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
在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廣袤宇宙中,《異形》系列無疑是最另類也最耀眼的一顆孤星。之所以孤單,是因為沒有B級片同行能與它在人文,生命的求索路上結伴同行。之所以燦爛,是因為38年過去了,我們仍舊將其視為科幻,恐怖電影中的奇瑰珍寶。
雷德利·斯科特與詹姆斯·卡梅隆兩位電影大神珠聯璧合,H·R·吉格「有機機械風」的視覺奇觀,共同將《異形》系列打造成了B級題材中唯一的超級IP,也為後世留下了一座取之不盡的文化金礦。從《七龍珠》到《魂鬥羅》,從《鐵血戰士》到《異形戰鐵血》,全世界的藝術家們都在自己的領域,結合自己的領悟與語法表達對《異形》系列信徒般的狂熱。在《異形:契約》上映之際,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風靡全球的恐怖怪物到底衍生了多少超級IP。
電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
80年代末正值異形全球大熱,尤其是1986年的《異形2》僅用1700萬就為福斯帶來了1.3億美元的票房收入。1987年由州長主演的《鐵血戰士》票房回報更是不俗,1500萬賺了近一個億。一直發行異形系列漫畫的黑馬公司(《地獄男爵》)便決定讓兩大怪物組成CP。1 989年,第一本《鐵血VS異形》漫畫發行,一個是武裝到牙齒的外星狂戰士,一個是殘暴嗜血的太空大爬蟲,兩大恐怖兇獸在漫畫舞臺上狹路相逢,最終鐵血戰士斬下了異形的頭,但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
在1990年《鐵血戰士2》的片尾橋段,一個異形頭骨出現在了鐵血戰士擺放戰利品的頭骨牆上,以彩蛋的方式為兩大B級怪物首次銀幕聯動鋪路,《鐵血戰士VS異形》的銀幕PK也隨即提上日程,但由於《鐵血戰士2》太過血腥,竟成為了美國本土第一部NC-17級別的電影,片方為了降低到R級大刀闊斧進行刪減,卻讓本就不怎麼嚴謹的劇情支離破碎,最終導致《鐵血2》的票房連前作的一半都不到。而福斯正忙於《異形4》的拍攝,鐵血戰異形的聯動計劃被迫流產。直到2004年福斯才將執筒交給了《生化危機》系列的導演保羅·安德森,推出了第一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在福斯為《異形戰鐵血》開綠燈之前,詹姆斯·卡梅隆一直想為異形系列的起源故事填坑,他的想法和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不謀而合,兩人都有意將《異形5》打造為一部追根溯源的前傳。在得知福斯放棄起源故事拍攝《異形戰鐵血》大亂鬥之後,卡梅隆退出了前傳計劃,並聲稱此舉根本就是「科學怪人大戰狼人(卡神在10年前就猜到環球要建立暗黑宇宙了!)」,只為榨乾IP的剩餘價值,嚴重破壞了異形的藝術完整性。然而在看過第一部《異形戰鐵血》後,卡梅隆卻口風一轉,挑起大拇哥誇到:「精彩!真精彩!」
平心而論,第一部《異形戰鐵血》也的確對得起卡神的褒獎,保羅導演將異形和鐵血戰士的起源故事巧妙結合,雖說是「異形野史」但起碼血統純正。人類,異形,鐵血戰士三方勢力在布滿機關暗道的金字塔內明槍暗戰,鐵血戰隊VS異形皇后的冰上決戰讓人大呼過癮。再加上PG-13的定位獲得了更大市場,第一部《異形戰鐵血》為福斯帶來了1.7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異形》和《鐵血戰士》系列票房之首(以首輪上映票房為準)。直到8年後的《普羅米修斯》才打破這一紀錄。
