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繪就全國一流人才強區創新強區「工筆畫」

2020-12-20 寧波晚報
依託「雙創」品牌活動為企業注入發展活水

「小遛共享」已從鄞州推廣到全國

東部新城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作為寧波都市圈核心區,一直以來,鄞州堅持從自身出發,深入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爭做全國「雙創」優等生和全國一流人才強區創新強區,繪就了一幅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大寫意」。

    去年,鄞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11億元,成為寧波第一個邁進「2000億元俱樂部」的區、縣(市)。在鄞州,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快速集聚,創新創業活力持續迸發。鄞州連續5年穩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四位,科技創新指數位列全國百強區第一位,成為全省唯一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的雙創示範基地行政區域,並列入浙江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市、區)創建名單,實現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

    「創新創業」已成為鄞州最具標識度、最能凸顯區域特質的關鍵詞,鍛造了鄞州高質量發展領跑領先的最強引擎。

    站在新起點,瞄準在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中當標兵、攀新高的新定位,鄞州全域加碼創新創業,錨定打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升級版,高水平建設全國一流人才強區創新強區。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鄞州將聚焦重點、精雕細琢,系統構建以高端人才為種苗、創新企業為森林、有效市場為活水、營商環境為陽光、實體經濟為沃土,人才鏈、企業鏈、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服務鏈互促互融互生的創新生態,高水平建設『兩高四好』示範區,奮力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三位。」寧波市鄞州區負責人說。

    

    馮瑄  殷聰  楊磊 

    徐庭嫻 張淑貞 鄞才軒/文圖

    

    ■構建雙創大平臺 築起創新群落新高地

    

    

    作為全國首批無樁停放智能共享電單車品牌,小遛共享以鄞州為起點,在短短三年間就躋身行業領頭陣列,成為國內騎行頻次最高的共享電單車之一。數據顯示,寧波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小遛的註冊用戶。

    「小遛電單車平均每天被騎行七次,這樣的頻次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資金的正向循環,所以我們沒有一分錢的貸款,也沒有引入投資。」小遛共享COO陳恩傑表示,小遛非常感謝鄞創孵化器幫助他們渡過了從零到一的艱難階段。當下,公司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階段,小遛已經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

    「在鄞州,藉助孵化器加速發展的故事並非個例。這背後是當地創新創業模式的不斷創新。」鄞州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鄞州把全區當作一個大孵化器,在全國率先試水「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的產業孵化模式,不斷優化從科技眾創空間到科技企業孵化器再到科技企業加速器一體化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截至目前,鄞州現有備案雙創平臺48家,總孵化面積近5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近3000家。

    其中,今年上半年,鄞州新增省級以上重大創新載體24個,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累計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9家,國家級孵化器3家,數量均為全市第一。以寧波市鄞州區大學生(青年)創業園為例,該園區打通了「創客-苗圃--大學生創業-孵化器-加速器」的全方位服務產業鏈,累計孵化企業915家,帶動就業1.1萬個崗位,培育創新型初創企業225家。今年1月,大創園的七號夢工場中小微企業孵化公共服務平臺還成功列入2020年全國雙創示範基地「雙創」支撐平臺項目名單。

    寧波視睿迪光電有限公司成為小米全球首款透明電視的重要供應商,為其提供最先進的屏幕全貼合技術;中物力拓成功突破高壓水霧化和超聲速層流氣霧化技術,已具備生產化學成分穩定、成型性和流動性好的金屬粉末能力,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一批潛力無限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單項冠軍企業藉助平臺,脫穎而出,成為鄞州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

    大院大所的引進,也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鄞州創新創業邁上新的臺階。今年7月,鄞州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籤訂共建技術轉移中心鄞州分中心的協議。創新探索博士後服務經濟社會新模式,整合31家設站企業、35名博士後、22家合作高校院所、60多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全市率先構建起政府、企業、高校院所、博士後、人力資源機構「五位一體」的共享生態圈——「博士後創新聯盟」,有效盤活了高校院所的高端智力資源和技術項目資源,助推才智更深層次融合。

