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是職場小白的時候,面試很怕別人嫌棄自己沒有經驗而被淘汰。所以只要能面試得上就會非常開心。
而現在,甚至在投簡歷的階段就很擔心自己的年齡符不符合招聘要求。就算是符合也差不多已經到了邊緣化了。
現在很多招聘的年齡限制為:21~28周歲。或者21~30周歲。很少有到35周歲的了。
當然,有些企業考慮的理由是,如果35周歲還在找工作,那說明這個人混的不咋地,所以到哪裡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殊不知35周歲的也有自己無奈的地方。
很多有年齡限制的企業,之所以不招「老人」,主要還是因為新人好指揮,成本低,各方面要求都不要,而且可塑性強。
但是,很多崗位其實是更需要有經驗的人士的,所以「老人」的優點是經驗多,有想法,創新能力強,處理事情的能力強,易上手。
很可惜,現在有些面試,在乎的居然是我的年齡,而不是我的能力。
「老人」就等於工作狀態不積極?
我遇到一個很過分的公司。是一家國企性質的企業。面試的時候,問我為什麼要離職。我誠實的表達因為我現在的工作不穩定,希望在已經老大不小的年紀就穩定下來。希望可以在穩定中求發展。
他們口口聲聲說年齡不是問題,但是他們卻擔心我這個年齡層了,工作狀態就沒有年輕人積極了?他們就會覺得久經職場,會看透很多事情,所以就不太會去積極爭取工作。
意思就是說,年輕人積極學習的心態很強烈,而年紀比較大的人,就會被工作磨平了稜角,所以積極性也磨沒了?一邊說年齡不是問題,一邊又擔心年齡大積極性會降低,實在是矛盾。說到底,還是在意年紀這個門檻。
如果單看面試就能知道面試積不積極,那還怎麼會有試用期呢?完全沒有邏輯的說法。
30周歲~35周歲,這個年齡層的壓力最大,80後,上有老下有小,大部分之所以還在找工作,也實屬無奈,這個年齡層最擔心的,就是離職,一離職很多東西就要重新開始,所以如果有幸被錄取,就算是頭腦已經沒有年輕人好用,都會用自己的經驗和努力去彌補,所以在面試的就對年齡下定義實在是很草率的事情。
為什麼會有這種偏見?
所以為什麼很多面試官會對30周歲或者35周歲之後有偏見呢?大部分的原因是:
1、這個年紀還在找工作,要不就是工作能力一般,要不就是不穩定。
2、學習能力沒有年輕人強烈,有種「老油條」的感覺。
3、不好管理,不像年輕人那樣聽話。
4、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
5、各種要求還很多。
6、工作積極性差。
差不多就是這幾個方向的原因。
請不要再拿我的年齡說事兒
如果35周歲這個年齡層已經是面試的忌諱,那這個年齡層跳槽的人要怎麼辦呢?
倒不如來做如下的對比:
1、經驗多,易上手。比年輕人更容易上手這個可想而知。所以短時間內就能接手工作。可以更加快速融入工作氛圍中。
2、學習能力反而更強。年輕人對一個工作需要學習的時間如果是一個月,那麼「老人」因為有經驗,學習有一套方法,所以能學的更快。
3、積極性反而更強烈。因為卡在這個年紀壓力大,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離職,所以對工作會更加積極去爭取表現。才能更好地在穩定中追求發展。
4、要求不敢太多。因為會「被離職」,所以一般有正常的要求,不要太離譜,就可以了。反而是現在有些年輕人的要求才多。
所以,請不要再拿我的年齡說事兒了。到了這個年紀,誰都想穩定中求發展了,因為能夠發揮的價值確實也變得越來有限。所以面試的時候是鼓足了勇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的,請多多關注我的工作經驗和能力。更加在意年齡的公司,要不就是靠青春飯工作的公司,要不就不是好公司。
如果下次面試的時候還有這樣在意年齡的公司,我會從容起身離開。確實不適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