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隱姓埋名數十年,在醫院問診時醫生悄悄報警,真實身份得以揭開

2020-12-23 熟史明智

序言

中國歷史長且豐富,相同的是,無論是哪一個時代,都是英雄輩出,他們不論年紀,不論性別,不論身份和地位……都為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福音。英雄可以是廣為人知的,但也有那麼一些英雄,他們在亂世中作出奉獻,卻在國家危機過後隱姓埋名,甘願當一個普通人過完這不同尋常,卻又普通的一生。

河南農婦問診引懷疑

在河南的某一家醫院,醫生們都像往常一樣接待著前來問診的病人們。這是平常的一天,卻又透露著不平常。「銀金花」,一位護士喊出了這個名字,話音落下,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婦人站起來,緩慢的向著門診室走來。「有哪裡不舒服呢?老人家。」醫生像是往常一樣詢問著病人的病情,他仔細地端詳著這位老婦人,老婦人也慢慢地坐下來,準備回答醫生的問題。

可就在這個時候,老婦人的左手無意間撓了一下自己的右手臂,醫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也隨之瞟了一眼。開始的時候還沒注意什麼,可是好像感覺哪裡不對,於是醫生便又仔細地看了一眼老人露出的手臂,當下心中一驚,很明顯,這位老婦人雖然看起來是普通農婦模樣,可是仔細看她的手臂卻發現,這明明就不是普通的傷口,而是刀槍傷。

「醫生,我感覺最近不是很舒服,身體也不是很好了。」,老婦人回答了醫生的問題,「哦,好的,我開個檢查,你先去做一下。」醫生將檢查單遞給老婦人,看著她慢慢地走出診療室。

「看傷口的樣子,這位老婦人肯定不是普通的農婦。被槍傷過,難道是逃犯嗎?」,醫生馬上撥通了110:「我這裡來了一位老農婦,很可疑,就在醫院門診樓」,不一會,兩名警察就來到了醫生診室,此時,醫生正在給老婦人開藥。

警察趕來才知是英雄

警察看著這位正在等待開藥的老婦人:「老人家,麻煩您如實的回答一下我們的問題好嗎?請問您手臂上的傷都是怎麼來的,還有您的職業和住址。」滿頭銀髮的老婦人面對警察的盤問卻絲毫不顯慌張,面對醫生的異樣眼光,老婦人一處變不驚,緩緩道來她的來歷:既然你們想了解,那麼告訴你們也無妨。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悄悄的將南滿鐵路鐵軌炸毀,並嫁禍給中國,從此便開始了對中國的戰爭。當時,祖籍山東的銀金花隨著逃難的人民逃荒到了河南漯河,在逃難的過程中,經過幾十年發展起來的全家四代,一共四十二口之間的銀金花的家族因為戰爭而支離破碎。

眼看著自己至親的親友們接二連三的離自己而去,最終只剩下了銀金花一個人,無助,恐慌,絕望,對侵略者的痛恨,讓銀金花保家衛國的念頭油然而生,看著和自己一樣支離破碎的家庭,銀金花毅然決然的參軍了。正值花一般的年紀,可銀金花的眼中卻絲毫沒有少女的天真,在決定了投身抗戰事業之後,她的眼中也不再有絕望和茫然,反之,銀金花的眼中充滿了決然。

不爭名譽的抗戰英雄

她決心和日本侵略者抗爭到底,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中國所有的家庭,和千千萬萬條無辜的生命!天黑了,銀金花就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席地而睡;暴風雨來了,銀金花就撿樹枝搭棚子;渴了就喝池塘裡的水;餓了就啃樹皮……幾番周折,銀金花終於在湖南跟上了一支抗日部隊,只是可惜的是,這支部隊堅持不需要女兵,因為他們覺得女孩子們沒有力氣,而且膽子也小,可能會拖了整支部隊的腿。

團長多次勸說銀金花回家,可是銀金花卻說:國難當頭,何以為家?有國才有家,如今的她也沒有了親人,只能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去為家人報仇,只有去臨陣殺敵,國家好了,那麼她的親人們才不是白白的喪生。團長沒有想到這看起來年紀小小的姑娘竟然經歷了這麼多,除了可憐她,團長更是被她堅毅的眼神折服,終於,團長鬆口,讓銀金花跟著部隊,當一名女兵。

