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朝人,不懂滿漢全席還怎麼驕傲下去

2021-02-07 第十放映室



「沒有什麼事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如果一頓滿漢全席擺在面前,豈不是一生無憂了。」



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情,你們會做什麼?一頓只能吃一種食物,你們會吃什麼?這種沒人性的問題小十君也有點問不出口,但是日本有個86歲老頭卻身體力行的給出了答案:煮飯吃飯



他在家鄉開了間樸素低調的飯堂子一煮就是五十年,被稱作「煮飯仙人」,真是比那個壽司之神還要執念啊!


不過他認真煮飯的樣子倒是讓小十君想到某部電影裡念念不忘的一幕,那是電影開頭的一場廚藝比賽,第一回合就是煮白米飯,想問這有啥好比的小夥伴可以先閉嘴了,下面這張圖裡的米,你吃過幾種?



兩位廚師選用不同品種的米,做法上也各顯神通,一位把米跟荷葉放在一起蒸,看起來原理有點像叫化雞,



另一位用人參做了一籠米飯,(厲害了我的哥),



所以評委吃完一口米飯的表情都是中華小當家畫風,



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小十君以後都不能直視食堂裡的米飯了。這才僅僅是電影開頭的前幾分鐘,這部電影是徐克導演《金玉滿堂》,又名《滿漢全席》,看看名字也知道米飯不是重點,好戲還在後面。



豆瓣評分7.9,豆友們的短評對電影總結的十分到位,一看必餓系列,(因為美食太多)



暴露年齡利器,(因為CCTV6總放)



當然還有各種對哥哥、靚靚和卓叔的表白,(主演張國榮、袁詠儀和趙文卓)



電影以廖傑(鍾鎮濤)和龍昆保(趙文卓)兩位廚師的比賽開始,廚藝鬥的正酣,廖傑卻接到醫院的電話說妻子生孩子有危險。猶豫良久,中途棄賽,趕到醫院卻為時已晚,妻子為他的遲疑而離開,孩子也沒能順利出世,失去家庭的廖傑事業也一蹶不振。



趙港生(張國榮)因厭倦放債生活,起意學廚,在龍昆保的指點下來到滿漢樓學廚藝,結識了處處刁難他的師父歐老闆(羅家英)和他古靈精怪的女兒惠惠(袁詠儀),學藝期間為酒樓招惹了麻煩,遭到師父驅逐。



遊學歸來的廚師黃榮來到店中挑戰歐老闆,以滿漢全席比賽,並以滿漢樓為賭注,歐老闆貿然應戰,卻因背叛的員工氣的病倒。趙港生決定與惠惠聯手保住滿漢樓,求助龍昆保,前往廣東尋找廖傑,說服他回來參賽。



說到這裡,已經能夠明顯看出劇情走向,而小十君也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同為美食電影,李安的《飲食男女》豆瓣能評到9分,《金玉滿堂》卻離8分還有一步之遙。徐克把鹹魚翻身,菜鳥變高手的武俠戲碼放到了美食故事裡,這部電影有美食有顏值、甚至有打鬥



但是人物動機不足,導致劇本邏輯也並不夠嚴謹,就像有人說的,好像整部電影都是龍昆保這個「攪屎棍子」在作祟。



再但是,小十君保證:只要吃飽了,你們的觀影體驗絕對是愉快的,對我大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也能更上一個臺階。


除了前面的白米飯之外,後面黃榮來滿漢樓踢館更加經典,他和歐老闆各自做了最考驗功力的兩道菜,


幹炒牛河和咕咾肉▼

▲看見火焰中扭動的牛肉條了咩!


▲黃榮:脆皮幹炒牛河


幹炒牛河講火候,油多會膩,油少又會粘鍋,每條河粉要色味均勻,醬油多了味重少了味淡,牛肉要過油六成熟,講牛肉的原汁保留住,再起鍋多煮兩成,當牛河上桌,用筷子夾起河粉,碟子上不能留有多餘的油。


▲冰塊裡的不是糖葫蘆,是排骨!


歐老闆:咕咾肉

咕咾肉最重要的是酸甜汁,不可以搶走肉的鮮味。放澱粉的時機也要恰到好處。


小十君再吃飯,這兩道也是不會再點了!


