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邰璐,是劍河縣久仰鎮久吉村的村民,現就讀於贛南醫學院。
原本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媽媽的疼愛,但天有不測風雲,在我9歲那年,一場意外讓我失去了父親,接著母親又遠嫁他鄉,家中只有年邁的爺爺和在讀小學的妹妹,從那年起我家就成了特困供養貧困戶。
但也正是有了國家的扶持,讓我感覺生活還有一線希望。但讓我更想不到的是,2014年臘月一場大火燒掉了全村240多戶人家,我家的房子也在那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
受災不久時邰璐家用鐵板建起來的房子
可以遮風擋雨的家沒了,父母也走了,那時真的對生活絕望到了極點。
隨後,當地的政府向我們伸出了援手,民政部門送來了棉衣、棉被、糧食和日用生活用品等救災物資,鄉村幹部們組成的救災突擊隊幫助我們搭建帳篷、整理地基和清理殘瓦等。
不久以後,我家也住進了溫暖的帳篷,一日三餐吃了上政府供應的免費飯菜,還有駐村幹部的噓寒問暖。
幾年後,經過各級政府部門的幫助,我們家鄉的面貌煥然一新。在政府的幫助下,村裡嶄新的混凝土樓房拔地而起,泥濘小路也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以前沒有的衛生廁所也在村裡普及,村容乾淨整潔,路通了,現在很多村民也擁有了私家車,出一趟遠門變得輕而易舉。路燈亮了,村莊變漂亮了,脫貧攻堅,熄滅了村裡的貧困之火,為村民們點燃了小康之火。
邰璐家進行透風漏雨改造後的房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轉眼六年過去了,家鄉一步一步的實現了「脫貧奇蹟」。
而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也給我的家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我家雖然沒有建起高聳的磚房,但是新修起來的房子寬敞明亮,擋住了冬天的寒風。政府部門不僅解決了住房問題,在溫飽上,也一全包攬。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七月份左右爺爺因為視力問題需要住院進行手術,一場手術加上兩三天的住院觀察下來,我們以為要花上好幾千,結果過後從爺爺那裡得知醫藥費全由政府承擔。教育扶貧也讓我和妹妹能夠繼續安心讀書,也讓我圓了大學夢。
邰璐得到黔東南州稅務局的資助
這一路上,有太多的人對我們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有如一直幫扶我們村、我們家、在爺爺生病住院沒人在身邊時立馬去看望的久吉村第一書記龍叔叔,還有曾資助我的黔東南州稅務局的蘭書記,為我們家起房蓋房的很多叔叔們……
他們的幫扶,我三言兩語也道不出他們的好,也是他們熄滅了我們的貧困之火,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我們村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幫扶下,脫下了「黑舊衣」,換上了「鮮新衣」,我們家也跟著久吉村也在2019年全部脫貧。
展望未來,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我將努力完成我大學全部學業,學有所成,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回報關愛幫助過我的人們!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見習編輯 段嵐茜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