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重慶森林》:學會高質量獨處,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2021-01-09 騰訊網

電影《重慶森林》

插圖:電影《重慶森林》劇照

電影《重慶森林》於1994年上映,是由王家衛執導,林青霞、梁朝偉、金城武、王菲等主演的都市愛情片。該片豆瓣評分8.7,並拿下當年的多項大獎。

影片將兩個愛情故事分開講述:失戀的何志武邂逅女逃犯;被女友主動提出分手的巡警633,遇到了快餐店女孩阿菲。

這世間所有情感都是如此,友情、愛情、親情,都是孤獨疲乏時的落腳處,因為有了這些情感,我們便少了獨處的時間。

但在你一無所有,為不知前路幾何摸爬滾打,那時候的你才是真正的孤獨,而陪伴你,在你前面為你明燈開路的,只有你自己。

縱使你走過無數的風景,歷經無數的旅程,最難熬、最無依無靠時,身邊只有孤獨,能依賴的只有自己。

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是學會高質量的獨處,當我們悟透了,也便可以笑看孤獨了。

一:學會和孤獨相處,首先要學會消化負面情感

每每結束一段長時間經營的情感,身邊突然沒有了陪伴,朋友之間意見不合,戀人之間厭倦彼此,或者是被上司炒了魷魚,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負面情緒。

失戀之後,電影《重慶森林》裡的巡警633,每天和房間裡的牙刷、毛巾、寵物熊對話,問他們是否還要等她;

何志武則假裝沒有失戀,打電話問候前女友阿may的父母,在小吃店前等阿may下班,在尋呼機前面等阿may是否會留言給他。

每次去便利店時,買一罐在他生日之前會過期,阿may最喜歡的鳳梨罐頭。

分手之後有漫長的孤獨作伴,不管如何不甘,不管這段情感是否會破鏡重圓,自此萎靡不振的話,負面情緒只會長留,為你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所以說,學會和孤獨相處,首先要學會消化負面情感。

何志武在每次分手之後,都會有一個儀式,就是跑步。對於何志武來說,跑步就是他宣洩負面情感的一種辦法。

有人喜歡將負面情感隱藏起來,認為時日久之,這些情感也會隨之消散,殊不知這些情感會輻射很漫長的一段時間。

生活還要繼續,首先承認這些負面情緒,承認它是因你而存在,下次的話,學會避免類似的負面情緒,留給你的路還很長,重蹈覆轍只會讓你走更多彎路。

請務必學會,放下你外表看上去無懈可擊的堅強,將這些情緒發洩出來,運動、旅行、美食,什麼都好,就當作長時間苦心經營這段情感對自己的犒勞。

把這些情緒再升華,放在自己的事業上,讓自己往前走。做完這一切,你會覺得,自己在這段感情裡付出這麼多,也不是徒勞無獲。

二:學會和孤獨相處,利用好和自己磨合的時間

孤獨苦澀,孤獨同樣也難得,難得有時間,一個人安靜下來思考問題,難得可以和自己來一個真正的面對面交談,難得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搭檔」磨合。

好不容易沒人來左右你的思維,這個時候你大可以有更多更大膽的想法,慢慢在自己的內心耕耘,磨好自己的性格。

世事本無常,這世界有千種萬種人,就有千種萬種想法,你何必一個個討好,你要討好的,只有你自己。

楊絳先生有一句話:「這世界是你的,與他人無關」。

這句話並不是說,你與他人真的無關,而是你的主觀意識,造就了你的客觀行動,未來如何,還要看你自己。前路雖坎坷但也廣闊無垠,你又指望誰來與你同行呢。

不如利用孤獨帶來的可以和自己獨處的機會,與自己有一個更好的磨合,為人處世顯得處處默契,做一個萬裡挑一的有趣靈魂也不錯。

畢竟你為自己而活,為自己和顏悅色,有喜怒哀樂的自由。

凡事首先都是想到自己,清晰、理性、客觀地認識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為他人也好,不必強求。安靜隨和的接受自己,樂觀積極的面對一切。

三:學會和孤獨相處,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加飽滿

何志武失戀之後,選擇買醉自己,打電話給無數人,以此來找下一個伴侶;巡警633則是留下前女友的物件,寄託自己的想念。

孤獨來襲時,有些人總是處處無力。

平時有父母的規勸,老師的指導,朋友的參謀,愛人的鼓勵。身旁有人,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會留這一畝三分地,等別人來填滿,沒有真正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時候。而孤獨,正是將這個契機賦予你。

換言之,「獨處」是能成熟獨當一面的必經之路,很多時候,「獨處」能讓一個人徹底長大,原因在於有些人能把握住獨處的時光,從頭到尾地強化自己,讓自己的靈魂更加飽滿。

獨處時是無人管束的,這個時候能約束自身的只有自己,也就是自律。從每一件事開始自律,對身體自律,對思考自律。

每一件事都能通過自己完成,真正做到不依賴別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改掉不好的習慣。去學習,學習自己為涉獵的領域,強化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靈魂。