不過,廖傑和龍昆保比的不是滿漢全席,黃榮和歐老闆這兩道在今天看也都是家常菜,當趙港生和惠惠找到龍昆保求助時,滿漢全席才正式準備登場,龍昆保還為兩人科普了一番,說的神乎其神:


滿漢全席的菜單一共一百零八道,它分三天三夜六道宴席,匯集全國東南西北各地名菜。當年滿族統治漢人,官場上滿漢兩族尊卑有別,為了解除兩族不和,康熙於六十六壽辰時大擺宴席,第一次將滿人和漢人的菜單合併。辛亥革命之後,御廚流落民間,開設「仿膳飯莊」



由於製作工藝過於複雜,對廚師的要求也非常高,酗酒多年的廖傑早已失去了作為廚師的靈敏,為了贏得比賽,龍昆保重新訓練廖傑五個感官的過程也很有意思,也為接下來比賽的精彩做了鋪墊。



當雙方正式站上擂臺時,趙港生和惠惠也成了訓練有素的幫廚,頗有種得高手真傳後的暢快感。



這場比賽裡,熊掌、象拔和猴腦一一上桌▼


看得人羨慕得不要不要的。如果皇帝老兒在皇宮裡吃的都是這些,是不是也太好太腐敗了,置天下黎明蒼生於何地啊,有沒有人擔心他營養過剩啊。冷靜冷靜,還是得用事實說話,因為,據史學家考證:滿漢全席是不存在的!



央視的國寶檔案《御膳房》中有一集《真假滿漢全席》,(B站有全集噠,自己動手戳一下咯~),用十三分鐘交代了滿漢全席的來龍去脈,電影裡所說康熙爺六十六大壽的宴席是說法之一。


更真實的史料是乾隆第二次南巡下揚州,當地官員尹繼善為了討好皇帝而精心準備的一次宴席,也是那次,乾隆吃火了揚州的一道「文思豆腐」,但是並沒有什麼三天三夜的觥籌交錯。


▲為此,豆腐羹一類也進入小十君的黑名單了


真實的「滿漢全席」四個字只是一頓便飯!聚餐!聯誼!這大概就叫吃貨的自欺欺人吧!



但是放進影視劇就不用計較太多啦,不然怎麼叫戲說嘛,這也是徐老怪的高明之處,看過徐老怪的作品就會知道,他的個人風格相對明顯,表現對象多聚焦於以下兩種:瀟灑豪邁的江湖俠客,比如《黃飛鴻》、《笑傲江湖》▼


陷入愛情的痴男怨女,比如《倩女幽魂》、《梁祝》


而這部《金玉滿堂》卻是一部以美食為題材的喜劇電影,當然,還有他念念不忘的江湖貫徹其中。在這個滿漢全席的題材上,徐克開了先河後,電視劇立馬跟上,大陸有徐崢、張鐵林主演的《滿漢全席》▼


香港有歐陽震華、陳松伶主演的《金玉滿堂》▼


都是以此為主線引申的古裝劇,簡直是「古人吃的比我好」系列啊。


好在呢,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想吃啥啥沒有啊,吃不上也只是因為沒錢!不過看完這個電影,小十君還是有點傷心的,白米飯、河粉、咕咾肉、豆腐羹都和我說再見了呢,


嗯,我也要和你們說再見了!