    在聚焦創新平臺建設的同時,作為全省唯一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行政區域的鄞州緊緊圍繞「人才強區、創新強區」首位戰略與栽樹工程,統籌整合各類創業創新資源和要素,正舉全區之力打造總面積280平方公裡、產值達千億級的寧波城南智創大走廊,形成高端人才資源「富礦」、科技創新「高地」、智能產業集聚「磁石」,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目前,寧波城南智創大走廊擁有高層次人才6000多名,建有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47個,新引進北大上海微電子研究院寧波分院等平臺載體6家,高層次人才團隊30餘個。「下一步,鄞州還在謀劃與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兩廊融合』,發揮『1+1大於2』的效果。」寧波城南智創大走廊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做優發展軟實力 培育創新創業肥厚沃土

    

    

    「說實話,當時選擇項目落地的地點時,鄞州區在地理位置上並不是最好的。但這裡對人才、對技術的重視,以及一些幹部表現出來的專業性打動了我。」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馮建英說道。華儀寧創是2015年8月落戶鄞州的一家科技創業企業,瞄準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細胞治療等領域,立志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儀器公司。短短幾年間,公司已集聚研發人員90名,其中碩士博士佔到60%。

    人才科技企業創造動能的激發和生長,離不開「陽光雨露」澆灌與呵護。華儀寧創只是鄞州加碼創新創業的縮影之一。近年來,鄞州注重創新的集成服務和制度供給,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環境。

    圍繞人才新政22條,配套「創業鄞州·精英引領」等10項政策,不斷健全「1+10」人才新政體系,基本破解了區域人才政策碎片化問題,並安排4.49億元人才工作資金,扶持保障力度處在省市前列。

    圍繞人才發展,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3S」服務法,牽頭組建由27個黨政職能部門組成的「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服務聯盟」,針對性建立5支人才服務隊伍,深入開展「五夜六送」「三進三訪」等活動,年均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等各類服務事項近百項。

    圍繞人才「醫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創新推出高層次人才精英卡,打造寧波人才之家(「萬有鄞力」會客廳),制定出臺全市首個人才住房保障專項政策,建成1000套人才公寓,為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家屬提供未就業補助、為其子女協調公辦學校入學、民辦學校就讀補助。

    近三年來,鄞州累計發放高層次人才安家補助703萬元、新引進大學生購房補貼5.3億元,提供人才公寓280套。截至2019年底,鄞州區人才總量達到41.3萬人,居全市首位,其中市級以上人才項目120名以上,海外工程師192個。

    企業缺人才、缺技術,抑或掌握了市場先機卻拿不出產品,科研院所苦於手中的技術成果「嫁不出去」干著急,怎麼辦?為補齊科技成果轉化「兩頭難」短板,鄞州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米」,暢通「企業開單+院校答題+成果轉化」的綠色通道,實現了科研圍著產業轉、院所帶著企業創。去年,鄞州區實現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零的突破,科技創新指數躍升至全國百強區第一,授權專利數連續8年位居全省首位,並成功入選中國智慧財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縣域第一位。

    與此同時,鄞州加碼推行全過程科技服務,設立4000萬元科技金融風險池基金,聯合區內科技銀行,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可抵押物少」導致的「融資難」問題,科技貸款貼息政策覆蓋範圍從科技支行單獨享受擴大到總部設在鄞州的相關銀行,有效拓展企業融資渠道。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當保姆」往往比「給戶口」更重要。在創新生態系統當中,鄞州創造性推出如「審批掌柜」「局長坐班」等服務新舉措,持續深化改革,讓企業「一次都不用跑」。與此同時,鄞州積極當起了金牌店小二、首席服務員。各部門圍著企業和人才轉,向著創新和創業跑,使企業能放心幹事,留得下、離不開、能發展。

    

    ■外引內育鑄品牌 激起千帆競發創新熱潮

    

    

    近日,在姜山芯速聯光電的廠區內,一塊塊高附加值的光通信晶片正源源不斷地從該公司首條AWG晶片自動封裝生產線上下線,等待發往全球各地。據該公司總經理楊明介紹,憑藉在5G光通信領域的領先技術,芯速聯光電已迅速在細分領域扎穩腳跟。目前,業內全球前十位的企業有一半都成了該公司的合作夥伴。「儘管剛剛投產,但我們新訂單的數量仍在持續攀升,目前我們正在加快二期項目的建設,預計批量生產後,月產值可超過3000萬元。」

