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不全,吉他一般,賈樟柯的音樂夢全在電影裡

2020-10-21 世界音樂

上周日,還在進行的平遙影展爆出個大新聞:導演賈樟柯宣布,將和他的團隊退出平遙電影展,之後交由政府接管。



消息即出引起一片譁然。鏡頭下的賈科長滿臉憔悴,最後一場公開活動現場又哽咽致辭,就算影展結束後在「江湖兒女休息室」停留到半夜,也沒有心情在舞池裡跳迪斯科了。

唉,看到這樣的科長,忍不住懷念起那個自在地扭著身子蹦著迪的科長了……


今天,我們不聊他的電影,聊聊他的音樂,以及他和音樂的故事。


流行金曲歌王

和其他導演比起來,賈樟柯的音樂品味似乎有點另類。
姜文鍾愛古典,張藝謀偏愛民族音樂,王家衛更是把爵士、搖滾、京劇、拉丁音樂等多種流派都運用得遊刃有餘。


而賈科長最愛的,卻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曾傳遍大街小巷的流行金曲。這和他粗糲寫實的電影風格倒也一致,有著能把人從亭臺樓閣拽到泥土人間的煙火氣。雖然「俗」,但很真,又帶著一種魔幻主義色彩。

八九十年代正是中國社會的轉型期,大眾文化迅速擴張和繁榮,尤其是流行音樂,已經融入了千家萬戶的生活。


電影《小武》裡出現的《心雨》《霸王別姬》《大花轎》《 愛江山更愛美人》等配樂,反映著人們在那個時代的迷惘心情,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站臺》插曲《是否》
電影《站臺》裡出現的《美酒加咖啡》《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否》,又暗示了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影響下,觀念和思想都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電影《三峽好人》中出現的《好人一生平安》《上海灘》都是20世紀末最流行的電視劇的主題曲,再現了當時的時代氛圍;一向討厭網絡歌曲的賈科長,還在其中加入了《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這種音樂,再現了網絡文化初興起的時代記憶。
不難看出,音樂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就像時間的解碼器,既能表現平民百姓曾經的生活狀態,又有著能帶觀眾穿梭時空的魔力。

愛用這些曲子,除了是因為要服務於電影,另一方面,據賈樟柯自己說,他經歷了流行音樂從我們國家從無到有的過程,那些音符和聲音給了窮人家小孩最美好的享受。
如果你想了解中國的流行音樂變遷史,只要看看他的電影就能理清脈絡了。


偏愛葉倩文

有人戲謔說,賈樟柯愛葉倩文甚至都勝過了愛妻子趙濤。
他會在微博裡講,自己聽葉倩文的歌聽到落淚,他說葉倩文的歌屬於他成長過程裡的情感體驗。
在賈樟柯看來,葉倩文的作品最不同於其他流行歌曲的一點是,讓他聽到了情與義。所以他在《江湖兒女》裡加入了葉倩文的那首《珍重》,並且出現了4次,用來表達離別之情和懷念之情。


「《珍重》情義俱在,它不是簡單的我喜歡你你喜歡我,裡面有一種共渡難關的情義,不像現在的流行歌曲,只有情,沒有義。」

這大概也是粵語樂壇當時特別流行女中音的原因。相比於尖銳輕飄的聲音,女中音嗓音的內斂深沉更顯情深意重,所以經常出現在香港黑幫片裡。


葉倩文的《淺醉一生》同樣是賈樟柯的鐘愛,它是導演吳宇森作品《喋血雙雄》的主題曲,被科長用在了《小武》和《二十四城記》兩部電影中。
她的聲音,像一個年代符號,讓人聽了立刻沉淪,也難怪科長喜歡了。

蹦迪青年、音樂圈遺珠
賈樟柯的電影裡,蹦迪幾乎是主人公的日常,《山河故人》《江湖兒女》裡,都有迪廳跳舞的畫面。為什麼呢?因為科長年輕時也是知名的蹦迪青年啊~
據說賈樟柯小時候經常逃課去太原買霹靂舞鞋,100公裡的距離都阻擋不可他的舞王心。到了北京電影學院之後,科長更是在蹦迪的路上徹底放飛自我。


