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2020-12-25 哈爾濱新聞網

  「今年3月,我在山上看到了『東方寶石』朱䴉!」一大早,陝西銅川宜君縣太安國有生態林場護林員楊龍山已踏上了巡山路,「現在這裡樹高林密,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楊龍山高興地說。

  宜君縣地處關中平原和陝北黃土高原接合部,屬於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生態脆弱。「十三五」時期,宜君縣完成造林綠化超26萬畝,綠色面積逐年擴大,截至2019年底,全縣林業森林覆蓋率達52.63%,植被覆蓋率達91.8%。

  近年來,宜君縣堅持生態立縣,依託綠色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努力打造避暑勝地旅遊品牌。好生態讓農產品身價倍增,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更鼓了群眾腰包。

  增綠護綠,擦亮黃土高原「綠寶石」

  一到秋冬季節,謝武強每天都得走3萬步以上,「這時節氣候乾燥,森林火災隱患多。」他今年47歲,是宜君縣棋盤國有生態林場的一名護林員,踏進這片林子已有21個年頭。

  每年新增1000多畝林地,謝武強的巡護路越走越長,「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滿眼是綠,捕獵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也已基本絕跡。蒼鷺、黑鸛、野豬等各種野生動物如今成為當地村民家門口的『常客』。」

  「有本事把山變綠,更要有本事守住這片綠。」宜君縣這些年先後獲得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等榮譽,棋盤國有生態林場場長田王成說,「防火大於天,目前我們已形成一套反應迅速、處置有效的防火滅火機制,林場面積近32萬畝,可以做到5分鐘集結,20分鐘內抵達現場。」

  今年上半年,宜君空氣優良天數達162天。「以前山上光禿禿,一颳風滿嘴沙,現在你走到哪兒綠到哪兒。」提起居住環境的變化,市民張志華感慨萬千。「城市造綠也是個精細活,我們現在採用各種樹木、喬灌草相結合的方法,打造『近自然環境』,實現路在綠中、人在景中、城在畫中。」宜君縣林業工作站有關負責人說。

  產業興旺,脫貧增收動能強

  在哭泉鎮馬前堯村見到孫小軍時,他正在幫鄰居拾掇土地。孫小軍曾經是貧困戶,2016年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不僅領到產業扶持基金,還學到了新的核桃種植管理技術。施肥、嫁接、修剪,孫小軍樣樣在行。今年來請他幫忙的村民絡繹不絕,「幫人修剪一天,能賺150元。」

  提起核桃,孫小軍有說不完的話,「自家的30畝地,再加上承包的30畝核桃全都嫁接上了『清香』品種,賣價能翻5倍。今年剛掛果就賣了5000多元,等進入盛產期,一年收入十來萬!」

  宜君縣核桃產業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陳金海介紹,核桃是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截至2019年,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43.1萬畝,「不僅讓群眾富了口袋,還有著很高的生態價值。」

  藉助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宜君縣自脫貧攻堅以來共建成10個縣級、50個鎮級產業扶貧基地,培育了草畜、瓜菜、林果、中藥材等特色富民產業,讓貧困群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村民魏小龍一直在外做生意,看到家鄉發展好,前年回了村。他過去連鋤頭都沒握過,如今虛心學習,種起了稻子,「現在村裡稻魚、稻蝦共作,各種候鳥都來田裡歇腳,水鄉風景還吸引了不少遊客,誰不願意守著家鄉發財?」

  全域旅遊,好環境就是生產力

  坐擁梯田美景,哭泉鎮淌泥河村在山溝溝裡搞起了旅遊。

  10月底,亢光明送走了今年最後一批客人。去年,他回到老家淌泥河村,蓋了3座小木屋,做起了民宿生意。「咱這兒是避暑勝地,空氣好景色美,不愁沒客人,愁的是服務不周到。」亢光明說,「今年我新蓋了一棟三層小樓,現在有15間房,能住60人,接待一個旅行團不成問題。」

  50歲的何廣是村裡的「名廚」,一有空就琢磨新菜,還得過「梯田康養民宿評比大賽」一等獎。「你瞧,涼拌刺五加、芋面蘑菇、翡翠餃子,都是我自己開發的健康菜餚。有一戶西安的人家,每個月都要開兩個小時車過來,就為了吃我做的菜。」何廣很自豪。

  「自打搞起了鄉村旅遊,各家各戶都有了新氣象,不僅勤快,還敢想敢幹,現在每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村黨支部書記李國賢說。

  近年來,宜君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福地湖、花溪谷、旱作梯田、戰國魏長城遺址公園、康養示範村等景點連成一線,越來越多的群眾端起「生態碗」,吃上「旅遊飯」。