不過,《異形戰鐵血》的票房佳績並沒有持續太久,2007年的第二部《安魂曲》雖然獲得了1.2億的全球票房,但糟爛的口碑讓這場銀幕PK止步於此。片中,鐵血一族的精英戰士「獨狼」一人對抗異形大軍,更多的黑科技虐殺讓血腥指數直線飆升,片中還出現了上一部中的「鐵血異形混血」,與獨狼來了一場勢均力敵的雨中搏殺。但純粹的B級享受還是難掩剪輯和故事的粗糲。本片之後,異形和鐵血戰士這對CP分道揚鑣。異形在雷導的帶領下回歸太空恐怖片的正軌,而鐵血戰士則在B級虐殺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2018年,早在《鐵血戰士》第一部中就參與製作並出演的導演沙恩·布萊克(《鋼鐵俠3》)將帶來該系列的重啟之作,無疑也是借了《異形》系列新千年銀幕重生的東風。
另外,鐵血戰士在形象設計上也和異形有著不解之緣。在原初設定中,鐵血戰士只有一隻眼而且脖子細長,只能像狗一樣爬行,這樣的造型導致拍攝成本太高被福斯直接斃掉。之後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在《異形2》導演卡神的建議下,為鐵血戰士加入了下頜骨的面部設定,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異形的「H·R·吉格有機機械風」,融入東瀛武士和印第安部落要素,再結合《鐵血戰士1》中的熱帶片場拍攝要求,這才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網襪狂戰士」。另外,溫斯頓大師同樣也是異形系列的核心道具師,鐵血和異形也因此在美學風格和角色設定上一脈相承,論輩分,鐵血戰士還真要管異形叫一聲爸爸。
山寨A貨:在第一部《異形》電影獲得空前成功後,一大批蹭熱度的跟風之作充斥B級片市場,仿佛加上一個「異形「的片名就能獲得收入加成。首當其衝的便是1980年的《異形侵襲》,該片的導演本想給片子取名為《異形2》,直到福斯律師團殺到才被迫改名。更喪心病狂的還有同一年的《異形2:地球》,全片的主要場景都在卡斯特拉納洞穴中拍攝完成,甚至沒有獲得福斯蓋章就以續集名義吆喝上架。鋌而走險也要掛羊頭賣狗肉,足見《異形》系列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與IP影響力。
81年之後,各大B級片商的效仿腳步仍未停下,又湧現出了《殺出銀河系》,《宇宙怪嬰》,《突變異種》,《第三類外星人》等等異形「續集」。好在此時的B級影人終於恢復了理性,更多是解構異形元素帶來更具B級趣味的恐怖體驗。然而到了新千年,一家臭名昭著的好萊塢山寨大廠「 The Asylum 」,就是那個拍《環大西洋》,《鯊捲風》的A貨大廠將魔爪伸向了《異形》,炮製出了惡搞《異形戰鐵血2》的《異形大戰銀河獵人》。惡搞《普羅米修斯》的《異形起源》,就連日本電影人也來蹭熱度,拍出了《異形大戰忍者》和美女忍者觸手Play。甚至還有《異形大戰阿凡達》這種強行蹭熱度的終極山寨大片。然而,山寨A貨的橫行並沒有為異形原作抹黑,反而從側面反映了《異形》系列歷久彌新的生命力。38年了,我們依舊沒忘記那段寒徹骨髓的太空驚魂。
漫畫:《七龍珠》&《魚》
在異形文化風靡全球的80年代,不僅美國本土出現了一大票跟風山寨B級片,就連日本藝術家也開始從H·R·吉格美學中汲取創作靈感與養分。《七龍珠》的作者鳥山明就是異形的狂熱粉絲之一,他曾公開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雷導的第一部《異形》。而鳥山明對於異形風格的借鑑在《七龍珠》中後期愈發喪心病狂,甚至造成了《七龍珠》美學風格的斷裂。不難發現,《七龍珠》系列最開始其實是效仿香港武俠片的類型風格,然而當70年代末武俠電影熱潮消退,80年代美式娛樂IP崛起後,《七龍珠》幾乎走向了美式肌肉崇拜的不歸路,人物線條越來越猙獰浮誇,出場角色各個都是魔鬼筋肉人。其中以弗利薩代表的戰鬥種族最為突出,鳥山明在創作時也承認,弗利薩的外形就是由異形的形象加工而來,在弗利薩進入第二形態之後,他的形象就已經和異形有50%的相似度。在進入第三形態長出長長的頭冠後,弗利薩就完全變成了一隻異形大蟲。
除了最顯眼的弗利薩之外,另一位人造人反派「沙魯」也是鳥山明根據異形的形象二次創作。《七龍珠》中的骷髏機器人,幾乎是照搬了異形的造型。甚至早在《阿拉蕾》中,鳥山明就已經用異形作為自己的自畫像,他還將抱臉蟲設定為反派畫進了洋溢著少女心的企鵝村。足以見得這位影響了一代人的漫畫巨匠幾乎將《異形》系列奉為了創作聖經。