就這樣吧,麼麼扎~


 點擊閱讀福利大大的有







相關焦點

  • 旁友,你知道滿漢全席嗎?
    你想聽聽看這些燃爆的歌曲嗎,你感受過開口跪嗎,你能相信一個漢子唱歌比妹子還像妹子嗎?酷愛來看看吧~~~        滿漢家長組特曼粑粑  滿漢全席音樂團隊成員,從來不擔心有他駕馭不了的歌。,是真的很好聽,唱的特別有感覺)《太子妃》(各種顫音,嗷嗷嗷,好聽)《舞女淚》(作為一個敢於在演唱會上唱舞女淚的辣醬,怎能不愛)家長組的歌曲一定要聽!!!
  • 關於滿漢全席的「誤會」:比如,一桌滿漢全席原來值這些錢
    但,真實的滿漢全席是怎麼樣的,我們都沒有見過。於是,關於「滿漢全席」就有著很多說法和猜測。不過,這些傳說距離真相卻越來越遠。不信,我們來看看。被稱作滿漢席,後不斷更新,成為所謂「滿漢全席」。關於「滿漢全席」的相聲「報菜名」估計也是藝術家的創作。2、滿漢全席到底有多少菜品滿漢全席以東北、山東、北京、江浙菜為主,後來納入閩粵等地的菜餚。一共108道,其中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閩菜,12道廣東菜。
  • 《滿漢全席》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啊
    一起出差的那個大哥和我說,唱了兩個星期了還會唱錯歌詞,感覺這歌好難唱,搜了好久,幾乎沒有男生的翻唱,後來發現了小魂翻唱的《魂》,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滿漢全席》。杭州那個冬天特別冷,特別潮溼,呆了一個半月回到了深圳,賦閒在家時就開時唱《魂》,正好翻到了小魂唱的《典獄司》,從此恰巧看到了《滿漢全席》團隊合唱的標籤。
  • 滿漢全席都有哪些講究?
    滿漢全席起源於清朝,意思就是滿族人和漢族人共同烹製的一桌宴席。清軍入關以前,首領們的宴席非常簡單,一般就是把獸皮鋪在地上,大家圍坐在一起,用刀子取食烹製 和燒烤好的肉類。據《揚州畫舫錄》記載,最早的滿漢全席應該是揚州「大廚房」,主要為到該城市巡視的官員準備的宴席,而且書中還詳細記載了宴席的品類、數目、品級和份額等。後來,滿漢全席被用作各種大型宴席的統稱,而且清朝宮廷專管宴席的部門成立後,所準備的宴席同樣採用了「滿漢全席」的稱謂。
  • 《太空部隊》美式天朝
    美式思維下的中國天朝, 可能就是他們創造出來的另一個自己罷了。按實際的垃圾的垃圾大件垃圾的垃圾的垃圾的徠卡講道理講案例的驕傲枯魯杜鵑垃圾垃圾垃圾阿薩德加拉科技大廈建檔立卡建檔立卡講述了的驕傲肯德基愛上了解到垃圾大家的垃圾的垃圾水電科技阿來得及垃圾的拉開加上來看的驕傲了肯德基薩克雷建檔立卡建檔立卡講的垃圾的拉升金卡講道理
  • 一分鐘學堂 滿漢全席
    乾隆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書舫錄》中有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一為蒙古親藩宴,二為廷臣宴,三為萬壽宴,四為千叟宴,五為九白宴,六為節令宴。 全席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錯,搜尋山珍異獸。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餚饌三百二十品。
  • 大清天朝帝國夢的幻滅‖從謊言開始
    從古至清,我大中華從皇上到屁民無不以天朝大國自居,大中華之外皆是蠻夷,這種天朝意識的夜郎自大與驕傲,變成了一種精神上妄自尊大,對外只需憑藉「天朝聲威」就可以「攝服夷人」。即使在清代未年,被夷人們打得滿地找牙,李鴻章李中堂依然洋溢著文明古國的優越感,認為西方侵略者不過是「夷狄」之幫,不足深慮。
  • 行李箱秒變摩託車,你和它之間就差一個天朝賀大爺了
    一言不合,機場飆車▼撩妹時的急轉彎一定要酷表情要驕傲,眼神要目中無人▼姿勢要帥,髮絲要飄看見狂奔的人要顯露出優越感▼還附帶了專門的儀錶盤APP怎麼突然冒出個賀大爺?他是誰?
  • 你們知道滿漢全席是有多豐富嗎?
    滿漢全席。它是清朝中葉興起的一種規模盛大、程序繁雜、滿漢飲食精粹合璧的筵席,又稱滿漢席、滿漢大席、滿漢燕翅燒烤席等。它最初出現在乾隆年間的江南官府中。江蘇儀徵人李鬥在《揚州畫舫錄》記載,乾隆時揚州所辦的滿漢席共計110道菜點,以江浙名菜為主,滿族燒烤為輔,並匯集全國各地美食。
  •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1988年夏,八一電影製片廠和解放軍畫報以《飄香的金牌》為題,報導了他成才的事跡。1991年10月,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播出了李春祥的個人事跡。1988年5月作為人民解放軍烹飪代表團主要成員參加第二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成績卓著,榮獲金牌、銀牌、銅牌七枚,被命名「全國十名最佳廚師」的光榮稱號,瀋陽軍區後勤部在軍人俱樂部召開後勤部上千人的軍人表彰大會,當場宣布李春祥榮立一等軍功。
