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罵就哭,孩子破碎的玻璃心,父母要及時「加固」

2020-12-28 騰訊網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每位家長都非常看重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因為大家都覺得學習成績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態度,還能夠反映出一個孩子的智商。

當孩子準備考試之前,父母們都會積極的督促自己的孩子要及時的複習,並且進行高效的複習,等考試考完之後,成績一出來,父母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孩子的成績。

但是當孩子學習成績出了之後,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感到非常高興的,因為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可能考的非常好,但是有些孩子的成績卻不是那麼盡人意。在孩子成績出了以後,每個孩子對待成績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有一類孩子他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非常的佛系,當自己的成績考得好時,他一點都不會感到驕傲,甚至還會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當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時候,他也不會自怨自艾,他反而會把這個事情看的很開。

小孫就是這個類型孩子,有一次期中考試的時候,小孫的學習成績考得非常不理想,排名已經排到了班裡的中後遊了。

小孫的班主任喜歡在每次期中考試之後就召開家長會,於是小孫的爸爸就代表小孫參加了這次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小孫爸爸得知了孩子的這次成績,他感到非常的可惜,並且他還看到了小孫同桌的學習成績單,小孫同桌這次考試的成績非常好,在班裡是名列前茅的,於是小松爸爸心裡有一絲絲的不平衡。

等開完家長會之後,小孫爸爸回來之後就把小孫從房間裡面叫出來準備和他談談心。但是當小孫的爸爸向小孫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之後,小孫卻不以為然,他覺得爸爸並沒有必要那麼擔心,因為成績的好壞影響不到他的心情。

在和小孫長達半個小時的談話之後,小孫爸爸終於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他對學習成績的重視程度並不高,但是小孫卻是一個願意努力的人,所以從此以後小孫的爸爸對小孫的成績並不擔憂。相反,小孫爸爸還覺得自己孩子的性格非常的好。

如果所有的孩子性格都像小孫一樣的話,那麼家長們將會省去非常多的煩惱。

但是偏偏有一些孩子非常的玻璃心,只要在生活中遭遇一點點的小困難,他們就會大哭大鬧,甚至還會想不通自殺,這些孩子就是典型的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他們擁有一顆玻璃心。

相對來說,這些孩子的成長道路都會比較不順暢,他們也沒有辦法自己獨自的去面對生活中碰到的困難,即使是父母多罵他們一句,他們就有可能會內心崩潰。

特別是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來說,家長們都非常寵溺自己的孩子,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普遍都不會太差,所以孩子需要什麼東西,家長都會儘量滿足自己的孩子,那麼從小在這種無憂無慮的環境下長大,在父母的寵溺下成長,這些孩子就非常容易擁有一顆玻璃心。

當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玻璃心,只要自己一罵就哭時,家長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這樣才能夠加固孩子破碎的玻璃心。

一、當孩子表現出玻璃心的時候,家長不要對孩子進行冷暴力

有一些孩子從小被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寵溺著長大,在生活中他們經常都會表現出玻璃心,他們的爸爸媽媽經常都會看見他們的玻璃心,於是見得多了他們就不感到奇怪了,並且他們發現玻璃心的孩子非常不好教育,於是爸爸媽媽就只能隨著孩子去,也不對孩子進行說教了。

當孩子玻璃心的時候,爸爸媽媽如果對孩子進行的暴力的話,那麼孩子將更感覺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於是她們的內心就會更加自閉,他們的這種玻璃心也不會得到很好的改變。

二、讓孩子對生活保持一顆積極的心

很多孩子有玻璃心的原因就是他們覺得生活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他們對生活一點都不積極,那麼家長們就應該從小就讓孩子對生活保持一定的熱情。

家長們可以從小就培養起孩子的自信心,另外有自信心的人,他們在生活中也會比較開心,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遊刃有餘,即使自己沒有做到最好,但是他們也能夠釋懷。

孩子的性格往往能夠決定他未來的人生道路發展,所以說孩子性格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家長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好孩子的性格。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焦點

