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VW老爺車的狂熱收藏者:一生只做一件事又何妨?

2021-02-24 聚駕公社

「讓我們的汽車文化生活更精彩」

講到「巴人」這個名字,恐怕現在汽車圈裡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大多數人會以為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如果說到08年到11年紅極一時的「大眾公園秋水會」,恐怕老一輩的玩家們無人不知了,或許很多人還親身經歷過。沒錯,這位「巴人」就是大眾公園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他還是一位VW老爺車的狂熱收藏愛好者。

巴人是怎樣的一位VW老爺車的狂熱收藏愛好者呢?看看他的戰績吧,目前為止大眾經典的T1、T2、T3、T4、T5全齊!高爾夫MK2-MK7全齊!甲殼蟲老、中、青也都全齊,還在不斷增加中……去他的停車庫一定會讓你流幹口水。

這位VW老爺車的狂熱收藏愛好者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公社君先從他的名字聊起,巴人說,這個名字的由來,不是那個人類學名詞,而是下裡巴人,巴人不做白雪。就像他自詡是大眾裡普通的一員一樣,一直做著低調、接地氣的事兒。

巴人的事業,好像從沒跳出過自己喜歡的行業,當然和車也是分不開的。包括德系車品牌的維修與改裝、龐巴迪摩託艇、全地形車的銷售與維修、寶馬摩託車的跨國穿越者,總之在機器的王國裡,他都樂此不疲。

雖然已過不惑之年,但巴人愛好之廣泛,甚至連年輕人都自嘆不如,旅行、探險、騎行、水上運動、無線電通訊、雪茄、品酒、攝影、養狗、翻新收集老爺車...

巴人告訴公社君,他的第一臺車是菲亞特126P,當時桑塔納還很貴只能流流口水的份兒,第二臺車是雷諾18TS,後悔沒有留下來,要不現在也成老爺車了,第三臺車是1.36升的富康、這期間要感謝法國車,因為它們的毛病確實太多了,正所謂「久病成醫」練就了他修車、研究車的基礎入門本領。

好戲總是在後頭,一汽-大眾的捷達上市了,巴人迫不及待的買了一臺「南非版」,化油器帶怠速提升閥的(那些年多數車還是手動風門),而且已經開始使用134a環保製冷劑的空調系統,那時多數車除了富康、歐寶omega,都用的還是R12的傳統製冷劑。巴人第一次開捷達就被它吸引,底盤、動力、操控對當時的車比較都是前所未有的一種「爽」,所以法國車瞬間就不在了…

巴人第二臺上海大眾的大屁股(桑塔納旅行版),那個時候還要拖人辦「控辦手續」,之後去上海安亭住了一周才提到車,兩天開回北京,因為那時沒有高速,這個速度已經是極限了,要知道回京這段路磨合期都過了……巴人說,這個大屁股開起來感覺很棒,又能裝很多東西,他非常喜歡,唯一不爽的是左後輪軸承幾個月就壞一隻,那時沒有保修和索賠意識,什麼都自己動手,換後輪錐形軸承他可是高手。但是,好景不長,開了一年多,在一個四月的清晨,他的大屁股被盜了,直到八年後才找到。


因為駕駛感受已經被VW深深俘虜的巴人,在20V發動機的捷達王上市就毫不猶豫的出手了,再次被它毒害,那動力、那聲音、那感受、不能言表!這也是他第一次用上了電動車窗,那個年代這可是豪華車的象徵!這車開了不少年頭,方方的車頭加上後窗20V的貼紙,這就是狠車的標記,基本同級車中它就是老大!

到了2002年寶來上市,又是一個毫不猶豫!寶來是一汽-大眾定位最準確的車型,他所定的消費人群、社會屬性、階層都是最準的,以至於他人生的朋友圈子多數都來自這個群體。之後高爾夫MK4、GTI同樣跑不掉他的盤中菜,還有臺1.8T的甲殼蟲也毫不猶豫的收入囊中,再之後是30周年雙門版高爾夫MK5 GTI,國內就兩臺,另一臺據說是瞿穎的。

此時的巴人已經把當時一汽-大眾在產的所有大眾車型開了個遍。不滿足的他,把一臺大眾開迪,改成了2.0T發動機,這就是一臺披著羊皮的狼。到了08年底,突然迷上了越野,買了3.6頂配的途銳,安裝了託車鉤,從此拖著摩託艇、ATV探索更多未知天地,也成就了另一番他的事業。

