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廣攬天下英雄,卻漏掉了一人,結果此人兩次把唐朝逼上絕路

2021-03-05 黑黑黑一條

新號 —— 文玩大王(點擊關注)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歷代皇帝中可謂是無人可與比肩。他雖然沒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那樣的佳話,但其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和招攬人才的博大胸襟,乃至駕馭人才的手段,都比劉備要高出好幾個檔次。李世民的用人標準,幾乎到了無下限的程度。他手下將帥們的出身就可鮮明地體現出這一點。

名震千古的軍神李靖,原來是一個死囚,被押赴法場斬首之際,被李世民從刀下救了出來。名將薛萬徹,曾經是太子建成的心腹,在玄武門之變中猛攻秦王府,差點讓李世民一家子全部報銷,但因為驍勇善戰,被李世民視為難得的人才,百般加以安撫留用。著名的直臣魏徵,原來也是太子建成的嫡系人馬,多次出謀劃策陷害李世民,李世民也不咎既往,慨然接納。名相馬周,原先是一介布衣,在武將常何家裡擔任家教,李世民見到他寫的文章後,立即毫不猶豫破格提拔。

然而天下事無絕對,李世民對人才如此看重,廣收天下英雄,也並沒有到野無遺賢、群賢畢至的程度。有一個人才他就沒有注意到,在他的人才招攬名單中漏掉了此人,結果此人被他人所用,施展妙策奇謀,兩次把唐朝逼上絕路,差點讓唐朝開國大業毀於一旦。

隋末唐初亂世中,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眼看天下將亂,於是也乘機起兵,他們搶先下手,佔領了沃野千裡、山河表裡的關中,作為創業之基。不過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不光李淵李世民看中了這裡,另一個軍閥也看中了這塊寶地。他就是當時盤踞隴右的「西秦霸王」薛舉。

在隋末唐初的十八路反王中,薛舉絕對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首先他實力雄厚,和李密、竇建德、劉武周等出身貧苦的義軍首領迥然有別。薛舉家族世代是隴右的豪門大族,「家產巨萬」,具有起兵造反的先天優勢。其次薛舉勇武絕倫,驍勇剽悍,「兇悍善射,驍武絕倫」,軍事才能非常突出,是一個天生的戰將,「西秦霸王」的稱號實至名歸。

薛舉本人武藝高強,他還很重視招攬人才。隋末唐初有一個著名的謀士郝援,就被薛舉招攬到帳下。郝璦是隋末唐初的一個極為神秘的人物,《新唐書》《舊唐書》都沒有他的籍貫和出生年月的記載,但都記錄了他為薛舉兩次出謀劃策,兩次把唐朝逼上絕路。

一次是在薛舉和唐朝發生軍事衝突之初。郝璦敏銳意識到,僅憑薛舉一軍之力,想殲滅唐朝並不容易。他建議薛舉「厚賂突厥,餌其戎馬,合從併力,進逼京師」,與北方突厥部族始畢可汗、頡利可汗聯手對抗唐朝。郝璦此計十分毒辣,當時北方始畢可汗、頡利可汗正值強盛之際,「疆域千裡控弦之士百萬」,史稱「戎狄之盛近代未有」,是隋末唐初最為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

隋唐十八反王,以及唐朝,都爭相討好結交之,不敢與之敵對。即使是唐朝開國後的武德九年,唐朝正值全盛,面對頡利可汗的猛攻,李世民也只能「傾府庫賄以求和」,竭力避免與之開戰。薛舉當時如果與始畢可汗達成聯盟,兩下夾攻,新生的唐朝就會被逼上絕路,受到致命一擊。萬幸的是,李淵當時也意識到這一點,搶先下手,派大臣劉文靜、宇文歆等人攜帶大量金銀財帛,百般籠絡始畢可汗,郝璦的毒計才沒有得逞。

