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一個漸漸被大眾所熟知的音樂文化

2021-02-13 北京糖果錄音棚


風格劃分

老派說唱(Old School Hip-hop):這段時間內的嘻哈文化和服飾受放克和迪斯科影響很大,有許多現場樂隊,並且說唱內容都關於派對。

新派說唱(New School Hip-hop):隨著電子鼓機的發展,說唱音樂開始簡單化,說唱歌手開始自誇並談論社會問題,態度激進,藝人形象強硬,街頭,酷感十足。

幫匪說唱(Gangsta Rap):幫匪說唱中談及的都是貧民窟中青年幫派份子的生活,涉及暴力,毒品,性,幫派,種族衝突,犯罪,酒精,物質至上等等。一開始的幫派說唱只不過是為了反映街頭生活的艱險和無奈,而隨後被商業化之後的幫匪說唱卻變了味道。

硬核嘻哈(Hardcore Hip-Hop):硬核嘻哈在20世紀80年代誕生於美國東岸,指的就是用激進的嗓音和充滿衝擊性的歌詞進行的說唱。硬核說唱的內容範圍遠比幫匪說唱來得廣泛,並且硬核的音樂節奏強硬。

陷阱說唱(Trap Rap):Trap是南方嘻哈下的分支風格,主要描述販毒地點發生的故事。

爵士說唱(Jazz Rap):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早期,是一種將嘻哈音樂和爵士音樂融合的音樂形式,歌詞通常樂觀向上。

基本名詞

flow:是說唱歌手個人風格的標誌,rap過程中的停頓、拉長和加速等等技巧。

freestyle:即興說唱,即說唱歌手通過一段音樂,結合當時的環境等等,即興表演一段說唱。

battle:一種比賽形式,兩位rapper在規定時間內輪流用freestyle貶低對方,抬高自己,一般為三輪,依據觀眾的呼聲大小來判斷勝負。

diss:兩個說唱歌手之間爆發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後,通常採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類似於battle,不同之處在於battle僅僅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技巧,與私人恩怨無關。