  • 一罵就哭的孩子,和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一目了然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玻璃心這個詞在國內非常火,意味著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都會哭個不停。其實很多小孩子也有玻璃心,還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小哭包。
  •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不是天生玻璃心,往往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很容易自顧自的哭起來。,往往更容易擁有「玻璃心」。 二、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說兩句就哭的孩子,其實絕大多數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擁有玻璃心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父母應該怎麼教育?
    很多孩子都有這種玻璃心,經不起父母一點點的打擊,在小的時候,很多父母可能都覺得這是因為孩子臉皮薄,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就會好了。但父母卻並不知道,孩子的這種性格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因為這是父母錯誤的教育結果導致。
  • 育兒加油站|孩子受挫就哭?如何拯救Ta的玻璃心?
    就直接走掉…… 以上都是我們看著挺稀鬆平常的事兒,到孩子那,怎麼就那麼容易讓他們有挫敗感呢?我們也忍不住擔憂:這麼「玻璃心」,將來該如何面對人生的更多挫折? 什麼是「玻璃心」呢?「玻璃心」顧名思義,就是孩子的心如同玻璃一樣脆弱,只要經過一點點小打擊,就會破碎。
  • 孩子總是玻璃心,經不起老師和家長批評,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方法
    ——愛默生家裡的孩子玻璃心,批評不到兩句就哭了,怎麼辦?很多家長都很困惑,孩子一哭,就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講道理了。特別是現在還經常看到,孩子因為受到打擊而做到想不開的事情。家長就更加不敢批評孩子了。很多老師也說,現在的孩子太金貴了,我們不敢罵!
  • 孩子有顆玻璃心?育兒寶典:看兩個爸爸的不同做法
    我家孩子有一顆玻璃心,動不動就不吃飯,要死要活的——這是許多家長們都遇到過的問題。孩子心靈太脆弱,受不了哪怕一點風吹草動打擊,該怎麼辦呢?我們先來看一個去年發生在上海的事件。孩子玻璃心,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這是讓許多家長頭疼的事,「孩子現在是罵不敢罵,更別說打了!稍微說他幾句,就不吃飯,不理人!」家有玻璃心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呢?我們先來看兩個不同爸爸的做法。
  • 家長如何修復孩子的玻璃心?
    在上期節目中,檸檬和大家分享了成績好的孩子容易玻璃心的幾點原因。其實不只是成績好的孩子,有調查表明,目前我國有46%的孩子在家庭和學校裡表現出了脆弱的傾向,可以看出不同屬性的孩子對事情的接受能力不同。這邊檸檬給大家幾點建議:第一,增強孩子抗壓能力正如我們剛剛所提到的,玻璃心的孩子往往比較脆弱,經不起打壓,因為家長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可以在平時鍛鍊孩子相關方面,比如可以和孩子玩有關卡的遊戲,當挑戰越來越難時,鼓勵孩子,陪著他一起去攻克。
  • 是孩子玻璃心?還是媽媽的公主病?
    馬雅舒老公羅伯特的反應是,先問清楚,是不是這個年齡段其他孩子都能自己上廁所了,得到老師肯定的回答。然後馬雅舒老公覺得父母有責任,父母做得不好,要多教教女兒學會自己來。這一季,馬雅舒的各種育兒行為簡直就是現代育兒反面教材的典型,孩子愛哭愛鬧,特別玻璃心,媽媽自己也焦慮到不行。她帶著孩子去菜市場,自己怕魚,但兒子對菜市場的生鮮很感興趣。
  • 孩子愛哭就是玻璃心?偽裝的「小男子漢」,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愛哭的孩子都是脆弱的「玻璃心」,不堅強的孩子將來也無法應對社會各種挫折,孩子一哭就是玻璃心的話題,一直也沒有停止過探討,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長更應該堅強,摔了不應該哭、被欺負了更不應該哭。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孩子剛斷奶她就拉著丈夫一起半工作半玩了,每次看到她發朋友圈基本都是不一樣的城市。而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後來過了一年多兩年,她來找我,說自己很後悔沒有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孩子不僅不和她親,還有點怕他們夫妻兩個,稍微嚴肅一點就眼淚汪汪的。所以有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安全感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 「從小就會看眼色」,孩子出現習慣性討好,父母及時調整是關鍵