  • 央視《滿漢全席》20周年慶典,河南三連冠擂主「王者歸來」
    來自全國百家餐飲名店的金牌擂主、文化名流、烹飪大師及專家評委共憶二十年來伴隨《滿漢全席從默默無聞的廚房到開啟中國夢的首戰青島,眾多《滿漢全席》金牌擂主,從風華正茂到榮譽等身,曾經的參賽選手已經成為中國餐飲行業的中堅力量。
  • 嘆為觀止的《滿漢全席》中,瀕臨失傳的江南金牌大菜:灌湯黃魚
    大片《滿漢全席》裡的灌湯黃魚灌湯黃魚在中國是一道有名的菜品,在徐克的電影《滿漢全席》中,金牌大菜灌湯黃魚中金黃魚嫵媚和瓊脂灌水的風情是廚師廖潔的詮釋:廚師手中的黃魚灌湯讓我們大吃一驚!魚身完好的大黃魚在熱油中被翻滾炸燒,洋蔥墊底、芥藍心貼身,魚肚子裡則是怎麼都不會露出的濃濃灌湯,拿筷子戳破魚腹,夾裹著粒粒小珍珠丸的清泓湯汁緩緩湧出,絕對堪稱視覺系中的絕美之巔。既屬清朝滿漢全席中的頭牌大菜,灌湯黃魚自然跑不了用料名貴、做工繁瑣,是宮廷官府菜得以保留髮揚的江浙菜,也是康乾皇帝下江南必用之菜。
  • 古代宴席的最高配置——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是清朝滿人和漢人合坐的一種宴席,集合滿族和漢族最珍貴的美食於一桌,山珍海味,令人垂涎欲滴。燒烤、火鍋、涮涮鍋,烹炸蒸煮,無所不用其極。全席至少108種菜,有鹹有甜,有葷有素。除了滿族貴族的美食,揚州菜也為滿漢全席貢獻了不少,是主要的美食擔當。
  • ——讀《天朝的崩潰》
    這些介紹導致了質疑琦善是「賣國賊」的第一個質疑?他聖眷正隆,位極人臣有什麼理由和動機要賣國呢?   沒有賣國的動機,但是當時就有琦善「賄和」的說法,指責他收了英國人義律的好處才賣國求和。《天朝的崩潰》裡面提出了三種反對的證據,第一、根據負責查抄的奕經和穆彰阿兩人的奏摺,琦善這個百年大家族是很有錢的,沒必要貪圖英國人的一些西洋玩意就賣國;第二,審訊琦善的鮑鵬否認琦善受英國人的賄,琦善本人面對道光皇帝的問詢也直接否認;第三,英國方面沒有任何行賄琦善的文件記錄,甚至義律聽說琦善被以行賄治罪,還開了一份證明給廣州知府,但是幸虧沒有遞交到道光那裡,反而適得其反證明兩人關係不錯。
  • 滿漢全席:紛紜薈萃108道,並非起源於宮廷,而是始於揚州
    在舞臺上,大段的菜名報出來,聽著讓人垂涎三尺。「我請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這些菜,真的是滿漢全席的菜品名單麼?而滿漢全席,到底是民間傳說,還是歷史上真的就有這個宴席呢?滿漢全席到底有多少道菜?我們今天就來解密,清代最大場面的滿漢全席,究竟是什麼。滿漢全席,歷史上卻有此宴。
  • 徐克《滿漢全席》太坑,借鎮店之寶拍戲,演員咬一口魚翅賠80萬
    由徐克執導,張國榮,袁詠儀,鍾鎮濤主演的影片《滿漢全席》上映於1995年,雖然是部老電影,卻令人百看不厭,記憶猶新。徐克拍《滿漢全席》時劇組曾鬧出一個大烏龍——演員咬了一口魚翅,結果賠飯店80萬。80萬放到現在都不是小數目,更何況是當年了。
  • 《天朝渣男圖鑑》&《芝加哥》
    因為影評這個東西太主觀了(而且自己水平也一般般但是我又是個很喜歡分享自己想法的人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寫一篇文章關於 一部2002年的電影《芝加哥》一開始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 在qq空間看到了一個視頻《天朝渣男圖鑑》
  • 音樂團隊:滿漢全席|古風歌很好的一個組合,貌似最近原創很少?
    是時候回答昨天晚上發布圖片的答案了~今天要推薦的就是——滿漢全席音樂團體~全文共含6首歌,請聆聽~久聞滿漢全席大名,作為吃貨的靜音第一反應是,好吃嗎【捂臉】因為滿腦子是這樣的畫面深夜在編輯這篇文章的我,就是在作……然鵝,此「滿漢全席」非彼滿漢全席,應該是這個古風音樂團體
  • 說起「滿漢全席」大家肯定耳熟,裡面有108道菜,總有幾道你吃過
    說起「滿漢全席」大家肯定耳熟,裡面有108道菜,總有幾道你吃過。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既有宮廷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族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焰、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
  • 故宮新推的滿漢全席日曆看起來要火
    近日,開幕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故宮出版社展出的一本《故宮滿漢全席日曆》引發吃貨們的關注。據了解,滿漢全席興起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