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打工女孩的心聲:我想早點回去相親成家,不想再在廠裡打工了

2021-01-08 小七的社會見聞記

深圳是一座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一些人收穫了愛情,一些人收穫了友情,還有一些人掙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每一個來深圳的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心聲,比如努力上班,存多點錢,讓家人過得更好等。

那麼來自深圳某工廠打工女孩的心聲是怎麼樣的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卻是小雪最真實的心聲,爸!我想早點回去相親成家,不想再在廠裡打工了。

原來小雪18歲剛滿就來到深圳龍華最大的電子廠打工,期間也有不少追求者,但是都被她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家裡人告誡她必須努力打工掙錢,家裡房子還沒蓋,再加上弟弟還要讀書,所以小雪非常省吃儉用,除了在廠裡面的花費,基本沒有什麼別的費用,每次發工資總是準時寄回家,轉眼弟弟也慢慢長大了,自己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這些年打工的錢基本給了家裡,手頭也沒有什麼錢,本來還以為出去學點技術的,家裡人卻認為女孩子沒有必要學習太多。

對於小雪來說,每次和家人通電話,聊得最多的無非是弟弟的人生大事,相對農村家庭來說,父親希望她能多幫忙弟弟,今年還拿出了自己僅有的三萬塊私房錢給弟弟交首付,小雪感覺自己就是家人掙錢的機器,現在所在的工廠也是白夜班交替,隨著年紀的增大,小雪漸漸感覺吃不消了,看到廠裡的大媽手腳不夠快中休還在努力趕貨,小雪仿佛看到多年以後的自己,這也萌生了不想再呆在工廠上班的念頭。

說到自己為什麼想回去相親成家,小雪不太相信廠裡的愛情,前幾年談了一個,剛開始感覺自己就像泡在蜜罐了,男友對自己也很好,都怪自己被眼前所見迷惑了,男友喜歡網賭,背著自己欠了不少網貸,還拿自己的身份證貸款,這次他想找一個老家的,能夠多體諒自己。

