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工業集中區「5G+電容器」智能製造創新孵化中心吸引不少觀摩團前來參觀。
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電子信息產業園。
(本文圖片均由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管委會提供)
何 駿 邢 玲
「一區多園」全年預計完成技工貿總收入749.6億元,同比增長12.7%,規模工業總產值635億元,同比增長10.7%,規模工業增加值141.6億,同比增長7.9%;獲湖南省「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和「培育發展先進位造業集群獎」兩項大獎——這是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在創建千億產值國家級經開區的道路上,蹄疾步穩的奮進之姿。
引領園區成為融入湖南自貿區的橋頭堡,對接一帶一路、一帶一部、長江經濟帶的先行區與湖南西線工業走廊先進位造業的新高地,謀劃「開放龍嶺、製造高地」;以5G+智能製造為核心,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主導產業,加速推進智能政務、智能招商、智能物流等為載體的現代化智慧園區建設步伐,打造「智慧龍嶺、創新之都」;以中交一公局、客天下等項目為抓手,發展總部經濟,將龍嶺打造成集生產、生活於一體的綠色生態幸福新型城市,實現「幸福龍嶺、產業新城」——這是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在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中,鋪陳在龍嶺28.34平方公裡土地上起筆不凡的發展長卷。
在益陽市赫山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黨工委、管委會一班人勠力同心謀發展,帶領全體園區人砥礪奮進繪宏圖。龍騰嶺上,風雲再起。
優化營商環境
謀劃「開放龍嶺 製造高地」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近年來,龍嶺工業集中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落實聯繫重大項目服務重點企業機制,開展「百企大走訪」活動,強化督查問效,落實一企一策,主動服務,對症下藥,以保姆式服務為園區企業積極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逐個破解企業轉型升級中的瓶頸。今年為40多家企業積極申報項目資金3100多萬元。
集中區還在推行「馬上辦、一網辦、就近辦」和審批流程再造的基礎上,通過實行「三個一」(「一窗辦理」「一套資料」「只跑一次」)政務服務新模式,對首批劃轉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推動項目快速落地。
親商重商的開放環境,使龍嶺成為一方投資熱土。在千帆競發的全球產業鏈賽場上,益陽龍嶺工業集中區打造了具有龍嶺特色的製造高地,「全國鋁電容器之都」「全國包裝之鄉」的品牌深入人心。當前,全球每100支鋁電解電容器,有35支是「益陽龍嶺」製造;全球80%的照明電器烙上了「益陽龍嶺」的印記;全國每10條塑編包裝袋,就有1條產自龍嶺。衡龍新區已集聚了江豐電子、鼎一致遠等一批新材料企業,正打造全國一流先進材料生產基地,有望成為智能化先進位造高地。
至目前,集中區已累計引進項目305個,建成投產企業241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62家,上市公司投資控股項目12個。入園企業擁有專利技術達700項,湖南著名商標30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突出創新崛起
打造「智慧龍嶺 創新之都」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
龍嶺工業集中區始終堅持創新引領,暢通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的連結,通過設立1000萬元科技孵化平臺及創新獎勵基金等方式,努力鍛造技術研發高地、科技成果轉化示範高地、先進產業集聚高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
創新之魂激勵著高新技術企業更上一層樓。2020年艾華集團獲評「湖南省省長質量獎」和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今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稅收過億元。艾華集團正攜手華為,奮力躋身全球第一的鋁電容器製造商。華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湖南華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全球超級鋰離子電池的創造者和領導者,今年預計實現產值10億元。目前,園區已有艾華與漢森2家主板上市公司,華翔與華慧已完成上市工作省級備案,預計明年在龍嶺僅僅1平方公裡範圍內有望出現4家上市公司。
龍嶺工業集中區在「5G+」集成賦能上發力,勠力構建智慧新城。當前,集中區正以「5G+」智能製造為核心,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主導產業,加速推進智能政務、智能招商、智能物流等為載體的現代化智慧園區建設步伐,助推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其中智慧電子產業園現已入駐78家企業,年產值超200億元,正致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數字智慧園區和世界級電子元器件、終端產品、智能裝備的研發與製造基地。僅「鋁電解電容器產業集群」就擁有規模以上電容器製造企業34家,成為全國最大鋁電解電容器生產製造基地,佔該行業全球31%以上市場份額。
今年打造的「5G+電容器」智能製造創新孵化中心,正朝科技創新要素資源聚集、智能製造示範效果顯著、服務鏈條完整的國家級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業集群)示範平臺邁進,並逐步建成國家級電容器(電子元器件)監督檢驗中心。該中心同時擁有赫山區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能為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人才培訓、項目服務、電子商務等一站式服務。至目前,已幫助近30家企業獲得湖南省「小巨人企業」稱號。
實現融合發展
建設「幸福龍嶺 產業新城」
共享,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
在高質量發展徵程中,龍嶺工業集中區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把住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這個關鍵,以中交一公局、客天下、萬洋眾創等項目為抓手,發展總部經濟,更加注重園區產業發展功能與城市多元功能的「融合」,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品質園區,打造產城融合的幸福龍嶺。
這是一個觸手可及的夢想——
中交一公局作為「央企入湘」的重點企業,項目建成後,年產值將在30億元以上,利潤3億元以上,年稅收6000萬元以上,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更將推動我省交通水利建設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我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客天下項目將形成宜居、休閒、智慧的萬人新城市風尚社區。項目商業休閒發展帶,針對擬入駐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打造不同面積、高度、形式的商業建築組合,為益陽打造一個富有特質與活力的商務娛樂社交新領地、悅享創意文化和情景美學的品質生活示範區。
而龍嶺工業集中區在東接東融「橋頭堡」衡龍新區布局的萬洋眾創城項目,也是推動產城融合的重要一筆。項目按照「產業集聚、產城融合、資源共享、產融互動」模式運營的製造業集聚平臺,建成後預計引進中小企業900餘家,解決就業3萬人左右,實現工業產值超50億元,年創稅超3億元。萬洋眾創城不僅為中小製造業企業提供了規範的生產場所和生活配套,還重點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將引導中小製造業企業進入現代產業園區,加快赫山區製造業延鏈、補鏈、強鏈、建鏈進程,助力走上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之路,推進與大灣區現代產業協同發展,為赫山區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增添新動能。
產業發展壯實力,智能製造挖潛力,產城融合增活力……一個功能定位清晰、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龍嶺工業集中區發展新格局在逐步形成。對接省城新地標和赫山發展新引擎的龍嶺工業集中區,正以更高站位、更強擔當追求更大作為、更高質量,追夢「二次創業,再次騰飛」。
【來源:華聲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