1994年,北京開了8家迪廳。北影附近那家叫的NASA的迪廳成了他們最常光臨的去處。賈樟柯經常穿著匡威鞋和白T恤在舞池裡自由地跳來跳去。不止是他,當時的年輕人都是如此。

說來也巧,1994年的文藝圈發生了很多歷史性的事件,第五代導演的初露頭角,94紅磡搖滾演唱會的傳奇,都趕在了這一年。


這些現象其實跟當時的社會背景分不開關係。改革開放後,中國正處於轉型期,麥當勞、好萊塢、貓王音樂這些外來文化的進入,為年輕人帶來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沒有太多活動空間,蹦迪就成了大家的主要娛樂活動。他們在那裡盡情釋放青春,找尋快樂。賈科長也是其中一員。

不過賈樟柯說,他最初的夢想本來是做歌手。從模仿齊秦到喜歡上搖滾樂,到成為老崔魔巖的粉兒,他都一直都不減對音樂的熱情。可是…他知道自己五音不全,所以又去改學了吉他。
學吉他時,發現女朋友都比自己彈得好太多,所以又開始寫詩寫小說,後來又加入了霹靂舞團。走著走著就進入了電影圈。
而那些關於音樂和舞蹈的念想,關於青春和時代的記憶,也永遠地留在了電影裡,值得我們反覆嚼味。


幾乎每個文藝圈大咖都喜歡在作品中緬懷八九十年代。那個時代就像20年代的巴黎和60年代的紐約,孕育著一群才華橫溢肆意青春的文藝青年。
只是那時的影像資料已無太多,幸虧攝影師高原把它們留在了《返場》一書中。
這裡有老狼、張楚、鄭鈞等搖滾老炮的故事,也有周迅、梁朝偉、王家衛等電影人的昔日影像,那時的他們,尚年輕尚自由。歡迎購買珍藏~