另一位日本漫畫巨匠伊藤潤二也是《異形》系列的忠實粉絲,作為一名創作嗅覺敏銳恐怖漫畫家,他對《異形》系列鬼怪與科幻元素的完美結合大加讚賞,並坦言將鬼怪與科幻要素結合一直是他的創作方向。有趣的是,伊藤潤二的履歷上還真有一部類似異形故事的科幻恐怖漫畫,這就是同樣主打寄生,突變,有機機械,甚至有抱臉蟲一樣寄生設定的《魚》。本作也是伊藤大師為數不多主打生化恐怖的長篇漫畫,處處充滿了對異形設定的借鑑,喜歡B級重口味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遊戲:《魂鬥羅》&《銀河戰士》
遊戲領域,誕生於1987年的《魂鬥羅》顯然受到了《異形2》的影響。從最直觀的美學風格上看,《魂鬥羅》無疑繼承了異形系列的「H·R·吉格有機機械風」,即使是在畫面解析度只有 256x240的FC時代,你依舊能從場景設計,建築風格,怪物造型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異形畫風。尤其是《魂鬥羅》的關底BOSS「天王鬼龍神」,完全就是異形巨化後的二次加工,最後一關更是帶領玩家深入異形母巢,滿地的「異形蛋」和蜂擁而至的「抱臉蟲」,成為了不少80,90後老玩家難以磨滅的熱血回憶。在劇情設定上,《魂鬥羅》主打的也是《異形2》的快感虐殺。打怪升級,深入虎穴,黑科技武器,載具對抗異形大軍與《異形2》的通關流程如出一轍。在之後的續作《魂鬥羅3:異形戰爭》中, 科樂美更是將異形系列的復古科幻,有機機械等獵奇風格發揚光大,締造了一部載入NES編年史的傳世經典。
另一款深受《異形》影響的遊戲作品同樣具有裡程碑意義,這就是誕生於1986年的《銀河戰士》(Metroid)。迂迴幽閉的迷宮,強殖機械的怪物,非線性開放式玩法一度開創了MetroidLike硬核遊戲風格。而《銀河戰士》對《異形》元素的借鑑並沒有停留在H·R·吉格美學的視覺層面。在遊戲開發到一半時,一位開發成員就提議將主角設定為女性。要知道,80年代無論是遊戲界還是電影界,肌肉大胸突突突才是收入的保障。而《異形》卻劍走偏鋒,成功塑造了一個頑強獨立的女英雄形象,女權主義的先鋒意識也影響到了《銀河戰士》。在遊戲通關後,從能量戰甲中走出的竟然是一位高挑嫵媚的女戰士,遊戲界從此記住了薩姆斯·阿蘭這位遊戲史第一女主角,就像電影界從此記住了「異形女王」西格妮·韋弗一樣。
另外,《銀河戰士》中還有一位叫做「雷德利」的長尾翼龍,毫無疑問是在手動筆芯「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看來,除了克蘇魯神話之外,日本漫畫人和遊戲人汲取營養的另一座金礦金礦就是《異形》,就連《合金裝備》傳奇製作人小島秀夫在談及新作《死亡擱淺》時,依舊將79年《異形》作為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
彩蛋:異形無處不在
在動畫《51號星球》中,異形化身為萌寵狗狗,在調皮逗趣之餘,也是主角一行最忠實的小跟班。
無敵腦洞科幻動畫《瑞克和莫蒂》即將在第三季前往造物主飛船,爺孫倆還為《異形:契約》演出了一段病毒宣傳預告,預告中瑞克和抱臉蟲親密接觸,但抱臉蟲很快便因為酒精古柯鹼中毒氣絕身亡……
《星球大戰:俠盜一號》中的伊杜星是銀河帝國用來精煉凱伯水晶的秘密工廠,這裡地形險惡,寸草不生,暴雨肆虐,幽暗壓抑不見天日。導演加裡斯愛德華斯在伊杜的塑造上參考了《異形》系列電影中的LV-426星球,也就是異形盤踞的死亡之星。
在2015年的格鬥大作《真人快打10》中,異形作為DLC嘉賓亂入,遊戲版異形能夠伸出兩把骨刃,絕對是異形變種中最能打的一個。
異形的足跡幾乎遍布英美主流漫畫廠商,和蝙蝠俠,超人,終結者,綠燈軍團,特警判官,吸血鬼獵人巴菲,吸血鬼姬梵蓓娜,《魔女之刃》中的超能女戰士等各路神仙都有過交手。
「在遙遠的外太空,沒人能聽到你的尖叫!」38年過去了,這段充滿絕望意味的宣傳語依舊迴響在我們心間。
來自騰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