第二次是在薛舉與李世民進行淺水塬大戰後。李世民不是薛舉的對手,被殺得七零八落,狼狽而逃。薛舉志得意滿,正要打道回府,郝璦再度獻計,「今唐兵新破,將帥並擒,京師騷動,可乘勝直取長安」。讓薛舉乘勝追擊,不給李世民喘息之機,直撲唐都長安。當時李世民所統領部隊幾乎是唐朝全部精銳主力,在淺水塬大戰受到重創後,一時根本無法調集足夠的防禦兵力,郝璦此計如果實現,唐朝將會在薛舉猛攻下全面崩盤,喪失關中根據地,一蹶不振。可惜天不祐薛舉,薛舉剛要進軍長安,卻身染重病,不久死去。郝璦也因此鬱悶成疾,不久後病死,唐朝才算少了一個心腹大患。

很多70後和80後的童年都有一本連環畫。

夏日午後,軟磨硬泡要來幾毛錢「巨資」,叼一根冰棍,再租上一本小人書,在樹蔭下,在蟬鳴裡,一篇篇地翻閱。

這些連環畫,也是我們那個年代,「國學」的啟蒙方式:孫悟空的神通、關羽的忠勇、王熙鳳的潑辣、林衝的無奈……生動的畫作、動人的故事,不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還是以後積累的作文素材。

小巧的體積,小小的篇幅,動人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淺顯的道理,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孩子最「中國範」的國學啟蒙。

上世紀,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再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風靡一時,重印達千萬次之多,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這套48冊的小人書,有7000多幅畫圖,其繪畫隊伍幾乎囊括了當時上海所有優秀的國畫家。中國畫大師賀天健先生書寫了每一冊的書名。

1976年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創作室,左起:賀友直、趙宏本、顧炳鑫、鄭家聲、劉旦宅。

每一冊連環畫上形態各異的鮮紅印章,皆出自篆刻家都如冰先生之手。

這套《三國演義》創作陣容之強,影響之大,在連環畫史上可謂一枝獨秀,不僅成為中國連環畫的一張名片,也轉換成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成為裡程碑式的經典之作。可惜的是1979年的原版《三國演義》連環畫已經絕版,也使它的身價與日俱增。目前的收藏價格至少也要5000元,可見其在一代人心中的藝術地位和收藏價值之高。

慶幸的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經過精心整編,全新修訂,儘可能的還原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三國演義》連環畫修訂本,讓這部經典佳作重出江湖。

書可以複印,但經典無可複製,

滄海桑田,

它都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好書。

毛澤東也愛看小人書《三國演義》。主席的警衛員曾經回憶道:「一天,我叫他(毛澤東)吃飯,他靠在床上看小人書,不願動彈。」

我說:主席你還迷小人書啊?

他翻著書說:小人書不簡單哪!言簡意賅。就那麼幾句話,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代出來了,道理一目了然。

他還鼓勵身邊的人「幹工作要看《三國演義》」,對讀書不感興趣的戰士,就引導他們先看《三國演義》來引起讀書的興趣。

除了珍藏價值,它還是少兒讀物的好選擇。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冰心讀的第一本書也是《三國演義》,越看越有興趣,帶她走進了閱讀的大門。

一部《三國演義》敘說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百年歷史,上演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誕生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英雄人物: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周瑜等。

紙盒包裝,避免運輸途中的磨損

出版信息明確,正版發售

紙張微黃做舊處理,滿滿的懷舊感

同樣在上個世紀由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簡稱冀美)出版的《西遊記》連環畫,影響巨大,是發行最廣,出版最全,藝術造詣極高的一套《西遊記》連環畫,在當時深受讀者喜愛。

其繪畫隊伍聚集了當時有名的連環畫家:錢笑呆(上海「四大名旦」之一)、鄭家勝、胡若佛,池振亞、宗靜風、陳雲波、劉漢宗、徐燕蓀等大師。

胡若佛:字大空,號谷華,自署十卉廬主。浙江餘姚人氏。中國當代著名連環畫家、國畫家。他平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連環畫,作品光彩照人、璀璨奪目,為世人所稱道,成為經典之作。

很多連環畫收藏者非常熱衷於收集這套冀美老版,可惜的是1987年的原版《西遊記》連環畫已經絕版,價格炒的極高。目前的收藏價格至少也要6000元,是值得珍藏的一套藝術品。

現今,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經過精心整編,全新修訂,儘可能的還原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西遊記》連環畫修訂本,讓這部經典佳作重出江湖。