    離芯速聯光電不遠處,主要生產DFB晶片與WTL晶片的寧波元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也已進入產品測試的尾聲階段,預計今年底即可實現批量生產。兩家公司生產的晶片應用於5G基站、數位化集成數據中心,且相互關聯。元芯光電副總經理沈晁告訴記者,今年將按照計劃繼續強強聯合,把兩家公司的優勢產品封裝在一起,進行打包銷售。

    這兩家緊密聯動的集成電路企業,正是鄞州借力創新創業品牌活動、加快項目落地的縮影。前者是去年「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創客組的第一名,後者是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電子信息行業六強。近年來,鄞州藉助高質量的活動賽事,已成功打響創新創業品牌。

    舉辦首屆「天南海北鄞州人」發展大會,廣聚鄉賢帶動海爾創智港等19個重大產業項目回鄞,總投資470億元;成功舉辦2019年全國雙創周寧波(鄞州)分會場活動,23個項目其中簽約,總投資255億元;連續四年舉辦「甬創·鄞造」創客大賽,累計吸引數百個國內外優質項目來鄞,去年參賽的20個創業類項目中有16個明確落戶鄞州,其中近三成項目達產後預計當年產值可達500萬元以上……一批創新創業項目藉助品牌活動成功落戶鄞州,成為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動力。

    與此同時,近年來,鄞州深培沃土,集賢納智,加快構建國際化人才集聚「強磁場」。在疫情關口危中求機,舉辦「萬有鄞力」全球引才發布會,順時順勢聚人才,總投資30億元的8個重點海外人才項目團隊現場意向籤約。自2012年推出鄞州人才科技智創周到今年升級舉辦第二屆「萬有鄞力」大會,鄞州成功集聚了一大批海內外高端人才、特色項目、優質資本,打響了「萬有鄞力」招才引智金字招牌。