曾經讓自己頭疼的事情,曾經只有依賴別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真正有機會能夠依靠自己獨立開始,獨立完成。

讓自己融入自己,體會靈魂的真正想要,並補充自己的需求,不要對自己苛刻,讓自己的靈魂更加飽滿。縱使孤獨來襲,你早已強大,強大到無需買醉,強大到可以依賴自己。

人來到這世上,本就是孑然一身,來時孤獨,去時也孤獨。所以不必刻意排斥孤獨,而是學會和孤獨和解,學會享受孤獨帶來的寧靜和坦然。獨處時,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消化掉讓自己難受的負面情感,培養好與自己的默契。

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是學會高質量孤獨,發自內心地接納孤獨,與孤獨成為朋友,理解孤獨,最後融入孤獨。

人生之路坎坷,何必處處和自己過不去,多看書,多學習,多喝水,早點睡,少發一點牢騷,多存一份希望。對自己好一點,未來的路便平坦一點。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的人嗎?是否懂得享受獨處?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學會獨立,學會微笑,學會丟棄不值得的感情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學會狠心,學會獨立,學會微笑,學會丟棄不值得的感情。真正的愛情,不是付出全部,而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每個人心底都有那麼一個人,已不是戀人,也成不了朋友。時間過去,無關乎喜不喜歡,總會很習慣地想起你,然後希望你一切都好。所以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一笑都覺得愧疚,所以我和別人並肩行走,牽手都覺得沉重,我要怎樣,剪斷絲線,再不作繭自縛。
  • 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忍受孤獨,學會獨處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放下我們的腳步,一個人去獨處,放緩前進的步伐,讓我們的身心有節奏的變緩變慢,在獨處的時候,理清我們的整個的思路,讓我們重新確定前進的方向,不要只是忙著向前衝,要找準方向。獨處這個世界每個人有著每個人的思想,他們有的人是天生的喜歡熱鬧,讓他一個人待著簡直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實際上,他不知道的是獨處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在獨處的時候,他完全有時間去看清楚自己內心的需求。
  • 學會獨處,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奢侈品。
    是她當獨處的時候,一個人擁有一個完全自由的空間,可以思考、休息、放鬆自己,不需要顧慮別人的眼光,不需要考慮任何的一切,只考慮她自己。在獨立的空間裡,她可以完整地擁有自己,擁有一份無拘無束的快樂。  很遺憾的是,大多數女人沒有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沒有學會「如何獨處」。
  •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三大標誌!
    很多人所謂的「懂事」只不過是被生活打磨成了適合生存的模樣,而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然而真正的成熟是,生活有追求,處事有態度,做人有底線,堅持自己的原則。人到中年,成熟是一種生活方式!
  • 分寸感是成熟愛情的標誌
    學會孤獨,學會與自己交談,聽自己說話——就這樣去學會深刻。 當然前提是:如果孤獨是可以學會的話。 一個疏於交往的人會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專注於創造也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 那些不幸的天才,例如尼採和凡·高,他們最大的不幸並不在於無人理解,因為精神上的孤獨是可以用創造來安慰的,而恰恰在於得不到普通的人間溫暖,活著時就成了被人群遺棄的孤魂。
  • 電影《重慶森林》為什麼要叫「重慶森林」呢?明明跟重慶無關呀
    為什麼叫「重慶森林」?一定有被電影片名愚弄的重慶人熱衷於去電影院,結果發現這部電影與重慶無關!」「森林」可能是香港城市叢林中孤獨流浪者的隱喻,但電影的英文標題。是「Express」,這也與森林不符。總之,這部電影的片名非常糾結。
  • 學會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 ​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和錯的人在一起
    事實上,孤獨和獨處並不是一件事,是兩碼事,而且經常會被混淆。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一個人的時候,其實可以讓很多事情變得有意義,不要認為是一種孤獨所導致的。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學會「翻臉不認人」,斷掉無用社交
    01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控制情緒。 越成熟、認識的人越多、社會經驗越多,我們越會發現很多社交實際上是無用的,有些人也並不值得我們去深交。 在生活中有很多「好好先生」。 和誰都是朋友,對誰都掏心掏肺。 可是在這個「好」的過程中,累了自己,冷落了家人,有時候不僅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反而還要被埋怨。
  •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三大標誌,你中了幾條?
