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優良水體比例達77...

2021-01-14 瀟湘晨報

記者從長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長春市9個國家考核斷面(含公主嶺市)水質全部達標,劣五類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清零,優良水體比例達77.7%,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公布數據還顯示:同比2019年,松花江村、城子上、靠山南樓、磚瓦窯橋、劉珍屯、靠山大橋6個斷面水質均「提質升級」,其中松花江村斷面水質,由三類提升為二類;城子上、靠山南樓、磚瓦窯橋斷面水質,由五類提升為三類;劉珍屯、靠山大橋斷面水質,由劣五類提升為四類。

高位統籌治水。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地表水環境治理工作,全面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流域治理,主要領導多次聽取水汙染防治工作情況、作出具體批示,部署「施工圖」任務落實,現場巡察伊通河、飲馬河流域汙染治理和斷面水質改善達標、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工作,跟蹤督導推進落實。市委開展汙染防治版塊專項巡察,強化推動重點涉水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市人大頒布實施《長春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審議《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報告》,強化《水汙染防治法》落實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市政協視察指導「飲用水水源保護三年攻堅」等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合力推進、齊抓共管」的協同治水格局。

創新治水舉措。2020年以來,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立足流域系統治理,以行政區域為單元,創新「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督查、評估」等綜合治理措施,編制流域治理圖冊「工具書」,重點治汙要素全部落圖,各轄區「掛圖作戰」,壓茬推進飲馬河、伊通河幹支流水汙染治理項目、指標、任務落實。

成立專班治水。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水質提升工作專班,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統籌指導全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推行「圖表化、清單化、手冊化、模板化、機制化」等「五化」工作模式,實施「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項目清單」等「四個清單」系統管理,持續加大水汙染整治工作力度。

強化建管協同。工作專班堅持規劃引領、標本兼治、項目支撐,加壓推進各項建設、管控、整治措施落實。全市6處「千噸萬人」水源地和754處其它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全部完成保護區劃定,完成新立城水庫和石頭口門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調整。推進飲馬河重點流域治理,2020年省下達重點流域(飲馬河和查幹湖)水汙染治理專項資金項目,長春市獲得專項資金1.54億元,雙陽區、九臺區、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農安縣、德惠市總計9個項目獲得了資金支持。全市232項(公主嶺市32項)劣五類水體專項治理和水質提升工程全部完成,363個(公主嶺市53個)入河排汙口全部整治,137個(公主嶺市24個)鄉鎮已有95個鄉鎮(街道)實現汙水全收集處理,其中28個重點建制鎮和常住人口萬人以上鄉鎮全部完成汙水處理設施建設。22個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全部實現汙水集中收集處理,並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城鎮汙水處理廠及重點排水企業,督促氨氮汙染物超低排放。

定期分析通報。工作專班對縣(市)區、開發區出入境斷面進行動態調整更新,並將公主嶺市納入考核,明確了全市134個出入境斷面,98個考核單元。逐月分析、研判、通報9個國家考核斷面、134個出入境斷面水質情況,「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推動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提升。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劉穎 編輯:呂遊

【來源:吉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期間安徽空氣品質達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十三五」期間安徽空氣品質達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2020-12-21 19:14:27 許夢宇 攝   中新網合肥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21日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期間,安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
  •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85.9% 安徽「氣質」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85.9% 安徽「氣質」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2020-12-22 16:16:31   來源:市場星報
  • 「十三五」期間安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
    人民網合肥12月21日電(記者苗子健)12月21日上午,記者從「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安徽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 「十三五」期間安徽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達85...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政府舉辦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濃度58.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穩定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央視《新聞聯播》:「十三五」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央視《新聞聯播》:「十三五」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2020-10-23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十三五」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2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11.5%、11.9%、22.5%、16.3%。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穩定提升。
  • 直通部委|教育部:近八成留學生學成歸國 「十三五」生態環境9項...
    此外,「十三五」期間,我國不斷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生態環境部:「十三五」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 濰坊「十三五」巡禮:生態環境篇
    發展新能源交通,全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佔比達87%,濰坊市區公共自行車運營規模及水平居全省前列。  推進用地結構調整  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和揚塵汙染防治,減少裸露地面。  對全市70個城鎮汙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工程,解決了汙水處理廠出水標準與地表水質量標準的差距問題。  開展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累計完成重點任務34項,實施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14個,清理整頓違法養殖近千畝,排查整治入河排汙口1613個、入海排汙口921個,濰坊的近岸海水的優良水體比例超過70%。
  • 各地空氣品質狀況出爐:上月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100%,這個城市排名...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1~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
  • 上月我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2.4%
    昨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2020年6月份我省空氣、水環境質量狀況。上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5微克,同比下降37.5%,11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均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7個百分點,11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均為100%,吉安市和景德鎮市同比持平,其餘9個城市同比上升。
  • 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制修訂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李曉倩博士: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有24項基本項目,揮發酚是典型的混合有機汙染物,苯酚是揮發酚的重要組成部分。苯酚是最典型的一元酚,它的基準和毒性研究是酚類、揮發酚類化合物標準值制定的重要科學基礎,加拿大在制定酚類化合物基準值時,依據的就是苯酚的毒性研究結果,因此苯酚基準的研究可為其他混合物指標的基準研究提供借鑑。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決抓好貫徹落實。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十三五」以來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掠影
    肅州區花城湖「十三五」以來,我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著力夯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強化汙染防治和環境監管,實施生態修復和治理,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有力措施,加快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推動綠色轉型發展,讓碧水藍天長存。
  • 2020全市生產總值預計達八千億左右!煙臺「十三五」答卷亮眼
    、副主任田序潤在會上介紹了煙臺市「十三五」 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情況。全市生產總值預計今年達到8000億元左右,人均突破10萬元,達到中高收入經濟體水平;產業結構實現標誌性轉變2019年 末,第三產業佔比首次超過二產,從「十三五」初的6.8:51.6:41.6調整為7.2:41.6:51.2,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變,第三產 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發展動能實現結構性轉換。
  • 紅色大地綠意濃——巴中市「十三五」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綜述
    各級黨委政府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內容,列入黨委中心組、各級黨校和領導幹部讀書班學習研討課題,並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市委對區縣委書記月度重點工作點評會內容,做到當月點評的問題次月交帳。  問責倒逼不手軟。「十三五」以來,全市對生態環境損害和生態環保工作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先後問責。
  • 我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湛江市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
    近日,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向媒體公布2020年11月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結果。從優到差的考核斷面排名為:南渡河橋、黃坡、排裡、營仔、大山江、赤坎水廠(塘口取水口)、渠首、文部村、羅屋田。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9%,除羅屋田斷面未達優良水體外,其他8個國考、省考斷面都達優良水體,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與上月相比,雷州南渡河橋斷面水質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排名上升5位,躍居全市第一;遂溪縣羅屋田斷面與上月持平,水質為IV類,排名全市倒數第一。
  • 定西市安定區關川河水質達標率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十三五」以來,安定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水汙染防治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汙染減排與生態增容」並重,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水汙染治理、水環境改善、長效機制構建,堅持打好水汙染防治「組合拳」,推動關川河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