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09:01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近年來,全市共組建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領域新型研發機構35家,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
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瞄準全球生物前沿 做好地產創新藥
南報網訊 生物醫藥行業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創新藥中的抗腫瘤生物藥更是各路研發力量競相攻關的課題。2018年8月,一個生物藥團隊來寧組建新型研發機構——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專門從事全新生物藥開發與轉化,他們一邊在海外組建全資實驗室,一邊在南京對新藥研發成果進行產業化,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將治療結直腸癌生物藥、治療型B肝疫苗推向臨床研究。
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瞄準全球領先生物新藥開展研發
近年來,全市共組建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領域新型研發機構35家,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
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永軍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是團隊五人核心成員之一。團隊來寧組建新型研發機構之前,他們有個創業公司,專門做抗衰老的幹細胞產品。2018年市委一號文出臺後,團隊看中了南京良好的政策和創業環境,決定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瞄準全球領先生物新藥產品開展研發。
「生物醫藥技術日新月異,必須時刻保持最前沿的開發視野。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生物藥的研發基礎有較大差距。」劉永軍介紹,團隊中有專家負責海外實驗室運營,每天專人跟蹤行業頂級專業渠道信息,並積極參與高層次學術論壇,結合艾洛特優勢與中國市場需求從中尋找研發方向。艾洛特醫藥研究院目前研發管線中的幾款新藥均來自這個實驗室。
劉永軍說,與其他新型研發機構團隊不同,艾洛特的團隊大部分成員原來就曾經一起創業,默契度很高。而且5人各司其職,徐紅星院士負責研究院戰略方向,楊美家教授負責實驗室初期藥物篩選,尹鴻萍、張軍華兩位教授負責在南京的市場研究與產品研發,而他自己則擅長運營管理,博士讀的又是藥物經濟學,可以把兩方面專長結合起來。
兩種創新生物藥即將進入臨床
在艾洛特醫藥研究院,最顯眼的就是一排排實驗室,穿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正圍著瓶瓶罐罐做各種實驗。
劉永軍告訴記者,生物藥這幾年才興起,可以分為細胞類和蛋白類等多種類型,艾洛特主攻的是細胞類和融合蛋白類生物藥。以研究院正在申請臨床批件的Car-T細胞藥物為例,就是從患者自身血液中分離出免疫細胞,通過基因改造和擴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經過改造後的免疫細胞帶有靶向功能,不僅能準確殺死善於逃逸的癌細胞,還能改變腫瘤微環境,讓人體更多免疫細胞進入癌變組織發揮作用。目前,這個藥物已完成大部分臨床前研究。已經完成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對結直腸癌肝轉移晚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我們預計明年能拿到該藥物的臨床批件,推進臨床研究,彌補實體瘤晚期患者缺少更加安全有效治療藥物的不足。」劉永軍說,團隊還同時將這項技術申報了系列全球PCT專利。
治療型B肝疫苗則是研究院的另一個開發方向。與普通疫苗只能進行預防相比,該疫苗在預防的同時兼具治療作用,根據目前由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結果,35%B肝患者被根治。
與高校頻繁互動吸收成果引入人才
作為新型研發機構,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與高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在美國波士頓實驗室,科研人員與當地高校頻繁互動。而在南京,中國藥科大學每年都為研究院輸送大量優秀人才,劉永軍自己也是中國藥科大學和南京大學研究生導師,他的學生如今已成為研究院科研骨幹。
最近,研究院正致力於構建一批高表達細胞株,建立工程細胞的「種子資源庫」,這些工程細胞艾洛特可以進行深入加工,培育出高效生物新藥細胞株,大幅度降低開發和後續生產成本。
兩年多的時間,研究院還孵化出了20家高科技企業,負責實驗室部分科研成果轉化,如二類醫療器械輔料、幹細胞凍乾粉、次氯酸消毒劑等。其中中國藥科大學畢業生王慧琳創辦的公司就專門生產美容冷敷貼,加入很多生物先進技術,可以修復受損皮膚,淡化幹紋、皺紋等。
生物醫藥領域研發周期長、市場瞬息萬變,但劉永軍和團隊成員仍然信心十足。「立足於市場需求,做最新的研發,是支持研究院生生不息的重要理念。生物科技現在炙手可熱,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但是做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情是永遠做不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我們團隊一致堅持要研發生物新藥,做創新的中國藥。」他說,南京連續3年市委一號文聚焦創新,新型研發機構體制機制靈活,相信不久的將來,研究院一定能在南京造出真正地產的全球領先的創新生物藥。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實習生 張君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