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2020年首次消除劣Ⅴ類水體

2021-01-09 合肥在線

光明日報北京1月6日電(記者劉坤)5年來,長江經濟帶發生了哪些轉折性變化?當前,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後應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羅國三介紹,5年來,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流域劣Ⅴ類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

「長江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羅國三說,長江流域城鎮生活汙水垃圾處理能力顯著提升,一大批高汙染高耗能企業被關停取締,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超過八千家;長江岸線整治全面推進,兩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形成,沿江城市濱水空間回歸群眾生活;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羅國三表示,長江經濟帶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從2015年的42.3%提高到2019年的46.5%,2020年前三季度進一步提高到46.6%。新興產業集群帶動作用明顯,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均超過50%。另外,綜合運輸大通道加速形成,長江幹支線高等級航道裡程達上萬公裡,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綠色發展試點示範走在全國前列,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事實證明,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相互融合促進的。」羅國三說,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困難,面臨許多新的挑戰,生態環境保護基礎仍然薄弱,創新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區域協同有待進一步加強,問題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現象還時有發生。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王善成表示,今後要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進一步樹牢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意識;堅持標本兼治,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推動以化工為代表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和支持沿江省市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業等新興產業;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肆意破壞環境、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

「要準確把握規律,立足當下、常抓不懈,持續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力爭早日實現從水質逐步好轉的量變到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的質變,真正走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王善成說。