再後來又迷上了大眾BUS,09年入手VR6引擎3.2排量的T5。2015年,再次入手4motion版的T5一直開到現在。到目前為止他還擁有4臺大眾汽車,最多的VR6版T5已經跑了近20萬公裡。四趟北京—曼谷,兩趟北京—寮國,國內旅程已不計其數。

在巴人眼裡,大眾汽車是一個有情懷的品牌,從歷史上看,德國可以正確面對歷史,反思歷史,比起日本來說他們可以得到原諒,而倭寇的東西再好他也不屑!至於喜歡大眾,我想每個開過大眾的人都會明白為什麼不願換掉它而轉向別的品牌,它不僅僅是一個不離不棄夥伴,更是一種情節、文化。只要它們還存在,大眾迷就會一直跟隨。巴人告訴公社君:「1992至今,我就沒開過大眾之外的車型,不是因為大眾多出色,而是因為其它品牌太爛。」

在2002年,巴人就是寶來第一批車主,當時和幾個車友組建了寶來車友會,大家一起以車會友,一起出行、一起侃車,因為自己理工男的緣故,又因為有開毛病纏身的法國車經驗,所以聊起車、修起車來得心應手,再加上車友有需求,他們就開始嘗試為車友做一些簡單的維修保養工作,直到06年成立了「大眾公園」,它是以德系車為主的維修機構,當然最拿手的還是大眾系列,之所以叫大眾公園,一是大眾旗下有10個品牌,自己並不孤單;二是大眾公園屬於所有人的私人空間,大眾即是名詞也是形容詞,大伙兒都愛它們。

巴人鍾情大眾老車在於,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越來越少,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其後人留下一些東西(特別是在中國,你懂的!)我們本來有老北京的城牆、有胡同、有小院,而現在這些.自己只能憑藉微薄的力量把這些,自己喜愛的大眾經典車想盡辦法留下來,將來肯定會有人說,這樣做是對的!


一臺30、40,甚至是50、60年前的「廢鐵」,通過一滴一滴的努力讓它重獲新生,巴人覺得那種成就感是什麼都無法替代的,所以自己還在繼續著,想有一天把這些老傢伙們都集中到一個展覽館裡,讓更多的人了解T系列是麵包車的鼻祖;GTI是房跑車的鼻祖;4缸水平對置風冷發動機是大眾經典發動機,已經有近百年歷史,還參加過二戰;甲殼蟲是保時捷的鼻祖;356是911的鼻祖,總之大眾汽車是整個汽車時代的傳承與創新的最重要一個環節,沒有大眾就沒有現在汽車工業的突飛猛進。

巴人還有一個願望:重建「秋水會」,從08年啟航,雖然經歷了各種輝煌,但那些年一起熱愛玩車的小夥伴們大多數和巴人一樣年過半百了。不過,可以透露個好消息,公社君正在和巴人一起籌劃新的「秋水會」,還有老爺車博物館。盡請期待吧!

「我愛的大眾,它代表著汽車的歷史!」還是那句話,但接著巴人又補充了一句:「省錢就是費錢的開始。」

做大眾,不從眾

如果認為自己也是個不走尋常路的VWer

那就

丨提交人車照片三張 + 宣言 + 一段與大眾車不走尋常路的簡介丨

發送至郵箱:anna.zhou@vwcom.cn


和他來一起搞事情!!



作為一名_______

你們笑我_______

可是你們卻沒有看到

我也有自己出眾的style

沒看到_______

我叫_______

一名普通的大眾

我_________________

做大眾,不從眾

獎勵機制

1、隨機抽取50名幸運用戶,每人獲贈大眾汽車模型一臺

2、官方選定TOP20作品並製作成個人宣言定製紀念T恤 贈與作者,同時贈予汽車模型一臺;TOP10宣言車主將有機會加入VAG FAMILY蘇州站巡遊車隊;TOP5內容將被製作成官方海報進行推廣;

3、最佳宣言將被專業音樂導師改編創作,作者將參加MV的錄製,並邀請至VAG FAMILY 2017一汽 - 大眾第二屆粉絲嘉年華蘇州站現場,感受個性宣言精彩演繹。

中獎公布時間

2017年8月21日

*本活動解釋權歸大眾公社所有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爆料投稿郵箱:tougao@vwcom.cn

