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愛哭的孩子都是脆弱的「玻璃心」,不堅強的孩子將來也無法應對社會各種挫折,孩子一哭就是玻璃心的話題,一直也沒有停止過探討,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長更應該堅強,摔了不應該哭、被欺負了更不應該哭。
因為在父母的眼裡男孩未來是男子漢,如果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未來就是娘娘腔,這樣的性格又如何適應社會裡變幻莫測的挫折磨難呢?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從小偽裝的「小男子漢」實際上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01
康康是表姐的獨生子,雖然在家裡面非常受寵,但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卻非常重視,尤其是孩子的堅強勇敢方面更是著重緊抓。有一次,康康的奶奶帶著孩子去逛公園,康康跑得太快不小心絆倒了,摔倒就哭的康康立馬被奶奶摟在懷裡安撫著。為了讓康康止哭,奶奶還將絆倒康康的那塊石頭摔得稀巴爛,最後還對康康邀功道「康康,別哭了哦,你看奶奶給你報仇了」。
從那以後,康康做事情越來越自私,明明是自己最錯事情卻偏偏嚷嚷著要「報仇」,了解情況後的表姐對孩子咆哮道:「報什麼仇,你是小男子漢,遇到事情不僅不能哭,還要學會大度」。
以前聽到「月有陰晴圓缺,人有喜怒哀樂」這句話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太抒情,如今仔細品味的時候發現這句話也適用於孩子的教育。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包括孩子也是如此,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希望看到孩子活潑可愛的一面,但是他們一哭鬧的時候都會格外生氣甚至是自責,或是認為自己沒有把孩子教育好。
實際上,每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他們都擁有著獨立的個體,身兼喜怒哀樂也是非常正常的情緒化表現,如果孩子受到委屈摔疼了都不知道哭的話,那麼孩子跟木偶又有什麼區別?
02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些偽裝的「小男子漢」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康康自從初露遇事就哭的惡習後,表姐便以「小男子漢」的標準去訓練孩子,有一次康康的玩具被鄰居的一個孩子給搶走了,康康看到心愛的玩具被搶走後便嚎嚎大哭,而表姐聽聞後便訓斥康康「你是小男子漢,不就是一個玩具至於這樣去哭嗎?」
從那以後,康康被搶東西不哭、摔跤了也拍拍身上的灰塵自己爬起來,也成功地成為了旁人眼裡的乖小孩,但康康的童年卻充滿陰霾和害怕,因為不準哭的「男子漢」總是揮之不去,被欺負了也不能還手欺負回去,因為康康要做媽媽眼中的「小男子漢」,但是總是被欺負的康康內心卻極其自卑。
長大後的康康,是大家眼中不會惹事闖禍的成熟穩重形象,但一次康康帶傷回家的一幕卻惹得表姐悄然淚下,表姐問康康:「你為什麼不還手」,康康說「因為我是男子漢」!那一刻,表姐後悔了,也意識到偽裝的「小小男子漢」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在表姐的家庭教育裡,一共犯下了兩個錯誤:
不溝通在表姐的家庭教育裡,最明顯的教育就是沒有溝通,當奶奶帶孩子出現孩子委屈要「報仇」的思想灌輸時,若表姐和奶奶及時溝通,告知這樣的思想觀已經讓孩子的成長受到影響,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若奶奶能出動告訴孩子這是一個錯誤的思想觀,比起媽媽「小小男子」的思想灌輸要更有價值一些。
不許哭教育孩子堅強是好,但是過度的制止,尤其是不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洩,對孩子的傷害會更大。作為家長,我們受委屈的時候還忍不住朝某些東西發氣撒火,為什麼不允許孩子發火反而隱藏情緒呢?長期隱藏情緒的孩子,他們很容易被「憋壞」,也很容易得上心理疾病,比如兒童常見的自閉症,這些都是長期生活壓抑導致的。
最後,希望每一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放寬心、不要去逼迫孩子堅強,尤其是「小小男子漢」的思想灌輸更是不可有。孩子哭鬧、不堅強,通常都是由安全感缺失導致的,作為家長面對孩子哭泣、退縮的時候,更應該做的就是了解原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保持孩童該有的樂觀自信,世界萬物要順勢而為,若總是拔苗助長、讓孩子表現得不同於同齡孩子,這種成長的傷害只會無休止地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