冀美出版的西遊記其人物精緻、清晰,對唐僧師徒四人的描繪生動、傳神,而妖魔及蝦兵蟹將更是呼之欲出、活靈活現;那些輔助的風景,房舍樓臺、風雪波浪、水底世界及打鬥的場面,全都描繪的深淺濃淡,氣勢磅礴。

提到《西遊記》,不得不提央視版的《西遊記》,霸屏30餘年、播放2000多次,這部陪伴著70後、80後、90後三代人長大的神劇,溫暖了我們整個童年時代的神話故事。

劇中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更是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六小齡童之所以能把孫悟空演活,據他說,拍攝《西遊記》時,在造型表演方面,就是從這套連環畫中獲得啟示的。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
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
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
都喜歡看。——魯迅 。

《西遊記》連環畫影響著幾代人的童年,它在我們心中築起的神話帝國是不可磨滅的,它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藝術品,一本適合少兒閱讀的讀物、一本適合慢慢品味的文學作品,領略名家的風採和國畫的氛圍,吸取藝術的養分。

《水滸傳》是連環畫的巔峰之作,人民美術出版社組織畫家任率英、卜孝懷、徐燕蓀、墨浪、陳緣督、吳光宇編繪的,自1955年起至1962年止,歷時8年完成出版的成套《水滸》。

幾位畫家皆擅長工筆人物畫,整套書繪畫風格準確統一,人物造型,嚴謹細膩,科學規範,十分符合北宋特定的歷史環境。畫面中無論是市井人情還是沙場拼殺,都一絲不苟,栩栩如生,堪稱精妙絕倫。

由於這套老版連環畫發行年代已久,現存世量非常稀少,因此十分珍貴。

經過精心整編,全新修訂,儘可能的還原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水滸傳》連環畫修訂本,讓這部經典佳作重出江湖。

喜歡《水滸傳》,是因為它第一次讓小小的我領略了什麼叫豪氣沖天,也因此一度想要找個小山頭落草,做一個橫刀立馬,笑傲江湖的好漢,與一夥兒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殺貪官,除惡霸,剷除人世間的不平和醜惡……當我又一次打開久違的小人書時,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豐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該書具體而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財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和農民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數百年來,它一直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並被譯為多種文字,成為我國流傳最為廣泛的古代長篇小說之一。

最後一部名著《紅樓夢》中國古典小說中一部極品之作,也是世界文學之寶。作者曹雪芹所刻劃人物鮮明栩栩如生,故事描寫細膩婉約,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場生死戀情為主線, 架構出賈、王、史、薛四大家庭的興衰史,也凸現《紅樓夢》一反傳統大團圓結局的悲劇美學價值。

經過精心整編,全新修訂,儘可能的還原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也讓《紅樓夢》連環畫修訂本,讓這部經典佳作重出江湖。

四大名著連環畫,也是我們那個年代,「國學」的啟蒙方式:孫悟空的神通、關羽的忠勇、王熙鳳的潑辣、林衝的無奈……生動的畫作、動人的故事,不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還是以後積累的作文素材。

讀史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讀史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讀史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讀史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注意:為儘可能的還原作品的初始面貌,圖書上的標價保留原發行價樣式

書香四溢,共享經典

《三國演義》連環畫(48冊)

正版發行,298元/套

《西遊記》連環畫(35冊)

正版發行,258元/套

《水滸傳》連環畫(30冊)

正版發行,258元/套

《紅樓夢》連環畫(19冊)

正版發行,238元/套

四大名著連環畫(全)一套

正版發行,888元

重要提醒:由於新疆、西藏運費較貴,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購買,需補收15元運費差,請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單,感謝您的理解!