Cyper(mic pass):一種演唱方式,幾位說唱歌手輪流拿著麥克風rap。

punchline:在rap裡指歌詞中押韻、節奏使演唱者和聽眾都覺得十分完美的部分。

相關焦點

  • 從民謠和嘻哈,看「小眾文化」與「大眾文化」
    很多人喜歡一個小明星的時候,總希望著自己喜歡的明星有一天能紅,能火。但當自己喜歡的明星突然爆火的時候,很多老粉絲就會說:「你變了。你不再是從前的你了。」「小眾文化」也是這樣,喜歡小眾文化的人內心渴望被大眾認同,但當「小眾文化」被大眾一瞬間接受時,心中就會有著一份失落。
  • 【美國流行文化】嘻哈音樂中的俚語了解一下~
    (逃)Punk的本義為「沒有用的東西」,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了Punk Rock,也是以消極、憤世嫉俗為核心的音樂類型。後來,punk這個詞出現在了嘻哈音樂之中,指代小混混、沒用的人。Thug這個詞在嘻哈音樂中指「暴徒,兇狠的人」。Bang在嘻哈音樂中的出場率也非常高,他有多種含義。首先是大家熟知的擬聲詞,「bang」代表開槍的聲音,經常出現在幫派火拼中。第二種意思為「high」,」爽」,「去參加party」。第三種意思則等同於中文裡的「啪啪啪」,不做解釋。第四種意思也和幫派有關,代表「做掉」,「幹掉」。真的兇狠。
  • 吳亦凡:你真的了解嘻哈文化嗎?這位藝術家完整了嘻哈的版圖
    從17年的那個夏天開始,嘻哈文化從underground一躍進入大眾的視野,並且尤其受到年輕人的瘋狂追捧。後來團體中的其他人也衍生出了「街舞」和「塗鴉」兩種藝術表現形式,漸漸形成了完整的「嘻哈」文化。,而嘻哈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抗爭。
  • GAI聯手《中國有嘻哈》音樂總監劉洲創立嘻哈廠牌,打造嘻哈孵化器
    這檔網綜也讓沉寂在中國音樂深處的嘻哈文化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成為了當下最時髦的熱詞,不懂點freestyle都不好意思說喜歡嘻哈。在《中國有嘻哈》節目播出前,嘻哈對於國內聽眾來說屬於獨立音樂的範疇,長期被貼上「小眾音樂」、「非主流音樂」的標籤。然而在標籤化的背後是人們對嘻哈音樂的不解與偏見,普遍認為唱嘻哈的人不務正業,大多是三教九流之徒。
  • 音樂的2017屬於嘻哈音樂
    越來越多的用戶被線上豐富的音樂內容所吸引,數位音樂產業即將迎來爆發。  業內人士表示,有了新媒體以後,音樂本身,以及圍繞音樂的衍生內容成為網際網路上重要的內容,但目前對音樂技術方面的討論還太少。音樂從業者應該去思考,怎麼讓音樂的參與成分更多,讓音樂的消費方式升級——這也是未來音樂可能爆發的一個領域。
  • 《中國新說唱》深受熱議,走進嘻哈文化,價值體現方式更酷
    中國嘻哈文化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已興起,至今已有20多年,但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包袱的影響,其發展一直不溫不火,始終沒能成為主流音樂文化之一。而隨著去年《中國有嘻哈》的橫空出世,不僅給了眾多under ground歌手登臺表演的機會,也讓觀眾對嘻哈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嘻哈文化誕生於美國貧民區街頭,一開始作為地方性的文化形式傳播,以黑人群體為主。
  • 嘻哈特刊丨專訪鐵竹堂PLAYAZ玩家幫Jason :嘻哈文化走入大眾還需要一些時間
    這是在本次採訪當中我問Jason的第一個問題,熟悉嘻哈文化的人應該都知道早在2003年鐵竹堂就曾憑藉同名專輯《鐵竹堂》在臺灣說唱界聲名鵲起。他們是臺灣最早一波說唱團體,當時其音樂水準的前衛性、對臺灣乃至大陸嘻哈文化格局的突破性就引起了大多數嘻哈業內人士和嘻哈愛好者的高度重視,影響力甚遠。
  • 網易雲音樂推出《搞嘻哈》紀錄片 陳冠希Tizzy T解碼嘻哈潮流
    2017年,隨著音樂綜藝《中國有嘻哈》的走紅,中國終於迎來「嘻哈元年」,嘻哈文化在年輕人中迅速流行,明星導師吳亦凡的「你有freestyle嗎」也成為紅極一時的網絡熱梗。此時,距離嘻哈的誕生,已經過去30餘年。新時代的嘻哈是會如何發展,國內嘻哈音樂環境真的變好了嗎,對於嘻哈音樂人來說,他們想要的又是什麼?
  • 為什麼嘻哈文化總被釘到恥辱柱上?
    客觀來講,從小眾文化中脫穎而出,再到全民嘻哈熱。
  • 中國嘻哈文化已經來到了新的拐點?
    《中國有嘻哈》音樂總監,著名音樂製作人劉洲,因犯侵佔罪在北京石景山被逮捕。劉洲如今的鋃鐺入獄,與嘻哈市場的過熱泡沫有直接關係。在劉洲一開始的目標中,想把自己的公司Door&Key打造成中國的YG娛樂,帶領旗下簽約的眾多《中國有嘻哈》走出的藝人們,未來三年內要生產10000首音樂作品,籌劃100場現場演出。
  • 嘻哈的起源!
