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尋味精緻威海

2020-11-18 中國青年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千裏海岸線,一幅山水畫。山海相依、氣候宜人的山東威海正全力建設「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高標準建設、文化高質效供給、社會高效能治理、民生高水平保障不斷為威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賦能加力。

  城市精緻 生活幸福

  國慶長假期間,在威海新威附路上,咖啡店香氣四溢,小酒館音樂悠揚,前來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新威附路原本是威海一條殘破不堪的老街,如今成了一條獨具韻味的歷史文化街。2019年,《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將新威附路等一條條本已淹沒在樓群中的老街打造成了特色街區,不斷凸顯老街的人文氣質,提升老街的城市功能。

  威海市聚焦建設精緻城市這一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以打造全域精緻城市為路徑,以市域一體統籌為手段,以實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為帶動,大力推動資源要素向鄉村聚集、設施服務向鄉村覆蓋、特色產業在鄉村突破,整體實現區域綜合發展邁上更高層次水平。

  乳山市徐家塂村過去是個偏僻落後的小山村,如今成了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典範。徐家塂村把紅薯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倉儲銷售等各環節打通,組建完整的產業發展平臺。徐家塂村第一書記陶新霞不僅為紅薯申請註冊了「徐家塂」和「母愛徐家塂」兩個品牌,還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將農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今年我們的紅薯早就賣沒了,想吃要提前訂!」陶新霞高興地說。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10月13日,在威海榮成天鵝湖國家公園,5隻大天鵝時而悠閒地戲水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扇動翅膀,身姿美麗舒展。因傷滯留在天鵝湖的另一隻大天鵝立馬融入其中,歡迎遠道而來的「家人」。山東榮成是中國最大的大天鵝冬季棲息地,這是今年到榮成越冬的首批大天鵝。

  近年來,威海市始終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生產生活有機融合,以5799平方公裡陸域、11449平方公里海域為「畫板」,用城鄉山水做「骨架」,精心繡好一城一鄉、一山一水、一磚一瓦,建設山清水秀生態威海。

  位於環翠區嵩山街道的五家疃村依山傍水,過去由於河道清理不及時,出現了河床淤積、河道變窄等情況。為讓河水清起來、活起來,環翠區投資1500萬元,共清理河道1.3千米,清淤2700立方米,打造了白鷺灣、騎士驛站等4處河道生態遊園。如今,走進五家疃村,溪水潺潺,環境宜人。「現在出門就能上荷花池邊散步、賞花,村裡的環境越來越美了。」村民許廷敏說。

  五家疃村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諸多支撐要素,以「運動」為突破口找準自身經濟發展的著力點,高起點規劃建設了國家級山地自行車、10公裡和50公裡越野跑專業賽道等比賽專用場地,充分挖掘運動賽事的影響力,促進鄉村旅遊發展,2019年實現集體經濟總收入145萬元。

  如今,威海生態建設的效益逐漸顯現。在千裏海岸線上,有4A級以上景區9處,海濱公園17處,海水浴場8處,接待遊客年均增長9.3%,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2.2%。

  文化為魂 內外兼修

  「這裡有海有湖有公園,看書累了,站在窗邊往外看一看,感覺特別好。」市民陳女士對鳳凰湖城市書房的環境讚不絕口。今年8月,威海市最大的城市書房——鳳凰湖城市書房試運行,書房使用面積2000多平方米,配備圖書40大類3萬冊,吸引了不少前來讀書的市民。

  城市書房用一方小小的空間,讓一座城市充滿了人文關懷。2018年,威海市以城市書房建設為突破點,致力於塑造「書香威海」城市文化品牌,構建了全市四級公共閱讀服務網絡,實現了營造城市「15分鐘閱讀文化圈」。

  位於威海市中部的文登區是革命老區、紅色膠東先行區,近年來,文登把文化振興作為基石,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實施鄉村文化鑄魂工程,大力培育紅色旅遊、特色民俗、文旅節會等文化產業新業態。

  威海市將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作為精緻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在城區,選擇人流密集的「黃金地段」建設城市書房41處,設置共享書櫃25處;在鎮村,實現鎮(街道)圖書館分館、文化館分館以及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在人流密集廠區周邊以及海島、林區等區域,開通14輛「流動文化服務車」。