相關焦點

  • 唐朝將士擁戴李世民的謊言
    我們上一回說到,虛弱的東突厥,還能打到長安城下,迫使李世民親自出城求和。為什麼?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說明讀者用心閱讀了本故事、並能夠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不盲從。我們現在就來解釋這個問題。因為:唐朝將士不服李世民,痛恨這個卑鄙的篡位者,所以不抵抗突厥,有意縱容突厥人去滅李世民。
  • 李淵請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提起此人名字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成王敗寇」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贏得天下的人縱使手段再如何的卑劣,也沒有人敢提出批評的意見,縱使有膽氣者,史書也不會記下這一筆。而失敗的人,無論站在多麼高尚的位置上,人們為了討好當權者也都會對他們不斷的貶低。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麼一個勝利者,也是歷史上最富爭議的一位君王。
  • 李世民弒兄弟、逼親父、廢太子,卻被萬民千古傳頌,原因何在?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逼父退位、殺兄弟、廢太子,不顧骨肉之情。在李淵看來,這個兒子太狠太絕;在李建成、李元吉眼裡,李世民更是個心狠手辣之徒,不共戴天之敵;李承乾也不會覺得李世民是個好父親,只會怪他過於嚴厲和絕情。但天下萬民卻愛戴敬仰李世民,使其青史留名、千古傳頌。原因何在?很簡單,他奠下唐朝的基業,為後世開創了一個強盛繁榮的大唐,老百姓有田耕、有飯吃,安居樂業。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他把對手逼上了絕路
    他想一人獨佔市場,所有的好處全部要撈到自己手裡。但是,這種把競爭對手逼上絕路的做法,最終是讓他自己走上了絕路。 配圖 在他發跡以後,他創辦了阜康錢莊,就把他曾經工作過的仁德錢莊的老闆任德發逼上絕路,最後被他吃掉
  • 李世民登基前,除了李建成外另一威脅,此人險些攻滅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甚至還是詩人,被人們稱為「天可汗」,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在唐朝建立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
  • 李世民建立唐朝功勞 虎牢關一戰滅兩國
    若問唐朝統一天下的功勞主要在誰?一多半都是歸功於秦王李世民。歷來演義小說諸如《說唐》《隋唐演義》都把李世民塑造成一個白面小生,完全是在秦瓊、尉遲恭等人輔佐之下,才打下的江山。實則不然,李世民不論是智計謀略,還是個人勇武,都是當世之佼佼者,在天下諸雄之中,沒有哪路諸侯像李世民一樣,兼具統帥和猛將的氣質。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公元621年,唐朝武德四年,在唐軍統帥、秦王李世民的指揮下,唐軍擊敗了率大軍前來營救洛陽王世充的竇建德並將其俘獲,然後逼孤立無援的王世充投降,跟隨王世充一起投降的還有前瓦崗寨軍方大佬單雄信,但他隨即被李世民處死。
  • 李世民斬殺罪臣,徐懋功卻私下照顧其妻兒,不料給唐朝埋下大禍
    李世民也是一代聖君,雖然他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得了自己的地位,但登上皇帝之後,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盛極一時的場景。唐朝在當時是發達的,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是世界一流,經濟上排名第一,文化上影響東南亞很多國家,其中日本到現在還稱我們為唐土。唐朝的疆土空前擴大,李世民率兵東徵西討,使得四海之內穩定。在功績方面,李世民皇帝是合格的。
  • 天可汗——李世民(一)
    天可汗——李世民(一)不講歷史只說故事,大家好!我是講故事的呂秀才。今天我們講述一位在中國人心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偉大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如果說李淵開創了大唐王朝,那麼李世民則開啟了大唐王朝的盛世景象,如果做一個統計的話,那麼我相信希望穿越到唐朝的人肯定是最多的。大唐的強盛讓當時的中國毫無懸念的成為了世界的中心,可以說唐王朝是中國有史以來國際地位最高的時代。
  • 唐朝歷史劇電視劇《天下長安》何時上映?
    唐朝歷史劇電視劇《天下長安》何時上映?《天下長安》是由張涵予、秦俊傑、李雪健、韓棟、舒暢等領銜主演,連奕名、於永剛執導的古裝歷史劇 。原定於2018年7月央視播出,上線時間多次變更,最終仍未如願播出。貝多芬 - 快樂頌 - 純音樂版03:51來自月山人水《天下長安
  • 李世民死前問武則天:我走了,你一人要怎麼辦?武則天8字保了性命
