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來的房子——年輕人漂泊在異鄉的另一個家。
對不少人來說,這個家可能開門就是床,也許伸手就能碰到天花板,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空間,暫時寄放了年輕人的夢想和未來。
租房本身是年輕人無法忽視的痛點,如果是在平時,外界的精彩足以消解內心的苦悶,人們可以用「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來安慰自己,但此刻不同於往日,人們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要在這小小的空間內度過,與這個現實空間朝夕相處的時間越長,人們內心的愁悶就被放得越大。
租來的房子,到底有多小?
居住空間的完善與否影響著人們的宅家情緒。年輕人蝸居,人們已是見怪不怪,但你可能想像不到,他們住的房子會有多小?
讓我們看下北上廣深這些城市的租房面積,相關數據顯示,在合租房間最寬敞的上海,平均每間房的面積大致在15㎡左右,廣州則是14.1㎡,而北京和深圳只在10㎡左右。難道就沒有大一點的房子了嗎?從各個城市提供的房源來看,寬敞的大房子並不算多。5-15㎡的房間佔到上海所有合租房源的6成、廣州的8成,而在北京和深圳,這個比例高達9成。
面積雖小租金卻不低,一個5㎡的小小空間在北京的平均月租金達到了1945元,在深圳則需要1626元,上海和廣州大致在1200元左右。和房租有關的不僅僅只有住房面積這一個因素,如果再加上房子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環境設施等影響條件,那麼房租還會有上漲或下降的可能。大部分人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選擇限制自己的居住空間,把開門就是床的家當作睡一覺就走的地方;要麼選擇在經歷了一天的疲憊睏乏後,跨越大半個城市,多次通勤,回到自己的家。
租房,只是三千煩惱的第一個
疫情之下的隔離讓很多城市的運轉緩慢了下來,年輕的人們逐漸發現,想要融入這座陌生的城市,享受它豐富的資源和平臺,首先要能承擔得起生活成本的重壓。租房只是個開始,其他的生活成本緊隨其後。租房租久了,到底什麼時候能買房?自己目前有多少存款?其中隨便一個問題都能讓年輕人停下腳步去回顧,去反思自己當初為理想堅持來到大城市值不值得。
來自現實的重壓和內心的理想在天平兩端發力,年輕人在異鄉的城市裡跌跌撞撞努力維繫著平衡。天平兩端不斷上下搖擺,偶爾能在幾個瞬間保持平衡,但恐怕失衡才是一種常態,失衡的時間久了,直至到了人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那刻,也就有了人們口中的逃離北上廣。來大城市生存,是勇敢者的遊戲,但是到最後,一腔孤勇往往會被現實耗盡。人們有三千煩惱,但哪裡有萬千解藥?
幾平米的出租房,或許是人們每天的起點,但未必會是人們一生的起點。希望終有一天,異鄉的城市不僅能留住你打拼的過往,還能見證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