    有了孩子之後,寶爸寶媽和周圍親朋好友聊得最多的話題肯定是孩子。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的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一聽到誰家孩子"性格老實"、"從來不頂嘴"、"從來不跟家長要東西",父母就很羨慕,心裡想"自我家那個怎麼就這麼淘氣"!然而,這樣的性格並不一定是好的。父母只看到孩子溫順乖巧,卻沒有往深層次的方面想。
  • 孩子為何會有「玻璃心」?父母不僅要給孩子關愛,還應該建立規則
    看到這個孩子的種種表現後,我思考了好久,最終腦海中浮現出了三個字:「玻璃心」。現在的家長都注重於保護孩子,卻最終導致孩子無法遭受挫折,造成了孩子的玻璃心,這實際上是現如今被眾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忽視的一個問題。所謂的「玻璃心」的孩子,就是指那些容易受到打擊、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過分脆弱的人。
  •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你說要給孩子上早教嗎?那麼多機構怎麼選才好?要買點什麼書?還有這英語啟蒙是不是可以開始做了?」記得我成為新手媽媽的時候,對小嬰兒的哭聲非常敏感。女兒一開始嚶嚶嚶,我就忍住不住要去抱抱她,總看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結果,旁邊總會時不時飄來一句:「她一哭你就抱啊,你也太寵她了!那她肯定就越來越嬌氣了唄!你就得一直抱下去!」
  • 孩子挑剔又粘人?多半觸覺敏感在作祟,父母別大意及時改善是關鍵
    若是遇到親朋好友提醒她跟別人打招呼,她也總會躲在我的身後不肯出來,我用了很多方法來教育她,但始終不行,有時我甚至覺得女兒太過敏感,好像有顆玻璃心一樣。」聽著閨蜜的哭訴,不盡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彙叫觸覺敏感,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像閨蜜的女兒一樣,他們膽小害羞,總愛黏著媽媽,不肯接觸別人。
  • 寶寶被罵哭後會尋求抱抱,父母應該怎樣選擇?和孩子成長有關係
    就是孩子哭完了之後仍然會伸手希望讓自己的媽媽抱住自己。最近小麗就遇到了這種情況,自己的孩子最近特別調皮,總是拿著水彩筆把家裡的牆壁畫的亂七八糟。這種情況讓小麗感覺到非常生氣,所以忍不住打了孩子一頓,被打的孩子自然會委屈的哇哇大哭,但是哭完了之後卻讓小麗繼續抱著她。面對這種情況讓小麗感覺到非常納悶,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一、為什麼孩子哭著也會讓父母抱著他?
  • 不孝的孩子,從小就會有這3個特點,父母要及時管教
    事實上,孩子從小就有孝,不孝順,所以父母必須多加注意,如果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甚至連父母都不放在眼裡,父母就要及時管教孩子。個案一個7歲的小女孩,平時在家就是個小公主,受到父母各式各樣的寵愛,爺爺奶奶也對她習以為常。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每次這種場景,都特別揪心,本想拒絕孩子的時候,卻因為他一哭就心軟,最後不得不妥協。 孩子一哭,就無條件的滿足,所以很多父母變得不會拒絕孩子。 所以,用哭鬧「要挾」父母,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勝「法寶」,只要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就可以了。
  • 孩子被說兩句就哭了?這不是「玻璃心」,是父母的問題
    上周,鄰居吐槽她家的孩子太喜歡哭了,每次說她兩句,就哭得稀裡譁啦,好像全世界都背叛她了一樣。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聽不得批評,有的孩子只是被吼了兩句,就哇地哭了起來。孩子「一說就哭」的原因 1、家長過於溺愛孩子現在的孩子各個都是家長的掌中寶,走路怕磕著,吃飯怕噎著,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前腳剛被罵哭,後腳就笑臉相迎?孩子「二皮臉」的真相很暖心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們常用「沒心沒肺」、「開心果」來形容孩子,因為孩子整天都笑嘻嘻地,似乎沒什麼煩惱。特別是學齡前的幼兒,即使前腳被父母罵哭,後腳就忘掉了,又能對著父母「笑臉迎人」。
  • 寶寶總是哭個不停,新手父母毫無辦法,是因為不知道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長都非常害怕孩子哭鬧,因為這是一件很難解決的事情,特別是對新手父母來說,孩子哭鬧的威力完全不亞於一場地震,孩子一哭,父母們舉手無措,因為新手爸媽們根本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哭,其實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任何的哭泣都是有原因的,只有當父母們知道了孩子為何哭鬧時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