相關焦點

  • 葉嘉瑩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
    隨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公布#99歲的葉嘉瑩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這一話題隨即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葉嘉瑩先生的一生歷經坎坷,在海外飄零數年,直至晚年才回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99歲,一生,一件事"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以其對古典詩詞的奉獻與堅守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敬佩與感動    桃李天下
  • 深圳市老爺車收藏協會「首屆老爺車品鑑會」隆重舉辦
    11月28日,一場受粵港澳大灣區老爺車迷們關注的深圳市老爺車收藏協會 「首屆老爺車品鑑會「在中天古董車博物館隆重舉辦。在本次「老爺車品鑑會「上,作為本次活動主辦方的深圳市老爺車收藏協會會長——許偉新表示,「中天古董車博物館的正式開業,講述了老爺車汽車文化的變遷及創新,以靜態展示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形式在粵港澳大灣區引發新一輪的汽車文化熱潮,打造了華南老爺車文化新高地、新標杆、新地標。
  •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為什麼那樣讓人渴望而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只是讀書研究書著書,他一生也就只愛一個人,陪伴了他近六十載的妻子任載坤。他的兒女們也如他一樣,讀書、工作、結婚、生子,一如既往地過完他們毫無故事的一生。《素與簡》就是出自他的女兒宗璞之手的散文集,既有與家人相處的平庸日常,也有文學間流動的深厚親情,既有素日的平淡,又有為學的執著。
  • 「陝北歌王」王向榮: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陝北民歌的歷史上,王向榮絕對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52年出生的王向榮,如今已過「花甲」之年。但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顯得格外「青春」,不熟悉他的人,初見面,覺得老先生既精神頭足,說話風趣幽默,又和藹可親,與他聊天,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一個人的一輩子有多長,可以做幾件事?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徐霞客壯麗的一生為旅行家做了完整定義,我們再次講述徐霞客的故事,挖掘前所未知的史料,以他的事跡紀念「中國旅遊日」。今天倡導學習徐霞客,不是要人人成為徐霞客,而是要學習徐霞客精神,領悟旅遊真諦,在「宅風」日盛、動動拇指即妄談是非的時代背景下,更多地提倡外拓意識、踐行精神、實幹態度,從實踐中汲取更充實的營養。題記:途窮不憂,行誤不悔。
  • 了不起的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不同於其它文化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是首部微紀錄片,每集只有精短的15分鐘。  在第二期中,賀斌關於蜀錦的製作手法也是震撼了我。完全傳統的織造工藝,令人大開眼界。在這千萬根絲線裡,換做是我,早就迷失了吧。  還有織錦過程中的飛梭,拍攝的實在是太美了。  目前為止,已經看完了7期。我看紀錄片比較慢,喜歡一遍一遍的重複看。慢慢品味。
  •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拯救了億萬地球人
    每天回家只有一件事——我的水稻怎麼樣了?他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卻改變了地球上許多人的命運。如今,光是袁隆平這個名字,就已經達到了1008億市值,但更重要的是,1008億的背後,是一個也許你並不了解完全的「寶藏男孩」。
  • 一生只做一件事,舊書店裡的紙短情長
    坂本先生會高價接收書籍,然後以低價賣出,做著別人雙倍的工作,賣著別人一半的價錢,這種賠錢的生意讓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忙碌。過度的勞累使他的身體拉響了警報,不稍事休息實在是不行了。這才將每周的〈周四、周日〉定為店休日。但想著客人難得來一趟,不做些什麼表達心意有些說不過去,他就將當天的想法寫下來,畫下來,笨拙卻有效的方式起到了意外的效果,很多讀者對海報產生了共鳴,甚至特地在店休日前來探訪。
  • 陳正雷:走遍50多個國家,一生只做一件事
    超凡的記憶力或許是因為這關乎他熱愛一生的事業,或許是因為太極讓他身心強健,或許是因為旅行讓他得以修養精神。無論因何,他細數的這些傳奇故事都將我們帶入了一位武學大師的精神世界中。   一生只做一件事  「這件事是我從小就喜歡的,我一生只幹這一件事,改行就荒廢了。」講這句話時,陳老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太極傳世界
  • 侯孝賢「封神」:被日本名導尊為父親,他用一生只做一件事