更多美好製造優選好物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相關焦點

  • 賈樟柯x林強:音樂像氧氣,給我們最簡單的情感幫助
    搖滾青年賈樟柯因為五音不全,轉而去拍電影;臺中青年林強懷揣著導演夢應徵電影公司,輾轉去了唱片公司做助理,才走上音樂道路。簡單生活節分享書房,賈樟柯與林強分享他們12年的合作與友情。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唱華語,只有我一個人在唱臺語,臺語在臺灣來說,它的市場一般就是在鄉下、夜市,或是一些比較辛苦工作的人在聽的。 我想在音樂上面更多地去研究、琢磨,慢慢地就進入音樂的狀態去,想花更多力氣探索音樂的本質,而不是歌曲。剛好在1995年的時候,侯孝賢導演找我做電影配樂,那我就一路就往後發展,有更多電影配樂的工作。
  • 「校草」李玉璽蛻變錄:從五音不全到歌影兩棲 | 著調專訪
    · 交朋友五音不全怎麼當歌手?上初中時,吉他彈得溜,可一到唱就卡殼,每到給爸媽彈唱,李玉璽看見父母的臉都歪掉了,「你聽不出你音不準嗎?」音感是有,也知道自己跑調,可腦袋裡想的跟嘴巴唱的就是不一樣!好在他多年磨鍊,不但克服了五音不全的缺陷,也練就可圈可點的創作本領。今年6月,李玉璽發表了個人第三張創作專輯《Sing With Me》,為了擺脫「靠爸」的輿論,從第一張專輯他就堅持全創作,證明自己的實力;新專輯他又在幾首歌裡挑戰製作人的角色,體驗專輯創製不同工種的樂趣。
  • 林強獲金爵最佳音樂 為賈樟柯《海上傳奇》配樂
    他在頒獎典禮現場感謝《碧羅雪山》的導演劉傑,接著,他更是特別感謝了與自己合作多年的導演賈樟柯。他表示,兩人剛剛合作完《海上傳奇》,並期待影片上映。賈樟柯在隨後頒發最佳導演獎時,首先祝賀好朋友林強獲獎,並相信兩人合作的《海上傳奇》在7月2日公映後,將會有更多觀眾了解他的音樂天才。倆人在金爵頒獎禮上的互動,可謂惺惺相惜。
  • 賈樟柯直播:我的電影江湖
    賈樟柯認為,如何評判影像最重要的在於看它有沒有表達出現實生活的質感,是否具有一種對現實表象的穿透力。鋒利、柔情、江湖氣,或許這就是賈樟柯電影最好的模樣。而《江湖兒女》的價值正在於,讓我們在世事難料的聚散離合中重新尋找到「江湖」。事到如今,賈樟柯導演依然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目前,電影《江湖兒女》正在歡喜首映APP獨家熱播。
  • 那些烙印上吉他元素的電影(二)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個音樂夢在不被家人理解與接受而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偶然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從而揭開了一段奇幻之旅的故事。,因為此刻他不僅是一個父親,而且是一個失去了兒子的父親,在音樂裡似乎已經寬恕了兒子的過失原諒了一切,同時更像是一次救贖再也沒有對與錯也沒有悲傷,只剩下Sam的那份如全天下所有的父親般們對孩子最濃鬱的愛。
  • 「五音不全」的人,是否適合學習聲樂?
    我們身邊,總有那麼幾個,唱歌走音且自我感覺良好的朋友,這些人通常被我們稱之為「五音不全」。首先,我們要來說說關於「五音」的概念,明明是「七音」卻叫「五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中國是個文明古國,音樂的發展也有悠久歷史,但古樂曲是五聲音階,同西方有別。
  • 賈樟柯電影最全合集(16部)
    >關注:掌上好電影。賈樟柯電影最全合集(16部)圖文和程序轉載自騰訊、網絡及公眾號doremi微號賈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華語影視導演 、編劇、製片人、演員、作家,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
  • 《江湖兒女》:華語片最好的DJ賈樟柯又回來了
    1905電影網專稿 好的電影原聲大概有兩種,貼合影片情緒的原創音樂,又或者是點唱機一般的非原創音樂雜糅。《三峽好人》裡,小孩子在船頭大唱《兩隻蝴蝶》,電視劇主題歌《好人一生平安》和《上海灘》,都成為了賈樟柯電影裡表現時間的重要道具。在《江湖兒女》裡,從開場的《男兒當自強》音樂,女聲小合唱從《永遠是朋友》唱到《瀟灑走一回》;再從國標音樂Cha Cha Cha到墳頭上響起的《上海灘》。
  • 獨家直擊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中國正在很大的困難裡,但中國電影人還...