  威海把紅色文化融入全面小康建設,通過系統整合全市紅色印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心打造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謀劃打造全國首個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主題的教育培訓基地,每年吸引10多萬人次前來接受紅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9日 03版)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2020-09-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青山湖區進順村:共建小康家園 共享幸福生活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青山湖區進順村:共建小康家園 共享幸福生活 2020-11-14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村幹部及時將數據共享給縣交通部門,後者立即對公交線路進行了微調並增加班次,方便村民和師生出行。  像秋北村這樣的「數字鄉村一張圖」已在德清137個行政村實現全覆蓋。站在數位化、生態化的時代風口,遂昌深刻理解並充分運用電子商務蘊含的「網際網路+」思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全力推進「天工之城—數字綠谷」建設,與阿里雲、網易、海康威視等12家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落地建設創新中心、創新實驗室等項目,探索山區縣最美生態、綠色科技、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徑,努力打造山區人民的美好家園和全省人民的嚮往之地。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羊角山下 龍鳳呈祥:遇龍河的騰飛
    一趟45塊錢,每天2趟到3趟,一年差不多有4萬多塊錢的收入。」47歲的徐小送,家住遇龍河畔的陽朔鎮雞窩渡村,皮膚黝黑,身材結實,一頭黑黑的圓寸,看起來還像個年輕小夥子。從2004年開始,他就在遇龍河撐竹筏。徐小送說,那時候遇龍河旅遊剛剛開發,許多小老闆買下竹筏、僱傭筏工載客遊河。散戶老闆之間有競爭,管理秩序比較混亂。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新疆烏什縣託萬克麥蓋提村:菌菇開出...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未來已來
    村幹部及時將數據共享給縣交通部門,後者立即對公交線路進行了微調並增加班次,方便村民和師生出行。像秋北村這樣的「數字鄉村一張圖」已在德清137個行政村實現全覆蓋。遂昌把電子商務作為山區生態經濟重要產業支撐來扶持和培育,創造了農村電子商務「趕街模式」,目前已經在全國17省47市縣落地,建設超過1.2萬個村級電商服務站,成為國務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型案例。2019年,遂昌網絡零售額增長54.7%,排名全省第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電子商務還每年為農民節約生產生活成本500萬元以上。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元寶村:從「暴風驟雨」到「稻花飄香」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從「後進」到「先進」,前進村是怎樣前進的?
    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前進村航拍圖 前進村供圖注重綜合改造,積極整治村莊人居環境第一次進入前進村的人,很難想像到幾年前這裡的狀況——當時的前進村是典型的落後村,村容環境髒亂差,道路泥濘、坑窪不平,「晴天一身土,下雨兩腳泥」,村民對未來看不到希望。
  • 「頭條」魏松賢到北林區就「百城千縣萬村」調研點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8 月5日,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魏松賢到北林區就「百城千縣萬村」調研點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全勝,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郭曉明一同調研。在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稻田公園,魏松賢詳細了解北林區在踐行鄉村振興、推動農業發展、實現小康社會過程中採取的做法和取得的實際效果。
  • 端起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十三五」時期,宜君縣完成造林綠化超26萬畝,綠色面積逐年擴大,截至2019年底,全縣林業森林覆蓋率達52.63%,植被覆蓋率達91.8%。  近年來,宜君縣堅持生態立縣,依託綠色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努力打造避暑勝地旅遊品牌。好生態讓農產品身價倍增,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更鼓了群眾腰包。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羊角山下 龍鳳呈祥:雞窩變鳳巢
    進村的柏油路乾淨寬闊,路邊有精心設計的池塘、小橋、甬路,白牆灰瓦的民居門前有花園、門後有菜園,如今雞窩渡村「女大十八變」,頗有小家碧玉的模樣,為遇龍河的山青、水碧、竹翠、橋奇再添一「村巧」。只嘆馬致遠先生沒有看過這裡的「小橋流水人家」,倘若看了,或會少些愁緒,多些釋然。「不說別的,現在咱們坐在院子裡喝茶吃水果,聊天看美景,多麼舒服愜意。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在山東陽信縣 聽牛人說「牛事」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天津寧河:保衛「京津綠肺」 共謀綠色發展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元寶村:從「暴風驟雨」到「稻花飄香」
    70年前的夏天,他跟隨工作隊坐著馬車,深入元茂屯進行土地改革,而這個村的原型地就是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的元寶村。△種植「稻花香」的水稻田元寶村引進了高端水稻「稻花香」,並將種植面積擴大到6000畝,佔全村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廣西下陶村:山坳村蛻變為「紫荊花海」
    1998年鍾敏嫁到廣西柳州市下陶村時,進村的道路還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是半褲腿的泥。村子裡也沒有一戶像樣的住房,都是牆面開裂的泥磚房。因三面環山、交通不便,下陶村被當地人戲稱為「山坳村」。22年後,當初嫁來下陶村的姑娘鍾敏,已經成了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下陶村近年來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紫荊花村」、「彩虹村」。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涼山州昭覺縣:彝寨兒女的脫貧「三部曲」
    在懸崖村村民們「下山」半年後,11月17日,包括昭覺縣在內的7個縣退出國家級貧困縣,涼山全州脫貧「摘帽」。如今,越來越多的昭覺人通過發展農業種植和學前教育等,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彝寨兒女們奏響了具有涼山特色的脫貧「三部曲」。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陝西渭河邊崛起中國西部第一村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村東村西水汪汪,村前河灘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糧,有女不嫁東嶺郎」。因地處「八百裡秦川」的西端,河灘邊的鹽鹼地無法讓村民果腹,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寶雞市陳倉鎮的東嶺村,是出了名的窮村,當地流行的這幾句順口溜,生動描述出東嶺村當年的窘境。
  • 樂遊田園間 慢享觀光園|曹娥街道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
    近日,曹娥街道成立調研組來到新沙居委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北戴河村:築巢引鳳拉創業 激發「老」村...
    但進入北戴河村,極具現代設計感的房屋、別致錯落的藝術院落,不禁為這個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莊添上了幾分靈動與活潑。作為河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核心區的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戴河村,現有耕地3300餘畝,人口2385人,1049戶,村民以農業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
  • 【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扛旗創牌爭星 凝聚...
    地處淮北平原的泗縣,是著名的皖東北抗日革命根據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該縣創新實施「旗牌星」精準扶貧聯動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幹群內生動力,凝聚起脫貧攻堅合力,提升了貧困治理能力。「我們探索建立『旗牌星』聯動的扶貧工作機制,通過扛『旗』讓組織強起來,通過亮『牌』讓幹部幹起來,通過創『星』讓群眾動起來,匯聚起脫貧攻堅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