相關焦點

  • 打造全國一流強區!長沙雨花區「十四五」逐夢新藍圖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7日訊(記者 胡芳)「打造全國一流強區!」12月17日,長沙市雨花區委五屆二十五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定調「十四五」奮鬥目標。這意味著,雨花正式謀定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十四五時間」。雨花「十三五」成績單,漂亮!
  • ...一流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新徵程!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這也意味著,雨花區將開啟全面建設全國一流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新徵程,確保實現「十四五」的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的一年,雨花區將在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上,始終聚焦「三高四新」戰略,全面對標對表,全力抓好落實落地。緊盯先進位造業、科技創新、改革開放三個高地全面發力。
  • 引人才、強平臺,威海經區科技創新工作交出優秀成績單
    ;連續三年舉辦中韓創新大賽,推進中韓創新合作縱深發展,韓國城建設初見成效;獲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人,設立博士後站6個,引進博士後30人,完成課題200多個……回顧「十三五」以來,經區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2020-12-19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波市海曙區邁好高質量建設國內一流強區新步伐
    2017年,海曙順利完成區、鎮(鄉)、村(社)三級換屆,深化幹部融合,切實加強交流、優化結構、增進合力。「百創匯海計劃」引才政策制定完成,精準服務企業行動深入開展,廣大企業家和各類人才對新海曙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  人才歸心,為海曙的融合發展奠定基礎、提供動力。
  • 江西師範大學進入校友會2020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全國排名70強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10月14日,校友會網首次發布2020中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排名,江西師範大學居全國第63位,師範院校第6位,成功躋身全國前70強,位居非雙一流大學排名第二,這既是對該校立德樹人成效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的充分肯定,也為學校八十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
  •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許昌市建安區擁有兩所高等院校
    建安區是河南省許昌市市轄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中部,環抱許昌市魏都區,建安區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和全省首批對外開放重點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先進區、全國重要發製品加工出口基地、汽車傳動軸生產基地。建安區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 蘇州相城經開區目標定了!全國30強!
    作為相城產業強區的「主力軍」、項目建設的「主戰場」、開放開發的「主載體」,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主動融入「虹橋—相城」一體化格局,以「三城建設」為引領,充分整合優勢、加強謀篇布局,成為了蘇州乃至長三角區域國際化科創新載體和對日開放合作新高地。
  • 力爭2022年全面形成教育新生態 常州經開區發布「教育強區」時間表
    中國江蘇網12月24日常州訊(諸麗琴 趙家瑋) 今天上午,記者從常州經開區「教育強區」新聞發布會獲悉:當前,常州經開區正以「教育強區」建設為統領,以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抓手,力爭到2022年,教育處於全市領先水平,成為資源布局合理、內涵發展厚重、
  • 鄞州鄉賢聚力共繪高質量發展「同心圓」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鄞州人迎著晨曦、懷揣夢想,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以敢闖敢試的豪氣搶抓一個又一個機遇,以善作善成的銳氣繪就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樣本,以領跑領先的姿態登上一座又一座發展高地。    難捨桑梓情,歸燕正還巢。近兩年來,鄞州區通過搭平臺、建組織、強聯絡,匯聚鄉賢之智、八方之力,共同推動鄞州「兩高四好」示範區建設。
  •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努力打造全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樣板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廣東省副省長王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致公黨中央專職副主席閆小培,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市政協主席林潔出席大會。 王偉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南方科技大學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深圳教育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 鄞州區「萬有鄞力」全球引才發布會上區委書記飈英文詮釋「鄞州範」
    就在今天下午,鄞州舉行「萬有鄞力」全球引才發布會,在疫情關口危中尋機,將引才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以一場特殊的網絡直播,向全球英才發出「招賢令」。 鄞州,綜合實力連續5年位居全國百強區前4,是全省唯一入選全國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的行政區域、全省唯一受國務院督查激勵的「雙創」基地。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位於松山湖科學城的散裂中子源項目 記者 鄭志波 攝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下,東莞依靠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前瞻性謀劃布局中國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和一流科研平臺,形成創新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 禪城將打造系列品牌學校,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
    報告指出,禪城要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推動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品牌化發展,實施初中教育「強腰工程」,打造一批區屬品牌學校,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報告強調,要打造100%優質高中發展品牌,整體水平與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 區瑞強《陌上歸人》
    【音悅電臺】【華語經典】區瑞強《陌上歸人》       提到香港的城市民歌,區瑞強是不能忽略的名字
  • 龍騰嶺上風雲起——看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龍嶺工業集中區「5G+電容器」智能製造創新孵化中心吸引不少觀摩團前來參觀。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在益陽市赫山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黨工委、管委會一班人勠力同心謀發展,帶領全體園區人砥礪奮進繪宏圖。龍騰嶺上,風雲再起。優化營商環境謀劃「開放龍嶺 製造高地」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 未來5年,上海16個區將重點發展什麼?各區居民來對號入座
    來看看各區領導的回答   這6個區準備→全力做強科技創新引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第一項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表示,這為楊浦區指明了發展方向。
  • 武漢15個區擼起袖子加油幹
    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東湖高新區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創新第一動力,牢牢把科技創新擺在事關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創建武漢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突破口,加快謀劃建設國家實驗室、高水平實驗室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不斷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當好省市科技創新的「領舞者」,力爭武漢東湖成為全國第5家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西藏假拉創新工作室獲評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日前,中華全國總工會發文命名第三批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假拉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這是此次西藏及全國氣象部門唯一獲此殊榮的工作室。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引導廣大職工積極參加群眾性創新活動的重要平臺。中華全國總工會每3年開展一次命名活動,每次命名100個。假拉創新工作室成立於2016年,是以全國先進工作者假拉命名的氣象預報業務一線創新工作室。
  • 南京創新周成功閉幕 雨花臺區「風光無限」
    其中,APS量化數字研發中心、工業製造動態仿真項目、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文檔翻譯平臺意向「落地雨花」;從省外到海外,從雲端籤約到現場「牽手」,高精尖人才論壇上,雨知算力研發中心項目、一禾機電項目、北京思辰信息科技項目、南京裡高國際貿易項目等一批智能硬體、自動駕駛、AI、人工智慧、大數據領域的項目「花落雨花」;南京創新周閉幕式上,時代開牛基金、北京作業幫教育科技項目、南京零壹人工智慧科技研究院等優質科技創新項目更是與雨花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