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嘻哈文化的興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熟知並且喜歡上了嘻哈音樂。隨著嘻哈說唱綜藝《中國有嘻哈》的播出,也掀起了一陣對說唱音樂的追趕,那麼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真正的嘻哈文化的起源吧。
嘻哈是一種街頭文化,他有四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分別是:
m-sing(意為:有節奏的,押韻的說話)後來演變成我們熟悉的rap,即
說唱
Bboying 街頭舞蹈
DJ-ing 玩唱片
graffiti writing 塗鴉藝術
所以說唱其實只是嘻哈文化的其中一部分,並不能完全的代表嘻哈文化。
真正的嘻哈文化不僅僅在於其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在於結合日常的穿衣打扮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
HipHop這個詞語分開來分別代表(屁股)和(跳躍),這個詞語來源於美國的一位黑人。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嚴重,有很多貧窮的黑人聚集在城市各個不同的陰暗角落,這些人沒有錢讀書,也沒有地方肯僱傭他們。
他們整天無所事事地遊蕩在街頭,無聊時就給自己創造樂趣。比如在街頭一起打籃球,或者一起唱歌跳舞,獨特的種族天賦使他們的身體更加柔韌,樂感更是十分強大,久而久之,他們形成了屬於自己不一樣的歌舞形式。
由於貧窮,他們只好穿著家人特大號的衣服,拎著古老的手提錄音機,三五成群的每日玩樂,漸漸
的居然也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
當時的政府發現嘻哈的流行大大減少了那個地區的犯罪率時,政府開始大力地推行和支持嘻哈文化的傳播。
其實嘻哈的本來意義是社會底層的黑人在當時那個充滿了歧視的年代用自己不當的詞彙和生活方式對社會的一種反抗和宣洩,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人提倡平等,所以那個年代的東西早已不再適用。一些積極的人開始用自己新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發現嘻哈其實是充滿了陽光與活力的。現在不同的人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嘻哈的熱愛,但是有幾個宗旨是不變的。
比如嘻哈的主題題材一定是直觀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或者和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的,其次在表現的時候,可以感受到直率和感性還有一種壓抑著力度的感覺,這和當時底層人民生活中經歷不公平待遇時心裡所感受到的緊張矛盾和想反抗相關聯的。最後,嘻哈追求的信仰是公平,自由和對生活本真的關注,他們不趨炎附勢,不依附主流,不要求所有人理解,因為這是少數人創造並且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
跟黑人音樂一樣,嘻哈音樂是貧民區的產物,據『正史』記載,紐約布魯克林與南布朗克斯區就是嘻哈音樂誕生的地點。
溼漉漉的地面隨意扔著菸頭和破碎的啤酒瓶,陰暗的小巷,拐角靠著的黑人一邊吸著煙然後用充滿敵意的眼神肆無忌憚地打量你。這是當時的真實黑人大本營的寫照,但這份真實恰恰讓這片土地有了他不一樣的魅力。
隨著霹靂舞和迪斯科在黑人和拉丁裔青年中快速的風靡,DJ們需要更加強力動感的音樂節奏來滿足這幫被稱為B-boy的舞者們,而擁有鮮明鼓機節拍的牙買加雷鬼音樂逐漸成為新寵,寬大夾克滑板褲和復古球鞋開始成為年輕人衣櫃裡不可缺少的戰斧。
這,就是現代嘻哈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