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大會舉行
中國音樂學院於1964年創建,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2017年成為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5月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之後,王黎光詳細介紹了中國音樂學院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具體措施:一是建設「五院一地」,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理論保障;二是建設「中國樂派」,將其作為音樂教育體系發展的核心內容;三是打造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成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培養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中國音樂高層次人才的改革舉措。
-
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南方日報訊 (記者/孫穎)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長薛其坤總結稱,十年辦學,南科大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等八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未來,南科大將分三個階段實現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
-
南科大將分三階段實現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目標
南科大校長薛其坤透露,根據發展規劃,南科大將分三個階段實現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到2025年,特色學科達到先進水平,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力爭進入國家一流高校建設行列;到2035年,建成與創新型國家、先行示範區相匹配的創新型大學,努力躋身中國高校第一方陣
-
南科大: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長薛其坤總結稱,十年辦學,南科大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等八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未來,南科大將分三個階段實現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 據介紹,南科大打造了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
42所雙一流大學碩士學科優秀率排行榜揭曉,到底誰是一流研究型大學
自國家公布雙一流大學名單以來,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界人們關注的焦點和議論的熱點。雙一流大學工程的實施,旨在加快推進在國內形成一批世界級的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增強我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三部門又聯合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對雙一流大學工程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要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
南方科技大學: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十年砥礪奮進,如今,南科大已然成為觀察深圳改革創新的一扇重要窗口,特區續寫「春天的故事」,這裡將是重要的一部樂章。十年耕耘,改革創新千帆競渡2020年9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最新的大學排行榜,南方科技大學首次進入世界排名300強,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8名。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十三五」期間,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提出「強基礎、上水平、佔高峰」「三步走」發展戰略,堅持「綜合性、高水平、強特色」定位,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紮實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
十年南科大: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圳夢」
十年時光,在特區千分之一的土地上,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拔地而起,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高等教育一枚閃亮的新星。如何看南科大這十年?小政梳理了幾個認識南科大的關鍵詞。突破南科大的誕生,始於深圳對優質高等教育、對創新型大學的渴求。
-
全國僑資四校齊聚寧大 論道一流研究生教育
「僑資四校工作交流聯誼會自1991年建立,為四校教育事業改革創新提供了互學互鑑的重要平臺。僑資四校面臨相似機遇和挑戰,應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一是在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上加強溝通;二是在高質量推進研究生教育上加強交流,推動研究生規模繼續擴大,結構更加合理,體系更趨完善,為建設研究型大學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倡議建立僑資四校教育事業發展共同體。」
-
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思考與規劃-中國教育新聞網
關鍵詞: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音樂與舞蹈學;中國音樂教育體系;「中國樂派」自2015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做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決策。國務院、教育部先後頒布了統籌推進大學分類發展的多項文件。
-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要以「破壁者」的心態 建深圳高等教育特區
以「破壁者」的心態加快創建「深圳高等教育特區」,以「新深圳速度」將深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關鍵詞:「雙區」建設需強有力的高校支撐「我認為加快創建『深圳高等教育特區』大有必要、刻不容緩。」今年,李清泉繼續關注高等教育,他建議,探索與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世界級大灣區建設相得益彰的高等教育發展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為豐富「雙區」建設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提供強有力的高等教育支撐與引領。「雙區」建設需要世界一流大學的支撐和引領。李清泉認為,高等教育是目前「雙區」建設中的突出短板,在國家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深圳是唯一沒有布局「雙一流」高校的城市。
-
高等教育評價改革「破」與「立」
應準確把握高等教育評價的基本定位和改革部署,著力提升「元評價」的水平和能力,不斷完善高等教育評價的組織機制、制度機制和價值機制及其所構成的評價治理機制,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的高等教育評價制度,使之更好地體現和適應高等教育現代化和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等要求,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更具話語權。
-
廣東機場集團: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三是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 近年來,廣東機場集團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目標和路徑,要在六個方面走在前列:一是一流的機場布局和航空產業集群;二是一流的航空樞紐和機場群;三是一流的安全服務品質和美譽度;四是一流的標準和管理成效;五是一流的創新思想和改革發展能力;六是一流的黨組織和人才隊伍。
-
...時期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高等教育多樣化不斷發展。研究型、應用型等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長,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體系正在形成。中西部高等教育實力不斷增強。持續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以本為本」深入人心。
-
高點定位爭一流 創新探索樹樣板
沈峻峰調研指導全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時強調 高點定位爭一流 創新探索樹樣板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1
-
以做中國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探路者為願景,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
GDP躍居世界第二,舉辦了世博會、亞運會兩項盛會。那一年,中國改革正在爬坡上坎,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改革如何突破關鍵環節,引人關注。那一年,教育圈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出臺,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令人矚目。
-
加強高校教材建設 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
為適應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建設發展需要,提高普通高等學校教材建設的水平,提升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更是構建「雙一流」建設長效機制的切實抓手。
-
又一所「國字號」大學即將啟動建設,有望落戶山東濟南?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召開了推進做大做強暨學部成立大會,會議中提到,按照全國中醫藥大會上提出的「擴大中醫學9年制招生規模,探索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培養一批高層次複合型中醫藥人才」的指示要求,持續推進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建設。
-
南方科技大學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新益求新,創領未來!
他表示,廣東正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發展質量和水平,為科技創新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希望南方科技大學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為促進廣東乃至全國的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更多創新拔尖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浙江引進中外高水平大學補高等教育「短板」
其中,大學18所、學院20所、獨立學院21所、高等專科學校2所、高等職業學校48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1.3%。不過,浙江高等教育界仍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浙江發展的困難與挑戰主要是科技創新、高等教育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還不夠強。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的分析是,浙江省除了教育部直屬的浙江大學外,鮮有在全國「叫得響」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