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人類永遠著迷的主題。有人說他們可以用水晶球、字母、咖啡渣或符文來預測它。但是,如果真的有人顯示出特殊的能力來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那麼他們應當是那些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家,他們憑藉自己的視野和想像力,激發了許多的創新。這一次,阿狸就要為你揭示:科幻小說或電影所想像並成為現實的12種技術進步。
1、虛擬實境
當然,虛擬實境似乎仍然是一種未來技術,但最令人驚訝的是,早在1935年的文學作品中就已經記錄了虛擬實境這種東西。當年作家斯坦利·溫博姆出版了科幻小說《皮格馬利翁眼鏡》。文章講述了阿爾伯特·路德維格教授的一項發明故事,他發明了一副眼鏡,使其用戶能夠前往一個叫做Paracasma的虛構世界,並且與虛擬世界的氣味、味道和觸覺互動。
2、直升機
1886年,有人藉助熱氣球和飛艇實現了空中航行。然而,儒勒·凡爾納的想像力明顯要更進一步,他在同年出版了《徵服者羅比爾》,他在書中想像了一艘巨大的飛船,船上懸掛著螺旋槳。「信天翁」是一種可以橫向水平旋轉的飛船的名字,它啟發了俄羅斯的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爾斯基,他在1942年成為第一個直升機鏈製造商。
3、平板電腦
美劇《星際旅行:原初》預言了一些未來技術上的突破,這些突破在上世紀60年代末播出時並不存在,在1987年至1994年間播出的續集《新一代》中也不存在。企業號上的船員使用的設備之一是一種名為PADD的觸控螢幕平板電腦,與21世紀初出現在現實世界中的平板電腦非常相似。
4、全息通訊器
「請幫我,歐比旺·克諾比,你是我唯一的希望,」萊婭公主通過R2-D2在1977年的《星球大戰4:新希望》中投射的全息圖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喬治盧卡斯的電影中的想像激發了Ostendo公司的靈感,他們聲稱自己製造了一種晶片,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了一個全息通信器。他還激勵美國楊百翰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萊婭項目」的3D圖像投影儀。
5、測謊儀
埃德溫巴爾默和威廉馬查格於1910年出版的《路德·特蘭特》的成就在於,其是最早談論利用心理學解決犯罪問題的小說之一。該書籍提到了一種新技術,該技術可以準確地預測後來被稱為測謊儀的東西。這種類型的測謊儀由美國人萊昂納德·凱勒於1924 年發明,並於1935年在警察案件中首次使用。
6、基因工程
對於構成反烏託邦未來的所有小說愛好者來說,《美麗新世界》或許是必讀之物。他論證的基礎之一是一個社會,其中的生殖是人工的,並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創造了專門適應不同階層和任務的學科。這本書於1932年出版,正好是第一次成功的DNA操縱實驗的40年前。
7、自動門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是科幻小說中的另一個重要參考,他的傑出作品有《星際戰爭》和《時間機器》。鮮為人知的是《當睡者醒來時》這部小說,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在1897年(小說出版前兩年)入睡,然後在203年後醒來。作者預測的技術進步包括帶運動傳感器的自動門,該門於1931年作為原型而被開發。
8、網際網路
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在小說《2001太空漫遊》中寫道,「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1964年《花花公子》雜誌上發表了他的故事《接弗蘭肯斯坦請撥 F》,並提出了龐大而複雜的電話網絡的構想。而這就是全球資訊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的靈感來源。
9、視頻通話
1909年,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設想了一個既遙遠又接近的未來。在他的科幻小說《機器休止》中,他描述了一個世界末日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生活在單獨的地下膠囊中,這是一種尚未發生的事情。然而,通過視頻電話進行通信的方式則是如今被人們真正運用到的發明。
10、手機
馬丁·庫帕或許並不是那麼出名,但每一個人都應該感謝他。這個美國工程師是手機發展的先驅之一,而他的靈感就來自《星際迷航》。在該電視系列中,柯克上尉使用與第一部手機非常相似的通信設備與其餘機組人員進行通信。
11、電潛艇
1879年,儒勒·凡爾納出版了《海底兩萬裡》的時候,潛水艇就已經存在了。但這位法國作家是構想電動推進技術和允許長時間潛水的技術的先驅。
12、雷達
從遠程控制到合成食品,雨果·根斯巴克的預言使他成為科幻小說的參考人物,以至於該類最佳作品的獎項均以他命名(雨果獎)。他的小說《Ralph 124C 41+》中描述了一種定位儀器,這種儀器比雷達的發展早了23年。
你能想像一些如今不存在的創新,但在未來可能會成為現實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