小雪的經歷確認令人深思,打工的無奈,家人的不斷掏空,男友的另一面讓她有了早點成家的打算。

相關焦點

  • 打工10年不想再漂泊,手裡有10來萬,回農村能做個什麼小買賣?
    打工10年不想再漂泊,手裡有10來萬,回農村能做個什麼小買賣?今天小編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一個打工仔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打工10年不想再漂泊了,手裡有10來萬,回家村能做個什麼小買賣。「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互動網友1、我手上有二十來萬!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年輕人不進廠打工想幹嘛?
    每一年春節過完之後,大家都說要出去打工。但是在外一年到頭打工,也沒看有多少人掙到錢。掙到錢的人已經不說自己打工了。村裡的年輕人都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打工,那像家裡人說那樣嗎?都是去掙錢?在大城市,每個月的工資就固定幾千塊錢,除去房租水電。交通費。
  • 我在越南服裝廠打工,廠妹很漂亮,很多來自農村
    因為親戚在越南開服裝廠,我在越南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越南近些年發展很快,各種工廠遍地開花,很多中國老闆喜歡到越南投資辦廠。我們的工廠在越南河內,工人和基層管理人員,大多數是當地人,雖然也有部分國內員工,但數量很少。越南工廠的工資,普遍比國內低一些。
  • 安徽一歲留守女孩對著監控喊爸爸 無錫打工的父親表示要早點回家
    12月17日,安徽安慶,一段小女孩對著監控喊爸爸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孩子的父親常先生稱, 自己在無錫打工,孩子今年一歲半,平時由奶奶看守,和父母只能通過監控交流。常先生表示,女兒經常以為父母在監控裡。看了非常無奈,今年會早點回家陪女兒。
  • 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
    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時間:2021-01-05 18:3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金歲月袁媛結局是什麼?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 流金歲月袁媛結局是什麼?何泓姍飾演的袁媛是一個來到上海打拼的小鎮姑娘,不少人都覺得非常驚喜,所以很多人都想結局是什麼,那麼想知道的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但對不起,我想做個好人
    對他來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打工又不會打,只有騙人錢財才能維持生計。教務處裡的老師一個個聲音又好聽,去教務處就像回家一樣。 這個故事讓我特別想起最近出獄的竊格瓦拉周某。他曾爆出一句句語錄,被後人是奉為經典。
  • 有哪些適合「打工人」的沙雕文案,爆笑表達
    有人相愛,有人夜裡看海,有人七八個鬧鐘起不來,早安打工人 僱主讓我早點去安空調,我說:「就不能晚點安嗎?」他說:「不能,打工人就是要早安!」
  • 「打工崽」——楊超越
    01 "打工崽」 楊超越打開騰訊視頻,看到楊超越演的《且聽鳳鳴》顯示在推薦欄,我覺得有吃驚:楊超越開始拍戲了?!看到她在微博上說自己是「打工崽」,發現她懂得「自嘲」,特別容易和其他人拉近距離。17歲的時候,初中畢業的楊超越就去上海打工了。因為沒有學歷,只能做餐廳服務員、發傳單、工廠工人這類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因為想要多掙錢,她經常找一些兼職,卻遇到了不少騙子公司。比如讓她花500塊錢去辦健康證,比如讓她花1000塊錢拍照做模特卡。一個沒有學歷、來自小地方的小姑娘,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打拼,肯定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 打工人:我想快樂打工,這世界已無工可打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打工人」; 「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 打工人的一天,從快遞員被排山倒海的快遞壓彎了腰,又不巧一腳滑倒,摔一跤開始。 你窮,你就會最倒黴! 累嗎?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這輩子都不能打工」出獄後周立齊在幹什麼?
    星期三下午,留在村委值班的村幹部看完我的記者證後,態度稍有緩和,可還是發出靈魂拷問:「你們來就來,能幫到他家起房子嗎?」「說到打工,我不懂那種東西」2012年,周立齊接受那段讓其成名的採訪時,不止講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這一句。
  • 打工三十年,說說我的甘苦人生……
    文:毛紹科圖:來自網絡用文字把生活化妝的過程最心動。初次離開家鄉去外地打工,至今已三十年了,剛開始只為打工而打工,後來便是為了生活了。這些年來,一邊種地,一邊打工,一直在找打工的魂,沒有魂,會感覺單調乏味,找到魂,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打這個時候起,農忙時回家種地,成了填補打工的空缺,打工成為了我一種精神寄託。
  • 此心安處是吾鄉——《誰想打工離開家》歌詞賞析
    走出家門那一天/孩子在後面哭著喊/為了生活更好一點/妻兒老小拋在家裡邊/打工一年又一年/什麼時候才是終點/在家沒有經濟來源/在外哪有家裡溫暖/誰想打工離開家/想起爹媽淚如雨下/孩兒再大也想爹媽/在爹媽面前也是娃娃/誰想打工離開家/想家只能打打電話/經濟生活壓力太大/不出門打工有啥辦法?
  • 此心安處是吾鄉 ——《誰想打工離開家》歌詞賞析
    /誰想打工離開家/想起爹媽淚如雨下/孩兒再大也想爹媽/在爹媽面前也是娃娃/誰想打工離開家/想家只能打打電話/經濟生活壓力太大/不出門打工有啥辦法?打工一年又一年/什麼時候才是終點/在家沒有經濟來源/在外哪有家裡溫暖/誰想打工離開家/想起爹媽淚如雨下/孩兒再大也想爹媽/在爹媽面前也是娃娃/誰想打工離開家/想家只能打打電話/經濟生活壓力太大/不出門打工有啥辦法/誰想打工離開家/想家只能打打電話/經濟生活壓力太大/不出門打工有啥辦法/有啥辦法? 《誰想打工離開家》這首歌作詞作曲都是葉宗發。
  • 深圳打工者:十年打工兩手空空,說多了都是淚,希望後輩別學我
    打工意味著有收入來源,至少可以幹一天玩三天,年輕的時候還想多折騰一下,在眾多的工廠中不斷尋找,希望能碰上一個好廠,好好地做下去,結果在廠裡受到一點氣就辭工,隔一兩個月又重新進來,這些都是老陳年輕時候的經歷。
  • 虞書欣鹿晗們再怎麼打工,都不是合格的「打工人」…
    撰文&編輯 / 小e圖片 / 來自網絡打工人打工人,打工才是人上人。最近「打工人」梗在網絡走紅,社畜以此調侃自己的辛苦和卑微。如果是娛樂圈明星自稱打工人,你會怎麼想呢?01小e刷微博看到一個熱搜:#鄧超鹿晗虞書欣打工人#好奇心使我點進去,被冒犯到了使我退出來。
  • 年輕人,我勸你不要再「打工」了!你越「打工」,和別人差距越大
    大家好,我是棟哥。前些日子,不少人的精神領袖「竊·格瓦拉」出獄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名字,但是你一定聽過那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很多人以為他出來後會籤約公司成為網紅,沒想到他卻堅持貫徹了自己的意志,回家在農田上勞作,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還真沒有打工。
  • 說什麼殺馬特,他們不過是你我身邊的打工少年
    在這個離深圳市中心55公裡,再過去一點就到惠州邊界的村子,儘管周圍工廠林立,卻異常冷清。下午三點,路兩邊的小店都關著門,連個人影都見不到。要是在電影畫面中,此時應有一片枯黃的葉子打著捲兒刮過。但李一凡不是來拍電影的。他想拍的是紀錄片,為此專程來找一個人,江湖人稱「殺馬特教主」。
  • 一個40歲的人一事無成,又不想給別人打工了,怎麼辦?
    一個40歲的人一事無成,又不想給別人打工,怎麼辦?其實問題很簡單,就是關注以下幾方面。整合資源一個40歲的人,目前一事無成沒關係,不想給別人打工也可以,但自身要具備資源,這樣才會有發展。具體是一些什麼資源呢?
  • 2021不想打工做流水線了,去學什麼技術好?
    "打工苦啊!打工累,打工簡直活受罪,走進車間一看,個個埋頭苦幹,累得手忙腳亂,還閒動作太慢,讓人神經錯亂,真的無法再幹,機器開得嗡嗡響,工資就是不理想,吃飯就像上戰場…… 」 這段順口溜形象地描繪出了打工族的生活。
  • 哎,我哋呢班打工仔
    劇中兩家手機專賣店的員工本是死敵,處處針鋒相對,卻能在這首歌上「達成共識」,大概是因為都是所謂的打工仔,有著共同的心聲。歌神許冠傑的這首《半斤八兩》表達的正是70年代香港工薪階層的那份辛酸,這是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老歌,至今已有40餘年歷史,卻傳唱不絕,該歌也標誌著粵語流行歌壇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