相關焦點

  •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水清魚跳」的景象又回來了。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長沙將截汙治汙作為先手棋,印發《長沙市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其中涉及瀏陽河的重點項目19個。
  • 2019年眉山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7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7日從眉山生態環境保護局獲悉,2019年該市優良天數達到313天,全年沒有出現顆粒物中度及以上汙染天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長春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優良水體比例達77...
    記者從長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長春市9個國家考核斷面(含公主嶺市)水質全部達標,劣五類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清零,優良水體比例達77.7%,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 「鐵腕治江」鑄合力 守護長江美麗岸線
    2010年開始,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推進燕子磯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固廢排查監管,拆除岸線內4個化工、貨運碼頭;投資10億元,建成燕子磯濱江公園、明外郭百裡風光帶等一系列治亂整破及生態復綠工程,恢復植被80萬平方米;開展入江排汙口整治,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高標準完成北十裡長溝3條入江河道水環境及沿線景觀治理工程。今天,燕子磯重現秀美風光,附近百姓多了休閒觀光好去處。
  • 長江原有野生魚類435種 130多種連續4年不見蹤跡
    新華網武漢12月18日電(連迅、李璐)2019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16日在武漢發布。公報顯示,長江原有野生魚類435種,經過農業農村部長江辦連續4年調查發現,已有130多種不見蹤跡。國家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與生態修復科技創新聯盟2020年度工作會議16日在漢召開。當天,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聯合發布2019年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
  • 楊震赴山西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
    楊震在講話中指出,山西省在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和提升汾河水質、消除劣Ⅴ類水體、區域空氣品質好轉、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國家戰略的實施,山西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是開展頂層設計,完善治黃體制機制,以法治方式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管理的相關制度,形成治黃的剛性約束;二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抓好環境汙染治理,優化布局黃河沿岸取水口、排汙口、生產裝置及危險化學品倉儲等設施,分區分類推進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推進沿黃河生態帶建設;三是推進節約集約利用,優化水資源管理和配置機制,完善水權交易機制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2019年、2020年1至11月入海口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V類及以上水質標準,達標率100%,其中達到Ⅲ類以上優良水質6條;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2018-2019連續兩年、2020年前三季度近岸海域國考監測點位海水水質優良比例穩定達到100%。新聞發布會現場。
  • 保護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只是第一步
    每逢冬季,碧波蕩漾,發源於唐古拉山的長江,又迎來了自己的相對枯水期。到了冬末春初,大地回暖,長江水裡的魚兒紛紛溯流而上,來到上遊產卵繁衍。這些靈動的水生物,如此循環往復,已有成千上萬年。 魚通常沒有記憶,否則2020年對長江魚類而言,絕對是難以忘懷的一年。
  • 2020年沱江中下遊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在四川內江舉行
    10月29日,由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和內江、自貢、瀘州三市承辦的「天府行動-2020年沱江中下遊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在內江威遠舉行。應急演練現場。此次演練旨在「練機制、練指揮、練謀劃、練方案、練處置」,進一步落地落實協同聯動機制,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檢測水源。王斌 攝據悉,這是全省首次由四川省生態環境事件指揮部主辦的跨流域、跨區域大型實戰應急演練。
  • 【決勝2020】山西:美麗,我要美麗
    2020年3月,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6.7%,保持了持續改善的良好勢頭,全省11個設區市無一出現重汙染天,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為採暖期單月歷史最高值。5月,全省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最好水平,全省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
  •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
    目前,廣州市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74.1平方公裡,佔全市城區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的20.7%,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據介紹,廣州海綿城市項目清單共涵蓋建築小區、道路工程、公園綠地、水務工程等4大類共計665個項目。
  • 長江流域:設立專門法院有利於解決環境司法審判「主客場」問題
    「2014年,長江流域環境糾紛案件量呈『井噴式』增長,達到1597件(較2013年翻了近三倍),之後繼續攀升,2017~2019年6月30日,案件總量達到了22557件(未包括行政司法案件)。」近日,在中國環境司法2019年《綠皮書》《白皮書》見面會上,湖北經濟學院法學院院長邱秋教授列出的一組數據引起與會者的關注。
  • 濟南前11月國考斷面好三類水體比例超85%
    2020年1至11月,濟南市7個國控斷面中,黃河濼口、玉符河臥虎山水庫、牟汶河賀小莊、牟汶河寨子河橋斷面水質為Ⅱ類;小清河睦裡莊、瀛汶河徐家汶斷面水質為Ⅲ類;小清河辛豐莊斷面達到水質為Ⅳ類;全面達到水質考核目標要求,其中7個國控斷面中有6個實現水質類別提升,國控斷面好三類水體比例達到
  •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舉行專題...
    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流域劣Ⅴ類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三是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城鎮生活汙水垃圾處理能力顯著提升,地級及以上城市汙水收集管網長度比2015年增加20.7%,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比2015年提高60.7%。
  • 專訪|水文專家冉啟華:長江流域會否重現1998年特大洪災?需警惕第...
    界面新聞:從1998年至2020年,22年過去,我國河湖調蓄能力應該提高了不少,這是否是受災程度下降的原因?冉啟華:水利工程多了,人為可以幹預的庫容多了,調蓄能力顯然增加。長江流域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有以三峽工程為代表的定海神針在,長江流域的防洪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同時,由於長江中下遊沿岸的堤防工程作用,長江流域整體河道防洪能力與1998年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結合起來,從上遊到下遊,從水庫到堤防,最終結果就是整個長江流域的整體防洪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界面新聞:河湖調蓄能力是否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 水利部:2021年4月底前全面清理取締長江流域非法矮圍
    據水利部網站2020年8月21日消息,水利部日前發布關於開展長江流域非法矮圍專項整治的通知,對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長江流域禁捕所明確的水生生物保護區以及與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連通的其他天然水域等重點水域內非法設置的用於捕撈、養殖的矮圍開展清理取締。
  • 長江流域各地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長江...
    原標題:長江流域各地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長江大保護形成整體合力凝聚保護長江的法治共識(法治頭條·法治長江調研行④)庭審中村民們了解到,案中的陳明(化名)與呂雲(化名)是一對夫妻,2020年7月4日凌晨,二人到長江鎮的長江水域,使用網目尺寸小於國家規定的拖拽三重刺網進行捕撈。通過審理,合議庭認為兩被告人在長江流域禁漁期內使用禁用工具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