在接到軍裝的那一刻,銀金花便十分興奮,甚至興奮到睡不著,軍裝並不新,是犧牲的戰友留下的,還有汗臭味,可是在銀金花的心中,這卻是她這一生中拿到的最美的服裝。部隊裡的醫護和通信崗位已經不缺人了,沒辦法,團長只好將銀金花安排到了最缺人的戰鬥班。

隱姓埋名,不爭名利

雖為女子,可是銀金花卻並不比任何人差,她每天都訓練到半夜,每次上陣殺敵的時候,她都扛著機關槍衝到最前面。銀金花一共參加了多次長沙會戰,還擔任過戰鬥班的班長,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銀金花還除掉大約十名日本侵略者,也正是因為不要命的戰鬥,所以銀金花滿身傷痕,胳膊上也都是傷疤。

1945年抗戰勝利,1949年,中國全面解放,當時37歲的銀金花跟在戰爭途中認識的丈夫周輝榜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在這裡,銀金花收起了自己在戰場上的戾氣,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婦。幾十年以來,銀金花和她的丈夫隱姓埋名,不爭名利,和很多的抗日英雄一樣,如果不是因為意外,或許沒有人會知道他們曾經是在戰場殺敵的英雄,是為我們如今的和平生活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英雄!

看著自己保衛的國家越來越好,相信這些英雄們的心中也得到了安慰。我們也應該記住這些英雄,無論是犧牲了的,還是現在隱姓埋名生活的,都應該是我們值得尊敬的!

新時代下的獨立女性

再者,誰說女子不如男,英雄不僅僅只有男子,更有像是銀金花一般的女子,當女子決心上戰場,決心做好一件事的時候,或許大部分的男子都比不上。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女性,我們更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要完全依附男人,畢竟,女子連戰場也能上,也能像男人一般保家衛國,在這個和平年代,女性也能靠著自己闖出一番新天地,而不是只能靠著男人才能過上好日子。