  好生態是發展旅遊的最大潛力。宜君縣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要努力推動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延長產業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已經通過旅遊帶動5100餘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成果。」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2020-09-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為最偉大的惠民工程點讚顧益康  在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打贏扶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次宣傳思想戰線開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意義特別重大,這是為中華民族寫新時代振興之史,為中國人民樹奮鬥豐碑,是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作出的生動實踐註解。  這些年來,浙江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交出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優秀答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尋味精緻威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千裏海岸線,一幅山水畫。山海相依、氣候宜人的山東威海正全力建設「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高標準建設、文化高質效供給、社會高效能治理、民生高水平保障不斷為威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賦能加力。
  • 陝西宜君縣盤活綠色資源 端起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近年來,宜君縣堅持生態立縣,依託綠色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努力打造避暑勝地旅遊品牌。好生態讓農產品身價倍增,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更鼓了群眾腰包。增綠護綠,擦亮黃土高原「綠寶石」一到秋冬季節,謝武強每天都得走3萬步以上,「這時節氣候乾燥,森林火災隱患多。」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未來已來
    學者論小康為最偉大的惠民工程點讚顧益康在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打贏扶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恵民工程,是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這次宣傳思想戰線開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意義特別重大,這是為中華民族寫新時代振興之史,為中國人民樹奮鬥豐碑,是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作出的生動實踐註解。這些年來,浙江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交出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優秀答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青山湖區進順村:共建小康家園 共享幸福生活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青山湖區進順村:共建小康家園 共享幸福生活 2020-11-14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扛旗創牌爭星 凝聚...
    地處淮北平原的泗縣,是著名的皖東北抗日革命根據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該縣創新實施「旗牌星」精準扶貧聯動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幹群內生動力,凝聚起脫貧攻堅合力,提升了貧困治理能力。「我們探索建立『旗牌星』聯動的扶貧工作機制,通過扛『旗』讓組織強起來,通過亮『牌』讓幹部幹起來,通過創『星』讓群眾動起來,匯聚起脫貧攻堅磅礴力量。」
  • 老礦山種出甜甜的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遼寧省建平縣萬壽街道小平房村村民張學春笑著端上一盤黃裡透紅的南果梨,「沒想到咱這地方還能種出這麼好的水果。」小平房村曾以村辦工業發達遠近聞名。依託當地鐵礦資源,上世紀90年代,小平房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錢學餘帶領村民建起了3座鐵選廠、一個球團廠、一個鑄造廠和一個綜合汽車隊。到2012年末,小平房村集體擁有固定資產1.8億元,農民年人均收入1.5萬元。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新疆烏什縣託萬克麥蓋提村:菌菇開出...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小果子成就大產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走進貴州省盤州市盤關鎮賈西村,漫山遍野的刺梨樹,村民們在刺梨園裡忙著鋤草、剪枝、施肥……截至2019年底,賈西村刺梨種植面積達66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3.12萬畝刺梨種植,產業覆蓋8個村3498戶,創造就業崗位近400個,穩定脫貧257戶,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2044元,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刺梨,這個滿身是刺的「山果果」,已成為賈西村一張亮麗的名片。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羊角山下 龍鳳呈祥:雞窩變鳳巢
    雞窩渡村是陽朔縣陽朔鎮矮山村(行政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過去雞窩渡這個名字,頗有名副其實的意味——道路坑窪不平,亂搭亂建混雜,排水排汙差和垃圾處理難成為頑疾,整個村子真有點像雞窩一樣髒亂,雖然與縣城的「陽朔仙境」只有五六公裡的距離,卻引不來遊客,吃不上旅遊飯。大部分村民種植莊稼靠天吃飯,「有女不嫁雞窩渡」成了當地人的難言之隱。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浙報點讚龍遊未來社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
  • 「頭條」魏松賢到北林區就「百城千縣萬村」調研點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8 月5日,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魏松賢到北林區就「百城千縣萬村」調研點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全勝,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郭曉明一同調研。在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稻田公園,魏松賢詳細了解北林區在踐行鄉村振興、推動農業發展、實現小康社會過程中採取的做法和取得的實際效果。
  • 彭水櫻桃井村:端上「生態碗」 吃上「綠色飯」
    土地肥沃,自然水資源充沛,負氧離子含量近似摩圍山值11萬個/cm3,村內生態產業全覆蓋,是休閒觀光、納涼避暑、康養度假的鄉村旅遊勝地。在2019年,櫻桃井村已獲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無人機航拍下的花千谷休閒觀光園格外漂亮,成片的翠冠梨生機勃勃,梨樹林下的中藥材長勢喜人……怎樣守護好、利用好這一片綠水青山?櫻桃井村動了腦筋、下了功夫。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天津寧河:保衛「京津綠肺」 共謀綠色發展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在山東陽信縣 聽牛人說「牛事」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從「後進」到「先進」,前進村是怎樣前進的?
    在村兩委和市駐村幫扶組的帶領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堆的垃圾不見了,安裝了安全飲水設施,新擴建蓄水池2座,建成汙水處理系統;創新設計了三格式化糞池,建設了一戶一廁,解決了村民如廁難的問題;累計改造村莊道路2萬平方米,各主幹胡同、裡巷道路硬化、美化面積達到100%。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羊角山下 龍鳳呈祥:遇龍河的騰飛
    「過去呢,搶得上、撐得多就掙得多點,不然就少些。現在都歸公司管了,排號、打卡,不用搶客人,統一分配很公平。一趟45塊錢,每天2趟到3趟,一年差不多有4萬多塊錢的收入。」47歲的徐小送,家住遇龍河畔的陽朔鎮雞窩渡村,皮膚黝黑,身材結實,一頭黑黑的圓寸,看起來還像個年輕小夥子。從2004年開始,他就在遇龍河撐竹筏。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元寶村:從「暴風驟雨」到「稻花飄香」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特色產業助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如今,海原縣的自來水普及率已達99%;全縣累計減貧近10萬人,其中1.5萬貧困人口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豐衣足食的新生活、溫暖舒適的新家園,真真切切地就在眼前。   搬出大山心裡敞亮   「過去用乾淨水洗上一把臉都難,現在家裡養的鴿子也能喝上清水了。」關橋鄉關橋村村民馬霞一邊打理庭院中的鴿舍,一邊和記者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