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一些應景的諺語、俗語等,這些都是前人流傳下來的「口訣」,也是他們的智慧結晶。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這些被口耳相傳的話語有的被人推崇,有的則讓大眾感到很不解。例如,在一些地區就流傳著「高壽老人克子孫」的說法。
小雨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假期返鄉探望家人,恰逢有戶人家舉辦喪事。只見三五人圍在一起小聲嘀咕,其中一人說「都說高壽老人克子孫,你們看這不是應驗了嗎?這話說得還真是有道理啊」。小雨聽後感到非常氣憤,心想這是什麼歪理,難道高壽還有責任了?不可否認,有些人非常認可這種說法。再經過大肆傳播,還會動搖更多人的看法。
為什麼明明是假的,但還有人說「高壽老人克子孫」,究竟為啥會有這種說法?過來人說出了實情
1.高壽老人需要後代精心照顧
從字面便可以看出,高壽老人壽命比較長,有的老人身體情況非常好,活到100多歲並不稀奇。但隨著身體各項機能退化,身體不如年輕時靈活,如果受傷恢復起來也比較慢。因此,高壽老人需要身邊有人照看,這會消耗後代的精力,讓晚輩變得更加辛苦、忙碌。
2.高壽老人可能花費較高費用
人到中年就會有一些病「找上門來」,更不用說晚年了。很多慢性疾病都在危害著老人的健康。由於老人的新陳代謝緩慢、抵抗力低下,會增大治療與康復的周期,家人所付的治療費用也就更多了,而且有的病情容易反覆,需要大量的資金。
3.道聽途說,輕信他人說的話
部分人沒啥文化,缺少主見,容易輕易相信別人說的話。當別人說「高壽老人克子孫」並且舉出一個例子時,有些聽者就會連連點頭,進而自己也會傳播這種想法。
大家要記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壽命呢?
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對人的壽命有很大影響。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的地區長壽者較多,倘若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喝到的水、呼吸的空氣都會更加潔淨,面對好山好水整個人也會更加放鬆。
生活方式
想要長壽就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都要儘量早睡早起,畢竟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很大損傷,也會影響精神狀態。其次,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也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健康的體魄需要不懈運動來維持。
性格
古代文人有很多抑鬱而終,可見性格較為陰鬱,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心情低落也會使抵抗力變差,容易生病。
性別
有研究表明,女性的壽命普遍高於男性。這是由於社會因素、生活習慣、個人在家庭中承擔的職能等共同因素影響的。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人和不科學的言論呢?
★對待高壽老人
人們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待老人,我們要盡心盡力地照顧,不忘記他們對我們的養育、照顧之恩。
★對待生活中的不科學言論
我們要學會有自己的思想,不要被他人左右。對待事情不要輕易下結論,要通過調查或研究的方式得出結論,否則都是不負責的行為。
高壽老人其實是一件值得讓人開心的事,無論何時,我們都要真誠地對待老人,在他們需要幫助時無條件服務,畢竟我們是在他們的疼愛下長大的。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