    近兩年嘻哈文化的興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熟知並且喜歡上了嘻哈音樂隨著嘻哈說唱綜藝《中國有嘻哈》的播出,也掀起了一陣對說唱音樂的追趕,那麼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真正的嘻哈文化的起源吧。 嘻哈是一種街頭文化,他有四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 橙說音樂劇·科普丨Hip Hop嘻哈文化湧進音樂劇30年,5大高光時刻知多少?
    今日【橙說音樂劇】就帶大家解鎖一些關於Hiphop音樂劇的新知識~首先你或許得走出一個誤區👇RAP(饒舌說唱)只是Hiphop嘻哈文化的一部分,而完整的嘻哈文化其實還包括了DJ(打碟)、街舞、塗鴉、B-BOX等。
  • 華語嘻哈音樂「艱難蓄勢」
    「兄弟本色」是由張震嶽與嘻哈歌手熱狗MC HotDog、頑童MJ116所組成的嘻哈團體,由熱狗擔任團長,於2015年正式「出道」。頑童對音樂財經說:「華語嘻哈音樂正在準備爆炸的階段,我們也看到內地很多年輕人玩饒舌,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網絡上,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時代,任何人都有機會成名。」
  • 嘻哈文化真的不是洪水猛獸|專訪《中國有嘻哈》幕後團隊
    「我以前做音樂選秀,周邊總會偶爾夾雜著幾個不同品類的色彩歌手,為了讓我們的選手來源、歌曲品類好像很豐富。」《中國有嘻哈》總製片人陳偉告訴《人物》。「一季節目裡面最多一兩首嘻哈。跟蔥花似的,甚至連甜點都不是。但是現在我們要把這個做成主菜。」
  • 《中國有嘻哈》第二季停播,嘻哈音樂真的如此不堪?
    中國嘻哈音樂逐漸從地下走入地上。頂著《中國有嘻哈》冠軍頭銜的饒舌歌手PG One步入大眾視線,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因各種真真假假的爆料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嘻哈音樂在中國一直活在地下,的確有許多圈內人的生活狀態相當糟糕。
  • 摩登天空打造戶外嘻哈音樂節 MDSK音樂節落地成都
    ——MDSK音樂節,將於9月2-3日落地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世紀舞廣場!作為摩登天空旗下全新的音樂節品牌,MDSK音樂節的首次舉辦,意味著一股全新的潮流文化在成都全面開啟。作為國內潮流音樂文化的領導者,摩登天空始終在音樂、藝術領域的前沿進行嘗試和探索。2016年底,摩登天空籤約「中文嘻哈音樂」標誌性人物陳冠希和說唱女rapper萬妮達並宣布成立嘻哈音樂廠牌MDSK,正式開拓嘻哈音樂版圖。
  • 「大眾文化」是打開流行音樂之門的一把鑰匙
    「大眾文化」的基本概念流行音樂是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流行音樂形態的審視必須放在這個平臺之上,否則難免給人以隔靴搔癢之嫌。首先我們應該對「大眾」的概念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因為它或許並不是我們想當然認為的那樣。「『大眾』是人類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特殊的存在狀態。
  • 《嘻哈星節奏》,披著選秀外衣的說唱文化宣傳
    《中國有嘻哈》播出後,嘻哈音樂迅速從地下音樂走到大眾視野之內。但在這檔節目橫空出世之前,說唱文化在中國並沒有很好的發展,說唱圈雖然迎來了短暫的春天,但說到底一種文化的發展是無法依賴一檔綜藝節目所帶來的熱度的。 10月9日《嘻哈星節奏》正式在Netflix上線,如果說《中國有嘻哈》是艱難地在中國普及說唱文化,那麼《嘻哈星節奏》就是美國富饒的說唱文化的一隅。
  • 在北京,應該怎樣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嘻哈文化?
    雖然中國的嘻哈音樂並不是節目後才誕生,但實話實說,本地嘻哈音樂真的比過往的任何階段都要備受關注。說個最簡單的例子,直到現在,我估計大家的 App 歌單裡除了以前的那些流行曲以外,應該也多出了好幾首關於嘻哈的歌,對吧? 雖然現在的嘻哈音樂在中國市場上得到更多的普及了,但說到要真正體驗這種文化,我相信大部分人現在還只是通過塞在耳朵上的耳機…但要知道的是,對於一種文化的體驗,這還遠遠不夠。
  • 說到嘻哈文化,還記得當年把音樂帶到街頭的boombox嗎?
    都在說黃金年代的嘻哈文化復古回潮,確實很多東西又重新來過,不過有的卻很難再看到,比如boombox。  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可攜式錄音機(音箱),boombox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進入美國市場,很快就風靡全球。可以說從最初的ghetto blaster時期起,它就和嘻哈文化緊密綁定在一起,甚至還肩負了推動嘻哈文化走向巔峰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