    娛樂圈都玩「跨界」的今天,他用一件事獲得了「終身成就獎」。最近,「跨界」一詞很火,起因是跨年晚會中,各大演員紛紛拿起話筒獻歌。這本無不對,但是許多人「假唱」被抓現行,觀眾們表示買票就給我看這?於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從一種客觀事實變成一種討論現象,那些一生只專注一件事的人被相繼提起。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熱愛電影,專注電影,獲得「終身成就獎」的老人,他叫侯孝賢。侯孝賢已鮮少出現在觀眾面前,近乎以一種俠隱的方式隱沒在人群外。關於他最近的消息則是一個多月前,臺灣第57屆金馬獎授予他「終身成就獎」。
  • 一生只做一事,一生只愛一人
    我們每個人都像這個漏鬥,當一天開始的時候,有許多事情要我們儘快完成,但我們只能一件一件地做,做好手頭的那件事,每一件工作才能像沙粒一樣均勻地慢慢透過;否則的話,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都會受到損傷。在有限的時間裡要做完好幾件事很難,比如材料要補充、新的表格要處理、要安排新的資料、地址有變動、分公司開張或關閉……但我不再慌亂不安。要做的事太多,我們通常就會望而卻步,嚇得不敢動手。
  • 那些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好的人:藍瓶子咖啡弗裡曼夫婦
    就這樣他們作自己最擅長又最喜歡做的事,也因此,他們的店門口永遠是大排長龍。遠近馳名,現在紐約布魯克林也有藍瓶子咖啡的分店了。藍瓶子的成功,其實就是源自於詹姆斯的堅持,就是〝一生作好一件事〞該文中所描述。與許多咖啡店的拓展目標不同,詹姆斯的目標不是打敗星巴克,或成為最大的咖啡連鎖店,詹姆斯的訴求就是給消費者最新鮮最好喝的咖啡,即使無法快速賣出許多咖啡,他也堅持傳統慢慢滴出來的作法。
  • 【封面人物】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訪鋼琴教育家黃瑂瑩
    老師的教育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一生。總體來說,附中是先教我們如何做人,然後才是專業。附中按年級分班,初一、初二不分專業,初三才開始分專業,誰去唱歌、誰去彈鋼琴、誰去學民樂由老師根據學生情況而定,我跟楊峻(已故著名鋼琴教育家)、儲望華等同在一個班。到初三後,我們一個班的同學都可以自由組合成小樂隊了。」
  • 一入「漆門」「深似海」 從此一生只做一件事
    原標題:一入「漆門」「深似海」 從此一生只做一件事 中新網成都11月26日電 年輕時入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輩子只從事這樣一份工匠式的工作,這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莉爾倩一生的真實寫照。
  • 一生只做一件事,日本公認第一的巧克力究竟多好吃!
    一生只做一件事,大概就是對於「匠心」最完美的詮釋。
  • 一生只做一件事,只愛一個人——影評《霸王別姬》
    如果說愛一個人,應該如何做?我們的程蝶衣為我們演繹了戲裡戲外難分真假的愛情。他是男兒身,卻是女兒情。他從小學習旦角,一句金典的臺詞,他本是怎麼都學會不會。百姓的心裡還不知道日本人是來做什麼的。程蝶衣被禮貌對待,回來之後還欣喜的說日本人是懂戲的人。程碟衣一直相信,師哥會和他唱一輩子霸王別姬。影片中看不到程蝶衣的笑容,但是能夠看到很多他低頭深思的場景。他是一個戲子,真的不明白什麼大道理。別人尊重他是藝術家,他總是會說和師哥一起唱戲才是。他要做女角,也會有屈辱的事情發生。他換回了一把真刀給霸王。在他的心裡,只有活在戲中的才是自己。
  • 一生只做一件事
    每次說到職人想到的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確實是這樣正是因為願意用一輩子去做好一件事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職人或許你不知道如此執拗的人擁有多大的力量不如我們來談談那些有驚人事跡的日本職人真的是非常非常美的一件藝術品。而這就是室瀬和美與Vertu合作,用日本漆器蒔繪工藝手工打造的「Signature吉祥」特別限量版。
  •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筇竹寺的院門上,有這麼一聯。多年前初見的時候,並沒有太深的體會,隱隱有所感,但更多是流於字句表面的機巧之上。好些年過去了,了卻一些事,未了一些事。那些了卻的事大多是未了之事的一個開頭而已。
  • 蕭峰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漢子,一生只有一件事做的不對,還不敢承認
    蕭峰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漢子,他曾是丐幫的幫主,丐幫的長老們犯了錯,蕭峰為了兄弟,可以兩肋插刀贖罪。蕭峰快意恩仇,為了找出帶頭大哥是誰,他不惜走南闖北,輾轉千裡。他生在大宋,偏偏是遼國人,他憑藉一人之力,換來了兩國的和平。綜上所述,可歌可泣,絕對能夠稱得上是金庸小說第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蕭峰也不例外,他一生只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對,而且不敢承認。
  • 豆瓣8.8分綜藝《小小的追球》:一生只做一件事,好想愛這個地球
    這位老人便是其中一員,他在這裡生活了37年,這一生只做了這一件事,守護了37年的冰川,也親眼目睹了冰川的融化,消退,甚至消失。那該是多麼深的絕望,就好比你為之付出一生的朋友,漸漸離你遠去,然後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