    人到中年,成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中年人成熟的三大標誌,看看你中了幾條?中年人成熟的第一個標誌:注重身體。年輕時,為了追逐金錢、名利,很多人耗盡心力;到了中年才明白,物質再重要,也比不過擁有好身體。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誰不是一肩扛著壓力,一肩扛著牽掛過日子。
  • 夜讀丨在熱鬧的生活裡,學會獨處是一種智慧
    只是,相對熱鬧,忽然開始更享受安靜,享受一個人的世界。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陷越深,隨著自我認知越來越充分而越發地享受。  我想,人成熟的標誌也許是越來越學會享受獨處吧。  其實獨處並非孤獨,更不是別人眼中的悽涼。網上曾有過一個人做的事的等級表,從一個人看電影到一個人吃火鍋,很多人覺得無法接受,很多人卻甘之如飴。  因為,有時候我們選擇一個人去做一些事,並不是因為沒有朋友陪伴,而是更遵從自己內心的喜好,更喜歡自我對話自我選擇自我了解的過程。  我們可以在忙碌了一天以後晚上回家做半小時冥想,回顧一天的經歷,自我總結反思。
  • 電影 《重慶森林》
    我承認,看完了整個電影之後,我還是不明白「重慶森林」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亦如當初看《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的時候一樣。但如果我要承認村上春樹是一個了不起的小說家的話,那麼別人對我說王家衛是一個值得稱讚的導演這一事我也不能不表示認同。
  • 《麥田的守望者》: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學會接納和忍耐
    它是關於一個人在看透人生之註定失敗後如何說服自己去耐心地完成這個失敗的小說。霍爾頓還不明白自己想成為麥田裡的守望者到底是為了什麼,他的夢想是天性使然。他想要守護的,是源自內心的那份本性,是一份忠於赤誠的善良。
  • 獨處,一個人的對話
    這種對孤獨的理解似乎暗示,孤獨不是自我選擇,而是一個強加的狀態,即一個人不能按照社會預期的方式融入社會。進一步說,它可能意味著獨處的人是一些有問題的或有缺陷的人。社會媒體給我們的印象—幻覺—即使只是與別人以文字交流都能把雙方聯繫起來。滑鼠點擊「喜歡」意味著「我看過你的文章,同意你的觀點」。評論作為交談的一種方式,好像我們真的與作者在同一個時空交流。
  • 人到成熟,要回歸生命的樸實無華,要學會自己與自己獨處中去對話
    當我靜靜一個人摘下面具的時候,已經因為表情扭曲看不清自己原來的樣子,也已經忘記了怎樣表達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獨處,是在喧囂中的沉思與自省在遠離塵囂和世俗的寧靜中打開一盞燈,獨自一人對著蒼茫暮色中的月光與自己對話,傾訴留白:你因為長途跋涉,行色匆匆,有多久沒有像現在這樣靜下心來,獨自一個人思考一下自己走過的路和未來行走的方向?
  • 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
    我記得我之前上大學的時候,有老師跟我說,你應該成熟一點,你現在不是很成熟。當時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可能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讓大家看到了,所以以後得注意一下。時過境遷,當我今天我再回過頭來去想這句話的時候,我認真的去想了一下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到底是什麼?是不玩遊戲,還是不看動漫,還是少說多聽?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是不成熟嗎?
  • 夜聽 | 懂得高質量獨處的人,活得更真實
    「拒絕低質量的社交,享受高質量的獨處。」這句話,似乎已是老生常談,大家都知道低質量的社交是指無意義的人際交往,但卻對高質量的獨處有所誤解,很多人以為只是在家看看書,聽聽音樂。 但在我看來其實不然,高質量的獨處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面對真實自己的選擇。
  • 40+女人,喜歡一個人帶一本書,在咖啡廳消磨一段獨處的小時光
    你是否會有一個人獨處的小時光?你是否會暫時放下一切,專心致志於一人一事一物?你是否會許給自己品嘗一杯香醇咖啡的清淺輕慢的小時光?在咖啡館優雅舒適的環境中,在咖啡濃鬱的香氛中,在自己舒緩平靜不焦不躁的心情下,聆聽一首自己喜歡的歌也好,帶一本書更好,沉浸在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情感中。
  • 獨處,是成年人的清歡
    他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長篇散文《瓦爾登湖》,藉此記錄一個人生活的美好時光,並告訴讀者這樣一個道理,獨處也是一種享受,是一個人內心靈魂深處的精神享受。 現實生活中,我們沒必要像梭羅一樣,斷絕與外界的所有聯繫,但我們可以留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光,專注於生活中的各種小事,心無旁騖地享受生活,賦予獨處更豐富飽滿的意義。
  • 【鹿森線下觀影會】《重慶森林》——人生常態:互不相交卻又無限趨近
    《重慶森林》正是講述了兩段城市裡的現代愛情童話。 曾聽過最好的比喻,霓虹燈是城市最好的幕布,雖然緩緩拉開之後發現重慶大廈沒有森林,可是這裡的每個人都像一顆沉默行走的樹,人多了也就湊成一片森林。重慶森林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樹木和樹木之間距離為零點零一公分的相遇。
  • 一個人心智是否成熟的標誌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叫《楚門的世界》。 電影的主人公楚門生活在一個很悠閒的小鎮上,他的生活也很幸福,有穩定的工作,有幸福的家庭,以及關係很鐵的好朋友。 這樣的生活看似讓人很羨慕,但其實一切都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