是我們彼此最美的回憶,這大概就是《只有芸知道》最想表達的吧。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作者:南蘇影影業,推廣、約稿事宜,可私信,或聯絡「南蘇影影業」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