    李世民死前問武則天:我走了,你一人怎麼辦?武則天8字保了性命!說到唐朝,就不得不說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了。我們都知道李世民很有才能,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但李世民卻非常的殘忍。為了可以坐上皇帝的寶座,甚至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以及他們的親信,逼迫父親將皇位傳給自己,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 李世民23歲擔任的「天策上將」,放現在什麼官職?這官現在美國有
    義寧元年,李淵晉陽起兵反隋,19歲的李世民被封為右領軍大都督,掌管半數唐軍,相當於集團軍總司令。攻陷長安後,李世民也有了正式的官職「光祿大夫」,從二品,相當於副部長級別。這其實是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李世民當過唐朝二品官員,所以之後唐朝數百年內,再也沒有官員超過二品。包括那位頭銜一大堆的狄閣老狄仁傑,正三品的當朝宰輔。
  • 唐朝皇帝李世民名字的由來,竟然是早年一個書生給他算命得來的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任皇帝,稱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一位英明帝君,也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在唐朝統一天下時立下顯赫的戰功,深得其父李淵的喜愛。經過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當了太子,之後就登上了皇位,在位之間國家繁榮,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還創建了(貞觀之治),這為以後的盛唐打定了重要的根基。李世民稱帝之後不忘創業時的艱辛,決心勵精圖治絕不貪圖安逸享樂,對內他任用賢能,倡導勤儉節約,致力恢復國家經濟,使天下太平安寧。對外他多次派武將對外族用兵,平定了唐朝四方。
  • 李世民橫掃天下的神秘兵種:玄甲軍騎兵
    李世民橫掃天下,就不能不提那隻玄甲軍了。何為玄甲軍,史書上並無詳細記載,我們所熟悉的只有史料上的隻言片語,憑藉這些隻言片語來拼湊這隻精銳騎兵。  首先讓我們來看《資治通鑑》對於玄甲軍的記載:「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皂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
  • 李世民登基後,有人偷偷給隋朝皇帝寫信,李世民:就當我沒看見
    秦朝結束了東周以來的混亂時代,隋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的亂世,讓天下重歸大一統。 李世民登基之後,突厥趁亂入侵唐朝,李世民被迫和突厥達成「渭水之盟」,從此之後,李世民暗下決心,打算滅掉突厥這個強敵。
  • 唐朝21位皇帝中,他在位期間疆土最廣,後人卻習慣性忽略了他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經歷280多年,一共有21位皇帝,這些皇帝中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李世民,其實就是開國皇帝李淵,還有女皇帝武則天,最強時代的皇帝唐玄宗,這些皇帝雖然名氣很大,但還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唐朝疆土面積最廣,後人卻習慣性的忽略了他。
  • 玄武門之變後突厥逼近長安,政局不穩、兵力單薄,李世民如何退敵
    唐朝當時平定天下還沒有多長時間,國內的統治並不是非常穩定,建成元吉等人也有著一定的勢力,而外部更是面臨著突厥的壓力。在唐高祖的時期,唐朝就先後多次和突厥發生過戰爭,唐朝不得不一邊讓人去平定其他地方,一邊抽調大量的軍隊到北邊抵禦突厥。突厥也是非常精明,他們往往都打聽好了唐朝內部的情況,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
  • 唐朝有21帝,此人一口氣掘17座唐皇陵,書聖至寶因此不知去向
    說起來,《蘭亭集序》的去向本來是有得到公認的,那就是李世民下葬時將其帶入昭陵,這也是因為唐太宗對此墨寶實在熱愛。 如果《蘭亭集序》就此一直躺在昭陵裡,那大家也無話可說,偏偏因為一人的盜墓行為,使得這篇神書去向成為一個絕大的謎團,很可能已不存於世。
  • 朱允炆即位後,朱棣才起兵,為什麼不學李世民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為什麼李世民敢逼李淵退位,而朱棣卻非得等朱元璋死後,再起兵? 唐朝建立之初,地盤只有關中地區,所以李世民要率兵收復各地,來保證政權的穩定,李世民四處徵討連戰連捷,在虎牢關之戰後,權勢、威望一度達到頂點。 奪權篡位風險極大,想要成功,必須有強大的權勢、地位、威望,公元626年的李世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所以他敢於發動玄武門之變。
  •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厲害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為何最後李世民得勝?
    說李世民稱帝前,當時唐朝厲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這話不對,看看雙方手下的厲害人物都有誰就知道了,太子李建成手下厲害人物有:魏徵、王珪、韋挺、薛萬徹、馮立、馬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