相關焦點

  • 河南一農婦去醫院看病,無意間露出胳膊,醫生悄悄報警
    在河南,一個尋常的日子裡,一位農家老婦人銀金花來到了當地的醫院就診,一個無意間的舉動,醫生看到了她的胳膊,這條胳膊看起來完全不是一位尋常婦人的胳膊,這引起了醫生的懷疑,甚至還因此報了警。
  • 老人隱居深山38年,88年回到闊別40年的老家,揭開了真實身份
    眾所周知自從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臺灣地區便宣布「戒嚴」,直到1987年7月在蔣經國的主持下臺灣得以解除「戒嚴」,至此敵對了近40年的海峽兩岸關係開始有了緩和,一年之後的1988年,一位叫謝漢光的古稀老人,他手持農民「葉依奎」的身份證也趁著海峽兩岸開放之際從臺東的一處深山中走了出來,回到了他廣東省豐順縣的老家
  • 600名醫生在線問診,快遞送藥上門!羅湖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系統上線啦!
    羅湖可以線上問診,送藥到家!羅湖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後正式上線,居民只需動動手指,簡單的「小毛病」不再需要跑醫院,24小時提供遠程問診諮詢,近600名醫務人員提供專業的線上服務,醫生開的藥還能送貨上門,疫情期間免診金。
  • 在線問診量位列市級醫院第一,網際網路醫院「華山速度」是如何練成的?
    2020年,看病,真的可以「足不出戶、在線問診、送藥上門」了。因新冠疫情的關係,非接觸式經濟形態異軍突起,網際網路醫院跑出了「加速度」。目前,上海已獲批上線43家網際網路醫院,有三甲醫院,有社區醫院。醫院紛紛開闢「網絡第二戰線」,運行大半年到底給患者帶來什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頗有看點。
  • 河南一老婦去醫院問診,不小心露出胳膊,結果驚動當地警察前來
    接下來要講的這位奇女子就是這樣一位巾幗英雄,她是河南的一位老婦人,有一次去醫院問診時,不小心把自己的胳膊露出來了,結果當地警察被驚動了,當警察前來以後,才為我們解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當銀金花終於能夠踏上戰場,她幾乎每次都衝在最前面,勇猛頑強,這讓不少人對她的評價都是「拼命三娘」,因為她只要一上戰場,就像不要命了一樣,哪怕她已經身受重傷,可卻仍要奮勇向前,殺敵報國。
  • 平安好醫生---在線問診,真的有保證!
    平安醫家通過與保險產品協同,為用戶和醫生提供貫穿問診旅程的全程保障以及最高 100 萬的保障金額,打造業內保障體量最大、範圍最全的保障體系。真醫生、真藥品、真準時,平安醫家全程七大保障「現在好了,就像是把醫院裝進了手機裡。」 9 月初,銀川市民張先生在體驗過平安好醫生的服務後,成了線上問診的「鐵粉」。
  • 寵物醫生在線問診平臺,「愛寵醫生」幫你找到離家最近的寵物醫院
    不過,度娘上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各位愛寵人士的日常需求,而需要一個更專業的平臺及時來解答寵物健康問題,獵雲網近日關注的愛寵醫生便是一個基於 LBS定位的本地寵物醫生在線問診平臺。愛寵醫生的創始人兼CEO馬遷和他的團隊在上海一直參與流浪寵物救助和領養等公益活動,對寵物醫療行業有較深的理解,並且又具有多年的移動網際網路項目的合作經驗。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武大雲醫」開通免費諮詢問診
    關於近期門診停診的緊急通知: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的精神及武漢地區疫情防控的現狀及需要,為有效減少人群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即日起,除急診(含兒科急診)、發熱門診照常接診外,其他所有門診暫停。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醫院上線新冠肺炎篩查及問診諮詢,27個科室119名兒科醫生在線解答
    疫情當前,為避免交叉感染,西安市兒童醫院微信公眾號上線新冠肺炎篩查和27個專科的問診諮詢兩大功能。如果孩子出現任何不適,都可以先通過公眾號的「問診諮詢」來聯繫,兒科醫生將第一時間提供線上服務,為患兒分析病情、症狀,提供專業的診療、護理建議。「孩子精神差、食欲不振,擔心交叉感染也不敢去醫院,兒童醫院這個舉措太及時了,網上問診又快又專業,非常方便。」
  • 網際網路醫療受到推崇 平安好醫生雲問診服務備受關注
    2019 年 4 月我國網際網路醫療用戶規模為4. 5 千萬,行業滲透率為6.6%,到 2020 年 4 月,用戶規模有望上升至5. 9 千萬,滲透率達到7.9%。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自 1 月下旬開始,1個多月的時間實現線上診療超千萬人次,相當於普通地市級三甲醫院年門診量的 10 倍左右,網際網路醫療的巨大優勢得以彰顯。
  • 武漢同濟醫院百餘醫生半小時集結 開通「發熱門診」免費在線問診功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月24日訊 (記者 柳潔 通訊員 童萱)1月24日,華中科大同濟醫院百餘位專家主動提出開通 「發熱門診」 免費在線問診功能,現在開始為廣大疑似患者及輕症居家隔離患者提供診療諮詢服務。