    談到當下中國正面臨疫情考驗,賈樟柯表示,目前中國在很大的困難裡,自己今年來到柏林電影節,除了個人的表達還有時代的表達,帶來一種聲音。記者:電影關注鄉村,您在音樂選擇搭配歌劇這樣西方的音樂,原因是什麼?賈樟柯:從電影的結構來說,最初只是想探討鄉村生活和個人生活的關係,之後和腳本作者萬佳歡一起選定了四個作家。第一個是已經過世的馬烽,之後是賈平凹、餘華、梁鴻,他們是50,60,70年代出生,他們的講述特別具有獨特的中國信息,糧票、戶口、公社、集體化,需要中國歷史知識才能理解。
  • 五音不全的人,可以通過學習唱歌不跑調嗎?
    有網友問我:五音不全的人,可以通過學習唱歌不跑調嗎?唱歌跑調五音不全,確實對你的社交產生了影響,對你的信心有較大打擊。但是,不要害怕,任何五音不全都會通過後天矯正的。我就通過以下辦法告訴你怎樣去做。首先,你是否戴上耳機唱歌跑調?如果是,請把耳機去掉唱。
  • 賈樟柯電影13部
    本片是導演賈樟柯在拍攝《三峽好人》時的同期作品。導演:賈樟柯此外,影片還記錄下了在這些公共空間裡來來往往的人們某些時間段的行為:一個穿軍大衣的中年男子一直在等待,終於等來一個年紀相仿的女人提著一袋沉甸甸的麵粉從走下火車;一個老人在鐵欄後極其耐心地拉好上衣的拉鏈,汽車把老人帶走,卻落下一個氣喘籲籲的年輕女子,在她百無聊賴地等待下一輛汽車到來時,礦區的天空下響起鐘聲;如此,等等。導演:賈樟柯
  • 優酷攜手夢之藍打造2017夢想季,賈樟柯出任微電影總監製
    }責任編輯:段紅彪   中新網5月26日電  5月25日,優酷攜手中國夢•夢之藍打造的「2017夢想季」微電影首映禮在北京隆重舉行。
  • 夢之藍攜手優酷打造微電影 賈樟柯出任總監製
    5月25日,中國夢·夢之藍攜手優酷打造的夢之藍《夢想季》微電影首映禮在北京隆重舉行。夢之藍《夢想季》微電影總監製、著名導演賈樟柯,攜獨立音樂人莫西子詩、著名薩克斯演奏家範聖琦蒞臨現場,一起為夢想發聲。
  • 賈樟柯,中國電影最後一位遊俠
    電影的「全球首映式」極不順利,二三十個同學擠在幾平米的宿舍,一同觀看這部50分鐘的電影,當片尾字幕升起時,宿舍裡只剩賈樟柯和副導演兩人。 《小山回家》雖然沒有在同學中受到好評,卻意外在香港某短片比賽中得了獎,5萬塊的獎金成了賈樟柯在個人影史上的第一桶金。每次賈科長客串電影,都會留下幾句名言。
  • 綜藝帶火成人培訓班 五音不全也能被改造
    綜藝帶火成人培訓班 五音不全也能被改造 原標題:   記者通過點評網站,在錢江新城的一棟寫字樓裡找到了它。大約500平米的場地,被隔音牆劃分出各類教室,吉他、尤克裡裡、流行鍵盤、鋼琴……各類樂器應有盡有。  胡富鈞,給自己取了個「胡不歸」的藝名,和李斯洋、孫中文一起創辦了這家機構。他們都是天津音樂學院畢業的,知名音樂人山河老師的學生。
  • 告別平遙: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巧巧和斌哥是賈樟柯2002年的作品《任逍遙》裡的角色,在那部電影裡,巧巧是礦區的模特,有個半黑道的男朋友喬三。那年,斌哥還叫斌斌,是摟著高中生女朋友,坐在錄像廳裡看動畫片的小混混。在《江湖兒女》裡,斌斌成了廖凡演的斌哥,巧巧依然穿著當年電影裡那幾套衣服,卻成了斌哥的女人。
  • 老江湖賈樟柯
    title的逐漸增多,那個在街邊音像店裡第一次聽到「賈科長」時內心雀躍的小青年也變成老江湖了。其實說到底,電影內外就是一樣的人,一樣的故事,就像賈樟柯說的「寫寫我們的江湖」,二十年輪迴,巧巧、斌哥和賈樟柯都將大半生划進了這個江湖。有媒體打趣說,《江湖兒女》中可見賈樟柯電影宇宙,這倒是個洋氣的說法,但所謂「宇宙」,不也就是江湖嗎?眾所周知,《江湖兒女》串聯起來賈樟柯此前的兩部作品《任逍遙》和《三峽好人》。
  • 宅在家裡,來看看這幾部吉他愛好者必看的電影
    對於熱愛吉他的燒友來說,宅在家裡不會感到無聊,多和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可以練琴,還可以欣賞幾部平時沒時間看的和吉他有關的電影,請相信,樂觀、信心能夠帶來好運,能夠提高免疫力哦。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適合吉他愛好者看的電影。
  • 首部詳盡解讀賈樟柯及其電影的專著:《賈樟柯的世界》毛邊本全國首發|青苑薦書
    在那次晚宴上,付東與聖保羅電影節的創始人萊昂·卡科夫計劃寫一部有關賈樟柯的專著,也拍攝一部有關他的紀錄片。那一晚巴西年輕一代的電影領軍人物沃爾特·塞勒斯也在席間。4年後,他與付東一起奔赴汾陽,在賈樟柯的家鄉一路採訪,與他談及童年往事、成長經歷、創作發端、拍攝歷程、電影理念等等。
  • 賈樟柯與他的「縣城」電影
    故鄉的舊友韓宏說,他開飯店就是圖個方便,朋友來了直接往自家店裡帶。賈樟柯自己說: 「他們擔心我的生活,我與他們有關。」人們擠破腦袋也想往導演系的門裡鑽,那個時候「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便是成就「大師」的門檻。文學系出身的賈樟柯被排擠,甚至還被嘲笑,但賈樟柯的字典裡面又豈會有「放棄」這兩個字。在眾人的嘲諷之下,三人組建了「北電青年電影小組」,決心要拍自己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