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在國家封山育林實施「天保工程」的大背景下,大批伊春林區的產業工人紛紛南下,轉戰號稱「中國木業之都」的綏芬河口岸。在北京接受過俞敏洪新東方激勵教育、懷揣創業夢想的於志明,便是其中一員。他紮根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依託百年口岸豐富的俄羅斯木材資源優勢,走出一條從小菜板加工升級到「百年口岸」品牌家具製造的轉型之路。
2003年,於志明來到這座包容性極強的城市。2007年開辦今日經貿公司,先是從事原木進口貿易。2010年開發綏芬河木材交易網、木交中心,搭建口岸木材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然後開辦今日木業公司,進行板材和半成品加工,為伊春光明等國內大型家具企業生產實木部件。實踐中,他不斷認識到,只有精深加工打造終端產品,才有市場競爭力。他結合綏芬河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註冊了「百年口岸」品牌,率先開發生產俄羅斯椴木系列菜板,打造旅遊伴手禮,目前在全國十幾個省市共有經銷商400多戶。近年,於志明又生產出木凳、中式家具、木製工藝品等實木產品,月銷售額已達到50萬元,產品供不應求。企業孵化培養出30多名木業經紀人,帶動周邊十多家木企發展實木廚房用品,形成擁有各自品牌和銷售渠道的小產業帶,成為行業帶頭人。
記者在廠區看到,院內堆放著大量用於製作家具的俄羅斯進口水曲柳原木,每一根都張貼著原產地獨有的二維碼。車間裡,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椴木鍋蓋、帶圍簷的面板,訂製的花盆、色板架、醬耙子等實木成品,樣樣精緻美觀。俄羅斯水曲柳製作的精製博古架,據說一組售價6000多元,最高利潤可達30%。於志明介紹,現在,雙鴨山、黑河、大慶都有產品經銷商,每個月的家具、家裝產品訂單達到40萬元,供不應求,由於訂單催得急,工人兩班倒,加班到深夜。
展望未來,於志明信心滿滿。他說,木匠人的情懷,就是做成產品,品牌自主營銷;政府扶持的8000平方米新廠房正在建設,明年夏季交工搬遷,將實現產業快速升級,進行家具代工,大批生產套裝家具、整屋定製、家具部件、樺木櫥櫃;市領導還幫助對接合作夥伴、尋找訂單,提供邊合區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當下,天津美克等大型企業紛紛伸出橄欖枝,光明家具集團優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已經被挖過來,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擁有穩健的團隊、成熟的市場渠道,利用「百年口岸」品牌和原料優勢,今日網絡科技公司又為企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組建木製家居產業聯盟集群,帶動周邊和下遊家具企業到綏芬河投資合作,最終把「百年口岸」打造成全國馳名商標。計劃未來把自製的櫥櫃、家具出口到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作為「中國木業之都」,近10年,綏芬河進口木材總量達到5700萬立方米。最近每年進口原木、板材約700萬立方米,木材落地加工400萬立方米,精深加工達到80萬立方米。綏芬河與時俱進,發揮口岸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引進資源精深加工,依靠深度挖掘增加產品附加值,堅定不移走貿工融合、貿工並舉、境內外聯動、口岸和內陸協同的全產業鏈發展道路,形成「頭」在境外、「尾」在境內的上下遊全產業鏈配套的優勢加工業,扭轉了長期以來「給別人做嫁衣」的被動局面,推動通道經濟向加工經濟轉變,走出一條實體經濟崛起之路,也為後期發展豐滿了羽翼。
目前,木材進口加工產業體系,業已成為口岸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全市擁有木材加工企業182家,其中邊境經濟合作區現有木材及精深加工企業70多戶,主要生產實木家具、實木複合地板、實木門窗、木製別墅等產品,木材加工形成集群,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木業規上企業49家,佔全省同行業規上企業總數的29%,全市闊葉單板年產量1500萬平方米,佔全國70%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最大的俄羅斯木材進口集散地和木材精深加工基地,推動木材加工向產業鏈終端和價值鏈高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