  • 2020中國醫生洞察報告發布:近半數做過線上問診,三成想嘗試微商
    此外,疫情期間,每日平均工作時長4小時內的醫生比例也有所增加。可見,醫生的工作時長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工作時長的改變給醫生帶來了哪些影響?《報告》指出,對於直接參與疫情相關工作的醫生,群體的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有了很大的提升,關於緊急公衛事件的知識體系得以完善,能夠從本次疫情中得到較好的專業學習。
  • 安徽大學生急診就醫,醫生未問診建議轉院途中死亡,衛健委...
    12月6日晚,安徽蕪湖大三學生杜某某突發疾病,前往蕪湖市中醫醫院掛號急診,當班醫生沒有問診建議其轉院治療,後杜某在轉診途中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其家屬認為,是因蕪湖市中醫醫院急診科醫生拒診,延誤救治導致杜某某死亡。蕪湖市衛健委向家屬出具的初步調查意見顯示,涉事醫生未落實會診制度,對患者的病情和潛在風險預判不夠,已涉嫌違法。
  •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之所以造成「一張圖片,不同醫生給出不同診斷」的原因,他認為是網絡問診的「天然局限」造成的。「在網上,你拿著正規大醫院拍攝的片子、出具的病理報告來複查、複診、諮詢都可以,但首診肯定不行。」這名醫生介紹,口腔科醫生線下問診時除了觀察口腔內部情況、病情問詢外,還會輔以觸摸、按壓等動作,僅憑口腔照片和病情問詢,很難實現「準確診斷」,更別說是開具處方了。
  • 平安網際網路醫院醫生線上接診,回應3億多用戶諮詢求助
    因為,每位醫生的鍵盤,都連接著3億多用戶的真實求助,而支撐他們做出準確判斷、迅速響應的,是整個互聯醫療系統的強大後盾。那個來問診的19歲姑娘,如今也穿上了白大褂「患者到達醫院時,已經昏迷,醫生馬上下了病危通知書……」平安網際網路醫院的心內科醫師顧小燕,至今回想起那個下午,還心有餘悸,感嘆「也許就是緣分讓患者和我遇上了」。
  • 湖北一老太太去世,孫子在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揭開她的真實身份
    而這位去世的老太太也是當時抗日的愛國女將,生前她的家人並不知道她的事跡,她也從來沒有給家人們講過她的經歷。直到最後去世,才被家人知道,這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低調女英雄。一、英雄賈春英的早期生活這位老太太名叫賈春英,是湖北陽新縣人。剛出生的她就慘遭不幸,因為當時她的家裡非常貧窮,根本養不活她,而且她還是一個女嬰,在重男輕女的時代,那麼小的嬰兒一出生就被送給了別人家裡當童養媳。
  • 安徽蕪湖一大學生突發疾病醫生未問診建議轉院,轉診途中死亡
    ,當班醫生沒有問診建議其轉院治療,後杜某在轉診途中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22時48分,兩人進入急診內科時,一名吳姓醫生正在給另一人看病,並在處理搶救室的一名危重病人的醫療文書。患者杜某某和朱某某向該名吳姓醫生反映稱,杜某某咽喉不適,並有異物感。但是吳姓醫師沒有為患者問診、查體、書寫病歷,稱醫院夜間無耳鼻喉科急診,建議他們到市二院或弋磯山醫院就診。
  • 老人隱姓埋名供電局57年,家中藏的一張「破紙」,揭開其特殊身份
    在供電公司工作57年這位主人公名為張貴斌,一直在一家小小的供電局裡面工作,每天的任務就是為百姓們鋪設電線,解決用戶用電的難題。我們也知道,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只要是電路受損,不管是颳風下雨他們都得去解決。
  • 兒媳給婆婆洗腳,大家都認為她很孝順,醫生瞅見腳盆為何報警了
    ,醫生瞅見腳盆為何報警了婆婆跟兒媳在一起相處時,都會感覺困難重重,但是有些兒媳在外人面前,會得到很高的聲譽。劉成是陳大娘的兒子,從小他在家裡就是沒人敢惹的寶貝,兒子從小學習成績很好,家裡人就更寵他了,高考時,劉成不負重望,順利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兒子讀大學時,就很少回家跟陳大娘團聚,這劉成的父母對兒子失望至極。他們老兩口,只生了劉成一個兒子,本身他們在平生就很想念兒子,但是兒子在外一直都很忙,父母沒想到,劉成在畢業以後,就在讀大學的城市裡,找了份工作。
  • 靜安寺:主任醫生「入戶問診」解困難家庭燃眉之急
    近日,華東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楊豐建手拿一本「入戶診療冊」 敲響了家住靜安寺街道馮老伯的家門。詢問病史、檢查傷口恢復情況,提供術後復健建議……因骨折術後無法下樓,造成複診困難的馮老伯,如今躺在家中也能得到專業醫生的診療,這多虧了靜安區靜安寺街道與華東醫院共同推出的「醫養直通車」中新增加的「入戶問診」服務項目。2019年10月,為回應社區老人對醫療護理和健康醫養的迫切需要,靜安寺街道牽手華東醫院共同推出「醫養直通車」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