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爽又又又又上熱搜了,她在參加綜藝節目《奇妙小森林》的時候說,從小就過於懂事,並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鄭爽從小到大的經歷,基本上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典範了。
從小開始學習跳舞,12歲獨自外出求學,16歲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一部《一起來看流星雨》從此一炮而紅。
看上去應該就是一般的言情網絡小說版本的娛樂圈大女主劇本了。
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鄭爽的作品,從最開始的《一起來看流星雨》系列作品,到《凰圖騰》再到《太平公主秘史》以及《畫壁》我都有看,演技雖然有些許青澀,但是都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還算是清新自然不做作。
但是漸漸的,跟她一起常年在熱搜上掛著的,除了近年來的一部《微微一笑很傾城》之外,都是一些不太好的信息。
比如,在二手市場賣二手產品,被指質量太差,割粉絲的韭菜;
比如,錄製綜藝節目和隊員們鬧矛盾了,又崩潰大哭了;
再比如,就是最近的在直播的時候情緒崩潰。
成年人的情緒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
最近在網上看了很多新聞,很多人都說鄭爽到底哪裡來的底氣,可以如此任性。
不修邊幅走在大街上,還時不時抽一口煙;
當街痛哭毫無形象,哪怕看到了狗仔的鏡頭,也絲毫不在意;
在《演員的誕生》中,因為一點情緒,就對合作搭戲的男演員不理不睬;
商業直播也能直接甩臉子,都不怕得罪金主爸爸。
很顯然,鄭爽的粉絲就是給了她這樣的底氣。
鄭爽在節目裡說,過早懂事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如果說,小時候自己一個人外出求學,面對父母總是報喜不報憂,自己一個人獨立長大,是過早懂事,那麼現在29歲的鄭爽,為什麼又那麼不懂事了呢?
現在的鄭爽,為什麼會這麼&34;呢?
從小被父母教育要懂事的孩子,最終都逃不過一個自卑。
曾經看過鄭爽母親的採訪,她說她從小就將鄭爽往明星這方面培養,就是為了要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鄭爽小小年紀,帶著父母的期望,一個人在外奮鬥,父母關心的卻只有她的成績,加上她自己就是個內向,報喜不報憂的性格。
這種情況下,苦悶,委屈,只能自己一個人承受,如此一來,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就緊緊貼近了鄭爽。
和張翰談戀愛,因為不自信,甚至想著用整容這種方式去提升自己的自信,甚至在採訪的時候當著楊冪的面說整容的話題,被指情商低。
多次在綜藝節目中表現出一種喪喪的感覺,也會在帶貨直播中說,銷量不關我的事。
總感覺,鄭爽有些矯枉過正的節奏。
因為童年在父母那受到了傷害,於是,在有了粉絲撐腰之後,直接在沉默中爆發了。
說起來其實還是有點心疼她的,她現在,可能在努力去治癒自己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兒童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四種不同的教養模式,既權威型、專斷型、放縱型、拒絕型/冷漠型。
其中,專斷型父母實行嚴格約束,但是實行的方式是拒絕或不回應孩子的需求。專斷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感到困擾和憤怒,卻不敢反抗父母。
鄭爽從小就被父母嚴格要求,她不善表達,父母也沒有發現她內心的需求,於是,從父母那得不到回應,就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而人的承受能力總歸是有限的,於是就爆發了。
正所謂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以前的鄭爽不會哭,所以孤單的童年都是自己承受。
而現在的鄭爽會哭了,卻是哭的不合時宜。
成年人的崩潰其實只在一瞬間,但人生總要繼續過下去的,畢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